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桩基静载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3-10 05:25谢京臣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桩基建筑工程人员

李 莉,谢京臣

(1.江苏省南通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江苏 南通 226000;2.江苏劲桩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0)

桩基技术是现代建筑工程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其主要作用在于将建筑上部的荷载传递到地下,对地基的沉降进行有效控制,从而防止因沉降不均对建筑工程稳定性造成的威胁。可以看出,桩基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基础性的影响,如果桩基质量的疏漏问题很可能转化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检测技术,对桩基状态进行有效把控,可以及时发现桩基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将安全隐患排除在最初阶段,为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但是在实践中也可以发现,尽管近年来桩基静载检测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应用逐渐增多,但是受复杂的施工环境及桩基本身的系统化特点影响,桩基静载检测技术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因此,新时期,只有有效突破这些问题,才能确保桩基静载检测技术实现预期的功能。

1 建筑工程桩基静载检测概述

桩基由基桩、联接和桩顶的承台共同构成,在建筑工程中起到牢固支撑的基础性作用。依照其基础受力的差异可以划分为摩擦桩与端承桩,随着高层建筑规模的扩大,桩基的应用也更加广泛。桩基检测技术是为了有效把握桩基的基本状态、排除其中存在的质量隐患而选用的一系列检测技术。静载检测技术是桩基检测技术中的重要构成,其主要检测原理是在桩基顶部施竖向的压力、竖向上拔压力或水平方向的推力,在桩基受力之后观察其在一定时间呢所产生的变化情况,并依照这些情况判断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单桩水平承载力,再对照建筑工程的设计内容与标准规范,判断桩基的承载力与基本质量。当前,静载检测技术在单桩极限承载力确定中,是误差范围最小、结果最为可靠的检测技术。

2 静载检测的重要性

静载检测技术,即静态负载检测技术,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极为广泛的检测技术。在对桩基施加不同荷载之后,桩基自身材料的因素、其所在地的外部环境、施工质量等均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相应地,静载检测的技术标准也较为严格,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均可能影响最终的检测效果。建筑工程作为现代化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公众对于其质量与功能均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建筑工程的理论体系也是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静载桩基基础理论的完善正是这一过程的基本动力。在实际施工中,只有落实精细化的检测理念,把握静载检测的实际情况,完成理论检测同实际工作的相互融合,才能助推现代施工技术的发展。

3 当前建筑工程桩基静载检测存在的问题

3.1 检测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静载检测的标准化、规范化要求较高,任何一个环节的偏差均可能对最终的检测结果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甚至转化为威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不确定性因素。检测人员是直接执行静载检测的主体,其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检测技术的应用及检测结果的判断。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建筑企业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逐渐被打破,但是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仍然较为深远,因此在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就静载检测而言,部分施工企业的检测人员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尚不熟悉检测技术中复杂的动作规范,甚至存在“边检测,边摸索”的情况,从而不能准确地依照规范操作要领组织静载检测,这显然与静载检测精密化、准确化的要求相悖。部分施工单位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工程主体建设环节,忽略了检测方面的投入,甚至没有预备足够的静载检测人员,或是存在“兼职”的情况,这都使得静载检测的规范性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3.2 专业设备准备不到位

静载检测需要运用专业化的检测设备,且由于检测规范化要求较高,因此检测设备也较为复杂,必须在静载检测开始前做好全面准备。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工期任务较重,不少建筑企业忽略了设备的准备环节,使得静载检测现场不能达到规范化要求,测试仪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尤其是现场基准梁的架设、锚桩、基准桩、试桩间的布置间距都与标准规范存在偏差,进而影响所测试到的桩基沉降量的准确性。在加载设备方面,不少建筑单位没有充分地准备,多使用大吨位千斤顶对小吨位桩进行测量,这会加大实际吨位的误差范围。

3.3 静载检测过程不规范

静载检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对于程序的规范性、科学性均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检测结果的把握也决定着能否达到预期的检测目标。因此,静载检测必须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避免随意性与主观性的影响。若是在检测中出现失误,如进行提前加压记录或是卸载时没有及时进行回弹观测,都会导致结果与实际情况相比存在较大的偏差。此外,静载检测的最终目的是为把握桩基质量提供参考,因此检测完成之后也应当提交完整、准确地结果。而部分检测人员对最后的“收尾”阶段存在一定的轻视,其所得出的总结性报告不能全面覆盖静载检测的实际结果,或是没有对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详细论述,或是在总结报告时使用了不规范的表达方式,都可能干扰分析人员的判断,从而转化为施工质量方面的误差。

4 提高建筑工程桩基静载检测水平的对策

4.1 加强检测人员的队伍建设

新时期,建筑企业的现代化发展不仅需要依托于施工理念的升级、施工技术的创新,更要对专业人员素质的提升给予足够重视,只有加强桩基检测人员的队伍建设,才能确保检测技术能充分发挥其预期功能,进而最大程度控制检测误差,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首先,企业要加强检测人员上岗筛选制度,确保检测人员均拥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要在其正式参与检测工作前进行专业能力测试,符合要求的人员才能具有签字权。其次,要加强对检测人员规范化操作的监督与控制,落实规范生产责任制度,将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与其绩效挂钩,引导其自觉遵循标准化规范要求。最后,要加强常态化的培训工作,确保检测人员的操作技术始终与现代检测的发展相匹配,以专题性的讲座、技术交底等活动,为检测人员把握工作要点及技术的更新情况提供机会,同时,要重视检测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营造规范操作的施工文化,严格打击各种恶意违规、忽略标准规范的行为,构建起一支专业素质过硬、职业素养突出的检测人员队伍。

4.2 做好现场设备的准备工作

检测设备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对检测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静载检测之前,要确保现场检测设备准备到位。首先,要依照工程的设计特点及桩基的实际情况,在确保能达到检测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选取操作便捷、经济性高的设备,契合建筑企业精细化发展的需求;其次,要落实设备检查工作,结合设备的具体参数、使用标准判断其是否存在故障问你,一旦存在故障情况,要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更换与维护;最后,确保检测器具均经过定期计量标定且保持在有效期之内,尤其是要确保千斤顶、油压表、自动化测试仪等关键设备达到规范要求,将误差范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4.3 保证检测结果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日益成熟,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与体量也不断扩大,相应的,桩基的应用情况也更加复杂,这也加大了桩基检测分析的复杂程度。因此,在静载检测中,必须保障检测结果的规范性与准确性,才能控制结果分析的误差状况。在利用静载检测判断桩基状态的过程中,要对桩基的实际变化状况进行完整记录,同时要将工程概况、土层分布等基础性信息进行有效总结,运用规范化的表达语言,形成规范的检测报告,为分析人员判断桩基状态提供更加精细化、全面化的参考。此外,要做好对检测信息及分析报告的保存工作,防止出现信息疏漏、文件遗失的情况,为工程质量的把控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依托。

5 建筑工程桩基静载检测发展的展望

桩基检测是保障建筑工程桩基质量的一种基础性手段,也是排除桩基质量隐患的前提性条件。桩基工程具有较高的隐蔽性,且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因此桩基检测技术应用的难度系数也较大,控制误差范围、提高检测精度是建筑企业必须持续探索的问题。传统桩基静载检测所采用的慢速维持荷载法,在实践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人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工期任务较重的建筑工程的推进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也很难适应当前桩基检测的需要。基于快速荷载试验的基础,积极吸收国外发达国家成熟的快速荷载试验内容,积极探索快速荷载试验法效果的提升,是建筑企业的重要任务。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及施工体系的成熟,自反力平衡法也是大承载力桩基试验的一种发展趋势。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静载检测作为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现代化桩基检测方法,有利于有效把握建筑工程桩基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为建筑施工企业分析桩基质量、排除质量隐患提供参考。但是在实践中可以发现,静载检测具体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静载检测效果的提升,甚至会对建筑工程质量的保障造成干扰与威胁。针对于这一现状,建筑企业要持续加强优化探索,切实提高静载检测的实际效果,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坚实的支撑。

猜你喜欢
桩基建筑工程人员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采用桩基托换进行既有铁路桥加固分析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桩基托换在鄂尔多斯大道桥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让桥梁桩基病害“一览无余”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桩土滑移对桩基临界荷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