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 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坚固阵地

2020-03-08 14:27李仁华
神州·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

摘要:“课程思政”改革是习近平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育人体系的有效尝试,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创新,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革新。高校承担着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职能,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重要力量;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职能,以“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坚固阵地。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意识形态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重在思政、以课程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育人理念。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体系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功能,让思政课堂从“一堂课”走向“每堂课”,让思政教育从“专人”走向“人人”。

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也强调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应扎根于每一名教师的心灵,应体现于高校的每一堂课,应把握好所突出的维度,使每一节课都能起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双重作用,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坚固阵地。

一、突出当代中国精神和人民共同信仰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视为我们精神之“钙”。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和共同信仰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回望近现代中国历史洪流,伴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幕,展现着马克思主义在特定的时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时代特征紧紧结合并实现新的理论升华的历程。“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①。筑牢意识形态的坚固阵地,正反映了今天我们发展起来的大国风姿。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仅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当代中国乃至未来中国都有着重要指导作用。科学地对待这些理论成果,既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尊重,更是对国家、民族未来的负责。

二、突出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

黑格尔这样指出,“伟大的灵魂——哲学史上的英雄们的身体,他们在时间里的生活,诚然是一去不复返,但他们的著作(思想、原则)却并不随着他们而俱逝。”西方学者德里达在其著作中也客观指出,“虽然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没有肉身的存在,只有幽灵般的存在,但是必须有对马克思的记忆,必须不断地阅读马克思的遗著,没有马克思就没有未来。”现实证明,人类的未来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迪和指引。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一个大学问。它在科学地批判、解剖资本主义机体的病理,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②,成为现代人类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指明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展示了最终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人类解放的广阔前景,又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不断实现和超越自我、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开阔眼界和精神空间。马克思主义不仅对于党和国家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民族以及个人的精神健康发展也不可替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驳斥了“危机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就从实践上驳斥了“危机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③

三、突出文化素养教育和文化精神传承

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之魂。文化素养的教育在于学一种文化精神,文化的力量使国民变得厚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历史、文化是怎么演化过来的,从自身走过的道路中得到的历史启悟是什么,这实质就是一种民族文化精神的积淀。文化是历史的财富,是自我认同的精神标记,也是面向世界的精神旗帜。对青年人进行文化素养的教育、进行民族精神的传承,培育青年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强烈的认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这一中国历史的大变动,在广度、深度上所引起的冲击力、震撼力,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赋予了极其丰富的蕴涵与文化精神,这一精神财富,构筑了当代中华民族之魂。当代世界范围内都在关注着一个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被外界命名为“中国模式”而加以研究与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突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自觉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简言之就是解决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人的理想信念问题,是党着眼于国家和民族事业接班人的高度提出的重大要求。九十多年来党的事业发展历程,呈现着对青年强烈的吸引力与感召力。历史证明,赢得并依靠广大青年是党的事业发展的生命之源。

当今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的征途中,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講话都体现了党对青年担负起历史使命的殷切厚望,“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五、突出哲学思维水平与深入社会实践

哲学思维是对世界及生活的理性把握,是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特殊得规律。傅佩荣在他的《哲学与人生》一书中谈到,哲学是一门需要生活经验来配合的学问。所谓“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萨特曾言到,马克思主义“仍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性,积极有效社会实践是社会前进的唯一源泉,提升哲学思维水平是深入社会实践生活的前提保证。

社会前进必须充分调动实践主体的能动性,让主体深深参与到社会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理解社会的前行,这种实践的理论指南就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也没有止境,只有不断积极实践的人才能体会美好社会的真諦,相反那些消极之态的人即不会欣赏美好社会之妙,也不能创建美好社会。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科学地认识、理解和解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程中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一些理论问题,仍是时代必要的课题。

结语: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④总之,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本质上是集团性话语,是一切文明社会中的任何国家都实际存在的一个必要和重要的社会结构或社会领域。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问题实质上就是党和国家的“形象”问题,是其能否得到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培养的人才是不是合格,首要的标准是思想政治素质是不是合格。“课程思政”是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传承文明等重要任务,决定高校事业必须与党、国家的事业同步,与时代的前行同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4页。

[2]《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2018-05-04 新华网。

[4]《把宣传工作做得更好——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课题项目:2018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李仁华,辽宁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