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乡土景观茶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0-03-05 04:06张皓若
福建茶叶 2020年12期
关键词:陕南乡土景观设计

张皓若

(陕西理工大学,陕西汉中723000)

1 陕南乡土文化的成因

1.1 陕南地势地貌因素

位于陕西省南部的陕南地区,地理范围辖汉中、安康和商洛三市。这里北为秦岭、南靠巴山,中间是汉江谷地,汉江自西向东滋养了大小不等的平坝盆地。陕南气候湿润,土地肥沃,自古就重视农业生产,再加上陕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带来的封闭性,因此保留了勤劳质朴而又坚毅勇敢的浓浓乡土民情,令陕南自然景观从一开始就带着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1.2 陕南气候特征因素

陕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与陕西省其他地区的气候相比更为温暖湿润。这是因为来自北方的寒流受到秦岭的屏障,冷空气不易入侵,而南方暖湿气流又可在夏秋季抵达,使得陕南地区雨水充沛,气候适中,形成了兼有南北气候特征的独特生态环境,也对陕南南北兼容的民俗文化特征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1.3 陕南水文特征因素

陕南的水能资源藏量丰富,主要的河流为汉江,在历史上曾起到重要地位,曾经是连接川北、鄂西、甘南的物资集散水上通路。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源于秦岭南麓的汉中宁强县嶓冢山,自西向东贯穿于秦巴山区的各个峡谷、川道和盆地,并于白河县进入湖北省,最终在武汉汇入长江。

1.4 陕南历史文化因素

陕南地区虽然面积不大,但相邻省份较多。这里既是各地域文化边缘地带,也是交融地带,使得陕南文化不断受到多种文化的冲击和辐射。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和三秦文化等都是陕南民俗风情的文化背景。再加上陕南移民活动繁多,不同时期和地区,自发或是官方移民,都对陕南文化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1.5 陕南民俗民风因素

陕南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自然会使之形成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这里民俗众多,有舞龙、社火等传统表演;汉调桄桄、端公戏、花鼓、弦子腔等传统戏剧;紫阳、镇巴民歌、锣鼓草等乡土调子;镇巴渔鼓、春倌说春、镇安渔鼓等传统曲艺;传统造纸技艺、营土织布技艺等传统技艺。此外陕南还有传统茶文化、孝歌文化、特色婚丧嫁娶习俗等。

2 陕南乡土景观元素提炼

2.1 陕南乡土材料的选择

乡土环境中自然材料是最和谐、最直接可取的资源。陕南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植物覆盖率高,大量的石木资源为传统村落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和重要的营建材料。陕南景观因地制宜,善于运用当地材料,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营建方式,在赋予景观简洁、质朴气质的同时,也不失丰富多样的表现。我们应在尊重自然、尊重人文的基础上,注重材料的循环性,再利用当地的固有资源,考虑将本土材质与现代技术有控制的结合,为陕南乡土景观创造新模式。

2.2 陕南乡土造型特征的提炼

乡土造型在景观设计的直观感受中十分重要,它的选取可以很大程度上参考陕南文化成因的相关元素。地域性元素提取之后投入到景观设计的主体和细部上,主要反映为:建构物、雕塑、公共设施、铺装和植物甚至是石头、土地、水、茶元素等自然体。这些造型元素反映出了浓厚的陕南地域文化和生活特色,使一定区域内的乡土景观具有不可分割性、连续性和整体性,从而使陕南景观具有突出的识别性。

2.3 陕南乡土植物的选择

乡土植物的使用在地方景观设计的应用中必须提倡。植物本身既是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着极强的地域适应性和维护生态稳定性。运用乡土植物不需要从外来引进,不需要大幅度的过度修剪,不需要人工的过多干预,应形成一个循环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并且应结合当地民俗风情和周边环境的影响,例如陕南油菜花基地和凤堰古梯田的建造,选择大面积同种种植农作物,不仅提供了观赏空间,更是创造出了最具陕南风俗的乡土景观。

2.4 陕南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乡土文化风俗是地方长期形成并良好的传承下来的习俗,这些习俗既会影响地方景观,也会通过景观影响陕南的生活习惯。比如陕南青木川小镇有千百年历史,主要是继承了羌族文化的影响,从古镇区域布局、空间形态、建筑风貌都能看出其传统风貌,在古镇细部及装饰上,实用与美观、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独具陕南乡土气息。再如,陕南茶文化元素提取其形态特征,用于现代景观设计小品中,体现其特殊性与文化性(如图一所示为与茶文化有关的雕塑)。所以说,挖掘陕南文化的特殊性,将之运用于陕南的乡土景观营造,打造成具有陕南地域特色的旅游项目和生态环境。

3 陕南乡土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 陕南乡土景观设计理念的应用

乡土景观本身就是遵循自然,没有过多现代人为干涉的景观形式,与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装饰化截然相反,所以乡土景观的设计元素与理念参考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也不足为奇了。乡土意象要根植于乡土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理念上的认识,那么我们在设计现代景观时,重点就是如何将陕南乡土的设计理念根植于现代景观之中。在设计之初时,首先应考虑的,是它于当地原生资源的联系是否紧密,理论是否一致,是否贴近人民生活。

3.2 陕南乡土景观整体结构的应用

在整体结构布局中,乡土元素提供了景观设计理念的碎片,这也正是乡土景观的难点所在。以需要将古韵与时代相结合的陕南地方小镇的乡土景观为例。这里是最具有原汁原味乡土气息的地域,但大多小镇的景观设计理念是不全面的,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乡土景观的元素提炼的不够完整,对地域的优劣得当了解的不够全面。陕南小镇以原住民的建筑为主体,将古镇景观分区规划,原始古镇建筑与为乡土景观更新发展的商业用地划开,生态资源管理与人为干预的景观破坏和治理分别完善与更新。设立旅游接待区,主要针对游人的衣食住行;古镇建筑与风土人情体验区,主要围绕古镇历史、地域民族风情、民俗传统、地域美食等乡土元素的提炼,着重以展示文化和体验文化为主;环绕之外的大片生态区域,可选择性的发展生态旅游路线,并对相关自然条件加以治理和保护,例如可以针对地域江河、动物、植被等设立滨江景观带和保护区。这些不光展现了陕南自然风光,更大程度上是一种贴近土地,接触体验的景观方式。

3.3 陕南乡土景观局部结构的应用

陕南乡土元素繁多,在现代景观局部结构的体现上尤为明显。大到汉中、商洛、安康三市、小至镇、县、乡村,每一个地方,都是以一种乡土文化为主体,多种文化交织并存。乡土景观元素在现代景观中的运用没有贵贱之分,只有适不适宜,能不能更好的展现出来。例如在选择乡土材料上,针对乡土建筑,应首先修补因人为破坏和自然原因而产生的房屋主体结构和细部的损毁。考虑因时代变迁而产生的工艺流失,在原始建筑材料选择上,可回收当地的废旧建筑和材料,或者选择没有二次加工的乡土材料作为建构主体。贴合当地景观形象与建筑主体的色彩和肌理,来选择不同的材料组合运用。

4 陕南乡土景观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4.1 设计灵感,来源乡土

陕南乡土景观是陕南乡土文化的缩影,是陕南地域特征的集中体现。在打造现代景观中,何不从充分考虑陕南地大物博的风土人情和精神涵养,充分考虑陕南古风犹存的民俗文化和生活习惯,充分考虑陕南更新机制的持续发展和干扰可能中着手。这也是陕南乡土景观有别于其他景观的传承与营造方式,使得陕南现代景观设计有着更强的识别特征、地域风格和生活气息。

4.2 尊重历史,敬畏传承

文化是土地的语言,景观是文化的表达。在尊重历史的过程下汲取传统智慧,从具体而微的陈设器皿到大道至简的人生哲理,将乡土元素与现代景观相联系,并对现有景观进行发掘与再定义,使其获得再生展示陕南的历史与文明的机会和方法。

4.3 提供指向,跳脱于物

陕南乡土景观可以为现代景观的建设提供指向性的意见,在乡土文化大背景支撑下的设计师,既会全身心的投入了解地方乡土的美,也有抽离当地环境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并运用自身与当地工匠的经验,探索现代设计与当地景观相融合。例如过于关注景观造型本身而忽略陕南地域环境的发展所导致的大相径庭,考虑乡土材料的合理选用可以增加整体性避免突兀。

总结

本文主要就陕南乡土景观元素及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及意义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论述。首先对陕南地域文化的成因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而后主要针对陕南乡土景观元素进行提炼分析。陕南乡土景观全方位的应用于现代景观设计的三个层次上,为陕南的现代景观设计提供理念的导向和具体的指导,体现了陕南乡土元素对于现代设计的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简要分析,补充陕南乡土景观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思路,创造更加和谐共生的乡土景观空间。

猜你喜欢
陕南乡土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乡土中国
尴尬的陕南
党建地图·陕南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陕南民歌保护与创新研究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