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03-11 22:37黄少洪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培养方案实施策略核心素养

黄少洪

【摘 要】 小学数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包含着众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容,积极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说明了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阐述了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及精心安排課程内容这四种主要的教学形式,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案;实施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教育问题的文件,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将核心素养作为当前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越来越关注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投入到教材知识学习当中,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一、小学数学教育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1.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是教育部新提出的教育概念,要求学生掌握较强的理论基础,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小学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较高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充分掌握数学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创新性思维能力,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利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自主找寻问题的答案,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从而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升专业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数学内容的学习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建立起良好的问题意识,提升自身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可以自主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

2.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教育特征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应当注重课堂教学普遍性的实施特点,将数学知识传授给每一位同学,创设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策略,引导全体学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深刻理解教材的内容,掌握数学知识所具有的内涵。除此之外,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时,教师应当积极引进课外教学的内容,利用课外知识填充课堂教材的内容,不仅使学生掌握数学教材的理论知识,提升文化素养,更要培养学生建立起健全的情感态度,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提升数学技能,从而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化的发展,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育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1.深入研究数学文化知识,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

文化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不断深入地研究教材内容,深刻理解教材中的重点知识,梳理出完善的知识体系,进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立足于课堂教育思考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挖掘出教材中有效的教育知识内容,使学生投入到教材学习当中,掌握数学文化的构成元素,体会到数学文化的学习乐趣,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拓宽他们的知识层面,增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

2.增加理论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能力

生活经验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了解知识的主要手段。教师应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去讲解教材中的内容,使学生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全面掌握数学文化知识,了解数学知识的文化内涵,认识到知识点在生活中的体现,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增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发掘出生活现象反映出的数学问题,自主利用生活经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究出问题的答案,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材的内容。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精心设计出课堂提问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教材中的问题,让学生可以根据问题了解到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通过问题逐渐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自主分析出问题的实质内涵,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关注到教材知识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自主发现教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问题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数学文化所具有的特点,通过问题感受到数学文化所具有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4.精心安排课程形式,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了解知识、感受文化的主要环境。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精心安排课程的讲授形式,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创建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重视培养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熟悉数学文化知识,增强他们的运算能力,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精心安排课程的活动形式,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解决课本上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先对一些计算问题进行估算,对运算法则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找寻到清晰的解题思路,解答出问题的答案,从而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我国教育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关注到他们核心素养的提升,使学生逐渐满足社会的要求,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可以很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深刻解读教材的内容,精心安排课程的教学活动形式,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使学生掌握到良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较强的科学思维能力,从而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罗文平.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探讨[J].神州,2017(31).

[2]何凤秋.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思考[J].中华少年,2017:163.

猜你喜欢
培养方案实施策略核心素养
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战略新兴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