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

2020-03-11 21:19唐艳君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数学教学

唐艳君

【摘 要】 国内外不少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越高,学生学业成就越高。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很多学生谈“数”色变,害怕数学、逃避数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部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过低。当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不注重学生对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本文通过结合具体的案例,介绍初中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自我效能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找到自信,越来越爱学习数学。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培养策略

一、引言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班杜拉最早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经过20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他在1997年出版了《自我效能感——控制的实施》一书,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具有组织和执行达到特定成就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感就是人对自己作为动因的能力信念,它控制着人们自身的思想和行动,并通过它控制着人们所处的环境条件,因而,自我效能是自我系统中起核心作用的动力因素。具备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愿意接受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加强学习的投入和面对学习困难时的坚持性,能够灵活运用学习策略,并具备较为突出的学习自我调节能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的杜宵丰和刘坚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数学自我效能感可以显著预测数学成就,并且显著影响学习坚持性;学习坚持性可以显著预测数学成就。从事数学教育心理方面的喻平教授也指出数学自我效能感影响数学学习,是因为数学自我效能感与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的运用和自我监控密切相关,相较于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能更好地运用学习策略,并能对学习结果进行监控。初中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阶段,特别是初一,不管是科目的内容还是难度,很多学生在心理上都很难适应。就数学而言,它是相当抽象的一门学科,学生更望而生畏,因此,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自我效能感十分必要。

目前,对自我效能与数学教学方面的研究者大多数是高校学者,主要是对自我效能感与学生学业成就的相关性方面进行研究,很少结合具体的教学例子给出教学策略,一线教师对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这说明目前自我效能感在数学教学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加强。

二、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

1.因材施教,跟进教学

每个学生的知识体系、学习基础不尽相同,对于自我效能感比较弱的学生,特别是在课堂上表现出比较不自信(包括课堂回答问题、做练习速度慢和做题错误率高)的学生,我们要多与其沟通,了解他哪些知识点比较薄弱,然后给出相应的题目让其进行练习,练习要从简单的开始,进行小步子螺旋式的练习锻炼。

2.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學生积累多一些成功的学习经验

学生只有在比较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才愿意更好地去展示自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如下几点:(1)要有友善和宽容的态度,居高临下的教师只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教师多一点笑容,学生心理会多一分温暖;(2)尊重课堂上的每个人;(3)善于表扬,教师要设置适当难度的问题,哪怕学生回答错了,也要找到他做得好的地方,比如:这位学生想法很独特、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5)关爱学生,90%的老师说热爱学生,但他们教的学生90%都说感受不到老师的爱。

3.小组合作学习,以优促弱,适当奖励

Johson等(1981年)研究发现,相较于竞争环境或个体化结构,合作性组织中的成员普遍更多地互相鼓励和帮助,自我效能感也更高,这说明合作式教学的有效开展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是有益的。每个小组起个组名,比如数学先锋组、超越组、争霸组、最强大脑组等等,这些励志的组名会无形地暗示学生:作为这么优秀的小组的一员,自己也不能拖后腿。分小组的时候要安排学习好的和差的同学一组,平时教师要渗透团结互助的精神。同时也要分阶段地进行奖励,设置最团结的小组奖、最乐于助人个人奖、最积极进取奖等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对于自我效能感弱的、学业水平低的学生尤为突出,我们知道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找不到学习的意义,感觉学习比较枯燥,觉得自己没能力学好数学,也不敢问老师,小组合作学习会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慢慢提高数学知识水平,才能更有信心地去学习数学。当然,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我们要注意选择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确保每个同学在合作学习前先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如果学生没有思考就忙于讨论,一些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和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就容易充当旁听的角色。

4.制定合宜的目标

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小到每次的测验,大到期中考、期末考,老师也可以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指导下,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结合平时的学习情况帮助其制定目标,同时指出该生在哪些知识点应该多下功夫,并且坚定地和学生说: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如果考试有进步,老师要及时给予奖励。

在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时候,我们要注意鼓励的语言不要过于泛滥,对于每个学生,每一次的鼓励都要有针对性。在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的同时,要张弛有度,不能让学生没有纪律,过于放松。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需要各科教师以及学生、父母等多方面配合,效果会更佳。

自我效能感对于提高学生学业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不管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我们在数学课堂中都要把它渗透其中。在讲解数学题的教学中,比如: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40天完成,若乙队先做30天后,甲、乙两队一起合做20天恰好完成任务,请问:(1)乙队单独做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2)现将该工程分成两部分,甲队做其中一部分工程用了x天,乙队做另一部分工程用了y天,若x,y都是正整数,且甲队做的时间不到15天,乙队做的时间不到70天,那么两队实际分别做了多少天?对于这道题,一部分同学因为小学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有一部分同学会因为题目过长而觉得题目很难,以至于一开始就恐惧,觉得自己是不会做这道题的,那么老师此时应该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旧知回顾: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没给出时一般看成单位1。教师结合简单题目进一步回顾:对于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40天完成,那么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多少?学生很快可以通过公式求出是。接着和学生一起审题(1),从问题出发,可以先设乙队单独做需要x天,回到问题内容,一句句解读,“若乙队先做30天后,甲、乙两队一起合做20天恰好完成任务”,我们可以根据这句话列出怎样的等量关系呢?教师:乙的工作效率为,也就是一天可以做的量,那30天呢?学生:。教师:甲、乙合作一天的工作效率是多少?学生:。教师:那合做了20天是工作量怎么表达?学生:。一步步解读,学生很快能得出问题(1)的方程为:+=1。这时老师可以说:其实一句句解读题目并不难,我们不要恐惧它,看似是八年级的内容,其实我们在小学已经学过了类似知识点。接着老师继续带领学生分析问题(2),这样学生不管是学生心理上还是认知基础上都更容易接受一些,讲授完如果还有一部分同学不懂,可以给两三分钟进行小组互教环节,小组长或者懂的同学对不懂的同学进行指导。

自我效能感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业水平和其他学科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我效能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性指标,每个年级的学生的数学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水平都不一样,目前还是非常缺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针对性、实效性、持久性的培养方案,因此,探讨出一套完善的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案在教学实践中有着重大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孔凡折,曾峥.数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67-68.

[2]Carmichael C,Taylor J A. Analysis of Student Beliefs in A Tertiary Preparatory Mathematics Cours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36(7):713-719.

[3]PajaresF.Self-Efficacy Beliefs,Motivation,and Achievement in Writing: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Reading and Writing Quarterly,2003,19(2):139-158.

[4]杜宵丰,刘坚.八年级学生“数学兴趣”“数学自我效能感”“学习坚持性”与“数学成就”的关系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02):29-34.

[5]喻平.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李季,王小棉.班主任基本功-班级管理的基本技能[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12):9.

[7]边玉芳.学习的自我效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8]王翠萍.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实验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2005.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数学教学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高校教师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