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CT技术在济南地铁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2020-03-04 02:06代方园雷炳霄宫亮张哲
山东国土资源 2020年2期
关键词:电磁波岩溶剖面

代方园,雷炳霄,宫亮,张哲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 济南 250014)

0 引言

电磁波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又叫电磁波层析成像,是地球物理三大层析成像技术(电磁波CT、电阻率CT、弹性波CT)之一[1]。该技术由医学CT原理衍生而出,技术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2]。

目前,CT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工程物探领域。 该技术分辨率高,且以图像的形式直观而清晰地显示地层空间结构。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反演方法的发展与完善,层析成像技术的分辨率及稳定性有了进一步提高,在岩溶勘察[3-5]、建筑桩基检测[2]、路基注浆质量检测[6-7]、管道工程[1]、水利水电[8]等得以迅速发展。

1 方法原理

电磁波CT依据的原理是惠更斯原理,其理论基础是电磁场理论及天线理论[9],这与地质雷达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电磁波应用频率范围、分辨率、探测距离有所差别[10]。

电磁波CT勘探以地层中不同岩性电磁波吸收系数的差异为基础。它通过布置在一个钻孔内的发射天线发送电磁波,从而在地下形成电磁场。电磁波在地层中传播,遇到不同地质体会发生折射、散射、被吸收的现象,这会改变电磁场的分布。再通过布置在另一个钻孔的接收天线收集剩余电磁波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后,就得到探测区电磁波吸收系数的空间分布形态,进而推断地质体的物性、产状等参数[7]。

图1 电磁波CT工作示意图

电磁波CT包括发射天线、接收天线、主机3部分组成(图1)[8]。设发射端电磁波电场强度为E0,接收端电磁波电场强度为E,则有式(1):

(1)

式中:β—介质对电磁波的吸收系数;r—接收点与发射点距离;f(θ)—天线方向因子;θ—接收点处天线与电场方向夹角;由式(1)得式(2)[11]:

(2)

式中:ω—天线角频率;μ—介质的相对磁导率;σ—介质的电导率;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由式(2)可知,当ω,μ一定时,介质对电磁波的吸收系数β主要与σ,ε有关。而σ越大,就意味着介质的导电性能越好,场强衰减的越快,介质的密实性状越差[12]。

岩溶、裂隙、破碎带发育区,与围岩相比,其σ会比较大,而且介电常数也有较大的差异,这使得岩溶区吸收系数β比围岩要大。可见,在电磁波CT勘探中,地质体的性状可由吸收系数确定。在强度高、坚硬完整的灰岩介质中,电磁波的穿透能力较强,吸收系数较小;如岩层受到岩溶发育等破坏时,其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增强,吸收系数变大,与围岩间存在较大的地球物理差异[5,13]。

2 工作概况

济南岩溶发育不均匀,且多存在于寒武系-奥陶系。根据邢立亭[12]等研究成果,奥陶纪灰岩岩溶最发育,连通性好;其次是寒武纪张夏组和凤山组灰岩。工区位于刘长山路,根据地质资料,该处下伏基岩地层为奥陶纪马家沟群,岩性为灰岩,勘察资料显示该区段内岩溶较为发育。

该次工作布置钻孔11个,CT剖面6条(图2)。工区内第四系厚度3.1~10.9m,主要为杂填土、粉质黏土,局部可见碎石层;水位埋深约10m。根据经验,区内地下介质的地球物理参数见表1:

图2 钻孔及CT剖面分布图

表1 岩溶区地下介质常见地球物理参数

由表1可知,黏土充填的溶洞或溶蚀区域,其相对介电常数数值较大,与完整灰岩及土层相比有着明显差异,因此用电磁方法探测岩溶具备地球物理前提。

3 工作流程

电磁波CT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资料解释三部分,这与其他地球物理工作方法也是相通的。通常情况下,电磁波CT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图3)[13]:

图3 电磁波CT工作流程图

该次工作收发距为两钻孔实际距离,不大于25m;发射点距2m,接收点距为0.5m,工作频率选用10M,12M,14M三频段。

工作方式是定点观测法:发射天线自钻孔底部开始,每隔2m固定发射,相应的接收天线进行移动测量,点距0.5m,总移动距离不大于2倍孔距;对每一次发射,接收天线都将获得一组观测数据;重复此过程,直到最小发射深度。

预处理是剔除采集数据的突变点,并对可疑数据比较前后数据变化趋势,结合相邻测点数据、地层岩性等进行平滑处理。预处理的目的是筛选可信数据,具体做法:利用采集到的数据绘制频率曲线,抽出最佳频率曲线,建立相应频率的数据文件。然后从频率曲线中找出异常分布规律,并对最佳频率曲线进行优化处理,消除个别畸变点。

4 数据处理

电磁波CT数据处理包括反演及计算吸收系数β,目的是根据采集数据重建吸收系数β的图像。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有代数重建技术(ART)、联合迭代重建技术(SIRT)、阻尼最小二乘法(LSQR)等,该文采用SIRT方法。

SIRT方法是基于ART方法的改进,二者都是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ART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对投影数据的分配与网格单元函数的更新是同时进行的,而SIRT方法是先分配投影数据,所有的网格单元都分配到数据后再对单元内图像函数进行更新。与ART方法相比,SIRT方法可以更好地减弱甚至消除噪声,增强数据网格的平滑程度与数据的完整性,同时迭代收敛性较好,收敛速度也较快[6]。

图4 探测区域网格化示意图

SIRT方法电磁波CT图像重建,是将探测区域进行网格化(图4),并假设所有网格内介质均匀,吸收系数一致[13]。由图4可知,第i条射线(发射到接收的路径)的长度为该射线通过的所有网格的总距离,可表示为:

(3)

代入式(4):

(4)

5 资料解释

将采集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列,然后经代数计算,可得到电磁波CT视吸收系数βs的图像。资料解释是根据视吸收系数βs绘制成等值线剖面图,并结合钻孔资料圈定异常。资料解释时,应先确定工区背景场值的取值范围,这一步需要研究钻孔资料及地方经验值;其次,在等值线剖面图上划分异常场值的范围,确定工区内异常区域视吸收系数βs的取值区间,然后根据钻孔资料进行补充、修正。有条件时,可在推断区域进行钻孔验证[14-16]。

根据以往经验,工区地质介质视吸收系数βs的取值范围见表 2:

表2 地质介质电磁波视吸收系数

电磁波从一个钻孔内发射出来,在地层中传播,形成电磁场。该场内有多种介质,如土层、岩石、溶洞、破碎带等。电磁波遇到这些介质会被不同程度的吸收。通常情况下,较松散的土类、富水、黏土充填的溶洞等对电磁波的吸收程度较大,破碎带、溶蚀、裂隙等次之,完整的岩体对电磁波的吸收程度最弱[17-20]。

该次选取3个CT剖面,即剖面ZK1-ZK2、ZK4-ZK5、ZK5-ZK6,进行了反演解译。

剖面ZK1-ZK2电磁波视吸收系数整体呈现浅部较大、深部较小的形态;ZK1钻孔下,视吸收系数均小于3.6dB/m;在ZK2钻孔下,深度10.5~19m区间,视吸收系数在3.8~4.6dB/m之间,在19m以深,视吸收系数小于3.4dB/m(图5)。

图5 ZK1-ZK2剖面电磁波CT成果及钻孔柱状图

结合钻孔资料,ZK1灰岩地层相对完整,未发现岩溶、裂隙;ZK2钻孔在深度10.5~14.3m区间灰岩溶孔较为发育。由此对比推断,该剖面岩溶发育区域为图5阴影区,该区为高吸收系数区[18],数值均大于3.6dB/m。

剖面ZK4-ZK5电磁波视吸收系数整体呈浅部小、深部大的形态,且存在多处较明显的高值区。在ZK4钻孔下,电磁波视吸收系数均小于3.2dB/m,且变化平稳,无明显异常;在ZK5钻孔下,深度15~25m区间,视吸收系数在3.8~4.8 dB/m之间(图6)。

图6可看到2处“三角形”异常区,即ZK4-ZK5剖面,深度20.5~25.5m,水平向3~19m区域;ZK5-ZK6剖面,深度19.5~26m,水平向3.5~22m区域。这2处区域均为数值大于3.6dB/m的高吸收系数区。结合钻孔资料,钻孔ZK4未发现岩溶发育区,钻孔ZK5深度15.5~19.2m及23.1~23.3m区间为黏土充填的溶洞,钻孔ZK6深度23.1~24.0m,24.9~25.5m区间为溶蚀发育区。

由此推断,图6中两剖面“三角形异常区”为溶洞或溶蚀发育区。为验证推断结果,项目组在ZK5-ZK6剖面中线位置进行了钻探验证,钻孔位置及柱状图如图6中所示。

电磁波CT探测异常区深度为19~25.5m,钻探结果显示,在深度20.8~25.0m为黏土充填的溶洞,这与探测结果基本吻合,钻探岩心照片如图7。

6 结论

(1)地铁通常途经繁华区,常规物探如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等不便施展,电磁波CT技术可以克服这一困难。通过前述,该技术用于地下岩溶探测,与钻孔资料基本吻合,具有良好的探测效果。

(2)该方法探测距离有限,一般不超过30m,在地下水较丰富地层,探测距离要进一步折减;而且,电磁波吸收系数是相对值,有着较强的地域性。即使同一区域内,构建该参数的统一模型也有困难,这就需要大量的积累。

(3)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验证钻孔的施工,不仅可以查明推断结果正确与否,还可以积累较为准确的电磁波吸收系数。

(4)电磁波CT是在钻孔内工作,对于较浅孔,钻孔轴线要近于垂直,深度较大的钻孔,轴线偏差也不能过大,否则,在数据处理阶段进行网格化时,应采用实际钻孔轴线作为网格边界。

图6 ZK4-ZK5、ZK5-ZK6剖面电磁波CT成果及钻孔柱状图

图7 验证钻孔岩心照片

猜你喜欢
电磁波岩溶剖面
ATC系统处理FF-ICE四维剖面的分析
穿越岩溶
基于PM算法的涡旋电磁波引信超分辨测向方法
聚焦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
某石灰岩矿区岩溶涌水治理处理方法
电磁波和相对论简介考点解读
探讨岩溶区高速公路勘察技术方法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复杂多约束条件通航飞行垂直剖面规划方法
船体剖面剪流计算中闭室搜索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