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育人功效及对策分析

2020-03-05 17:12张广俊
老区建设 2020年4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

[提 要]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鄂豫皖边区进行革命斗争而产生和遗留下来的革命遗址、革命精神、红色制度、红色艺术等的集合体,具有较高的育人价值。我党对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重视和宣传及传播技术的进步给苏区红色文化育人提供了机遇,同时红色文化育人也面临着展示与教育相分离、不能深入群众内心、传播形式单一、缺少创新力等挑战,严重制约着文化育人的功效。为此,要充分发挥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场馆的展览实效,大力优化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亲民路径,持续推进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资源进学校进课堂,为红色文化传播打造良好平台环境,充分发挥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育人实效。

[关键词]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育人实效及对策;

[作者简介]张广俊(1995—),男,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天津300350)

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扎根中国大地、坚持浴血奋战、不断总结升华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凝聚着丰厚的革命精神和深刻的历史底蕴的文化,是中国优秀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鄂豫皖苏区记载着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艰苦奋斗的斗争史,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其特殊的文化内涵,挖掘其育人功效,对于新时代提高全民素质、坚定文化自信意义重大。

一、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内涵和育人价值

鄂豫皖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创建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以大别山区为核心,涵盖周边20余县,见证了革命时期许多重大起义、战役,承载着众多感人至深、惊天动地的革命故事和革命精神,培育了一批批革命将士、开国元勋,留下了丰富的革命遗址和红色教育资源。研究宣传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资政育人、补“钙”铸魂等方面的价值,对于新时代下“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具有重要意义。

(一)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文化的概念极为宽泛,广义上来讲,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制度建设等一切人类文明成果”[2]的综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摆脱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进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了鄂豫皖根据地。经过革命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积淀,逐渐形成了具有鄂豫皖地区历史背景和地区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在鄂豫皖边区进行革命斗争而产生和遗留下来的革命遗址、革命精神、红色制度、红色艺术等的集合体,也包括新的时代条件下为反映和再现当时革命历史情景,宣传普及革命故事和革命精神而进行升华演绎的艺术创作及在当地群众和革命烈士后人中搜集的紅色传说、歌曲和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等。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部分和区域性形态,是鄂豫皖边区历史、人文、地理、社会共同作用的产物,是研究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根据地建立和发展历史的珍贵史料,也是在全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更是传承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

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时期著名的六霍起义、商南起义和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红四、红二十五和红二十八军诞生地,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厚重的历史赋予鄂豫皖边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红色革命遗址遗迹。红色革命遗址包括:红色革命旧址,如鄂豫皖苏区首府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税务总局旧址等;相关纪念馆、博物馆,如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等。以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为例,该馆藏品主要是革命文物,藏有革命一级文物壁书《中华苏维埃土地法大纲》、军用物品、党的报告、政策文件等珍贵文献资料、革命烈士的遗物、珍贵历史照片等;革命烈士陵园,如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红安烈士陵园、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名人故居,如吴焕先故居、王近山将军故居、许世友将军故里等。这些革命遗址遗迹是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战争的见证者,具有超越时空的历史意义。

二是精神文化产品及非物质文物,主要包括红色歌谣、传说,红色纪实文学、影视及革命精神等。红色歌谣,如《八月桂花遍地开》、《红军到金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流传较广的红色传说,如《刘伯承改县名》、《何大妈》等;研究和宣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纪实文学和影视作品,如《走读大别山》、《八月桂花遍地开》、《上将许世友》等。慷慨激昂的革命岁月铸造的鄂豫皖苏区革命精神,是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是“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一图两不图”(图奉献,不图名、不图利)的红安精神,是百折不饶、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金寨精神等。鄂豫皖苏区的革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这些革命精神与红色精神文化产品将激励党和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红色江山代代相传。

三是红色制度,主要是涉及土改的土地制度。《土地问题决议案》是红安农民政府制定的土地纲领,提出“取消一切剥削制度”、“耕者有其田”[3]等政策,鄂豫皖根据地还于1929年制定了《临时土地政纲》和《土地政纲实施细则》,号召根据地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强调在没收和分配土地时,全面照顾自耕农、中农、富农的利益,要联合中农,保护自耕农利益,有原则地对待富农;同时要保护商业,区别对待大中小商人,对中小商人的经济不能妨害;还规定了土地分配所要遵循的原则等。这些土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使党赢得了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巩固了革命根据地。

(二)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

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聚人、以文促人是文化的始源性含义和本质性作用,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凝聚中国力量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4],要深入挖掘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效,更好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作用。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资源有以下几方面的育人价值: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导向作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生前进的灯塔,关涉广大人民群众的举旗定向、做事为人,关系到做何人、走何路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他也告诫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上的“钙”。鄂豫皖根据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党和人民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铸就革命传奇的奋进史。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同国民党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吴焕先抛弃众多家产和土地,建立农民协会,带领全家投身革命,发动群众揭竿而起,只因为有追求人民解放的伟大理想和跟定共产党、相信共产党的坚定信念。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是老一辈革命先烈崇高理想信念的生动写照,新时期学习和弘扬红色革命文化有利于全国人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和共产主义信念,把握住人生的“总开关”,理解什么是“大道”、“正道”,什么是“大义”、“正义”,把个人奋斗的小目标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结合起来,自觉投身于建设伟大事业的伟大实践斗争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二是厚植愛国情怀的陶冶作用。孙中山先生指出:“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5]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的永恒精神基因。在革命年代,一批批先进志士不忍看到国民党的卖国行径和对本国同胞的残忍屠杀,毅然决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了中国革命,红安县14万人投身革命,人口不足十万人的鄂豫皖苏区新县就有5万多人为革命牺牲,[6]占全县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是人民的战争,在革命年代,鄂豫皖苏区人民群众谱写了“一床棉被”等感人至深的军民鱼水情故事,流传出“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的动人佳话。在那样一个艰苦的环境中,没有对国家的热爱、对同胞的深情,中国革命不会取得胜利。新时代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爱国主义情怀,就要认真学习和挖掘鄂豫皖苏区等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充分认识到新中国来之不易,红色政权来之不易,培育爱国情怀,自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连接起来,自觉同一切有辱革命先烈和国家根本利益的言行作斗争,让爱国主义的旗帜在新时代高高飘扬。

三是矢志不渝奋进的激励作用。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反而愈挫愈勇、愈挫愈进,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畏艰难、顽强不息的民族。在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国民党的层层围剿,中国共产党同鄂豫皖地区的人民群众经过长期奋战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大别山始终红旗不倒,武装斗争不断,各地军民群众始终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刚强不屈,就是这种砥砺奋进精神的集中体现。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长期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的国家变好了,但是矢志奋进的精神一点不能丢。在前进路上我们还会遇到无数艰难险阻,需要不断爬坡过坎,需要不断进行伟大斗争、啃硬骨头、破藩篱,离胜利越近,越要发扬革命年代的奋进精神,一往无前、继续奋斗,决不能有歇歇脚、缓缓劲的念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青年寄语,希望新时代青年勇于砥砺奋进,奋斗的青春最亮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群体要汲取革命苏区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精神力量,树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壮志,牢固树立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的理念,将奋斗的口号化为行动,以奋进的人生助力中华民族更加光明的明天。

二、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育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红色文化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必须给予充分重视。下面以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发展为例,分析目前我国在红色文化育人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育人面临的机遇

首先,思想上的重视与宣传,是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育人得以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革命老区的发展,特别强调对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重视与保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对当代青年的影响与教育,要求青年一代要学好党史、国史,学好党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革命史以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7]。在一定程度上说,红色文化的传播与教育也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养成、精神文明发展状况和爱国情感的培植。在这一背景下,红色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红色文化育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对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传承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其次,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是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育人取得良好效果的技术支撑。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网络的普及度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渠道学习和了解红色文化。互联网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播,提升了红色文化育人的范围与效果,这对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传播来说也是极为有利的。因此,鄂豫皖苏区应抓住当前的形势机遇与技术机遇,将当地红色文化做大做强,吸引人们参观的兴趣,促进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升当地红色文化的育人效果。

(二)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育人存在的挑战

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如展示与教育相分离,不能深入群众内心,难以使受众接受,还有传播形式单一、缺少创新力等,严重制约着文化育人的功效。

1.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展示与教育相分离

红色文化“本质力量”的对象性存在就是通过各种主题宣传活动开展广泛的“红色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例如:鄂豫皖苏区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和革命遗址,就是以“物态”的展示形式诠释着革命精神和革命信仰,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记革命历史,珍惜当前幸福生活。但是,在实际的宣传展示过程中,很多地方只是将革命文献、革命图片等革命素材直观静态地进行展示,红色展厅和革命遗址或是讲解设备落后不足,或是讲解人员预约困难,或是缺乏对讲解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至很多资源都是由参观者自行观看体会。此外还有部分展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无视参观者提出的合理要求与建议,对展馆工作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参观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展馆难以给参观者留下应有的印象,展馆的展示内容也很难引起参观者的共鸣,展馆表面看似“热腾腾”,实际上却是“冷冰冰”,自然也就达不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因此,如果不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红色内涵”和“红色基因”加以讲解,不拓展其“红色标识”的外延,人们对于红色文化的认识也将不会深入,不能铭记于心,红色文化的育人效果也就难以提升。

2.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宣传未深入群众、影响力不足

在对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宣传和弘扬中,很多部门缺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接地气”意识,宣传只是为了完成要求,宣傳方式过于官方,未考虑到普通群众的接受程度与兴趣所在,造成红色文化的传播多在党员队伍和学校师生中进行,未延伸到广大农民这一群体,红色文化对普通群众的教育、引导作用极其有限。在红色旅游方面,即使在同一地区,或者说即使在鄂豫皖的旅游观光地,参观革命遗址的游客与参观其他景区的游客相比仍然相差甚远,购买红色文化纪念品的游客与购买其他纪念品的游客相差甚远,人们对红色文化兴趣的缺失也说明红色文化的宣传未深入群众内心、未激发起群众的参观热情,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红色文化的育人效果不太明显。因此,如何推进红色文化宣传走进普通群众,如何推动红色文化与周边地区的红色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打造鄂豫皖特色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增强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单一、缺少创新力

问题意识决定问题导向,问题导向决定育人效果。在对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中,很多部门常常循规蹈矩、因循守旧,“瓶颈意识”和“常规思维”影响着自身的思维方式,很多工作人员仍然缺乏“在创造中转化,在创新中发展”的理念,“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思想淡薄,不利于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传播。如:舞台上的红色话剧等其他文艺形式虽然是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传播红色文化,但这些节目的主题和内容通常较为单一,质量很难保证,并且很多是重复性的循环演出,演出地点也十分受限,导致观众感觉乏味,并没有观看的兴趣。对于一些较好的民间红色资源,当地政府应给予充分重视,在财政上给予一定支持,打造地方品牌与地方特色,推动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走向全国各地。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湖北省红安县的一支民间团队,借助刺绣、唢呐班等形式传播当地红色文化,得到政府的重视和人民的喜爱,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继续向全国各地传播,这是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传播的一种较好的方式。此外,一些“网络红剧”也打着红色文化的旗帜进行宣传,但这些节目大多都随意篡改史实,试图用夸张的手法吸引观众的眼球,而不能真实地还原革命历史面貌,这一现象出现在红色文化的传播中,不仅是对历史的亵渎,更是对观众的误导,对红色文化的传播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

三、发挥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育人价值路径分析

为更好地应对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育人面临的挑战,要充分发挥红色馆所的价值,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之中,同时加强平台建设,为红色文化传播打造良好平台环境。

(一)充分发挥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场馆的展览实效

红色文化实质上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价值观念和精神基因的体现和反映,是革命文化的延伸和扩展,也是滋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物质和精神资源。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就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鄂豫皖苏区考察时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8],是红色文化价值理念和苏区革命精神的物质形态,是了解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场所,是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实践地。参观鄂豫皖根据地的革命纪念场馆,是最直接最能够传递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精神基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是发挥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育人功效的重要保障。第一,一定要在充分挖掘鄂豫皖苏区革命故事、英雄事迹、根据地建设等方面的红色资源,在丰富和改善馆厅展览上下功夫。鄂豫皖苏区是继中央苏区第二大根据地,革命将领众多,革命故事更是不可胜数,要寻访挖掘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打造特色板块,让革命精神永存。通过寻找革命烈士后人,搜集先烈鲜为人知的事迹,完善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谱系,这是研究鄂豫皖苏区革命史的重要资料,且让烈士后人讲述革命故事具有更高的说服力和传播度;红色传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革命年代波澜壮阔历史风云的侧面体现,蕴含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对革命先烈的尊崇与敬仰,红色传说情节生动、语言简练、易于传播,利于参观者从不同视角、不同方面、不同背景下了解鄂豫皖苏区的革命传统。第二,要在让馆厅的展览“活”起来上多做工作。要看到当前的博物馆、纪念馆等除了革命遗迹、烈士遗物之外,主要的展览方式还是文字、图片等形式。这些展出方式有其特殊的宣传作用,但是局限性也较大,适应人群的广度小,参观者较长时间阅读观看也容易产生疲倦或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不利于红色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要结合新的科学技术手段让这些静态的资源“活”起来,如可以将每一处展区的内容制作一部短小精湛的视频,通过扫码或者在集中观影区观看,既避免了参观高峰的拥堵,也可以将资源充分利用,达到应有的育人效果。第三,要在展馆宣传讲解创新上常做文章。宣传讲解是连接展览与参观者的桥梁,讲解的水平、风格、特色是关乎展览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要加强对讲解员的培训锻炼力度和考核评估力度,形成优胜劣汰的氛围,增强其对讲解工作的责任感、光荣感、尊崇感,以提升讲解的质量和服务的水平;选拔培训一批真信、真懂、真讲的讲解队伍,信其道才能传其教、践其行,才能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深度。也要加大讲解设备的更新力度,使展厅的每一位参观者都能切实感受讲解的魅力,而不仅仅是行人中的盲目跟随者。

(二)大力优化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亲民路径

文化源自人民也要回归人民,在优化和完善博物馆、纪念馆等展览质量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和拓展红色文化亲民之路,扩大红色文化的传播面和影响力,以“利于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9],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这一部宝贵的教科书。一是壮大红色旅游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美好生活需求。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资源集中地区多为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县域,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红色文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红色文化资源既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价值源泉,也是发展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也能够促进老区红色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带动当地群众创业增就业、脱贫奔小康的好路子。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鄂豫皖苏区时所到的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就是将绿色生态资源与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发展红色旅游、搞活乡村经济、因势利导脱贫的生动例子。当然,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杜绝简单化理解、肤浅式运用,使手工艺品有新意、有创意、有含义,最大程度发挥其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二是扩展文化传播途径,多方发力推动红色文化行稳致远。发挥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效,一方面要增强其对人民群众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其对人民群众的亲和力,优化传播途径和媒介。在一定程度上讲,传播手段的多样性、高效性和频度的密集性对于红色文化资源保持文化强势作用重大。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多样化手段,能够充分满足不同背景、不同层次人群多元化的文化需要,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要更多地“走出”展厅,实现红色文化、互联网通讯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通。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深入挖掘每一件文物自身的“档案”,运用现代舞台形式和高科技辅助手段,经过结合史实和富有想象的演绎,完整展现了每一件国宝的前世和今生,以舞台剧辅之专业讲解,使观众足不出户尽享国宝的历史价值和育人功效。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传播要着力打破时空局限,运用多种现代传媒形式,打造红色网站、精编红色推送、制作精良节目,通过微信、微博、学习强国软件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大众传播途径,传播红色文化精髓,讲清红色文化精要,延续中华文化经脉,使更多人民群众了解鄂豫皖苏区的革命历史,自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让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精神食粮。

(三)持续推进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资源进学校进课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加强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扎牢植正”[10]。青年阶段正处于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理念的拔节育穗期,不仅要继承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也要接受红色革命文化的洗礼和熏陶,使一代代青年深知红色政权从哪里来,不忘先烈遗徳和爱国情怀,自觉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一是要加强学校硬环境建设,为红色文化进校园提供平台保障。鄂豫皖地区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打造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模块,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建设红色班级、红色宿舍、紅色校园。以新县高级中学为例,学校利用校园媒体在课余时间播放红色歌曲,打造学校特色网站,加强对政治课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力度等,全方位、多举措、成合力,将地区特色红色资源与学校资源相结合。同时还加强同国内著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既引进高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也推动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资源走出去,校级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是推进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高效举措。中高等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整合学校资源,打造“线上线下”红色文化宣传交流平台。通过开办“网络课堂”等形式,定期向学生传送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红色微电影等,使红色精神入脑入心。同时借助线上交流、线下讨论、师生共进等形式,增强学习的方向性、实效性、广泛性。二是丰富校园红色文化活动,构建校园文化软环境。以文化人要重视隐性教育,发挥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学校要重视将红色文化与校园环境氛围相结合,与校风校纪校训相结合,开展多样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如演讲、征文比赛、红歌赛、红色情景剧等,在活动中寓教于乐、滋养身心。要加强政治课与红色文化相融合的力度,将革命故事、革命历史、革命人物带进政治课堂,不仅能提高政治课的说服力,也在学习交流中加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和接受,对思政课教师来说是一个对红色文化懂、信、传、用一以贯之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坚定信念、增强自豪感和光荣感的过程。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强化红色文化自信。学校要着力“红色文化体验行”的设计实施,通过在重要节日组织学生升国旗、唱国歌、悼念先烈、参观学习红色馆厅等,切身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使红色文化体验在路上,理想信念提升也永远在路上。

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资源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代加强全国人民理想信念教育,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宝库,也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价值源泉,要加大鄂豫皖苏区和全国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让这些珍贵精神谱系和精神文脉“活”起来,发挥新时代育人功效,为实现伟大梦想凝聚力量。

[参考文献]

[1]坚定信心 开拓创新 真抓实干 团结一心 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N].北京:人民日报,2019-08-23(01).

[2]颜晓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谭克绳,欧阳植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史简编[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

[4]洪向华.党内政治文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基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5]孙中山选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红色大别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8]坚定信心 埋头苦干 奋勇争先 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N].人民日报,2019-9-19(01).

[9]韩延明.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方面的作用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途径探索
红色旅游对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研究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红色文化: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有效载体
遵义会议题材宣传画中的象征手法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