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素养在计算教学中生“根”发“芽”

2020-03-04 20:39王建芬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计算素养

王建芬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个基本要素。前三个反映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后三个集中体现了数学关键能力。计算教学属于数学运算范畴,计算教学不仅是机械、简单的计算,它包含对算理的理解,探寻算式的规律,开发算式的重组等,力求对算理追根溯源,寻求计算规律,使数学核心素养在计算教学中扎根生长。

关键词:计算;蕴含;素养

■一、生“根”——追根溯源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重要目标,算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步骤、程序正确地得出算式结果的方法;算理则是指在操作计算的每一步都有一定的原理支撑,使得同一算式的不同算法能得出相同的结果,即每一算法的结果是唯一的。计算结果的唯一性是多样的前提。算法、算理中存在的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直观的数学思想。

1. 直观模型——悟“理”

“立足于建构主义理论,数学意义的建构是通过课题性活动为媒介的合理性沟通过程完成的。课堂不是同质性的空间,而是交织着多样的思维表象的异质空间。”教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一课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复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建构整数乘小数三部曲:一算(转化),二数(数小数点),三点(点上小数点)。在探究新知环节(求阳台的面积)3.8m×3.2m时,教师先组织学生估算,得出大约是12m2。学生运用迁移法进行竖式计算,将它轉化成38×32的整数乘法计算,再将计算结果点上两个小数点。课堂到此并没有戛然而止,教师继续追问:你知道为什么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整数吗?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相互“冲突”的知识经验与方法为理解算理的前提和资源,让学生在思考、质疑与转化中充分理解算理。教师借助直观模型图(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0份)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将3.8米转化成38分米,将3.2米转化成32分米,38×32=1216平方分米,再将1216平方分米化成12.16平方米。结合这一直观模型的展示,学生对于小数乘小数的算理理解更透彻,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实践操作——明“法”

数学知识是一个充满了联系的体系,运算教学也是如此,每个知识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不同形式算法中算理的内在,把握具体计算的“算理”内涵,识别其主要特征,展开意义联结,进行主动迁移、类比推理,实现“算理、算法”的整体认识。在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时,创设情境:欢乐的大课间活动,同学们正在打羽毛球,体育李老师为大家新添了5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每个班分到多少个?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明确用52÷2来计算,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出示学习要求(如图1)。在交流环节,先“发散”出学生的两种分法:①先分整捆,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再把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根;然后把剩下的1捆拆开变成10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5根;最后把2捆、1根、5根合起来就是26根。②先分整捆,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再把剩下的1捆拆开变成10根,和2根合成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最后把2捆和6根合起来就是26根。“聚合”比较出第二种分法更简单些。最后结合学生的分法,“汇合”成算理:先分5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还剩1个十;再把余下的1个十和2个一合成1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个一,最后把2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26。有了算理的支撑,用竖式计算就顺理成章了(如图2),学生明晰了知识节点“十位上余下来的1与2结合起来继续往下除”。学生在探求计算过程中建立起数学模型,素养意识深入脑海。

■二、发“芽”——延伸规律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就是用数学的眼光观看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探索数学。“数与代数”模块中的计算教学板块,表面看是个简单的数学知识,但计算内部却蕴藏着丰富的数学素养。

1. 加法原理——极限“美”

“教育的问题就在于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到森林”。教学时间与学生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精选教学素材,让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达成教学目标。一节课的内容不宜太多,太多了教师不易讲清讲透,学生也只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有时几个简单的算式原型,却能“孕育”出丰富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低年级的“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内容时,出现这样一组练习题:

4+1=(  ),4+2=(   ),4+3=(   );3+2=(   ),3+3=(  ),3+4=(  );2+3=(  ),2+4=(   ),2+5=(   )。学生快速地计算出结果后,我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你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通过思考后,能发现:一个数不变,加的数越来越大,得数也变得越来越大。学生能找出这些算式中显性的规律已是不易。在理解此类数学规律的基础上,我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继续追问下去:小朋友们,如果让你再将这些算式写下去,你会写哪个算式?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情绪高涨,有的小朋友已经忍不住说了:4+4=8,其他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接下去:4+5=9,4+6=10,4+7=11……虽然学生们还没有学到得数是11的加法算式,但小朋友们根据算式的规律已经能快速地讲出算式了。更有甚者,补充第二组的算式时讲到:老师,我还要在这组算式的上面补上3+0=3,3+1=4。孩子们太聪明,就是一个个智慧的“小精灵”。

2. 相差关系——平方“魅”

数学思想是联系数学知识的纽带,是整个数学知识系统的生命和灵魂,是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的桥梁,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教师要善于挖掘算式题组背后的数学规律,带领学生感觉算式间的内在魅力,更好地培养数感,使数学的核心素养绽放光彩。

张老师上过“平方数的相差关系”一课,我为他的巧妙设计拍案叫绝。他先复习3的平方、4的平方、5的平方分别表示的意义,明确在学正方形的面积时我们要用到平方数这一知识,为借助方格图研究平方数的相差关系埋下伏笔。研究4的平方减3的平方这一减法算式时,张老师出示一个方格图,学生一下就明确这是4的平方,然后在这张图中让学生找出3的平方,最后让学生找出4的平方减去3的平方表示哪部分图形。学生通过思考发现是涂色部分,即4的平方-3的平方=7,再通过等积变形得出:4的平方-3的平方=7×1(如图3)。

张老师运用这类方法动手操作表示出以下算式的结果:5的平方-3的平方;7的平方-4的平方;65的平方-45的平方。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教室里只听到笔在纸上沙沙涂色的声音。在研究最后一题时闪现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学生发现格子不够,此时怎么办?思考:能在一个空白的图形中表示出65的平方减45的平方吗?能画出来吗?有的说可以在图上用省略号表示,有的说可以用大括号来表示65和45,这不就是数学素养的最好诠释吗!(如图4)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从方格图中探究出计算规律:a的平方-b的平方=(a+b)(a-b),并点明此规律就是平方差公式。

这组算式题组的研究,关注了学生对数学方法的领悟、数学思想的熏陶以及数学美的感受,并引导学生透过几组平方差的计算题组,发现其蕴含的内在统一性,这恰恰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完美体现。

总之,“计算教学”是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在计算教学中落实数学核心素养,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深入思考、不断探索的问题。它需要我们教师多研究教材,多读懂学生,丰富的教学改革实践也是研究这一问题的源泉。通过我们的不断实践,不断努力,使数学核心素养在计算教学中生“根”发“芽”。

猜你喜欢
计算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五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六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浅谈作业成本法——以哲学的视角
浅谈作业成本法——以哲学的视角
提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
经济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