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同义词辨析方法及其意义

2020-03-08 14:27王恺龙
神州·上旬刊 2020年2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古汉语同义词辨析方法的探讨,旨在寻求扩大和正确区分古汉语词汇的方法,并达到准确阅读和理解古典文献、提高古汉语阅读水平的目的。汉语同义词探究的重要途径主要两个:一是“识其同”,二是“辨其异”。“识其同”主要从同义词对举规律、共时和历时同义词、社会因素(封建等级制度、方言等)造成的同义词、由结构对称或并列而成的同义词等几个方面,结合大量古籍中的例证进行了论述。在“辨其异”上,主要从词义使用范围大小、轻重程度、感情色彩、侧重点(所指对象)、语法功能、性质性状和用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要学好古代汉语,必须充分积累大量古汉语词汇,并掌握辨析同义词的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阅读古书的水平。

关键词:同义词;同义词对举规律;“识其同”;“辨其异”

古汉语同义词,一种是词义完全等同的等義词,还有一种是词义部分相同或相通的近义词。掌握辨析同义词的方法,有助于掌握更多的古汉语词汇,进而增强古文阅读能力。

辨识同义词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识其同”,另一方面是“识其异”。我们首先从“识其同”这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古汉语同义词辨析应做到“识其同”

(一)古文整齐句式中同义词对举(同义词连用或对用)规律

①“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尚书·太甲中》)。这句话中,根据孔安国的注释,“逭”为“逃避”之义,因“逭”与前文中的“违”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可以推断出“违”也是“逃避”意义。

②“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爱”有“喜爱、可爱”之意,由对举原则可知,“怜”亦作“喜爱、可爱”解。

③“树兰盈九畹,栽竹逾万个”(韩愈《合江亭》)。“栽”为“栽种”之意,由对举原则可知,这里的“树”也作“栽种”讲。

④“器月希留影,心灰庶方扑”(萧统《讲席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这里“希”为“希望”之意,根据对举原则,句中的“庶”也宜作希望解。

⑤“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庾信《春赋》)。这句诗中的“共”为“同、和”之意,是介词;由对举原则可知,“将”亦为类似的含义。

⑥“虫堕一器,酒弃不饮;鼠涉一筐,饭捐不食。”(《论衡·幸偶》)这句话中,“捐”字意义不太好懂,由对举原则可知,“捐”表达的意义和“弃”一致,都作“丢弃、抛弃”解。(译文:虫子掉进酒坛里,酒就被抛弃不能饮;老鼠爬进饭筐里,饭就被扔掉不能吃。)

⑦“故盗不窃,贼不刺,狗豕吐菽粟,而农贾皆能以货财让。”(《荀子·正论》)“窃”是“偷窃”之意,由对举原则可知,“刺”亦为“偷窃”之意。(译文:因此窃贼不会来偷窃,强盗不会杀人越货,狗猪也不吃粮食,农夫商人都能把财物让给别人。)

⑧“请息交以绝游”(陶潜《归去来兮辞》)“绝”为“断绝”之意,由对举原则可知,“息”意义与之类似,作“断绝、停止”意义解。

⑨“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诗经·关雎》)“采”为“采摘、挑选”之意,由对举原则可知,“流”、“芼”二字也应作“寻找、采摘”之意解释。

⑩“立岩墙之下,为坏所压;蹈坼岸之上,为崩所坠。轻遇无端,故为不幸。”(《论衡·幸偶》)(译文:站在高墙之下,却为毁坏的墙所压倒;立在崩裂的堤岸之上,却因堤岸崩塌而坠河。无缘无故意外遭遇灾祸,所以叫做遭遇不幸。)

(二)共时同义词和历时同义词

所谓“共时同义词”,是指在同一个时期内,其意义是相同的。“历时同义词”是说两个词最初意义不同,但随着历时演变,意义逐渐趋同。以下通过举例说明。

1.共时同义词

①“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管子·权修》)这里两个“树”字都为“种植、栽种”之意。

②“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诗经·齐风·南山》)此处“艺”也表示“种植、栽种”意义。

③《左传·隐公五年》:“春蒐,夏苗、秋狝、冬狩。”春天打猎为“蒐”,夏天打猎为“苗”,秋天打猎为“狝”,冬天打猎为“狩”。

④《诗经·小雅·天保》:“禴祠烝尝,于公先王。”春天祭祀曰“祠”夏天祭祀曰“禴”,秋天祭祀曰“尝”,冬天祭祀曰“烝”。

2.历时同义词

①人无於水监,当於民监。(《尚书·酒诰》)(无:不。监:通“鉴”,镜子。此处用作动词,解释为照镜子、照视。全句意为:人不要把水当作镜子,而应当把人民当作镜子。)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这里的“狱”作“案件”义讲。

③“执豕于牢,酌之用匏。”(《诗经·大雅·公刘》)这里“牢”应解释为“圈养牲畜的栏圈”。

④“虚囹圄而免刑戮。”(《史记·秦始皇本纪》)这里的“囹圄”是用来羁押犯人的地方。

以上加点的四个字原来是不同义的,后来演变为同义词,都表示“监牢、牢狱”之意。

⑤“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孟子·梁惠王上》)(高兴、痛快)

⑥“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迅速)

“快”在上古时只作“高兴。痛快、愉快”讲,“速”当“迅速”讲,二字本不同义。后来意义演变为相同,都可以当“快速”讲。

(三)由封建等级制度而产生的同义词

①“冬十月乙亥,天王崩。”(《春秋·宣公二年》)

②“鲁文公薨,而东门遂杀适立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③“公子季友卒。(《左传·僖公十六年》)”

《礼记·曲礼上》:“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段论述都是说明“死”这个意义,但由于等级差异,对“死”的称呼也不同。

此外,为避讳而改字(同义异音字)的情况较为常见。例如汉代就有用“国”代替“邦”(汉高祖刘邦)、“满”代替“盈”(汉惠帝刘盈)、“长”代替“恒”(汉文帝刘恒);唐代改“渊”(唐高祖李渊)为“深”、改“世”为“代”、“民”为“人”;清代时故宫“玄武门”因避康熙皇帝名字而改为“神武门”等。这些同义词具有鲜明的封建等级色彩和使用局限性。

(四)带有方言性的同义词

①“楚子使屈完如师。”(《左传·僖公四年》)

②“我徂东山,慆慆不归。”(《诗经·豳风·东山》)

③“孔子乃逝。”(《孔子家语·困誓》)——王肃注:“逝,行。”

“如、适、之、嫁、徂、逝,往也。”(《尔雅·释诂》)这些词都有“到……地方去”的意思。扬雄《方言》:“适,往也。宋鲁语也。”“徂,往也。齐语也。”“逝,往也。秦晋语也。”邢昺疏:“逝,秦晋语也;徂,齊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

(五)由结构对称或并列而成的同义词

现代汉语中有许多这样的同义词连用的例子,例如“杀戮”“团结”“匹配”“制造”“追逐”“超越”“竞争”“淳朴”“预约”“绥靖”“殄灭”等等。四字格成语中也有大量的由对称或并列而成的同义词。例如在“轶伦越等”这一成语中,“越”意为“超越”,“轶”和“越”是相同相近的成分。“伦”“等”都是“同辈”的意思。

以下列举的成语中,加点的字都是同义词(括号内为词语的意义)。

不伦不类(“同类”)  出类拔萃(“超越”)  意懒心慵(“懒惰”)  意得志满(“愿望”)  逸闻轶事(“散失”)  魂飞魄散(“精神”)  藏污纳垢(“包容”)  魑魅魍魉(“鬼怪”)  尔虞我诈(“欺骗”)  恩断义绝(“断绝”)  重峦叠嶂(“山峦”)  谨言慎行(“谨慎”)  谨小慎微(“谨慎”)  感天动地(“感动”)  数奇命蹇(“不顺”)  循规蹈矩(“遵守”)

正确分析、理解古汉语同义词,除了从同义词意义相同这一方面入手以外,还要从同义词的相异处入手。这是因为意义相同的词(“等义词”)在语言中是很少的。而绝大部分同义词只是在部分意义上相同或相通。因此,辨析同义词,应该在“相异”这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才是掌握大量同义词的关键所在。下面详细探讨同义词意义的差异。

二、古汉语同义词辨析要“辨其异”

(一)词义使用范围的大小不同

在实际使用中,有些同义词的使用范围是不同的。例如“盗”和“贼”。在上古时代,偷东西的人叫“盗”,《论语·阳货》:“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而抢劫东西的人叫“贼”。这两个词的区别主要在于:“盗”是偷偷摸摸的,而“贼”是明目张胆的。《荀子·儒效》:“故无师法而知则为盗,勇则为贼。”《说文通训定声》:“盜,小而賊大,盜輕而賊重。”此外,

“贼”还可指“犯上作乱”“违法乱纪”的人,例如欧阳修《朋党伦》:“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

此外,“杀”“戮”“弑”三个词为同义词。其中“杀”和“戮”均为“斩杀”意,《韩非子·二柄》:“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古代社会等级分明,“子杀父”“臣杀君”“下杀上”等行为均称为“弑”。《史记·高祖本纪》:“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史记·鲁周公世家》:“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很明显,“杀”和“戮”使用范围比“弑”要广。

“宫”和“室”在先秦时代是同义词,后来“宫”专指宫殿,“室”的使用范围扩大了。《墨子·号令》:“父母妻子,皆同其宫。”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贡”“供”“献”三个词也有细微的差异。“贡”是说把物品进献给皇帝,现代汉语中有双音词“贡品”、“进贡”、“朝贡”等词语。《左传·桓公十五年》:“诸侯不贡车服”。《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供”本义是“供给”、“供应”。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献”是“献祭”之意,《后汉书·百官志》:“郊祀之事,掌三献。”引申为恭敬地把东西送给别人。

由以上例词可知,同义词有使用范围的不同,在进行解释、翻译时,意义也是不同的。注意到同义词使用范围这一方面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古典文献。

(二)同义词轻重程度不同

例如“饥”和“饿”两词,“饥”是指吃不饱,“饿”是指没有吃的或长时间未进食,已经达到威胁生命的程度。《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忘。”另外还有同义词“馑”,其本义是指“饥荒”,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通常“饥”“馑”可以连用。例如《韩非子·显学》:“征赋钱粟以实仓库,且以救饥馑,备军旅也。”

“怨”和“恨”两词的词义轻重也不同。“怨”的古义是“怨恨”,“恨”的古义是“遗憾”,“怨”比“恨”的词义重。《荀子·法行》:“怨天者无识。”《史记·秦本纪》:“穆公之怨此三人于骨髓。”诸葛亮《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里的“痛恨”只表示惋惜、遗憾之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

“皮”“肤”“革”这三个词意义大致相同,但意义上也有细微差别。“肤”专指人的皮肤。许慎《说文解字》:“剥取兽革者谓之皮。”《商君书·算地》:“衣不暖肤。”皮革指兽皮,带毛的称“皮”,去掉毛的称“革”。《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附?”《诗经·墉风》:“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由于革是加工去毛的兽皮,所以用革制成的甲胄(兵革)、乐器也叫“革”(例如鼓。“革”也作为八音(1)之一)。又因为“革”是经过治理改变了的皮,所以“革也有变革、改动之义。例如现代汉语有双音词“变革”“革新”“革命”、四字格成语“革故鼎新”“洗心革面”等,这些意义是“皮”所不具备的。前面提到,人的皮肤在古代不能称为“皮”,应称为“肤”。《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成语有“切肤之痛”“体无完肤”等。当然,古代汉语中也有“人皮”这样的说法,但这是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例如成语“食肉寝皮”“皮里春秋”(2)“皮里膜外”(3)、“皮松骨痒”“皮松肉紧”等。

(三)同义词感情色彩不同

例如“征”“侵”“袭”“伐”“攻”等词的意义差别主要在感情色彩上。“伐”表示“讨伐”“进攻”。《商君书·农战》:“兴兵而伐,必取。”“伐”无褒贬色彩,表示公开宣战。《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侵”是不宣而战,侵犯别国领土,含贬义。例如《左传·僖公四年》:“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而“袭”表示轻装乘人不备而进攻。《旧唐书·黄巢传》:“乃袭破沂州据之。”“征”是褒义词,表示“征讨”。《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现代汉语有双音词“侵夺”“侵犯”“侵凌”“侵略”“侵权”“侵吞”“侵占”等。“攻”是中性词,指一般的攻打、进攻。《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另外,“周”和“比”都可以指关系亲近结成朋友的意思,但在感情色彩上有很大的不同。“周”指团结,“比”则指勾结。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周,普遍也;比,偏党也。皆与人亲密之意,但周公而比私耳。”《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就指明了两者间的区别。因此成语“朋比为奸”不能说成“朋周为奸”。而屈原《离骚》:“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中的“周”不能换成“比”。另有成语“朋党比周”。

(四)同义词的侧重点(所指对象)不同

例如“完”和“备”二者均有“完全”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完”侧重整体,表示“完整无缺”之意,《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成语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备”则侧重数量、品类应有尽有,表示“具备”“具有”之意,例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另有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再如“恭”和“敬”词义侧重点不同。“恭”侧重于外貌,“敬”侧重内心。“恭”侧重对人,“敬”既可以对人,也可以对事。《史记·肖相国世家》:“相国年老,素恭谨。”现代汉语有双音词“恭贺”“恭候”“恭请”“恭维”“恭祝”等。“敬”可以表示“严肃,慎重”之意,《管子·内业》:“敬慎无忒。”还可以表示“(发自内心的)尊敬,尊重”。《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又覩亮奇雅,甚敬重之。”成语中“敬而远之”“敬酒不吃吃罚酒”“敬谢不敏”是对人而言的,“敬业乐群”“敬时爱日”“敬事不暇”“敬守良箴”“敬天爱民”是对事而言的。

(五)同义词语法功能不同

例如“耻”和“辱”两词的语法功能不同。“耻”多用于意动,且宾语多由动词性成分来充当,表示事情。韩愈《师说》:“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辱”常用作使动,其宾语多为名词性成分,多指人。《论语·公冶长》:“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里是指不使君命受到屈辱。

“如”“往”二者的语法功能有区别。“如”可以带宾语,是及物动词;“往”一般不带宾语。《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权将如吴。”屈原《九歌·国殇》:“出不入兮往不反。”

(六)同义词代表的性质、性状或用途不同

例如“都”“邑”“国”“鄙”,它们都含有“都城”之意,但性质不同。诸侯贵族宗庙所在地称为“国”;诸侯子弟或卿大夫的宗庙所在地叫“都”;一般的城邑称为“邑”;边境上的城邑称作“鄙”。

又如“封”和“禅”二词都有“祭祀”意义,但有性质上的差异。“封”是古代帝王的祭天礼,“禅”是古代帝王祭地的迷信活动。《史记·秦始皇本纪》:“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

再如“寝”“卧”“眠”“寐”“睡”这几个字都和“睡觉”意义有关联,但他们表示的具体情状不同。“寝”表示“躺在床上睡觉”,不一定睡着。《公羊传·僖公二年》:“寡人夜者,寝而不寐。”而“寐”表示“睡着”。《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寤”表示睡醒)“卧”则表示伏在几上睡觉。《孟子·公孙丑下》:“不应,隐几而卧。”“眠”,本作“瞑”,指闭上眼睛,引申为睡眠。《庄子·德充符》:“(今子)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睡”指的是坐着打瞌睡。《说文》:“眠,坐寐也。从目,从垂。”白居易《长恨歌》:“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见”“视”“察”“观”“望”在表示“看”这个意义上意义相同,但它们的情状方式不同。“见”指看的结果;“视”指一般地看,指看的动作,又特指近看;“察”指“仔细地看”;“观”是有目的地看;“望”是向远处看。例如《史记·韩非传》:“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荀子·劝学》:“目不能两视而明。”《周易·系辞上》:“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史记·孙武传》:“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列例词例句仅为古汉语同义词中极少的一部分,限于篇幅,有大量同义词仍未举出,但其揭示出的规律性应值得我们重视。注意到这些规律,有助于高效辨析大量同义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学好古代汉语,必须积累大量的常用词,尤其是同义词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同义词“同”中有“异”、“同”中有“同”的现象是分析理解词义的关键。把握了这两点,辨析同义词就迎刃而解了。掌握古代汉语同义词的意义在于:①有助于扩大词汇量,增强阅读并理解古典文献的能力,克服语言阅读上的障碍,避免误解;②理清古代汉语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做到融汇古今。利用同义词来解释古书中的难字,起到以简驭繁的效果。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一个连续统,两者间的联系不容割裂。辨析古代汉语同义词,可以为准确理解古代汉语同义词和现代汉语同义词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掌握古今词汇的发展和演变规律。

注释:

我国古代八种制造乐器的材料,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质材所制。《史记·五帝本纪》:“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摘自360百科

皮里春秋:意为表面上不作评论,内心却有褒贬。《晋书·褚裒传》:“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亦作“皮里阳秋”、“阳秋皮里”。

皮里膜外:形容肤浅浮泛,未能触及实质。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如今同了你,虽见得太尊一面,到底是个皮里膜外的帐,有什么意思?”

参考文献:

[1]刘万国,侯文富.中国成语大词典[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6.

[2]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作者簡介:王恺龙,甘肃天水人。现为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