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邓小平《南方谈话》

2020-03-11 09:09邱琳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4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邱琳

摘 要:改革开放距今已有四十多年,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南方谈话作为社会主义话语建构的典型范例,不仅体现了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的思考,还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内涵。本文从南方谈话的要点出发,分析邓小平理论与其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南方谈话的创新性与重要性。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南方谈话;马克思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伟大的转折,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我国国情,总结了以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经验,开辟出一条有利于中国发展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与创新性的观点与思想,为改革开放与中国发展指导了前进方向。其中,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成为了典型代表。南方谈话不仅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还极大的推动了改革开放在中国的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就已经初步发展起来,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被不断完善,邓小平在南方的讲话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整个理论体系成型。八十年代的中国正是处于国际关系复杂、国内经济有待振兴的局面,此时正是需要一个大政方针的指导,无论是从意识形态还是政治经济上都可以明确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1]邓小平通过对各方面的综合分析与考量,坚定并且深刻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才是时代课题。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才能谋求发展的机遇,而中国只有发展壮大,才能够更好的融入为世界和平做贡献中去。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指导下,邓小平不仅解决了改革开放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还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2]同时,他也注意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更有利于农业发展,而科技实力与教育水平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看来,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观点。一方面是继承与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建设之中,将马克思主义放在指导地位,以国情为基础,吸收借鉴前人的经验与教训,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都去学习其优势,从而归纳总结出适合中国发展的方法。另一方面,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国实际的经济道路进行创新性改革。在改革道路上,要大胆尝试,有冒险精神,失败挫折是在所难免的,遇到挫折及时调整,唯有如此,才能探索出一条真正合适的道路。[3]

读完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要点,我不仅能够感受到要点中包含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邓小平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创新的勇气与精神,以及他灵活的辩证思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让人们明白了第一生产力其实是科学技术、对于改革开放要敢冒敢闯、社会主义的本质等等。我国曾一直向苏联学习实行计划经济,而邓小平可以勇敢的接受人们的质疑,提出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够使我国经济充满活力,我认为这是难能可贵的。事实也证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做到了解放生产力与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另外,他辩证的分析中国国情,提出要将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以合适的方法统一起来。[4]在国际局势变幻动荡的年代,维持国家稳定是基本要求,在稳定的同时又要谋求发展,故而改革开放任重道远。这三点缺一不可,只有维护國内的稳定与和平,才能够让人们安心下来进行经济建设,才能在农村和城市进行改革,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资源合理配置,最终迎来发展与共同富裕。

目前我们正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在新时代阶段中,我们更要学习与借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创新性改革思维,对国际环境与国内局势进行辩证思考,在马克思主义信念指引下,促进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娜.邓小平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J].南方论刊,2019,(3):15-17

[2]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OB/OL]. http://www.cssn.cn/zt/zt_xkzt/mkszyzt/jngcdxyfb170zn/ddlxyxy/dxpyxy/201802/t20180201_3836417.shtml, 2018,02,01/2020,06,11.

[3]张晓燕.从《南方谈话》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5):135-136

[4]王莙霞.从“南方谈话”论邓小平的革命风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39(9):1-5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100000)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