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0-03-09 06:59陈素芬
人物画报 2020年34期
关键词:渗透教学立德树人小学语文

陈素芬

摘 要:在当前时代要求下,进行小学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而作为内容元素较多的语文学科,又是培养学生这一品质的主力军。在进行小学语文学习的初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和思考,能够帮助学生感悟到其中深刻的道德内涵,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素养,完成立德树人的基本教学要求。本文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如何能够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进行教学讨论和思考,希望能够为学生的道德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渗透教学

高尚的道德品质是社会人士所需要的日常素养,在此基础下,立德树人的教育培养尤为重要。不过以往应试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卷面知识培育,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的关注,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意识到新时代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核心内容,进行学科知识性教学。语文学科又是能够成为道德载体的学科之一,在进行语文学科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抓住教材中有关道德的基本点,并以符合学生思考方式的教学形式进行体现,在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完成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一、联系生活,感受道德存在

实际上,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场所,除了学校,还在于日常生活环境当中。而在进行低段小学语文教学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因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语文交流体系和语文素养,它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也实践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事实上,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过于强调语文的知识性,而忽略了语文的生活性,让小学语文的学习局限于课堂之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机会和思想去进行内容的实践,让语文学习仅仅停留在校园内,与生活无法联系,也就无法为学生带来良好的人生体验。而立德树人理念影响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也应该突破这个限制,我们不应该用理念的大讲特讲来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而是应该用学生身边发生的种种小事与教材结合,帮助学生感受道德的存在,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比如说在学习《轻轻跳》时,除了进行生字教学,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草坪附近看一看防踩踏标语都是什么。通过原文中的“踩疼小青草”,让学生思考万物都是生命,生命的重要性,再结合草坪上看到的标语,让学生想一想,还能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示小草需要呵护这一事实,之后在课堂上展开“为什么要呵护小草”的内容教学。通过小草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小草的特征等等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顽强和可贵之处,以及小草对于环境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建立爱护环境和生命的基本道德准则。

二、问题引导,提高道德认知

在以往的应试教学理念之下,低段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为日后的考试奠基,学生无法感受到语文学习中的深层次道德内涵,显然与新形势下的立德树人教育不符。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更多的也是注重学生的知识性,提高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重复记忆的方式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学生是具有好奇心跟思考天性的,如果在课堂上一昧的忽视学生的意見,要求学生统一化思考,统一化学习,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学习就是僵化死板的,从而对于学习产生厌恶,更不要说感受其中深层次的道德内涵了。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教材的相关道德内容,抓住其中的核心点,以提问引导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让学生自由讨论后给出答案,并以开放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思考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从问题的回答过程当中感受相关的道德内品质。

比如说在学习《日月明》时,后四句就是在向我们阐述团体力量的重要性,我们就需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认识到这一点,并设计相关的道德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人多力量大,以及齐心协力的重要意义。比如说教材上的配图是三个小朋友在植树,一个人扶着树苗,一个人埋土,一个人浇水,就可以以此衍生问题:“在碰到独自完成不了的事,比如说,学校要求班级大扫除时,一个人干的比较快,比较仔细,还是大家一起来做更加便利呢?”学生肯定会回答“大家一起做”,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众人一条心”的意义:“如果有的同学被安排了工作,他却因为意外没有完成,老师快来检查大扫除成果了,应该怎么办呢?想一想,如果帮她做完,她会对你产生感激吗?如果不帮他做,你们班级的成果验收是不是就被影响了?”在学生自由讨论后,我们会发现,基本学生都愿意替他来完成打扫,这时候我们再展开道德教学:“你们帮他做是情分,因此他应该对你们产生感激,当然,我们也需要判定他是故意不做,还是有心想做,却做不了,如果是故意不做,我们是不是应该谴责他没有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是有心做不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安慰她?不让他自责?每个人都可能产生意外,但是在团体内部,大家一起来弥补这个人产生的损失,保证最后结果不出错,就是团体的力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对道德进行更加深刻的认识,还能够与教材内容联系,帮助学生深刻记忆。

总的来说,在进行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如果想要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我们需要从教材出发,通过联系生活和问题,引导种种形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感受,在学生能够理解道德品质的基础内涵的同时,进行语文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朝着社会需要的正确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硕.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1(03)

[2]蔺红林.植根课堂  立德树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教育,2021(Z1)

猜你喜欢
渗透教学立德树人小学语文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探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应用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析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