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例新生儿糖尿病患儿家庭延续性护理的随访结果分析

2020-03-11 08:21谭秋香连群陈丽石羡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23期
关键词:低血糖家属新生儿

谭秋香,连群,陈丽石羡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福建厦门 361000

新生儿糖尿病(neonataldiabetesmellitus,NDM)是一种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主要是指新生儿出生6 个月内所出现的糖尿病,发病率为1/40 万~1/30 万[1]。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通常起病急,表现为酸中毒、脱水、呕吐、恶心、多尿、消瘦以及进食减少等症状。 患儿常在不同就诊原因中发现血糖高,完善进一步检查得出诊断,这无疑让患儿的家庭难以接受,虽住院时血糖调节稳定,积极指导血糖监测、喂养及药物调整相关知识等,家属掌握良好[2]。 但出院后家庭的护理却是比较随意,不予重视。 该文选择该院收治的17 例新生儿糖尿病患儿,给予家属糖尿病护理专业指导,多种途径加强糖尿病知识宣教,强调门诊随访重要性,督促加强日常照料,从而与家属一起获得了比较有成效的家庭护理。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该院收治的17 例新生儿糖尿病患儿,诊断明确,住院期间予胰岛素及格列本脲调整血糖,血糖平稳后予办理出院,出院后11 例予口服格列本脲片,3 例予皮下注射胰岛素,3 例不予药物干预。 电话随访均有联系到位,家属愿意配合问卷调查。

1.2 方法

1.2.1 血糖监测记录本 参照诺《我的个体化血糖监测日记》,因新生儿糖尿病患儿年龄小,血糖监测时机有所不同,因此由该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患儿姓名,年龄或月份,测量时间,测量值,喂养时间,药物使用时间或剂量,1 页/d。

1.2.2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表 由该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身高(身长)、体重、头围、大动作发育、精细动作发育、语言发育,以《中国7 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3]为参考,该标准由原卫生部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制订,于2009 年6 月2 日正式公布, 该标准包含了男童身高、体重、头围和平均值标准和女童身高、体重、头围和平均值标准。 同时参照了《小儿神经精神发育进程》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4]。

1.2.3 糖尿病问卷调查该问卷 该问卷旨在评估患儿家属对新生儿糖尿病知识的认识程度,专业家庭护理指导前后均有一份,内容一致,采用选择题形式,问卷问题与答案解答均由该科室糖尿病内分泌专业主任制定,主要包括糖尿病认识日常误区、药物使用方法、血糖监测方法及血糖正常值范围、门诊随访内容、各监测指标正常值。

1.2.4 质量控制 该次调查均由该课题组成员完成。 在进行调查前均经过统一培训,其内容包括研究介绍、参与方式、指导语和答谢。 该研究研究对象相对较少,资料收集基本采用家属记录,间接采集的方式,为排除回忆偏倚,通过微信加强沟通交流,指导正确记录,在每次随访时将记录的资料收集、整理。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9 年1—6 月实施家庭护理指导后血糖监测水平、生长发育情况、家属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及掌握均逐渐升高。 见表1。

3 讨论

3.1 健全糖尿病患儿家庭护理体系

在家庭护理中,护士是面对面地与患儿及家属接触,护士的角色不仅是患儿照顾者,更多的是患儿和家庭的健康教育者、咨询者和管理者[5]。 家属是患者日常生活中联系最为密切的群体,护理人员应充分利用这一社会支持系统,发挥其监督和促进作用[6]。 新生儿糖尿病的发病率低,但随着更多人对新生儿、儿童糖尿病的认识,建立更加完善的医院-社会-家庭护理机制,充分调动家庭成员的积极性,督促、引导家庭的高质量护理[7]。

3.2 加强糖尿病知识宣传及家属心理护理

新生儿糖尿病发病率很低,患儿家属缺乏新生儿糖尿病的知识,心理上存在各种忧虑,在确诊和接受疾病后,护理过程中畏手畏脚,患儿的成长中会出现各种小情况,不清楚是正常的还是和疾病有关,更不知道怎样处理[8-9]。 因此,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和指导新生儿糖尿病知识,建立了糖尿病微信群,群里有新生儿糖尿病患儿家属、儿童糖尿病患儿家属,专业糖尿病医生及护理人员,可以随时咨询、探讨。 鼓励家属提出疑问,讲述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大家一起探讨,并给予正确指导。

3.3 掌握血糖监测,加强低血糖的观察及处理

反复宣教,讲解血糖监测的意义,正确、熟练监测血糖,掌握测量血糖的时机,以及血糖正常值的范围。指导发病最初1 周加强血糖监测,每2 个小时或1 个小时监测1 次血糖,掌握患儿血糖变化规律,之后逐渐减少血糖监测次数,选择最易出现低血糖的时间段,至少每日固定时间监测3 次,以便及时发现临界低血糖,出现低血糖表现时立即监测血糖,并予立即处理[10]。 采血前对采血末梢进行按摩,使充血良好;采血时严格无菌操作,从指趾远端开始挤血,采血后增加按压时间;采血部位经常更换。 建立血糖记录本,规范记录,方便查看及对比。 指导家属掌握低血糖反应表现,日常护理时要随时提防低血糖的发生,熟知低血糖反应,总结自己孩子发生低血糖时的症状,怀疑低血糖时,立即监测血糖,如果不方便测血糖,根据经验按低血糖处理,轻者立即喂养,重者立即予口服10%葡萄糖糖水(买1 包葡萄糖糖粉,按使用说明配置)[10-11]。 该次研究中,有1 例患儿血糖比较难调整,波动比较大,出现低血糖的次数多,指导家属总结经验,只要发现患儿手脚冰凉就立即测血糖,即能发现低血糖,同时立即喂养,再根据喂养经验,调整喂养量,发生低血糖的次数明显减少,且血糖值低却不危。

表1 2019 年1、3、6 月患儿血糖监测指标情况[n(%)]

3.4 加强用药护理

该次研究17 例患儿中,有11 例出院后口服格列本脲片,3 例不需要药物干预,3 例皮下注射胰岛素,对其中11 例讲述了格列本脲片的作用机制,告知合理储存,避免潮湿,影响药效,注意购买时的有效期及剂型,喂药时如果剂量很小,指导将每粒药充分溶解于12.5 mL水中,再根据所需剂量乘以5 倍给患儿服用,服完后再用温水荡涤注射器给患儿服用。 服药过程中需定期复查肝功能。 对其中的3 例患儿家属,讲解胰岛素相关剂型特点,指导正确购买,正确储存,正确使用胰岛素笔,指导家属熟练掌握注射方法,加强注射部位皮肤护理。

3.5 熟练掌握喂养技巧

喂养调整、药物调整、血糖控制3 方面平衡,最终使患儿生长发育正常。17 例患儿中,6 例混合喂养过渡到人工喂养,11 例人工喂养,指导母乳喂养时,告知家长使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到奶瓶中,每顿记录奶量后再喂养,奶粉喂养时,告知家长采用营养价值相对较高的奶粉,以保证患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观察患儿吃奶情况,吃奶量少时需加强血糖监测,血糖低时予口服糖水,记录患儿每日喂奶情况,固定时间及频率喂养,夜间也要及时喂养[12]。

3.6 重视生长发育的监测

血糖控制的好坏最终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该次研究中,指导家属建立生长发育记录本,出生后前3 个月应每周监测1 次体重和身长,3~6 个月,每2 周监测1 次, 并记录大运动及智力发育情况,6~12 个月,每1 个月记录1 次,1~3 岁,每半年记录1 次,并重点记录运动及智力发育情况。

3.7 加强督促门诊随访

研究中发现患儿发病前3 个月,家属会精心照顾,按时随访,待血糖控制平稳,生长发育良好,家属会放松警惕。 值得一提的是新生儿糖尿病分为暂时性新生儿糖尿病和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 前者发病率约占NDM 的1/2 甚至更高,大部分患儿在发病后18 个月内可以自行缓解,但是50%的患儿会在生长发育期复发,一旦再次发生就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进行维持治疗,因此需要加强随访观察。 因此向患儿家属多次强调门诊随访的意义和重要性,为每一位患儿预约好门诊随访时间,督促按时随访。

猜你喜欢
低血糖家属新生儿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