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学启蒙

2020-03-04 11:34丛丛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筷子爸爸妈妈绘本

丛丛

小姿

您好我接触过很多家长,他们也是觉得自己数学不好,所以对孩子的数学学习缺乏信心。特别是暑假期間,大班的孩子面临幼小衔接,家长很着急,报了很多数学方面的辅导班。其实,幼儿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只要用心,家长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数学,孩子可以通过很多生活场景接触数学,学会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幼儿数学学习的生活化目的。

下面,我以几个具体的生活场景为例,给家长提些小建议。

0-2岁陪伴婴儿学步时

宝宝迈出一步时,爸爸妈妈大声说“1”并表扬:“宝宝真棒,走了一步!”当宝宝迈出第二步时,爸爸妈妈说“2”并表扬:“第二步走得真好,更稳了!”迈到第三步的时候说“3”并表扬:“第三步,宝宝走了三步了!太棒了!”宝宝每迈出一步,爸爸妈妈都说出相应数字,并给予鼓励。

解析与建议

随着动作的发展,婴儿开始尝试移动自己。这时,我们可以配合着婴儿的动作,加入类似“一步,两步,三步……”这样的唱数。同样,爸爸妈妈抱着孩子走楼梯的时候,也可以走一个台阶说“一步”,再走一个台阶说“两步”,以此类推,促进孩子“数概念”的形成,也有助于孩子以后“手口一致地点数”。

延伸游戏

在选择玩具时,家长除了选择毛绒玩具,还可以选择质感不同、形状不一的悬挂益智物,让孩子摸一摸,感知不同的形状。

拼图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推理思考能力,增进手眼协调能力,也是非常不错的益智玩具。低年龄的孩子可以先从4块装的简单拼图开始,慢慢过渡到更为复杂的图案。几何积木是经典的三维立体建构材料,像磁力板、磁力棒等也都是培养孩子空间感的好玩具。

推荐阅读

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中这样写毛毛虫好饿,星期一吃了一个苹果,可还是好饿。星期二吃了两个梨子,可还是好饿。星期三吃了三个李子,可还是好饿……这看似无厘头的故事其实隐含了时间、序列、数量的对应概念。

2-4岁逛超市

妈妈:“家里有4个人,如果每个人吃一个苹果,要买几个呀?”

在问问题的时候,妈妈可以用语言和手势提醒,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回答。

宝宝:“是4个吧!”

妈妈:“那你就装4个苹果回家吧!

回到家,妈妈请宝宝给每个人分一个苹果。

宝宝逐一分给家人。

妈妈:“怎么多了一个苹果?漏了谁?”

宝宝:“原来漏了我自己。”

妈妈:“下次别忘了宝宝自己哦。”

解析与建议

请孩子拿和家里人数量相等的苹果,其实就是请孩子“按数取物”的过程。即使孩子的答案是错误的,家长也不要急着纠正,要学会等待,给孩子亲自验证的机会。

苹果买回家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将苹果逐一分给家人,一个一个分配的过程也是“一一对应”的过程,这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无论孩子分的对不对,我们都不要取笑孩子。低龄孩子点数人的时候非常容易漏掉自己,“怎么不够分啦?漏了谁?”这些提问都能引发孩子的思考。

延伸游戏

“数与序”在生活里常常分不开,像俄罗斯套娃、套套杯、植物生长过程图卡等都可以进行序列游戏。比如,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说“我们给这些套娃排排队,从高到矮怎么排呢?”也可以从大到小、从矮到高进行排列,待孩子熟练了,可以尝试抽出其中的一个问“咦?这个娃娃应该排在哪里呢?”这时,孩子需要经过对比、感知、判断、调整,最后作出判断。

扑克牌、数棒、数字小火车等可以进行“数与量”的对应游戏。如家长抽出一张纸牌,请孩子取相同数量的数棒。

推荐阅读

蕴含唱数、点数知识的《一起数数123》《1、2、3到动物园》《365只企鹅》等绘本幽默诙谐,能提高孩子在生活中对数概念的认知,都是不错的阅读选择。合适的绘本能拓展孩子的数概念原来数字可以这么大,也可以这么小;可以这么多,也可以这么少。

4-5岁逛商场

在商场停车场乘电梯时可以问孩子:“我们现在从地下二层的停车库到三楼吃饭,会经过几层?”

爸爸:“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孩子:“1,2,3,4……原来要经过5层啊!”

爸爸:“真的是5层吗?对不对呢?我们下楼的时候再一起数数看吧!”

在商场挑选衣服时,对孩子说:“马上要冬天啦,可以帮爸爸选一件更厚的衣服吗?”

孩子:“好的!”

买冰淇淋时,指着橱窗问孩子:“你想吃这个大一点的冰淇淋球,还是这个小一点的呢?”

孩子:“我喜欢大一点的。”

结束商场购物回家时,请孩子帮忙一起提东西,可以指着袋子问:“你想提重一点的袋子,还是轻一点的呢?”

“我试一试。”孩子说,“这个太重了,我提不动。我想提那个轻的。”

解析与建议

在地下停车场坐电梯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每经过一层,和孩子一起数一层,一直数到目的地。一层一层地数,这就涉及到“负数”在生活场景里的运用,以及小学、初中里才涉及的“绝对值”概念了。和孩子回地下停车库时一起再数一遍,又“验证”了一遍孩子的猜测。

商场里的商品有厚有薄,有大有小,有重有轻,隐含了“大小”“轻重”“厚薄”等抽象概念,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这些概念。

不要急着告诉孩子答案,无论正误,让孩子的每一个答案都得到充分的倾听和尊重,这是最重要的。

延伸游戏

“生活里的数学”不仅仅有数字,还有很多抽象概念是需要孩子直接感知和亲身体验的。比如,用量杯、温度计、天平等可以进行测量游戏。做烘焙时,妈妈可以在称量水、面粉等食品时,请孩子一起帮忙读数。早上给孩子量体温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记录,测量和记录室内外温度在一天里的变化是很有趣的体验,特别是换季时。称一称家庭成员的体重,记录下来比一比……和孩子一起在游戏和生活里感知“温度”“轻重”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

推荐阅读

绘本《好饿的小蛇》包含了很多数字知识好饿的小蛇去散步。第一天,它发现了一个圆圆的苹果;第二天,它发现了一根黄色的香蕉……每次吃掉什么形状的东西,小蛇的身体就会变成对应的图形,这就隐含了序列、几何,一一对应的关键经验。又比如,在绘本《鼠小弟堆雪人》中,鼠小弟和朋友们滚雪球、堆雪人,不同的动物堆的雪人大小都和自己的体型相仿,这就涉及了比较大小以及一一对应的数学经验。

一起备餐吧

妈妈:“今天我们几个人一起吃饭呀?”

宝宝:“爸爸、妈妈、我,有三个人。”

妈妈:“给每个人分一个勺子、一双筷子吧!..

宝宝:“好的。”

妈媽:“筷子怎么分比较好呢?”

宝宝:“一个人分两根筷子。”

妈妈:“对呢,一个人两根,需要两根两根地分。如果宝宝只能来厨房取一次筷子,三个人一共要拿几根筷子呢?”

宝宝:“让我想一想。”

解析与建议

请孩子帮忙做家务,“每人分一把勺子”是按照人头数来对应点数的,而“一人分一双筷子”就需要双倍的数量,可以直接人数乘以2,也可以引导孩子“两个两个地数”。比如,拿一双筷子说“这双给爸爸”,再拿一双筷子说“这双给妈妈”,最后拿一双筷子说“这双给宝宝”。待孩子熟练后,就可以默数了,其实这已经涉及了“群数”的技能。筷子的点数,还能学习双数的概念“2-4-6……”两个两个“好朋友”能凑成对就是“双数”,有人落单了就成了“单数”,孩子们在分筷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单双数。

延伸游戏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规则意识越来越强,这时棋牌游戏是不错的选择,如五子棋、蛇棋、大富翁、飞行棋、扑克牌等。布鲁克大颗粒积木、乐高积木、七巧板、迷宫、钉板等玩具也都可以进行与几何相关的游戏。除了让孩子自由搭建,也可以尝试看图纸想象后进行创作,或者只呈现图纸的最后那张成品,请孩子自己想象构建过程。

折纸的过程既动手又动脑,也是非常好的数学启蒙,如,一张正方形彩纸,对折再打开,就会有两个完全一致的长方形或者两个完全一致的等腰三角形。你看,“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即对折线)“等分”等概念都隐藏在折纸的游戏中了。

推荐阅读

绘本《一寸虫》帮助孩子感知自然测量通过一条一寸长的虫子的旅行,帮助孩子感知生活中不同物体的长度。《小黑鱼》《爷爷一定有办法》《约瑟夫有件旧外套》则蕴含了整体和局部、大小比较概念,是非常好的阅读材料。

对爸爸妈妈说

有助于幼儿学习数学的相关玩具和游戏非常多,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点或经验缺失点来寻找。可以和孩子一起逛书店,发现更多绘本,在有趣的故事里启蒙数学认知。和孩子一起玩高质量的数学亲子游戏有助于促进亲子关系,也有助于孩子数学逻辑思维水平的提高。另外,一些手机APP,如割绳子、数独等游戏,只要限制好时间,还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只要把握幼儿数学学习的目的,做生活的有心人,“歇斯底里”的数学完全可以变得可爱又有趣。

链接:幼儿数学学习的目的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科学子领域“数学认知”里,提到数学学习的目标

一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二是感知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三是感知形状和空间关系。

猜你喜欢
筷子爸爸妈妈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Chopp ed!
筷子礼仪
我的爸爸妈妈
出海捕鱼啦
我眼中的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我能行
筷子的神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