富裕生态美

2020-03-03 11:01秦勇
绿叶 2020年11期
关键词:燕巢白鹳房檐

◎秦勇

(实习编辑:闫韶萱 责任编辑:冷杉)

采杨蘑

清晨,到菜市场闲逛,卖蘑菇的摊位吸引了我,草蘑、油蘑、鸡冠子蘑、土豆蘑、紫花脸蘑等,应有尽有。

有位老人,卖的是一种黄白相间的杨树蘑,小小的顶,细细的茎,大小都差不多,人们习惯叫它“蘑菇丁”。这种蘑菇味道鲜美。不到半小时,老人筐里的二十多斤蘑菇就卖光了。我上前问才知道,老人是友谊乡友谊村的村民,儿子和儿媳妇都到外地打工去了。他和老伴陪着孙子读书,有时间就到林地里去采蘑菇,每年仅卖蘑菇就能收入四千多元。今天卖的蘑菇就是他昨日在二道桥路旁的一片杨树地里采的。

卖完蘑菇,老人家骑上电动车,又急急忙忙奔那片林地去了。

二道桥是我家乡黑龙江省富裕县县城通往乡镇公路的第二座桥,距离县城十几公里,桥的西侧有一片占地六千多亩的杨树林。这片林地是1990年栽的水土保持林,自从有了这片林地,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这片林地紧挨着乌裕尔河湿地,即使不下雨,林地里也是潮湿的,非常适合蘑菇生长。况且近几天又接连下了几场雨,蘑菇长得又多又快。

第二天,天刚放亮,我便开车直奔杨树林。我到的时候,桥南公路旁已经停满了采蘑菇人的轿车、面包车、胶轮车、摩托车和自行车。采蘑菇人都愿意早去,如果去晚了,跟在别人后边,是采不到好蘑菇的。我问了几个采蘑菇的人,他们多数都是附近村屯的村民,也有县城来的机关干部。这里的蘑菇多、质量好,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前几天,我老家小河东村的十多个老乡就乘着公共汽车,跑一百来里路到这里采蘑菇。

太阳完全出来了,露出了红色的脸。杨树林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远看像一道绿色的城墙。

走进林中,繁茂的树冠撑起一把把遮阳伞,杨树特有的清香味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

走着走着,突然有野鸡从我脚下飞起,发出“嘎呀呀”的叫声,吓得我连连退步,许久才回过神来。花喜鹊在树梢“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欢迎你,欢迎你”;乌鸦在树冠上空盘旋着,发出刺耳的尖叫;有时还能听到百灵鸟婉转动听的歌声……鸟的叫声汇聚到一起,好像专为我们表演的一场悦耳动听的大合唱。

伴随着鸟的歌声,我开始寻找蘑菇。不一会儿,就发现草丛里有小黄花一样的东西,走近一看,正是杨树蘑。有的独自站立,有的两个紧贴在一起,也有几个抱成一团,大小围成一圈,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蘑菇圈”。它们藏在草丛里,觉得自己很隐蔽了,哪知道草的颜色是绿的,自己的身体是黄白色的,最容易被人发现。我扒拉开密密麻麻的小草,高兴地采了起来。

多年积累的杨树叶子下面,也是蘑菇“藏身”的好地点。我扒拉开一堆杨树叶,里边躺着的都是杨树蘑菇!它们团团地围在一起,像是一个家族,最大的一个有茶碗口那么大。每个蘑菇都是圆圆的脸、短粗的腿,胖乎乎的,像刚出生的娃娃,可爱极了。我仔细看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一个个地取下来,轻轻地放到筐里。

采蘑菇也有窍门。杨树蘑菇喜欢群居,看到一个后要全神贯注地在它的附近继续找,就能找到更多。不到半天时间,我就找到了十几个蘑菇圈和蘑菇群,一个编织袋筐和一个塑料水桶很快就采满了。

这次采蘑菇之旅,我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见到了那么多的鸟,真是满满的收获啊!有了这片林地,才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就是最大的财富啊。

燕新家

小时候,我最爱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20世纪60年代,我十几岁的年纪,家里新盖了两间土坯房。等我们搬到新家时,有一对金腰燕已经在房檐下筑了巢,形状像葫芦,从中间纵向切开贴在房檐下。母亲告诉我,燕子是用嘴衔泥、掺杂草棍,一口口堆砌成了自己的家。

家燕的巢跟金腰燕的巢还不一样,家燕的巢更像是从中间切开的半个碗,开口朝上,粘在房梁上。母亲在窗户上给家燕留了个小口,让它们进出,有时外门开着,它们就从门外飞进来。

新房子有两对燕子居住,加上我们家就等于一个房子住着三个家庭了。母亲说,燕子的到来是家庭幸福美满的象征。

母亲经常教育我们:“燕子是益鸟,每年都吃掉很多害虫,是保护庄稼的卫士,千万不要伤害它们。”有一天,巢里的雏燕站在巢沿上练飞,不小心摔到了地上,它的翅膀还没有硬,飞也飞不高,我上前抓住了它。大燕子见到了,屋里屋外巡回着飞,还发出急促的叫声。看到它着急的样子,我有心把小燕放回巢里,但是燕巢太高了,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无聊,我找来一段线绳拴在它的腿上,手牵着绳子,在院子里放飞。正玩得开心,被我母亲发现了,非让我把线绳解开不可。母亲吓唬我说:“玩燕子或把燕巢弄坏,以后会得眼病的。”我有些害怕,赶紧把绳子解了,从别人家借了梯子,把燕子送回了巢里。打那以后,我再也没有伤害过燕子,让它们安心地生活。没几年,我们家的房檐下就有十几个燕巢了。它们的巢都筑在前边的房檐下,一个挨一个,成了大家族。

每天早上,天一放亮,燕子就起来了,蹲在我家房檐底下的电线上鸣叫,太阳好像是被它们叫起来的,从东边的地平线上慢慢地露出了全貌。我有时候起得晚,母亲就掀开我的被子大声喊:“快起来吧!快起来吧!燕子在叫你呢。”我揉揉眼睛,才发现太阳已经爬上树梢了,两只燕子还在房檐下不停地叫着。

有人说燕子的记忆力惊人,冬天飞到南方避寒,春天又从南方飞回来,仍能找到自己原来的巢。我不相信,想验证一下,于是趁燕子进巢,偷偷把巢门堵住,抓到一只,在腿上涂抹了一个红色记号。天气冷了,燕子领着自己的孩子飞向南方,第二年春天又陆续飞回来。我仔细观察,那只腿上涂着红色记号的燕子真的回来了,还衔着泥修补自己破损的旧巢呢。

一晃离开家乡三十多年了,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家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土坯房变成了砖瓦房,我曾经居住的老屋也大变样了。在老屋的西侧,我的侄子又盖起了四间砖瓦房,可屋里屋外却见不到一个燕巢。侄子对我说:“自从建了砖瓦房后,就见不到燕巢了,因为砖房没有土坯房那么大的房檐,屋里又没有房梁,它们找不到筑巢的地方了。”这让我很伤心,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居住条件变好了,可燕子却没有栖息地了。

今年7月,我回到家乡,到离村子不远的新建的“龙腾湿地生态旅游度假村”走了一趟。一进景区,我惊喜万分,景区的燕子多得数不清。观景台亭子的三脚架上、棚壁上,筑满了燕子的巢,育了很多雏燕。我喜欢看燕子吃食,就躲在一个巢的旁边观察大燕子是怎么喂孩子的。这是个家燕巢,共有五只雏燕,小雏燕一个挨一个露出圆圆的脑袋趴在巢边,见到母亲回来了,都伸着脖子张开小嘴,大声地叫着闹着,争着要食吃。燕子母亲几分钟就衔着食回来一次,挨个喂它们。

听老乡们说,这些燕子都是从村子里搬来的,景区的生活环境比村子里好,游客们爱护它们,也非常喜欢它们,燕子成了景区的一大风景。

雁翔湖

弟弟管理的雁翔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直到今年6月1日才对外开放。开放当天,我早早地到了那里。或许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也或许是清早人迹稀少,景区里出奇地宁静。

一眼望去,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点缀着翠绿的浮萍,湖边生长着密密麻麻的芦苇、菖蒲、小叶樟等水草,像绿色的围栏,把雁翔湖围得严严实实。

静心观察的话,还能看到不时跃出水面捕捉昆虫的鲤鱼、白鲢鱼、草鱼,它们和湖面上飞掠而过的叼鱼郎(翠鸟)、赖毛子、燕子一道,打破了眼前的沉寂。

日头渐渐升高,景区也热闹起来了,车来车往,游客络绎不绝。

我们一行人在弟弟的指引下沿着湖岸漫步。岸边的柳树、杨树、松树、糖槭树等树木,或排成一排,或三五成群地伫立在湖边,或成片相连,树影摇曳,也自成一道风景。

“今年早春,雁翔湖新来了两只白鹳。白鹳的到来,给雁翔湖注入了新的活力。”弟弟指着湖东侧一座铁塔上的一对白鹳对我们说。

弟弟接着说,那座铁塔的顶端是一个用角铁围成的一米见方的平台,上边可以筑巢,两只白鹳就在铁塔上安了家。筑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天太阳离开地面,霞光挂满树梢,它们就来到附近的树林里寻找筑巢的枯枝,用喙衔着,运到塔顶上,一根根摆放好,像人类建房子砌砖一样,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才把巢建成。

巢建好没几天它们就产下了卵,两只白鹳轮流抱窝,从下往上看,见不到它们的身影,有时能见到它们露出白色的头。

又过了一段时间,白鹳就不老在巢里趴着不动了,时常能看到它们在巢的旁边站着,像卫兵在守护自己的家园。其实是它们的小宝宝出壳了,它们轮流站岗,看守自己的孩子呢。等两只小白鹳从巢里出来了,开始站在巢边练飞,大白鹳也恢复了自由。

我顺着弟弟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两只白鹳像一对空中游客,在一座三十多米高的铁塔上俯瞰雁翔湖的美好风光。歇息够了,就在湖的上空盘旋一阵,又落在湖边的水草中,伸出长长的脖子捕捉小鱼,吃饱了,又马不停蹄地到下一个景点“观光”。

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据弟弟介绍:“东方白鹳非常稀少了,全世界只有3000多只。”为了保护它们,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弟弟从来不让游客到铁塔的附近惊扰它们,只允许在远处观看和拍照。

后来,为了加大保护力度的宣传,弟弟还把原来的“垂钓湖”改名为“白鹳湖”。弟弟时常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游客来到景区看不到鸟,看不到树,看不到花草,看不到清清的湖水,那叫什么生态游啊?”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珍贵的公共产品,是最该维护的民生福祉。此时,雁翔湖正以它独特的自然风景、优美的湖面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着八方游客。

猜你喜欢
燕巢白鹳房檐
走进“欧洲白鹳村”
杨云中
长学问了(2)
雨的 七件事
内蒙古深沟绝壁万燕筑巢
无题
一只屡栽跟头的蜘蛛
反腐感赋
送子白鹳神话缘何而来
德国白鹳村家家筑鸟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