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期待的力量

2020-03-04 16:47王程功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6期
关键词:卷子深情权威

王程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他做了一个很有名的实验,就是将一群孩子进行心理测试,然后随机挑选的孩子放到一个班级里,在任教的老师不知情的情况下告诉他,这些学生未来有发展的学生,结果经历了一学期,这个班上的孩子果然有着显著提高,这个实验的真实的,但为什么能产生这么大的魔力,而且,其中的关键在于所有孩子包括教师都对这个测试的结果深信不疑,孩子们受到了老师的影响,也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于是不断的努力证明自己的优秀,在老师们的心里,这名心理学家是一种权威,而在学生的心里,教师又是一种权威的存在,正是这种动力使教师和学生都被赋予了强烈的期待,从而激发了个体的潜力和团体的活力,这种力量这就是积极期待的力量,当我们本身在学生的心里已经成为一种权威的时候,教师对孩子赋予强烈的期待的时候,那么这份期待就会奏效,权威就是有着更高的认知水平或资源的掌控者,我把这个故事总结成一句话:教育者作为学生心中的权威,你赋予孩子什么样的角色或期待,他就会朝着你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当我们能利用好这股力量的时候,那么就会产生持续性的激励。而且任何组织或团体也都适用于这一法则,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CEO通用电气公司的杰克韦尔奇,除了他的卓越的经营头脑之外,他非常善于利用激励机制,对待员工,他曾经这样说过:给别人自信是目前为止我所能做到的最重要的事情。

今天跟大家讲的并不是分享我的故事,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经历和体验不同,所以才会有不同的风格,一方面我可能会分享的都是过程性的案例而非某项成果,另一方面更多的是侧重于理念和观念上的内容供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个案例分享主题是37分等于100分,从积极的期待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是我以前的一个案例,这个案例最典型的就是比较能体现教师赋予孩子积极期待的有效性,在以前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孩子,数学考了37分,这个孩子对数学非常的抵触,而是知识点不会建立联系,我拿到他的卷子,他妈妈在旁边不断的指责“看你考这点分!!!”“王老师,我都怀疑他是不是智商有问题,这题我都会做”然后开始骂,对待这个孩子,我就用权威期待的方式来跟他交流,“我说不错啊,真的没挖苦你,我说你这卷子计算题正确率真的很高,我原本还担心你的计算,现在我放心多了”我说“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你其实就是考100分的孩子”然后这个孩子就蒙了,然后摇头,因为他80分都没上过,这个成绩他想都不敢想,我说你看,“你考的这个卷子,你把所有的题都弄会了,那这个你跟考100分是一样的”,后来这套卷子他足足做了五遍,其实很多题他还是不懂,但是就算把答案背下来,他拿到这个100分的卷子,他相当有成就感,在这个过程,我为他的成绩给予了一份积极的期待,也是一份预言,而且不断的强化这个概念,始终告诉他你能考一百分,当老师对孩子发出的一个预言,也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积极的结果,而且不断的去强化这一观念,那么他就会不断证明这个预言,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将这份期待转变成孩子的自我实现,当孩子的自我实现和权威的期待相一致的时候,那么就形成一个非常良性的环境,也就是抱持性环境,所谓抱持性环境,就是在这个环境中不断的得到认同,就是“无论你是好事坏,我都稳稳当当的相信你,即使是你最惨的时候我也愿意承接和相信你”,最后这个孩子成绩有所提高,也始终在60 70分徘徊,但他对数学的态度有所转变这就是良性的开始,他转变就是我很清晰的记得他问我的一个问题:“王老师,这次考试,你说我能是黑马吗?”我说你本来就不是黑马,你是一只剃了毛的白马,我坐等你长出毛的时候。”这就是第一个案例,有的时候一份来自权威的预言,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在孩子不断的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其实是自恋其中一种常见的表现,就是证明“我是对的”,这里面还有一个细节就是面对孩子的问题,家长的反应,有一句话我特别的注意,就是“这题我都做出来了”,其实自恋的另一种表现那就是“我比你强”,那么关于另外一种表现就是我们下一个案例要展示的

那么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二个有关积极期待的案例叫最好关系就是不含诱惑的深情,这个案例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不仅在小学阶段会出现,而且这个问题甚至会伴随孩子成年,包括上面讲的那个家长也有这样的倾向,有一天我在班上,表扬一个孩子作业写得质量比較高,没等我说完,立刻就会冒出一个声音:“老师,她作业肯定是抄的”,你在每次表扬的时候,总会迎来他的否定,要不就是他有个口头禅就是“切”,包括他上课非常积极的举手,你不提问他,他也会在下面小声的“切”,这种对抗性的行为让我也感觉很不爽,但其实当一个人经常把几个字挂在嘴边的时候,这就是他要证明的一件事,这个“切”的含义,意味着这是他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大量的信息,如果把这些信息当成一种资源,那么我们接收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排斥对自己不利的信息,这就是资源取向,当他发出切这个声音表明了他的取向,是代表他对外界信息的一种拒绝,因为承认别人的优秀会伤害到他,这是对他不利为了保持他人格的完整,他用了切来回应,他认为我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自恋的心理,自恋是与生俱来的,但有高低之别,低级一点的自恋,证明的表现是“我比你强”,这是心理上的一片舒适区,其实很多这样的孩子虽然到了成年,但自恋依然停留在低级的阶段,依靠否定和打压他人来满足自己的自恋心理,那么对待这样的孩子,我们帮助孩子心智成长,是不是利用罗森塔尔效应,对他赋予几句“你一定可以做到”“老师对你充满希望,对你有信心”这样的话就可以解决呢?权威期待除了从言语上,更是在行为和情感上,这种对待和处理的方式,我们管它叫做不含诱惑的深情,我们聊了很久,我给他一个提议就是,每天跟我说一个同学的优点,他不同意,因为之前也说,他心里面不愿意接纳别人的优点,那么处于他的自恋心理,我们要创造一个对他有利的因素,我说你每天跟我说一个,我给你一颗糖,他说要亲嘴烧,我说行,成交,一开始的时候,他的目的是想得到奖励,但每次下课来跟我说的时候,我都会表现出很期待很好奇,一般他会跟我描述一件事,我说是吗?你跟我说说,我想听听,然后他就开始跟你讲,你会发现,他讲的一般就是那么几个跟他玩的比较好的,但确实他的这份在自恋开始逐渐走向成熟,成熟的自恋是满足自身自恋的同时还能满足他人的自恋,形成你好我也好的人生态度,后来一周后,我跟他说,如果老师不给你奖励,但还想听你的故事,他依然欣然答应,从有条件的,达到了我的条件我才给你深情,到无条件的,不含任何诱惑的深情,这样的转变是因为对于他来说,对他的接纳和理解要胜过了物质上的奖励。这份深情的期待就是对孩子分享的体验做出积极的回应。

积极期待其实本质就是围绕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的肯定以及自恋的需求展开的,记得有这样一幅图一个人骑在一头大象背上,大象很庞大,对比之下,骑象人显得比较渺小,这幅画的名字就叫做骑象人,如果大象和人对应权威者也就是父母和老师以及孩子的角色,那么哪一个代表权威者,那个一个代表孩子呢?我们很轻易的能回答出,我们是骑象人,我们是指引者,但实际上很多家庭中,权威者是大象,孩子骑着权威者,权威者像大象一样在孩子面前代表着绝对的力量,但又驮着他们代替他们走路,把自己的认知强加给孩子,学校普遍的教育非常强调超我的教育,我们往往能够定位好作为骑象人的角色去规范孩子,引导孩子,但把孩子比作大象,是因为我们也同样重视孩子本我的能量,因为只有本我才能体现出个体差异性,回忆我们的成长经历,我们受到的教育是如何做正确的自己,但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如何做真正的自己。那么未来的教育变革应是更加重视差异化的教育,在教育者不断的认同和积极期待下,给予孩子自我认同和价值实现的成长环境。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协同外语学校  四川  成都  610036)

猜你喜欢
卷子深情权威
出逃的卷子
深情
深情的告白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我有深情抛未得
还是那样
烤糊了
权威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