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综述

2020-03-08 14:27石璐程慧
神州·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偏误分析

石璐?程慧

摘要:本文以“语音偏误”“泰国语音偏误”“泰国学生语音偏误分析”为主题词。把时间设定为2008-2018年,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模糊搜索,得到36篇作为研究对象,对当中涉及的语音偏误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并指出发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就汉泰语音体系的不同将近十年的泰国学生语音偏误情况做一综述。

关键词:泰国学生;语音偏误;偏误分析

中泰关系友好发展使泰国近年来成为汉语志愿者需求大国,每年仅通过国家汉办项目去往泰国开展汉语教学的就有两千多名志愿者教师。泰国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关于泰国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分析也逐渐受到学界重视。语音教学中的偏误分析一向是学界研究重点。语音偏误分析主要有偏误分类、偏误原因、教学对策三方面。本文对近十年来中国知网上有关泰国学生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的文章进行总结,分析泰国语音偏误研究发展趋势以及提出存在的问题,为之后关于泰国汉语语音偏误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结合的近十年论文来看,关于泰国相关研究数量总体呈上涨趋势,在2015年更是达到巅峰,2015年至2018年呈小幅度下降趋势。而泰国语音偏误的研究仅占总量的1.17%,现有的符合搜索要求的论文中,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学习阶段的不同

陈晨,李秋阳(2008)从典型标记和非次典型标记两方面揭示中高阶段汉语学习者在声、韵、调三方面的偏误,以解决其在语音习得过程中的化石化现象。并建议让汉语学习者从宏观上认识汉语语音体系。陈梅(2010)从声韵调三方面对零起点学生语音偏误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的教学对策较为实际。但论文涉及声、韵、调的相关偏误理论分析较为单薄。吕军伟,马谨安(2017)在《泰国红统府学生学习汉语语音偏误现象及难度等级探析》中侧重于研究泰国本土学生语音偏误现象,并将声韵调的难度等级分为六种,相较于陈娥(2006)论文中将声母划分为四种难度等级更为全面,具体。

二、研究对象的不同

大多数论文以对比分析理论、中介语理论、偏误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比汉泰语音系统的异同,再结合自身教学實践,分析泰国汉语学习者在声、韵、调三方的偏误情况,揭示偏误原因,提出应对策略。

(一)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杨娟(2009)、杨丽芳(2011)、尹茜(2015),均以泰国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杨娟根据学生在声、韵、调三方面的偏误率,进行难度等级划分,尹茜则根据学生在声母和韵母的偏误率分析偏误情况,两者都从语言系统、主观、客观三种因素提出原因及针对性策略。杨丽芳则从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入手,着重韵母偏误研究,提出要注意从视听和听觉两方面,结合学生心理,区分“必纠”和“可通融”词组等解决韵母偏误问题,但只分析韵母偏误,没有涉及声母、声调研究。相较而言,杨娟在研究内容上更为全面,杨丽芳和尹茜在研究方法更多样化。

(二)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

黄金枝(2011)对泰国高中学生存在的声、韵、调偏误进行分析,建议从教学各环节提高教师素质,对泰国汉语教学教材编写,中高级语音教学,传统语音教学模式的转变等产生积极影响,但也因语料的不全面性,不能完全代表高中学生的语音偏误。蒋娟(2014)借鉴前人对汉泰语音系统的对比分析,中学生习得语音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加以分析,同时对注重教材、教学对象的研究。林木云(2014)针对中学生声、韵、调偏误情况,从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给出针对性建议。刘彦如(2012)从声母、韵母、声调和音节系统四方面,对教师教授中学生汉语拼音时应用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张楠(2012)着重研究泰国东北地区中学生声韵调情况,根据偏误率从语音系统、客观环境和学习者主观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语音偏误的成因。张建强(2014)则将中高年级语流音变和语调方面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偏误点为轻声、上声变调、儿化、“一”,“不”变调。并建议将音素和语流教学相结合,重视句调、语速、停延等语调教学的策略。较黄金枝的论文对于声调偏误的研究更为深入和广泛。丁颖(2014)与栾琴娟(2018)以不同学校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其在声韵调三方面的不同,研究方法类似,值得注意的是,栾琴娟在文中指出语音偏误未来研究的方向,研究内容上较之前更为广泛,研究方法也更为多样,但缺乏创新性。

(三)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李黎(2011)、孔繁荣(2012)、王玮(2015)均以泰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先对声韵调的偏误进行预测,然后进行偏误分析,但并未从语音系统、客观环境和学习者主观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原因。李黎除了对声韵调偏误分析之外,还介绍了介音,语流音变,汉语拼音书写(调号书写、元音ü的书写错误、零声母y、w)的偏误情况。王玮运用仰头法、母语标音法、唱音法;张楠运用听说法、直接法、模仿训练法、手口相佐法等进行偏误教学。马新新(2013)则泰国大中专学生研究对象,建议将声调与语调相结合教学,但研究内容单薄且笼统,缺少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实践指导意义弱。

(四)以特殊院校学习者为研究对象

樊少薇(2013)、王迟(2016)、江丽娟(2018)分别立足于泰国职校、巴真府公立嘉民学校、华文民校,选取特殊的研究对象,就三所院校特殊的教育体制、及学生特殊的社会特征等,对汉语学习者的语音偏误、原因进行总结,并建议教学过程加入竞争机制提升课堂趣味性。值得注意的是,江丽娟强调轻声儿化偏误率最高,建议利用手机学习软件进行纠错。三人的研究选取独特的视角,进一步丰富汉语语音偏误研究的语料。但学界对于职校学生的特殊性一直存在争议,不少学者认为,汉语学习者所在院校的不同并不能造成偏误的不同。李洁琼(2017)在《泰国地域性差异影响下的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研究》中选取泰国 4 个语言分区:中部地区(泰语普通话,官话区)、北部地区(北部语言分区)、东北部地区(东北部语言分区)、南部地区(南部语言分区)各 50 名汉语水平为初级的学生,采用调查问卷、录音等方法,找出泰国 4 个语言分区学生的偏误差异,在所得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思考相关的教学对策。创造性指出汉语语音常见偏误在泰国四个方言区中有着不同的偏误率和偏误形式,并就各地区存在语音偏误进行地区性的指导意见,对于今后泰语语音偏误的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且分析较为全面,更能体现泰国学生语音偏误的整体性特征。

猜你喜欢
偏误分析
越南留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运用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使用“把”字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对于、关于”的偏误分析
英语学习者焦点句式习得的偏误现象及成因研究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的心得
留学生使用成语的偏误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