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物联网、云计算在地铁机电设备运维管理中的应用

2020-03-05 20:05张春杰张硕桐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6期
关键词:机电设备站点运维

张春杰,张硕桐

(1.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110003;2.沈阳工业大学,沈阳110027)

1 引言

在地铁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传统的地铁机电设备运维管理系统已经暴露出了人力资源需求大、系统智能化水平低、应急响应速度慢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提升突发事故应急响应能力,缓解地铁线路快速扩张、人员流失以及综合管控等带来的压力,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为安全、舒适和准点的服务,成为现阶段地铁机电设备运维管理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2 地铁机电设备运维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发展速度过快,人才流失严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地铁工程建设,必然会对相关人才产生极大的需求。即便是加大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相关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培养问题以及人才流失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另外,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才成本不断上升,如何在保证安全运维的基础上加强人才成本的控制,也成为地铁机电设备运维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突发事故应急响应能力偏低

地铁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地铁的运营也会产生极大的人员密度。一旦发生意外突发事件,或者系统设备出现性能故障,对地铁的安全产生影响,那么就不仅会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起严重的人员伤亡。在地铁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人员密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要想在发生突发意外事故、出现系统设备性能故障的时候,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有序疏散,对相关系统设备进行启动或者关闭,对故障做出快速响应,就必须要提升现阶段的地铁机电设备运维管理水平[1]。

2.3 综合管控压力大

与传统的民用建筑工程相比,地铁工程的施工特点是站点分散、站点数量多、房间种类众多。在地铁线路级扩张为线网级的过程中,地铁机电设备运维管理面临的综合管控更高、难度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地铁机电设备运维管理工作需要思考的是,采取何种措施才能够迅速掌握所有站点、所有线路的运营信息;采取各种措施才能够对地铁各大站点、各大线路的工作进行协调与管控。

2.4 低碳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

近年来,我国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这种情况下,低碳、环保、节能、绿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追求。但是地铁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建设数量的增多,直接使得地铁能耗呈现几何式增长。而在地铁能耗中,尤以牵引能耗以及通风空调能耗最多。目前,无论是地铁机电设备运维管理工作人员,国家相关部门均开始进行全新技术、全新工艺的研究,期望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地铁能耗,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号召。

2.5 被动式或主动式维修与保养中的问题

与其他建筑工程相比,地铁建筑的机电系统更为全面,站点设备房数量更多,每一个站点都存在着大量的设备设施和管线。如何对地铁机电设备进行有效的维修与保养,是采用被动式的维修保养方式,待到设备出现故障时候再维修或者更换,还是采用主动式维修保养方式,在设备没有出现故障之前就对其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需要地铁机电设备运维管理人员做出正确的选择。

另外,我国主要以主动式维护保养与被动式维护保养相结合为主。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应当如何控制维护保养频率,避免过度的维护保养反而使机电设备出现其他的故障与运行风险。

3 BIM、物联网、云计算在地铁机电设备运维管理中的应用

3.1 BIM 的应用缺陷

BIM 可以贯穿于地铁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包含地铁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地铁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以及地铁工程的运维与管理。但是BIM 技术的应用,也存在着很多缺陷。首先,BIM 急速的应用无法对运维数据进行实时的采集。因为地铁涉及大量的站点与设备种类,并且这些站点比较分散、设备分布非常广泛、设备运行时间非常长,所以地铁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受到技术的局限,单纯使用BIM 技术,很难进行地铁运维数据的自动化采集。而如果依靠人工进行相关数据的搜集,在将这些数据输入到系统中,那么工作人员面临的工作量将无法想象。其次,BIM 无法对运维对象与站点内的实际空间进行精准的定位。虽然BIM 可以将各站点内的对象通过三维模型直观而清晰地展现给用户,但是BIM 所使用的空间模型为既定模型,模型中的设备与实际设备设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只有输入设备的参数信息,才能够在既定模型中精准地找到与实际设备设施相匹配的对象。最后,BIM 技术对于相关硬件的要求十分苛刻,但是其运行速度却不甚理想,主要应用于地铁的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在后期运维阶段的应用还十分有限[2]。

3.2 BIM 技术、物联网技术与云计算的有机结合与应用

首先,在地铁机电设备运维管理工作中,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实现相关设备的远程监控与统一管理,进而对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实时传递。同时,物联网中的RFID 技术,还可以对人员以及设备进行精准的空间定位。例如,可以通过RFID技术对车站的每一个人员以及设备的具体位置进行实时追踪。而如果某一处发生火灾,BIM 还可以在第一时间锁定火灾位置,推荐出附近可用的消防设施以及最佳的人员疏散途径。

其次,虽然现阶段,专门针对地铁机电设备设施的维护手册已经实现了部分信息化管理,但是还没有与设备实际进行有效的关联。而通过BIM 进行三维空间模型的构建,就可以将地铁内部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直观、清晰地展现出来,同时,还可以掌握与之相关的各种参数与信息,进行相关数据与信息的实时查询。

再次,要想提升地铁机电设备运维管理水平,必须要重视日常运维数据的积累。而BIM 的三维模型可以对地铁运营期间的所有数据进行积累。同时,物联网与云计算可以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三种技术的综合使用,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地铁运维数据库。对这一数据库进行分析,就可以及时预测地铁机电设备中存在的各种隐患和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提升地铁机电设备运维管理的节能性。

最后,在地铁机电设备运维管理中,云计算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还不会对客户端的性能提出更多的要求。用户只需要拥有一台普通配置的笔记本,就可以高效率地进行BIM 运维系统的操作。例如,当工作人员在日常设备巡检过程中,忘记了设备的具体位置以及相关参数信息的时候,就可以直接通过手机或者其他客户端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进行相关设备操作要点、维修技巧的学习等[3]。

4 结语

在现阶段的地铁机电设备运维管理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地铁机电设备运维管理中,要想实现数据与信息的实时采集,还需要在BIM 的基础上,加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要想不受笔记本、手机等客户端配置较低的影响,对BIM 数据库进行有效的访问,还需要注重云计算的应用。所以,将BIM、物联网以及云计算进行有机的结合,是未来地铁机电设备运维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机电设备站点运维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接地的重要性
土木建筑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基于Web站点的SQL注入分析与防范
风电运维困局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示范站点评比活动
首届欧洲自行车共享站点协商会召开
怕被人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