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树皮煎液治疗羊绦虫病、肺丝虫病和肝片吸虫病的效果试验

2020-03-09 05:08王家培余四九王家鹏余秀伟
贵州畜牧兽医 2020年1期
关键词:肝片吸虫病苦楝树

王家培,余四九,王家鹏,余秀伟

(1.甘肃农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2.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雷山 557100)

目前饲养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主要用阿(伊)维菌素、左旋咪唑、阿苯达唑、吡酮喹等西药为主,若长期大量使用会残留在畜禽体内,直接或间接威胁人的健康。 国家也适时出台相关文件禁止生产和使用危害人体健康的兽药,畜禽的无公害化用药成为主流趋势。 大多数中草药无毒副作用或毒副作用较小,易分解,大多无残留或残留少,对畜禽和人体健康损害小。 使用中草药代替毒副作用较大的西药防治畜禽疾病逐渐成为畜牧兽医行业的共识,中兽医的发展空间很大。 作为中医驱虫药物之一的苦楝树(Melia azedarach)皮可治疗人和畜禽的多种肠道寄生虫病,尤其是驱除蛔虫的效果理想,外治疥癣瘙痒,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肉毒素中毒等作用,是良好的广谱驱虫中药[1,2];与人工合成化学驱虫药物相比,具有安全、高效、无污染、残效期短等优点[3~8]。 目前已有很多关于苦楝树皮治疗人、猪、牛、犬、小鼠的绦虫病、疥疮、蛔虫病、肝片吸虫病甚至用于诱杀农作物害虫的报道[9~15],但用于治疗羊的绦虫病、肺丝虫病和肝片吸虫病的相关报道较少。笔者用苦楝皮煎液进行治疗羊绦虫病、肺丝虫病和肝片吸虫病试验,并与常用西药比较,以期为苦楝皮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试验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羊的选择和分组

1.1.1 绦虫病羊的选择和分组将经过粪便检查法确诊患绦虫病的羊(体重30 ~40 kg)30 只分成3 组(对照组、西药组、中草药组),每组10 只。

1.1.2 肝片吸虫、肺丝虫病羊的选择和分组将经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确诊同时患有肺丝虫病和肝片吸虫病的羊(体重30 ~40 kg)21 只分成3 组(对照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7 只。

1.2 试验羊饲养管理试验羊选定分组后,每个组关在一个预先清扫干净的设有可临时拆装的漏缝木式床板的圈舍内进行舍饲,每个羊舍有草架、料槽和饮水槽。 每天早、晚各供1 次草料,先喂精料(玉米面︰麦麸︰米糠︰啤酒糟︰豆粕=58︰13︰14︰8︰7),后喂青草料,以羊吃饱,不剩余料为宜。 青草料为人工栽培草的皇竹草、燕麦和以芭茅为主的野生杂草,等量混合。 供足清洁水,自由饮用。

1.3 苦楝树皮煎液方法将雷山县当地生长的苦楝树上的老枝砍下,按中药组17 只羊服用3 d,每只羊共服用新鲜苦楝皮0.15 kg 计,共取新鲜树皮2.55 kg,适当切成碎块,加水20 kg,先大火煮沸,然后微火盖上锅盖(保持最低连续沸腾状态)熬制30 min 左右,冷却后将药渣捞出置于药液上方的过滤网上,药液滴干后移除药渣。 为便于实验取量要求,第1 次煎制收集到药汤8.4 kg,加温开水1.8 kg,配制成 10.2 kg 药液;第 2 次煎制收集到药汤9.1 kg,加温开水1.1 kg 配制成10.2 kg 药液。

1.4 治疗方法试验期为20 d。 对照组不喂任何驱虫药物;西药组和中药组分2 个阶段给药,每个阶段按照给药剂量和方法连续给药3 d。 (1)西药组:用吡喹酮+阿苯哒唑混合剂(1︰1)80 mg/kg 体重,于实验第1 d 开始,将药物用适量水溶解,按照每只羊1 次投入150 g 精料量,将药液与精料拌匀,每天早上喂1 次,保证每只羊都能吃到等量的精料,连喂3 d 后停药。 第14 d 时以相同的用量和方法连续饲喂3 d。 (2)中药组:采取用量递减法人工灌服。 以每只羊第1 d 早上采食前人工灌服苦楝树皮煎液0.3 kg,第 2 d 灌服 0.2 kg,第 3 d 灌服 0.1 kg,连喂3 d 后停药。 第14 d 时再以相同的用量和方法连续灌服3 d。 为防止药物沉淀,每天用药前将药液充分摇匀后再使用。

1.5 数据统计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第20 d 时,对试验羊采用相同的寄生虫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所得数据采用质量性状计数法进行统计,并用质量性状χ2检验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绦虫病治疗效果

2.1.1 羊体况特征(1)对照组:羊的膘情总体上没有变化,仍然表现为被毛粗乱、卷曲、无光泽,消瘦,有的羊排出的粪便中还有肉眼可见的绦虫孕节片。 (2)西药组和中药组:羊的膘情逐渐好转,被毛开始发亮,试验前排粪成团或拉稀的羊经治疗后排粪成分散的正常颗粒状,羊精神状态变好。

2.1.2 绦虫检查(1)对照组:除1 只羊外均检查到绦虫或虫卵。 (2)西药组:有8 只羊未检查到绦虫或虫卵。 (3)中药组:所有羊都未检查到绦虫或虫卵。 西药组和中药组治疗前后效果差异显著(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各组羊绦虫检查统计

2.2 肝片吸虫病和肺丝虫病治疗效果

2.2.1 羊体况特征(1)对照组:羊的膘情总体上没有变化,仍然表现为被毛粗乱、无光泽,消瘦,经常咳嗽,喷鼻,甩头,有时抽搐,空口磨牙,口流白沫,头后仰,黏膜苍白,行走缓慢,采食逐渐减少,拉稀,患病严重的羊眼皮、下颚、胸部、腹部呈水肿现象。(2)西药组和中药组:有部分羊的膘情逐渐好转,被毛开始发亮,咳嗽变少甚至停止,羊精神状态变好。

2.2.2 肝片吸虫和肺丝虫检查(1)对照组:肝片吸虫和肺丝虫检测全部呈阳性,试验前后无明显变化。 (2)西药组:肝片吸虫检查有6 只羊呈阴性,说明已经治愈,仅有1 只呈阳性,未治愈;肺丝虫检查有6 只羊呈阴性,说明已经治愈,仅有1 只呈阳性,未治愈。 (3)中药组:肝片吸虫检查7 只羊均呈阴性,说明全部治愈;肺丝虫检查有6 只羊呈阴性,说明已经治愈,仅有1 只呈阳性,未治愈。 肝片吸虫病和肺丝虫病治疗效果,西药组和中药组治疗前后均差异显著(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见表2。

表2 各组羊肝片吸虫和肺丝虫检查统计

3 结论

苦楝树皮煎液治疗羊绦虫病、肝片吸虫病和肺丝虫病效果与西药治疗效果相当。 30 ~40 kg 羊可用新鲜苦楝皮0.15 kg 煎液代替吡喹酮+阿苯哒唑混合剂(1 ∶1)进行治疗。

4 讨论

4.1 本试验对绦虫的检查采用粪便检查法,采集的粪样是活羊排出的新鲜粪便,由于寄生虫的年龄、宿主的免疫状态、雌虫的数量、粪便的浓稠度、寄生虫卵在羊体内的分布等影响,排出虫卵的数量不均匀,无法代表体内虫体数量的比例关系,所以很难用具体的虫卵数据来体现羊体内的寄生虫数量,只能作为定性判断。 试验对经处理后的粪样(包括经过恒温箱培养14 d 后)进行多次镜检,只要粪样中检测到有1 粒虫卵,就确诊为相对应的羊患有绦虫病。在本次试验中对照组有7 只羊的症状和实验前的表现变化不大,但是排出的粪便第1 次并没有观察到和检测到寄生虫和虫卵,是经过恒温箱培养14 d 后才检测出来的,所以粪样检测时对每只羊排出的新鲜粪便若未检测出寄生虫或虫卵,需要对其排出的粪便在恒温箱培养14 d 后再检测才能确诊。 本次试验中的西药组和中药组治疗后的统计数据,都是粪便经过恒温箱培养14 d 后再检测再确认的数据。另外,肝片吸虫和肺丝虫ELISA 检测呈阳性的,也只能定性地判断为相对应的羊患有肝片吸虫病和肺丝虫病,但不能判断其中的含有量。 因此,总的来说本试验对寄生虫的检测实验都是定性实验。

4.2 考虑到本次试验是在5 月份进行,树皮含水量较大,树皮中的药效含量较低,加上所取的新鲜苦楝树皮部位为枝皮,苦楝素含量远低于茎皮和根皮[16]。 加上煎制药汤时苦楝树皮只切成较大的碎块和细条,煎制完后树皮全部取出,只用药汤,从皮中分离到汤内的药物成分不完全,所以用药取量较大,按平均每只30~40 kg 以上的羊3 d 共取新鲜苦楝皮0.15 kg。 另外,考虑到苦楝皮有毒性,其有毒成分主要为苦楝素,半衰期较长(口服半衰期为25 h),易蓄积,用量过大或重复使用可导致机体中毒[17,18],故设定给药方式为逐渐递减方式,即第1、2、3 d 用药量分别为 0.3、0.2、0.1 kg。 另外,苦楝皮性寒,味苦[1,19],煎制成的药汤味道也很苦,羊不肯自觉采食,故本试验采取灌服的方式。 在临床上如因用药量较大引起中毒反应,可立即用万年青(Rohdea japonicaRoth)5~10 g(鲜 20~30 g)煎水内服进行解毒救治[19]。

4.3 本试验用苦楝树皮煎液治疗羊绦虫病、肺丝虫病和肝片吸虫病效果理想,苦楝树皮作为广谱驱虫中草药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4.4 关于苦楝树的相关药用报道和本次的药用试验都主要用苦楝树皮,而其叶和籽的药效报道很少。对于苦楝树叶和籽的药物成分及药效情况,有必要作进一步研究。

4.5 本次试验只能证明30 ~40 kg 羊3 d 服用新鲜苦楝皮0.15 kg 煎液对驱除羊体内的绦虫病、肝片吸虫病和肺丝虫病有效,但是最低用量和最高用量还需要再作更多的药物定量治疗实验。

猜你喜欢
肝片吸虫病苦楝树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藏羊肝片吸虫病治疗与预防探索
一棵这样的树
试论那曲牦牛肝片吸虫病的防控措施
牛羊肝片吸虫病的综合防治研究
牛羊肝片吸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苦楝树
苦楝树
散养土鸡吸虫病的预防措施
我家旁边的苦楝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