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西工兵营的历史价值及展示利用

2020-03-03 11:36赵光付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兵营国民政府洛阳

赵光付,王 丹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河南 洛阳 471000)

据洛阳《西工文史资料》第一辑记载:现洛阳市西工区(不含原洛阳郊区划给西工区的乡镇)在清末民初,是一片田野和村庄,当时村庄有五门屯、 西小屯、 东岗沟、 西岗沟、 七里河、 东下池和西下池等。这里地势平坦,土质优良。1914年,袁世凯责成袁克定到洛阳勘察选址兴建新式兵营,1916年竣工。兵营占地4000余亩,建筑营房5000余间,耗费白银170万两。整个营房区南靠洛河,北临汴洛铁路(今陇海铁路),西临涧河,东近洛城。营房坐北朝南,整个兵营呈东北西南走向。郑州至潼关公路横穿其间[1]2-3。

袁世凯筑建的兵营在当时的洛阳城以西5里处,当时称为“西工地”,后人又简称为“西工”。这就是“西工兵营”和现洛阳市西工区的来历。

民间相传袁世凯建西工兵营是为登基做准备,若北京登基遇阻,便移师洛阳称帝。无论这种说法有无根据,任何的统治者,都要考虑对中原地区的夺取或控制,所以才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一说。袁世凯兴建西工兵营,应该与掌控中原、 统治全国有关。

一、 洛阳西工兵营的历史沿革

1916年3月,北洋陆军第7师张敬尧首先率部入驻西工兵营。袁世凯倒台身亡后,北洋政府西北边防军第3旅宋邦翰部、 第4旅张鼎勋部先后进驻西工兵营。

1920年9月,直系军阀吴佩孚以直鲁豫巡阅使身份,率领5个师和1个混成旅,计10万余人驻扎西工兵营。吴佩孚在洛阳期间,对西工兵营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扩地达10000余亩,房屋增至12000余间。兵营以西有学兵营。学兵营位于今王城大道与涧东路之间,凯旋西路南北两侧(原洛阳专署与地委之间)。建筑很特别:“田”字形相通的宽沟,沟壁开有许多间隔均匀、 较宽大的窑洞,窑壁砌砖。当时学兵营有四五千人。另说此为吴佩孚的弹药库。兵营靠北面建有飞机场,营区最北端有专为军营设的火车站(今洛阳站)。在洛河上建钢筋水泥桥,与隋唐时期天津桥同名(民间称“老吴桥”)。在营市街(现西工小街)以东建公馆街(原市政府家属院),沿街建独立院落一百余所,供高级军官居住。各院落按《千字文》“天、 地、 玄、 黄……”的顺序命名,吴佩孚住在“天”字号,故称天字一号院。[1]4

1924年11月,吴佩孚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战败后回到洛阳,刘镇华倒戈令憨玉昆率镇嵩军进军洛阳。12月,憨玉昆部赶走吴佩孚部驻进西工兵营。1925年2月,憨玉昆部与陕军胡景翼部开战,憨玉昆战败服毒自杀,3月胡景翼部开进西工兵营。不久胡景翼病逝,张治公率镇嵩军占据洛阳。1927年4月,冯玉祥率军东征,在西安打败刘镇华部,5月击溃张治公部进驻洛阳。冯玉祥对西工兵营进行整治和绿化。在兵营内创办军官学校,学生8000余人,校长张知行,后由张自忠接任。军官学校分设步、 骑、 炮、 工、 辎各科,并开办军医、 航空、 战车等十多种专业科目。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1月29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洛阳。当日,增发南京至洛阳的特快列车,中央各部、 委向洛阳火速搬迁。国民政府主席林森、 行政院院长汪精卫等首脑人物及一千多名国民党军政要员,由南京出发经开封于次日抵达洛阳。国民政府驻原河南府衙署(今老城青年宫广场一带),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住原吴佩孚天字一号院。中央党部驻西工兵营(吴佩孚的司令部),余均驻城关。[1]7

3月5日,国民党中央四届二中全会在洛阳西工兵营中央礼堂(原广寒宫)召开。 会议通过了成立军事委员会的决议,定洛阳为战时首都——行都,以西安为陪都。3月18日,蒋介石在西工就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参谋长,“蒋委员长”之称始于此。5月5日,《上海停战协定》签订,国民政府准备返迁南京。返京前,5月30日,国民党中央在洛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央还都南京之后繁荣行都之计划》,蒋介石先率各部、 院、 委返回南京。决定成立行都建设委员会,一是筹建洛阳电厂,二是设立中央军校洛阳分校,三是设立中原社会教育馆,四是修建伊洛河大桥。11月20日,国民党中央正式决定:中央党部、 国民政府及各院部委,于12月1日返回南京。12月1日,国民政府举行了回京典礼,当即撤离洛阳。

国民政府迁回南京后,行都建设委员会根据国民党中央的决议,在洛阳进行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1932年,在东车站建立了洛阳电报电话局,在周公庙成立了中原社会教育馆,并附设有民众学校,又辟洛京公园。1933年秋,中央军官学校洛阳分校在西工兵营成立,人数多时约3500人,杭州航空学校迁洛,改名为洛阳航空学校。1934年,扩建西工飞机场。1935年,在西小屯建洛阳电厂。1936年,在洛河和伊河龙门段分别建钢筋混凝土大桥一座,命名为林森桥和中正桥。

国民政府迁洛,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国民政府抗战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以及洛阳的建设和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1936年10月初,蒋介石与宋美龄以“避寿”为名来到洛阳,实为部署“围剿”西北红军。10月31日,蒋介石的50寿庆在西工兵营内的中央军校洛阳分校礼堂举行,阎锡山、 张学良、 徐永昌、 傅作义、 刘峙、 商震、 陈诚、 钱大钧、 邵力子等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到场贺寿。张学良借祝寿之机,向蒋介石劝谏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遭蒋拒绝。12月2日,张学良驾机抵洛,请蒋介石释放“七君子”并停止内战,再遭拒绝。10日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全国抗战爆发后,1938年1月,蒋介石在洛阳军分校召开第一、 二战区军事会议,第18集团军正副总司令和各师师长到此参加。林彪作为校友,参观了洛阳军分校。9月,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迁至洛阳,驻西工兵营内。司令长官程潜、 卫立煌、 蒋鼎文先后在洛就职,指挥了第一、 二战区的对日作战。卫立煌在此3年,与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简称洛八办)同处一城,在洛八办的不断争取和努力下,卫立煌的政治倾向发生了重大转变,由过去的积极反共,成为了中共的好朋友,并多次大力帮助中共。卫立煌通过洛八办,经常与毛泽东互通电报,共商国共合作抗战大计。卫立煌在这里多次接待刘少奇、 朱德、 彭德怀、 彭雪枫、 徐海东等中共领导人和八路军高级将领。[2]

1944年5月,洛阳沦陷后,西工兵营曾是日军的物资仓库和战俘营,它见证了日寇的种种暴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青年军整编第206师等部驻扎在此兵营,它又见证了蒋家王朝的灭亡。

二、 西工兵营的历史价值

西工兵营作为中国近代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新式兵营,是各种势力在中原地区争夺的焦点,不同势力的代表“你方唱罢我登场”,对中国近代军事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西工兵营历经了军阀混战、 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几乎贯穿了整个民国时期,它见证了那个漫长而曲折、 凄苦又悲壮的年代。西工兵营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曾是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舞台,它凸显了洛阳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后人可通过西工兵营认识那段历史。

洛阳文化底蕴深厚,古代历史尤为突出,各种反映古代历史文化的博物馆屡见不鲜,反映近代的红色景点也有几处,但充分展示洛阳近代史的实物是个空白。洛阳西工兵营曾是许多近代重要人物活动的场所,与许多近代重大历史事件密切相关,是洛阳为数不多的近代历史遗存,是人们了解洛阳近代历史的最佳窗口。2013年,洛阳西工兵营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 洛阳西工兵营的展示利用

如何对西工兵营进行展示?如何充分利用这一洛阳不多的近代遗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大力征集相关文物、 史料、 图片等可供研究与展示的素材

西工兵营的特点是历史跨度大、 涵盖时期多、 重要人物多、 重要事件多。据笔者所知,目前所掌握的文物、 史料、 图片等素材并不多,难以将西工兵营较完整、 较全面地进行研究和展示出来。征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下大力气,投入人力物力,大力开展征集工作。

征集工作是研究与展示的前提,这个环节完成的质量如何,会直接影响下一步的工作。征集也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你不知所需要的东西在哪里,往往会觉得无的放矢、 无路可循。我们可以先去找线索,比如,兵营初建时期与袁世凯有关的,可以去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与各路军阀有关的,就去其家乡或有关地方的史志档案部门查找; 与国民政府等有关的,去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另外,个人收藏、 文物市场也是一个方向。

参与征集的人员,要有一定的专业常识,要大致了解所征集目标的范围。大的档案馆,藏品量巨大,查找工作犹如大海捞针,征集人员既要有火眼金睛,还得静下心来认真查阅。另外,征集人员还要有锲而不舍、 百折不挠的精神,遇到困难就退缩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

(二)深入研究,制订正确、 翔实、 丰富、 可行的展陈方案

对征集素材做深入研究后,才能开展展陈大纲的编辑工作。大纲编辑人员对介绍的人物或事件孰重孰轻、 哪些有直接素材,哪些需要用间接素材等等,都要做到胸中有数。对展陈大纲的要求,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政治站位是否正确。二是反映的历史事实是否翔实准确(所用素材要有权威性,不能道听途说),展陈内容是否丰富,展陈大纲是否切实可行,因展陈有其特殊的语言,不同于写书做文章,忌讳长篇大论,要言简意赅,简洁明了。展陈大纲有一定的格式,规范大纲格式对下一步与展陈公司对接会少出问题。

(三)展陈形式与内容要统一,展示方式要多样化

现在的展陈形式设计和布展一般都交给专业公司来做,我们只是对形式设计把关。我们要考虑的是形式设计的色彩、 使用的材料、 设计的形状图形等是否与要表现的年代、 事件、 人物等相吻合。至于形式设计的优劣我们可以这样去鉴别,看展览的外形是否为内容进行了铺垫和氛围营造,是否让人感到内容与形式浑然一体,环境是否能使人沿着内容的方向去产生遐想。若是,就说明形式设计是成功的; 若不是,那么形式设计就是失败的。一个反映新时代成就的展览,一定是色彩明快,材料现代,造型图形活跃,其观感很容易使人心情愉悦,并能对未来产生美好的遐想,如果能达到这些效果,就说明这个设计是成功的,反之,就是失败的。我们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还没到展厅,仅是路边反映大屠杀场面的座座雕塑和低沉哀伤的背景音乐,就已经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灰暗的色彩,压抑的造型,哀伤的音效,在这样的环境下再观看日军的种种暴行。形式营造了氛围,使观众能更好地接受内容,这就是形式与内容关系的表现。

展示方式多样化,会增强陈展的观赏性,使观众增加观看时间,进而更多地接受展览内容,以达到宣教的目的。不同的展示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展示效果,很明显,立体的比平面的效果好(比如全景画、 半景画和模拟景观,比单一显示屏效果好),动态的比静态的效果好(如历史纪录片与历史照片),图片比文字更容易接受,文物比图版更有说服力。

现在很多展陈都大量使用了声光电作为展示手段,但笔者认为声光电一定要慎用,关键要把好质量关。因为有些元器件容易损坏,维修费昂贵还误事,本来是该出彩的地方,结果变成一片漆黑或一个个黑窟窿。

对西工兵营的展陈,最理想的是能避开旧址,新建展馆,旧址做复原陈列。新馆宽大,便于各种展示手段的应用,以达到较好的展陈效果。但建新馆难度较大,取决于政府的支持力度。

总之,洛阳近代博物馆的建设将弥补洛阳近代史这段空缺,充分彰显洛阳在民国时期的作用与地位,为洛阳博物馆之都建设增光添色。

猜你喜欢
兵营国民政府洛阳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三座兵营 见证德军的侵略与占领
洛阳正大剧院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生物治理理念研究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 曾作为法国在长江上游的控制站
从汕头到上海: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之路(1925—1933)
洛阳自古繁华
飘扬的五星红旗
国民政府内特大间谍集团破获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