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主题设计手法研究

2020-03-04 08:56鲁敏赵雪莹罗晓楠周智敏高业林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手法雕塑

鲁敏,赵雪莹,罗晓楠,周智敏,高业林

(1.山东建筑大学 学报编辑部,山东 济南250101;2.山东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250101)

0 引言

生态环境问题是21 世纪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觉醒,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风景园林绿地的规划与建设是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与主要任务,科学合理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空间品质、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手段和基本保障[1-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前应先确定主题思想,即意在笔先,然后再行设计建造,才能达到主题鲜明,主景突出的效果[3]。 主题立意不仅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中心思想,更是营造意境、彰显特色、体现文化内涵、提高园林艺术水平的核心与统帅[1,3-4]。

主题立意于造园之始,表现于园境之中,主题立意不仅关系到设计思想的体现,也是设计过程中合理运用园林要素的依据。 而主题和立意的表达不能只体现在设计的表面,应更深入地融入到整个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 在园林发展过程中,西方园林由于受到哲学、美学、思想、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更加注重主题设计的形式感与功能性的表现,而缺少主题立意的表达。 我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悠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对世界园林产生重大的影响,其原因在于主题立意独特并蕴含意境。 为此,探索独特的主题设计手法己成为当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必然趋势[5]。

主题是所有艺术创作的中心思想,由于设计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不同,所表达的主题亦不同,设计者的思想层次、生活体验和艺术表现方法也会影响主题的深度和广度[5-6]。 目前,由于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对主题设计不重视,使我国对风景园林主题设计手法的相关研究较少,尚未形成科学、系统、全面的风景园林主题设计手法的理论体系[2,7-8]。 文章借鉴古典园林艺术的手法,对风景园林主题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分析了主题选择的影响因素,阐述了主题设计要素,系统的总结归纳了主题设计的精巧因借、夸张烘托、抽象联想、对景呼应、写实再现、仿生模拟、利用重组、象征隐喻、传承创新和以景抒情共10 种设计手法。

1 风景园林主题设计选择概述

1.1 主题的选择与设计定位

主题设计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核心和特色,其独特性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成功的基石。 确定特色鲜明的主题是使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具有整体感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也是风景园林景观进行策划、构思、规划设计的第一步。 主题的选择和设计定位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整体风格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如何利用造园各要素表达出风景园林景观所要体现的主题内容是规划设计中重点考虑的问题,充分发挥各类建筑、道路、广场、建筑小品、植物、地形、水体等要素的造景功能,结合文化、科技、历史、风情等内容可创造出丰富的主题内涵[9]。

1.2 主题选择的影响因素

(1) 城市的地位和性质

一个城市的地位和性质决定了该城市的风景园林绿地主题景观能否吸引大量游客且可以持续运营、健康发展。

(2) 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城市风景园林主题设计的选定必须要从该方面进行考虑。

(3) 城市特有的文化

城市的文化是经过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发展而逐渐沉积下来的,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了这座城市有代表特色的内涵,利用这种特色文化可以创造出独特的主题。

(4) 从人们的游赏要求出发,结合具体条件选择主题

我国早期的主题公园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抓住了当时国门大开,国民渴望了解外面世界的游赏要求,在主题公园中集中反映世界各国精华旅游景观,使游人在一个公园中就可集中领略中国和世界各国的风情。

(5) 注重参与性内容

我国的游客从以前单纯的观光旅游逐渐转为主动要求参与到游乐项目中,由被动转为主动,并需要具有新颖性、奇特性、挑战性、冒险性。 因此,参与性和互动性是风景园林主题设计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兴起的水上乐园、阳光健身广场等主题公园,以设计游客参与项目为主,有力地吸引了游客。

2 风景园林主题设计手法

2.1 主题设计要素

(1) 人性化要素

主题景观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设计者首先要考虑到使用者的的合理需求,根据使用者的行为和思想特点,设计出方便、尺度适宜的交流空间供使用者休憩、娱乐、交流[10]。 将主题设计手法与生活、文化、审美、民俗传统等要素碰撞结合,用具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城市居民生活的环境中[11]。

(2) 色彩要素

色彩是风景园林主题设计表达的关键。 风景园林主题的色彩是带给游客的第一印象,除了对人的视觉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心情。 科学合理的颜色搭配,能够使人心情愉悦,更容易使人在心理上接受主题设计,从而对主题表达的思想产生共鸣。 风景园林主题的色调基础是色彩的搭配,主要通过冷暖、色相、明暗、饱和度、面积的组合与配置来影响视觉效果,起到提升风景园林主题思想表达的目的[12]。

(3) 空间要素

在主题设计的绿地景观空间中,对人们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空间的层次感、序列感和节点。 空间各分区的内外造型、周围环境、景观组织等,都与主题景观的连续性和整体风格的塑造有紧密关系。 风景园林的主题旨在营造给人带来亲和感、安全感和休闲感的主题体验的空间[2]。

(4) 游览交通要素

主题设计的绿地景观如主题公园等,一般有面积大、景点多的特点,如何使游人方便、有序地游览和参与其中,是公园交通设计所要着重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游览路线是形成空间序列的载体,游览路线的组织决定了游客的游览顺序和节奏,设置合理与否极其重要[13]。

(5) 表现技术手段要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可以通过利用先进的声、光等高科技的技术手段来表现风景园林主题设计的内容,能使主景或景观表现出生动、独特而动感的主题环境,是现代主题公园中不可缺少的手段要素,既可以增加新的主题的内容,对游客产生新的吸引点,又可以起到宣传和推广的作用,为其高新技术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应用高新技术时,为了能够更好地诠释和表现主题,技术本身的特性、技术与主题、技术与文化的结合都是必须考虑的方面,这是对高新技术应用的本质要求。 设计者要以因地制宜、因材构景、就地取材的基本原则为指导,选择出既经济实用、方便取用,又有地方特色的材料来营建园林和造景,这样建造出的园林才能既具经济性又有地方特色。

2.2 主题设计手法

风景园林绿地景观主题可以通过展示各种园林要素,运用一定的设计手法将主题这一抽象概念具体表达成可见景观,即将抽象的设计语言转化为具象的景观元素。 景观主题的设计需要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把设计语言通过艺术手法成功的展现出来,最大程度地诠释出风景园林绿地景观主题的内涵,并且加以提炼和升华主题文化的精髓[2,14]。 主题设计手法主要有以下10 种手法。

2.2.1 精巧因借

借景就是将园子内视线所及的园外景色有意识地组织到园内来进行欣赏,成为园景的一部分[15]。借景要达到“精”和“巧”的要求,使借来的景色同本园空间的气氛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园内、园外相互呼应汇成一片。 精巧因借这一风景园林主题设计手法,扩大了园林景观的观赏范围,使游人除了观赏游览外,还能够对景观空间产生丰富的想象,引起游人对景观的感触或感想。 如东南面借锡山顶上龙光塔,西面又将惠山山景引揽入园的无锡寄畅园,如图1 所示;房屋、植物的倒影——借影,如图2 所示。

图1 寄畅园的远景图

图2 房屋、植物的倒影——借影图

2.2.2 夸张烘托

夸张的风景园林主题设计手法,不仅可以突出景观的特点,而且可以强化在景观空间中所表达的情感及思想,从而烘托气氛。 对风景园林主题设计运用夸张的尺度与色彩以及体量的对比等设计形式,不仅可以凸显出主题造型的特点、渲染主题所创造的意境,而且能够充分表达主题特殊的的艺术性和传染性,即可引起游人的注意,也可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如羽毛球造型,如图3 所示;插在地面上的3 根巨型铅笔,如图4 所示。 由波士顿蕨和向日葵组合成的菠萝造型,如图5 所示;用不同花色的蝴蝶兰组成孔雀的尾巴,向游人展现孔雀开屏的美丽瞬间,如图6 所示。

图3 羽毛球造型图

图4 铅笔造型图

图5 菠萝造型图

图6 孔雀开屏图

图7 细胞雕像公园景观图

图8 “五月的风”主题雕塑图

2.2.3 抽象联想

抽象联想是一种含蓄的风景园林主题设计手法,是建立在深刻分析场地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认识景观形态与景观主题的联系,使人们不仅能接受表面的意境审美,更能通过联想、想象引发更深层次内涵的意境审美,对风景园林主题产生共鸣[14]。 典型案例如苏格兰爱丁堡的细胞雕像公园设计,不仅整个公园都在表现细胞的生长、增殖以及分裂增生等,而且用各种各样的细胞雕塑展示整个的细胞生活过程,抽象转化手法运用极为巧妙,是一个主要用于雕塑展览的主题公园,如图7 所示;青岛五四广场的主题雕塑“五月的风”,红色为“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抽象的风造型体现了旋风一般强大的民族力量,如图8 所示;上海后滩公园中的雕塑“2010——上海”则对建筑元素进行了抽象表达,表现了上海当地老建筑拆、建的过程,如图9 所示。

图9 “2010—上海”雕塑图

2.2.4 对景呼应

位于风景园林景观轴线及风景视线端点设置的景物叫对景,如图10 所示。 对景常置于游览线的前方,给人直接、明了的感受。 为了观赏对景,要选择最佳的位置,作为观赏场地,可供游人休息或逗留,或设置一些小景等与主景相对呼应[3]。

图10 对景图

2.2.5 写实再现

(1) 直接写实

直接写实是指未运用任何造园手法修饰而直接准确的表达主题的设计手法。 通常以文字或图案的形式,利用石刻或雕刻、原有景观保留、民间活动再现等形式叙述历史事件、民间习俗及传统文化等,使游人更直接的了解景点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具有清晰准确、突出场所特质的优点。 如济南芙蓉街中的系列人形雕像,反映了老济南街区的居民活动,如图11 所示;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雕刻了20 余位人民英雄的形象,并用浮雕的形式记录了一系列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侵略活动的场景,如图12 所示;把绿篱修剪成人的造型,展现人民敲锣打鼓庆丰收的场景,如图13 所示。

(2) 间接写实

间接写实是利用情景雕塑、镂刻、主题标识等形式,将风景园林主题信息渗透到具有参与意义的景观中。 如济南泉城广场的泉标,泉标取自古汉字“泉”字的意象造型,重点突出济南泉城文化,是济南泉城广场的点睛之笔,如图14 所示;晋中体育公园内的主题雕塑通过骑行等体育运动的情景突出了体育公园的主题,如图15 所示。

图11 芙蓉街人形雕像图

图12 人民英雄纪念碑图

图13 丰收主题图

图14 济南泉城广场的泉标图

图15 晋中体育公园主题雕塑图

图16 制盐雕塑图

图17 赛车维修场景图

图18 洗衣雕塑图

2.2.6 仿生模拟

模拟主要是对事物外形的模拟,可直观的表现原事物,如建造与实物同等大小或同比例缩放的风景园林主题。 对景观元素的主题模拟仿生,一般会出现在较大型的风景园林绿地景观中,文化产物的模拟是常用的贴合主题手法,也可以通过模拟记忆中的场景,联系各种与之有关的线索,引发相关的联想,以恢复记忆中的景观场景,展现出具有特殊含义的主题。 如表现古代劳动人民如何制盐的雕塑,如图16 所示;赛车维修的场景设计的立体花坛,如图17 所示;古代人民在水边洗衣服,如图18 所示;展现古代中医如何对病人望闻问切的情景雕塑,如图19 所示。

2.2.7 利用重组

历史记忆承载着岁月的沉淀,是风景园林绿地独特而珍贵的历史印记。 在主题设计中,应该尊重风景园林绿地本身具有的特殊记忆和符号,合理利用并适当重组原有自然或人文环境资源。 因为场地中所遗存下来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物件,不仅可以继续保留住场地的记忆,更能凸显风景园林绿地景观主题。 通过对原有场地资源选择性的利用和重组,用现代设计手法表达风景园林主题景观要素,突出场所的地域性及文化特色,使场地焕发出新的艺术生机与活力。 如重庆重钢型钢厂旧址上重新改建的重庆工业遗址公园与广东中山市粤中造船厂旧址上重新改建的岐江公园,都是工业旧址再利用和重组的成功典范,如图20、21 所示。

2.2.8 象征隐喻

象征是借助于具体事物的外部特征对景观主题最深入、最具艺术效果的表达方式;隐喻是根据类推用某种景观表现形式来代替另一景观元素,隐喻其相似之处。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以雕塑、景墙、构筑物等景观小品形式来隐喻主题,创造具有一定情感和主题的景观空间,达到隐喻象征的目的[16]。如坐落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平公园内的和平雕塑,通体为汉白玉制作,年轻的母亲怀里抱着婴儿,手中托着展翅欲飞的白鸽,雕塑高约为30 m,寓意纪念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 万同胞,正面有9 级台阶拾级而上,象征人类走向持久的世界和平,如图22 所示;野口勇的“加州剧本”中设计了由大块原石雕凿垒筑的雕塑,取名“利马豆精神”,象征了早期开拓者的勇气与坚韧,如图23 所示。 设计的绿色星球,运用不锈钢、铁艺拼接出形式新颖的球体结构,象征大气臭氧层,中间球体上种植近百种蕨类植物形成完美的地球生态系统。 选用康乃馨为主的鲜花花材,模拟摩比斯环的形态,以此为主要元素,融合智造、绿色等关键词,描绘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进技术,如图24 所示。

图20 重庆工业遗址公园图

图21 岐江公园改造后的船坞图

图22 和平雕塑图

图23 利马豆精神雕塑图

图24 新旧动能转换图

2.2.9 传承创新

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演变和沉淀形成了传统文脉的多样性,蕴含了丰厚的文化价值。 传承与创新在风景园林主题设计中是具有选择性的再现,意味着往风景园林景观中注入新的血液,赋予风景园林主题设计新的内涵和形式,使风景园林景观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进而烘托风景园林景观主题的真正内涵[2]。 如以“中而新、苏而新”为设计思想的苏州博物馆,是一件传统与现代和谐融合的艺术作品,博物馆的建筑是用色泽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既与白墙搭配清新脱俗,又与苏州的传统建筑风格相和谐,如图25 所示;扬州有源远流长的赏花文化,瘦西湖的“四相簪花”亭依据历史存留下的信息,在其植物配置和空间组合的处理手法上,保留利用其花文化和配置方式,并结合传统造园手法复建而成,凸显出扬州地方文化特色,如图26 所示。

图25 苏州博物馆片石假山图

图26 扬州瘦西湖“四相簪花”亭图

2.2.10 以景抒情

以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把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托于对主题主景的设计中,借景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这种抒情方式叫以景抒情。 其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相互交融,浑然一体,以美好的感情烘托主题,以达到美的意境。要运用以景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产生和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景的特点与表现形式,使景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如“与谁同坐轩”取自苏轼词,原词反映了苏轼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表现出孤高的气质,如图27 所示;阿波罗泉池则是表现了在古希腊神话中作为光明、预言、音乐和消灾解难之神的阿波罗骑士,如图28 所示。

图27 与谁同坐轩图

图28 阿波罗泉池图

3 结语

主题意境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出无限的精神内涵,因此在设计时要能够充分把握和提炼自然、人文景观及元素等的形象、特点与特征,在设计者脑内形成具有一定精神寄托并且被景象化的概念,然后通过视觉、触觉和听觉等形式将这种概念具体化或抽象为符号,设计出优秀的作品,使观赏者在欣赏时能够得到情感和精神上的共鸣,感受到这种主题意境下设计者所要表达的精神理念与情感观念。

总之,主题作为园林的“灵魂”和“统帅”,必须利用各种园林要素并结合一定的设计手法,首先进行一个“卓尔不群”、立意新颖、内涵深刻的主题立意,才能创造一个全面展示园林艺术内涵、氛围融洽、主题突出、意境丰富的优秀园林主题设计的景观环境。 有关风景园林主题主景的表达方式、主景设计原则、主景设计方法等理论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手法雕塑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巨型雕塑
乡土植物在工业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地域文化元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层递手法
我的破烂雕塑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写实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