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同步歌谣,从生活直达心灵

2020-03-07 05:16谢旭霞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0年2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谢旭霞

【摘   要】同步歌谣既是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学习内容,又是儿童学习道德规范、追求道德理想的重要资源。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使用同步歌谣的问题,教师探索并实施了“生本化使用”“迁移性续编”“主题性创编”的活用策略,从而正确理解了同步歌谣的教学意图,发挥其价值引导的功效。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同步歌谣;活用策略

歌谣是民歌、民谣、儿歌、童谣的总称,大多数是为低龄段儿童编唱的。它简短押韵、简明易懂、朗朗上口,是一种深受儿童喜爱的文学体裁。同步歌谣既是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学习内容,又是儿童学习道德规范、追求道德理想的重要资源。综观统编版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的四册教材,含有歌谣的课文有37篇,占了教材的57.81%,凸显了歌谣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价值。然而,教材的特殊性以及任教群体的独特性,致使部分教师偏离了歌谣的教学意图,主要表现为:喧宾夺主——教育功能“弱化”;按图索骥——学生主体“泛化”;徒有虚名——情感体验“浮化”。这三个现象直接影响着教材中歌谣的价值引导,无法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无法激起学生对生活的认同感,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修养的目标自然也就无法达成。

宁波市奉化区教研室对所属学校的低段学生就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歌谣的喜爱度和任课教师使用同步歌谣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数据显示,99%的学生喜欢歌谣,但教师在歌谣的使用方面普遍存在问题(见图1)。

基于此,教师要想发挥同步歌谣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价值引导,需要运用“生本化使用、迁移性续编、主题性创编”的活用策略,聚焦目标,挖掘内涵,促进儿童的生活体验,使道德与法治教育从生活直达心灵。

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同步歌谣的生本化使用

教育即一个人心灵的“唤醒”。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同步歌谣,虽然短小,却往往蕴含着教学目标,是以生活实践为原点,呈现学生生活现场中发生、显现、实现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故事,是基于学生自身生活实践的推进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歌谣帮助学生“留住”这些生活经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验,对生活经验进行重组和改建。

(一)做细,聚集焦点

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同步歌谣的焦点,灵活使用,切中肯綮,激发学生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共鸣,创造充满活力和张力的课堂。

以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健康过冬天》为例,教材提供了一首贴近主题的歌谣,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意识到:冰雪是大自然带给人类的惊喜。冬天不赖床,才能获得更多快乐玩耍的时间;应该多参加户外运动,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勇敢、更加健康。歌谣着重帮助学生克服对冬天户外运动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寒冷的冬天,争做“快乐、勇敢、健康”的冬宝宝(见图2)。

教师通过教材研读,发现同步歌谣所蕴藏的教学目标;通过不断解析,提炼出同步歌谣的核心词,挖掘其最大的使用价值,从而实现依托同步歌谣,让教材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实现零距离对话。

(二)挖深,创设亮点

同步歌谣往往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深刻的含义。教师要善于深挖同步歌谣的内涵,追求大道至简的课堂,使教学过程精于心、简于行,从复杂走向简约再走向丰富。

以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校园里的号令》为例,教材首先出示了一首谜语歌谣,以充满童趣的方式揭示出铃声的指挥功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与框题“神秘的指挥”相呼应,也成为后续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南(见图3)。教师研读歌谣后,设计了“初识号令重要性、校园号令找找找、校园号令猜猜猜、校园号令我会做”四个教学环节,在歌谣的引领下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和校园号令的作用。

教师摒弃了被动接受的浅层学习方式,借助同步歌谣设计能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性的活动。学生基于原有的认知结构,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提高规则意识。

二、抛砖引玉,插柳成荫——同步歌谣的迁移性续编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師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地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教师对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同步歌谣进行了整理,发现37首同步歌谣中有17首属于开放性设计(见表1)。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课堂体验性活动,鼓励学生对同步歌谣进行续编,促使每个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能力得到发展。

(一)生活化续编,架起联结生活的桥梁

教材中的一些同步歌谣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力图体现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在开放性同步歌谣中融入自己独特的认知和感受,进行延伸性续编。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新年的礼物》中出现了一首有关新年愿望的歌谣,最后的省略号为学生续编提供了空间(见图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说愿望,学生纷纷在心愿卡上写了起来:“新年是书写工整的作业。”“新年是努力旋转的跳绳。”“新年是晾衣绳上雪白的袜子。”“新年是产房中哇哇啼哭的妹妹。”

学生在续编歌谣中对新年的学习、生活充满向往,个体生活经验与歌谣建立起联结,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模仿性续编,促进积极情感的升华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开放性同步歌谣具有激发兴趣、传授知识和指导生活的作用。教师可以借助同步歌谣提供的样式、目标和内容进行模仿式续编,以点带面地联系学生生活。这种有章可循的续编方式,不仅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而且可以促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和升华积极情感。

以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美丽的冬天》活动二“寻找身边冬天,感受季节特征”为例,师生在共同学习了同步歌谣《冬天在哪里》后,根据歌谣最后的留白“冬天在哪里,我去问……”引导学生进行模仿性续编。教师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个人编写一句,说说自己找到的冬天,最后汇集成一首新歌谣。

冬天在哪里,我去问小树,

小树笑嘻嘻,穿上稻草衣。

冬天在哪里,我去问大雁,

大雁不见了,南方正度假。

冬天在哪里,我去问雪花,

雪花飘啊飘,变成白棉被。

根据教材中同步歌谣的样式进行分句模仿性续编,不仅降低了整篇续编的难度,而且激活了学生实际所知及生活所得,引发学生与教材展开真实而又有价值的对话,让每个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认识与发展。同时,组际分享编写的歌谣,可以活跃教学气氛,丰富有关“冬天特征”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纠正“冬天寒冷没意思”的错误认知,使“冬天美丽又神秘”的积极情感体验得以升华,事半功倍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串联式续编,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同步歌谣不仅具备激发兴趣、传授知识和指导生活的作用,有时候还可以化整为零,串联教学环节,再到合零为整,总结或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例如“在游戏中引导学生思考‘分享的不同类别,从不同角度体验‘分享的快乐与意义”是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分享真快乐》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紧扣“分享的魔力”设计了三个活动,并将同步歌谣进行对应分解,引导学生将三个活动的感受汇成一首歌谣——《快乐的分享》(见图5)。

串联式续编,囊括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分享小知识,而且随着活动的逐个推进,有意引导学生对同步歌谣所隐含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分步提炼和总结。在结课阶段,教师完整地将整首歌谣复现,学生在反复吟诵中对分享的意义有了全面的认识,深切体会到分享带来的快乐。

三、一石激浪,如鱼得水——同步歌谣的主题性创编

尽管同步歌谣在小学低段教材中占比较大,但有些课文并未涉及。由于小学低段的《道德与法治》教材采用了“绘本式表达”的编写样态,很多课文是以图例、情境图、绘本故事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蕴含教学目标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意,根据教学主题创编一些中心明确的同步歌谣,发挥激活图文、图文互用的育人功能。

(一)文本字眼歌谣化,指向教学目标

教材中的关键词、提示语是每个教学环节的目标指向,是课文的“眼睛”。基于关键词、提示语创编成的同步歌谣往往目标明确、指向清晰,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总结要点和升华情感。

例如二年級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发现家乡的美”的板块中,教材提供了图片、人物对话以及提示语“在我心中,家乡是最美的地方”。课前,教师组织学生根据提示语进行调查;课中根据学生的调查材料,小组合作创编了歌谣《家乡美》。

文化遗产河姆渡,天一藏书名气大。

峰奇瀑险雪窦山,碧水荡漾东钱湖。

天封唐塔历史长,地标鼓楼夺人目。

家乡美景夸不完,山山水水美如画。

师生通过创编、诵读同步歌谣对课文进行小结,欣赏学生参与家乡活动的照片和视频,领略家乡山水的美好以及自己与家乡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持续、主动地留心和发现家乡的美,再次升华对家乡的喜爱、赞美和自豪之情。由此可见,只要教师紧扣关键词和提示语,使之歌谣化呈现,教材就不再遥不可及,教学就从“无序”走向“有序”。

(二)图片内容歌谣化,破解认知难点

由于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有限,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尽管教材的情境图比较直观,但学生依然无法清晰地读懂图意、表达图意。教师可以基于情境图的主题创编同步歌谣,使观察更准确,目标更明确。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美丽的冬天》“冬天真好玩”中,由于南北气候差异,很多南方学生并不了解情境图中的冬季现象和冬季游戏。教师根据情境图创编了同步歌谣。

雪花飘,梅花笑,冬天冬天真好玩。

打雪仗,堆雪人,冰上陀螺转得欢。

窗结霜,作幅画,冰雕滑梯滑得快。

烤红薯,掏羊锅,冰糖葫芦可真甜。

歌谣不仅呈现了学生比较了解的冬季活动,点燃了学生的生活记忆瞬间,还很好地解读了教材情境图的图意,抓住了冬季现象、冬季活动的特点。如果教师再结合有关视频、音频或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可以激发学生不畏寒冷,积极参加有趣好玩的冬季户外活动的热情,有效破解教学难点。

又如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吃饭有讲究》“怎样洗手才干净”环节,教材图比较抽象。教师紧扣“洗手六步法”的手势特点,把简单的图示想象成小动物的动作,由此创编了生动形象的《小动物洗手口诀》(见图5)。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教师根据情境图创编的同步歌谣,贴合学生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破解教学难点。它像一把开启生活源泉的钥匙,开启了学生心灵之门,让课堂变得鲜活而灵动。

(三)实践指导歌谣化,落实行为训练

实践指导是根据学习主题,对一些实践行为要领进行指导的过程。教师将实践指导要领及步骤进行简化,创编成简短而富有韵律的同步歌谣,使学生便于吟诵、便于记忆,更便于清晰落实和训练巩固,从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干点家务活》一课中,有个学习叠上衣的活动,虽然教材给出了图示和简短的口诀,但其过程缺乏连续性且只针对汗衫,一年级学生很难根据图片学会外套、衬衫等上衣的叠法(图6)。

于是,教师创编了有关叠上衣流程和技巧的同步歌谣,结合演示视频,让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模仿视频进行练习,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一技能。

小衣服, 躺躺平, 我来帮你叠叠好。

轻轻关上两扇门,两只胳膊伸一伸。

左手抱, 右手抱, 两只小手抱胸前。

点点头, 弯弯腰, 衣服叠得真正好。

对于一些平时较难的实践活动,利用歌谣进行概括指导,会变得趣味横生又容易操作。在课堂上,这些朗朗上口的歌谣只是方法指导的开始。当学生回归生活后,这些歌谣就会成为生活实践的指南,在一次次指导提示中强化学生的生活技能,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指导学生生活的现实意义。

学生与同步歌谣的快乐对话是一种真实、真诚、真切的交流。教师只有从生本出发,巧妙应用同步歌谣,学生才能更积极、更主动、更生动、更活泼地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生活的质量,真正实现课程所倡导的“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参考文献:

[1]于虹.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18(31).

[2]梁宇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

[3]刘建效.关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的思考[J].人民教育,2003(19).

[4]李敏.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变”与“不变”[J].中国德育,2018(16).

[5]李鲜艳.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7.

[6]葛松梅.关注细节,使思想品德课程更具有“品德味”[J].学周刊,2011(4).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教师进修学校   315511)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六步五环”高效教学模式初探
遵循身心特点 助推幼小衔接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理念及其实施探讨
浅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栏目设计的选择和使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