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0-03-10 21:11
甘肃畜牧兽医 2020年11期
关键词:民乐县无害化粪污

李 明

(民乐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 民乐 734500)

民乐县立足饲草资源丰富、道路交通便利、政策扶持力度大等优势条件,大力发展绿色健康养殖,按照扩量、提质、增效要求,鼓励养殖大户和家庭规模户发展以猪、羊、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和特种养殖业,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截至目前,全县畜禽养殖达200.67万(头)只,畜禽存栏达105.71万(头)只,畜禽出栏达94.97万(头)只。

1 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

1.1 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配备情况

近年来,民乐县委、县政府连续多年出台“一号文件”扶持政策,对已建成的规模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同时,结合民乐县2018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的实施,目前全县正常运行的164个养殖场(小区)中已有158个配套了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其中生猪养殖场40个,奶肉牛养殖场48个,肉羊养殖场64个,家禽养殖场2个,其他养殖场4个)。全县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1.2 粪污还田利用情况

民乐县现有耕地107万亩,按照2019年全县畜禽养殖折合猪当量计算,全县畜禽粪污量为65.1万t,平均每亩耕地消纳粪污量为0.78 t。同时,根据《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一年一熟地区1亩地承载量不超过4个猪当量计,民乐县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还有一定空间。目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堆肥、肥水、垫料,2019年畜禽粪污产生量达65.1万t,堆肥发酵还田19.56万t,肥水还田17.35万t,用作圈舍垫料13.87万t。

2 畜禽粪污管理利用模式

2.1 引导发展生态循环养殖

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秸秆饲料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按照“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原则,推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循环发展模式。引导资金、技术实力比较强且具有养殖、种植等双向发展实力的企业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种草、养畜、粪便还田生态循环模式,实现草畜配套发展,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合理利用。

2.2 积极培育扶持龙头企业

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积极引导规模以下养殖场(户)与第三方处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委托集中处理的方式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全覆盖。支持甘肃星硕生物有机肥生产公司与县域内中小型养殖场(小区)开展畜禽粪便污染第三方治理合作,充分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出台有机肥“买一补二”政策,鼓励种植户使用有机肥,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

2.3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监管

引导规模养殖场牢固树立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履行环保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养殖场环评制度。健全完善粪肥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养殖场(小区)养殖废弃物去向及无害化处理利用台账。由环保、农业执法等部门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排放监管,对不达标排放的依法进行处罚。

3 存在问题

3.1 种养结合不紧密,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

大部分种植经营主体对有机肥认识不到位,只追求当前经济利益,不从长远考虑,忽视耕地地力保护,且有机肥成本较高、见效慢,得不到广泛推广应用。种养主体分离,存在搞养殖的不种植,种地的不养殖,大部分养殖场没有配套的粪污消纳基地,影响和阻碍了粪污资源化利用进程。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推广力度不够,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还田利用推广普及程度不高。

3.2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国家支持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建设资金有限,对养殖场(小区)不能做到全覆盖,且单个养殖场支持资金较少,一般每个场5万元左右,大部分建设资金需要养殖经营主体自筹,给规模养殖场全覆盖配备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带来了资金难题。部分大型沼气工程和生物天然气工程建设对用地、用电、信贷等方面的政策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协调解决已建成养殖场办理用地、用电、信贷方面问题存在一定困难。整合社会资本、资源投入粪污无害化处理建设运营不足。

3.3 养殖场对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投入和维护不到位

一是部分养殖经营主体环保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生产经营利益最大化,不愿把资金投入到畜禽粪污治理方面,忽视了畜禽养殖废弃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二是部分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简易且老化损坏较严重,不能够较好的发挥作用。三是项目资金配套有限,规模以下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较低,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配套不全。

4 建议

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是着力破解“发展养殖与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举措,需要农业农村、环保等相关部门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创新治理模式,强化责任落实,切实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取得新成效。

4.1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养殖户环保意识

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宣传力度,牢固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养殖经营主体的环保意识。大力开展环境监管“小微权力”清单化管理工作,建立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投诉举报制度,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格局,全面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2 坚持防治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

规模化养殖场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与常态化监管监测排查“两手抓、同推进”,坚决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对新(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在项目立项、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严格把关,并要求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引导鼓励养殖经营主体走种养结合的路子,逐步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4.3 加强监督检查,提高粪污处理设施利用率

由生态环境和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监管,定期深入所在辖区内养殖场进行监督检查,对堆粪场长期闲置或不合理利用的养殖场,责令限期整改并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养殖场充分利用粪污处理设施将粪污进行发酵还田,有效推动畜禽养殖规模化、生态化、集约化发展,促进全县畜牧业高质量推进。

4.4 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治理投入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以养殖场自筹为主,积极整合农业、环保、农业综合开发等各类涉农资金支持配强配齐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积极争取民间资金、社会资本投入资金、金融部门贷款资金,形成多元投入格局,通过多渠道筹资,做到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规模养殖场(小区)全覆盖,切实加快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程。

4.5 强化业务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创新培训方式,坚持邀请省市县专家进行理论培训与赴外观摩学习相结合,组织系统内专业技术人员、养殖企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学习借鉴先进的粪污资源化利用工艺、技术,大力推广符合县情实际的经济高效全量机械化施用模式,逐步建立健全产业链条,着力解决粪污资源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民乐县无害化粪污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新丝路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甘肃省民乐县第八届“思温杯”师生书画大赛优秀作品选登
扶贫结出教育“幸福果”——民乐县教育脱贫攻坚纪实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高值无害化利用 废白土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