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重构与创新

2020-03-03 15:13王书彦狄玉峰方向丽李铭刘大伟张志新
关键词:学时学科体育

王书彦,狄玉峰,方向丽,李铭,刘大伟,张志新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0 引言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灵魂,是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教育部于2011年11月颁布的《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提出了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的理念。2012年,教育部等七部委共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同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明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改革和创新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受到关注。本研究以河北省6所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最新人才培养方案为分析蓝本,就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特点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重构与创新建议。

1 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与问题分析

1.1 教育研习尚未得到全面认识

根据河北省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2018级最新人才培养方案,多数高校在《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引下,将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为独立的课程平台,突出了师范性特点。各校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一般设有两种课程类型:一是包括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二是全部为教育理论课程。目前河北省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有一半以上学校采取了前者设计方法,即将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归类到教师教育课程平台进行统筹管理。

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的单独设立,提升了该类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使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得以提升。教育研习作为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组成部分,多数高校单独设置了实践周数,明确了具体学期,并赋予了一定的学分,但也有少部分高校并未将教育研习纳入到人才培养计划中,教育研习在体育师资培养中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1.2 传统体育学科教育课程设计模式尚未全部突破

传统体育学科教育课程设计模式一般包括学校体育学、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在2018级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中,多数高校将其中2-3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在教师教育类课程平台中则突出了学生教学能力专项训练和教学技能训练的实施力度,其中有2/3的高校设置了体育教学设计、中学体育教育技能训练课程,个别高校按照《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设置了中学体育综合实践。不过,在体育学科教育课程设置中,少部分高校尚存在课程设置单一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体育学科教育课程科目设置数量少,单位学时学分大的问题,基本停留在学校体育学、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的传统老三样设计模式中,形式上达到了《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学分、学时要求,但是在体育学科教育课程内容上没有及时整合、更新和突破,这显然与现代教育和体育的发展、基础体育教育改革的步伐及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体育师资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不相符。

1.3 集中一次性实习形式弊端凸显

《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规定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应达到18周。目前,河北省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最新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达到标准要求。教育见习一般在1-1.5周,教育研习1-2周,教育实习在15-18周。实习阶段绝大多数学校为第六至第七学期,个别学校为第八学期。实习形式则全部以一次性集中实习为主。

一次性集中实习的前提假设应该是建立在学生通过1-5或1-6学期的学习,已经形成了较好的教育教学实践认知和体验,基本形成了中小学常见体育项目教学技能训练的必要基础。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程教学的唯技术、体育学科教育课程授课方式的唯理论特点,使这种假设难以成立。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不同于其他学科,内容丰富、广泛,且项目与项目之间缺乏阶梯性结构和逻辑性,一位教师很难通晓所有体育技术项目的教材教法。加之体育教育学科课程学时所限,学生实践只能是蜻蜓点水。另外,由于教育见习和观摩也多停留在实践总体认知层面,学生很难形成真正的教学体验。因此,随之而来的一次性集中教育实习通常是在弥补上述不足基础上开始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学生体育教育教学能力形成受到制约。

2 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重构与创新

2.1 确立体育技术课程的师范化改革方向

体育技术课程师范化的最大特点应该能够体现体育教育专业特色,反映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师资培养目标,有别于体育院校其他体育专业技术课程的教材和教法特点。体育技术课程应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不管是体育课堂教学,还是课外体育锻炼、训练和竞赛的组织指导,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与专业术科课程的学习息息相关[1]。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程教学存在训练化倾向和师范化严重不足问题,学生会做不会教,使体育技术课程目标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疏离。因此,各门体育技术课程应依据体育师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准确定位课程培养目标和方式。在具体实施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改革现有课程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自身的教学实施发挥良好的教学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应明确本课程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目标,确立本课程教学知识和技能训练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学时,通过课堂教学有效组织学生对本项目技术的讲解、动作示范、教材特点分析、教学活动设计与模拟等教学技能训练。力争通过1-4学期的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武术、健美操等专业普修课程教学,使学生初步建立各个体育运动项目技术教学认知与体验,在5-7学期的专项选修课程中形成较为熟练的专项技术教育教学基本技能与裁判、竞赛组织等专业技能,为教育实习等综合性教育实践打下重要的基础。

2.2 强化体育学科教育类课程实践教学意识

目前,体育学科教育类课程授课方式主要采用课堂理论讲授形式,部分学校采用了“理论+实践”的授课方式,不过采用学校数量有限。据调查,河北省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和《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开设平均学时相仿,约为40学时,其中实践教学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8.51%和5.71%;在最新设计开设《中学体育教学设计》与《中学体育教学技能训练》的学校,全部采用课堂理论授课形式,实践学时为零。众所周知,知识并非等同于能力,只是能力的基础,学到多维度的丰富知识以后还要充分接触实践,在知识与实践之间不断转化和优化,方可形成能力[2]。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教育教学规律和体育教学知识不能及时在实践中予以运用、验证和转化,使知识内化不足,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形成。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形成不同于其他学科,一个教室、一块黑板或一个现代化的教学训练室即可,他们更多的是身体语言的训练,是更大空间和具体运动场所及体育器材条件下各个体育项目教学技能的运用,如讲解技能、动作示范技能、保护与帮助技能的实践与模拟仅仅局限在教室内,单靠语言阐述和徒手示范是难以形成的。因此,要改变观念,正确理解体育学科教育类课程特点和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新变化,首先明确体育学科教育类课程实践学时,正式将实践学时列入人才培养计划;其次采用“理论+实践”教学形式将课堂教学延伸到教室外、运动场中、模拟训练场内,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能力转化创设条件;第三是通过教育教学研究设计与编写各门体育学科教育类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第四则是将实践教学能力考核作为体育学科教育类课程考核重要内容之一,明确考核标准与实施办法。

2.3 创新教育教学实践环节,设置“小学期”实践周

2004年6月,北京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推出小学期,目的是与国际接轨。随之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开始将二学期制改革成三学期制,暑期是小学期开设的时间。与此有所不同,本研究所指的“小学期”是将每学期抽出两周作为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实践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集中训练时间,此举能够弥补集中一次性实习带来的诸多弊端。如美国师范生的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就是分阶段、分层次安排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与教育类理论课程相对应,从大一开始设置教育见习活动,并且逐渐增加教育实践学时和实践活动的种类[3]。近些年,河北省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也在不断探索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方法、新途径,比如有的增加了体育技术技能课程的专门实践周,有的通过校内外竞赛等形式设立了提高学生体育赛事组织、编排、裁判及体育教学基本功的实践环节。不过,后者受制于校内外赛事的不确定性和比赛时间集中的特点,学生相关技能未能得到及时实践与全面验证,影响了最佳实践学习时机的有效把握。因此,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形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一方面将体育技术课程教学技能训练内容和体育学科教育类课程实践学时正式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提供对应课程的短期集中训练非常有意义。“小学期”的设立将会有效改善体育师资培养中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滞后与不足问题,在整个教育教学实践认知、体验、参与与形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小学期”不仅仅是课程实践的强化,更是根据学生某一学段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而设置的一系列综合训练项目,是培养方案的一部分。

2.4 加强三方协同育人,不断探索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新模式

“三方”指的是地方高校、中小学校和地方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三方协同”是指在融合多方资源的教师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的“高师院校主导、地方政府协调、中小学校参与”的创新型教师培养模式[4]。虽然这种模式尚在理念倡导和实践探索之中,不过近些年各地高校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训练“双导师”制,则可称为三方合作较为成熟的典型案例。

2012年河南省试行了双导师制,主要指大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培养师范生、中小学学生和幼儿的机制[5]。同年,廊坊师范学院按照“学练并举、感悟并进”的原理启动了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能力双导师制,即指导教师由高校教师和中学教师共同组成导师指导组,指导学生的日常实践和见习、实习工作。每20-25名学生一组配备1名校外指导导师,每一个年级配备1名校内指导教师,每月集中活动1次,每次两个小时,四年不间断,共计六个学期48学时。指导包括观摩与认知阶段、实训与体验阶段和实习与评价三个大的阶段,内容为基本功与教师入门、见习、教学训练与微格教学、教育实习四大方面训练内容。双导师制与校内教育类课程、学科教学法课程同步开展、共同配合,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体育教学基本规律和方法,能够较为熟练地进行备课、编写教案,具有说课、讲课、评课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为教育实习做好充分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三方协同育人若能长期合作、落地生根,还要不断拓展协作领域,尤其在实践领域做到三方目标能够相融、责任能够共担,做到互惠共生、资源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其在教师教育一体化中的作用,有效推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同步提高。

3 结论

改革和创新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是落实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需要,是执行教师专业标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目前,河北省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多单独设立教师教育课程平台,突出了师范性的特点。不过,传统体育学科教育课程设计模式尚未全部突破,体育技术课程师范性教学特点不足,集中一次性教育实习模式弊端凸显。因此,确立体育技术课程师范化改革方向势在必行,强化体育学科教育类课程实践教学意识和取向是当务之急,以学期为单位设置实践周,深化地方高校、政府、中小学校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是创新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学时学科体育
【学科新书导览】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超学科”来啦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