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育法视角下高校烹饪专业学校跨文化能力自主培养模式探究

2020-03-10 15:39王琪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3期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

摘 要:高校烹饪专业学校中的学生锻炼跨文化能力主要是为了构建长效身份认同、适应跨文化以及学习其他民族或地区的语言所进行的持续性的过程。而深度教学法则是为跨文化能力自主培养模式的构建打下了良好的理**击。按模式提出了要将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充分的调动起来,并建设整体跨文化教育行动方案,利用该方案对学生的文化、语言以及专业知识进行深度整合,同時还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协助,帮助学生可以激发出自我的潜能,稳步提高跨文化的综合能力,构建出具体的社会文化身份和自我概念。

关键词:深度教育法;高校烹饪专业;跨文化能力;自主培养模式

引言

高等教育已经朝着国际化的方向不断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下已经将烹饪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培养作为整个学校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来看待。培养一名具有跨文化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复合型、高水平、高素质的烹饪人才。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深度教育法等相关理论,并正在培养学生观念和策略的角度上研究和分析高校烹饪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最终可以构建出具有动态化、整合化以及跨学科式的高校烹饪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自主培养模式。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高校烹饪专业学生深度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含义

当下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之一,在各个国家都呈现出了文化多元化、多样化以及交流化的态势。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运用对话、学习以及深入交流的方式方法我国高校学生的跨文化素养提升。跨文化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可以帮助高校烹饪专业学生构建统一化的身份认同、适应不同的文化以及更好地学习其他语言。另外要注意的是高校烹饪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的锻炼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特定的培训课程结束后,跨文化能力的课程也应当长期持续下去。这除了是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专业技能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还是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形成良好的自觉培养意识和深度反思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可以在未来的发展进步中获得更多的好处和益处。

由此笔者将高校烹饪专业学生深度跨文化能力培养定义为:在对高校烹饪专业学生等个人生活体验和学习习惯的差距为基础,要求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将自身的烹饪专业技能知识、文化素养以及语言等各领域相结合,建设出能够促进自我发展、符合个人学习特征、具备专业化自我指导学习的项目。同时高校烹饪专业的学生也会树立起具有较强包容性、尊重性的跨文化态度,积累相对扎实的文化知识,可以对跨文化情景过程中所出现的各项冲突与问题采用多样化和有效化的方法进行解决。

(二)深度教育法与深度跨文化能力自主培养模式概述

深度教育法指的是通过特定的教学方法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文化相结合,进一步帮助学生建设起具有深度化、有效化教育知识结构。该方法应用到高效烹饪专业学校跨文化能力自主培养模式中则充分体现出交互式、灵活性极强的超越学科本身的教育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以深度教学法为指导理念,同时融合了开放式课程设计理念与跨文化教育理念,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利,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和自我指导学习理念。总的来说,在深度教育法视角下的高校烹饪专业学校跨文化能力自主培养模式中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通过制定出具有整体性的教育行动方案,并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和开展能够进行自我指导性质的教育项目,促使学生把不同学科之间具有关联的知识内容展开联系,进而可以对这些知识和理念结合起来应用;二是将过程作为学习的导向,并对学生内在动机和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加强重视,引导学生通过使用个性化的学习方法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三是深度教育法和跨文化能力自主培养模式都需要教师改变现有的教学认知,还要对自身的教师角色重新定位。教师从课堂的控制者和主导者变成了资源的提供者和引导者。在深度教育法的理念指导下,高效烹饪专业跨文化能力自主培养模式。

二、高校烹饪专业运用跨文化能力自主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传播我国的饮食文化理念

由于跨文化教育本身具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特征,要把学校作为开展跨文化教育的主体,同时引导整个社会形成特定的跨文化教育氛围。烹饪专业与其他的专业相比更适合开展和推广跨文化能力自主培养模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餐饮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主要分类体系之一,同时也成为了传播文化的重要方式。我国的烹饪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国家的软实力和精神态度,同时也是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法,受到了其他国家的人民喜爱;二是西方的烹饪技术也随着文化交流进入到我国,也被我国广大人民接受并给予一定的认同。这样的认同是基于西餐通过积极的吸收中国文化对自身进行改革创新,属于跨文化教育的产物。因此,高效烹饪专业利用深度教育法构建跨文化能力自主培养模式可以将我国的饮食文化理念传播到别的国家,让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对中国的文化以及国家形象都有新的认知。

(二)顺应了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在这个过程中酒店餐饮行业也参与到了国际化的发展态势之中。尤其是世界知名的餐饮酒店管理集团都入驻中国,这些行业的外籍主管或行政总厨数量较多,主要是以英语进行交流,而且所发布的官方语言或者是在召开会议时都是以英文作为通用语言。目前部分高校的烹饪专业在跨文化能力自主培养方面有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很难适应外资企业中的工作模式和交流方法,因此只能长期从事制作相对粗糙的菜肴加工这类较为初级的工作,导致职业发展的道路并不通畅。此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国餐饮和酒店管理集团也不断的朝着国外寻找新的市场。但是,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几乎所有企业都会遇到由于中外文化之间差异性较大,最终出现了跨文化管理和融合的问题。企业希望可以招聘一些既具备国内外烹饪技术,又对国外的语言和习俗了解和熟悉的复合型人才。由此,高校烹饪专业开展跨文化独立自主培养模式的建设可以满足企业和市场对于人才的发展需要,培养出既具有熟练的烹调工艺和了解国内外语言文化的人才。这也是顺应了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不仅引入了西方文化,而且还引导我国的文化向外拓展。在这个过程中中外文化处于不断的交流和交融的过程中。因此培养出具备跨文化理念、熟悉国外文化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下国家为了顺应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在深入教育的理念下烹饪专业的学生通过建设跨文化能力自主培养模式,不仅可以具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烹饪技术,还可以具有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创造性思维,对各国饮食理念和文化有着更加深入和准确的认知。因此,就需要对现有的高校烹饪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进行深入的培养,构建出跨文化能力自主培养模式,训练学生高水平跨文化能力。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方法才能引导高校烹饪专业的学生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的前行。

参考文献:

[1]彭斐.“一带一路”倡议下面向境外就业的烹饪专业双语教学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04):148-150.

[2]黄伟.不同层次烹饪专业课程结构分析[J].现代食品,2019(23):31-34.

[3]王艳玲.结合烹饪英语教学浅谈跨文化交际下的菜名翻译[J].福建茶叶,2019,41(11):296-297.

[4]闵二虎,何小龙,杨明.从“失衡”走向“平衡”:高职烹饪专业人才供需矛盾的现状与对策[J].河北职业教育,2019,3(04):5-7.

[5]夏育成.烹饪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96-97.

[6]杨铭铎.烹饪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目标、路径与对策[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9(01):1-7.

[7]黄娟.中职烹饪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及研究——以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为例[J].现代食品,2018(15):186-190.

[8]王琪.浅谈高职院校烹饪专业跨文化教育的内涵、必要性及途径[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7):118-120.

[9]楊铭铎.不同层次烹饪专业培养目标分析[J].美食研究,2017,34(01):35-39.

[10]闫学春.基于“工学结合”的中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9):76.

[11]吴春容,丰雪,彭柳.语用翻译视角下自贡盐帮菜的跨文化传播[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03):89-98.

[12]王娜.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研究[D].河南大学,2013.

[13]卜雪梅.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为例[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5):56-59.

作者简介:

王琪(1982.11-)男,汉族,浙江杭州人,党员,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酒店管理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川菜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川菜企业海外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研究,CC18G21.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系   浙江 杭州  310000)

猜你喜欢
跨文化能力
高校英语教师跨文化能力的调查研究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与思辨能力培养探究
浅谈高职德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商英国标》指导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
跨文化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
跨文化能力过程式模式研究
从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论中华文化走出去
高校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