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联合雷公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2020-03-12 06:46任洁董玲玲李琴聂振华
关键词:沙利度胺雷公藤银屑病

任洁,董玲玲,李琴,聂振华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天津医科大学,天津300070;3.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以T淋巴细胞介导的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分化异常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银屑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与遗传、感染、免疫异常、代谢紊乱等因素相关。银屑病因其病程长,易复发,影响美观,多伴有瘙痒,给患者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和极大的精神压力。我院采用沙利度胺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伴有瘙痒的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伴有瘙痒的银屑病患者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0~65岁,平均(41.68±11.54)岁。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在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无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③本临床观察开始之前2个月内未系统服用过激素、免疫抑制剂、维甲酸类药物。

排除标准: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②有影响药物口服吸收的患者;③对沙利度胺及雷公藤多苷过敏者。

1.2 方法 治疗组:口服沙利度胺(生产厂家: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705)25 mg/次,3次/d。口服雷公藤多苷片(生产厂家:浙江得恩德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3020422)20 mg/次,3次/d。治疗8周。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0 mg/次,3次/d。治疗8周。2组均外用我院院内制剂硅乳膏。治疗期间忌烟、酒,禁食辛辣、刺激之品。分别于治疗开始第2、4、8周复查血常规、肝功能。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治疗后瘙痒评分-治疗前瘙痒评分)/治疗前瘙痒评分]×100%。疗效判定:疗效指数≥95%为临床痊愈,70%≤疗效指数<95%为显效,30%≤疗效指数<70%为好转,疗效指数<30%为无效。瘙痒程度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VAS评分0为无瘙痒,VAS评分1~3为轻度瘙痒,VAS评分4~6为中度瘙痒,VAS评分≥7为重度瘙痒。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相关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为3.08±3.36,对照组为4.17±2.90,t=2.21>t0.05(6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从总有效率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χ2=4.27>χ20.05(1),P<0.05为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治疗前2组瘙痒评分比较,t=1.23<t0.05(60),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2组瘙痒评分比较,t=3.71>t0.05(6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2组瘙痒评分比较,t=0.52<t0.05(60),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治疗组、对照组分别有5例、4例肝酶轻度升高,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表1 2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 (分,±s)

表1 2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 (分,±s)

注:t=2.21,P<0.05。

分组 n PASI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10.91±3.39 3.08±3.36对照组 30 10.76±3.01 4.17±2.90

表2 2组治疗后总疗效 例(%)

3 讨论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考虑与遗传、感染、免疫等因素相关。目前普遍认为银屑病是一种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相关皮肤病。雷公藤多苷是从中药雷公藤中提取而来的一种非甾体免疫抑制剂。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辅助性T细胞(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IL)-23可以诱导Th17细胞分泌IL-17A、IL-17F、IL-22等炎性因子[1]。IL-17是重要的促炎性反应因子,参与了银屑病的炎性反应[2]。IL-22可以使角质形成细胞磷酸化,促进其过度增殖,同时又能影响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抑制其正常分化[3]。前列腺素E2是一种单核细胞分泌的炎性介质,其可以增强Th17细胞因子的表达[4]。雷公藤活性成分可以抑制单核细胞分泌前列腺素E2,进而影响Th17细胞的分化[5]。还有研究表明。雷公藤可有效抑制T细胞增殖,并抑制Th17细胞产生炎性因子IL-17[6]。雷公藤还有直接的抗炎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与释放、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消除水肿等[7]达到抗炎的目的,可以减轻银屑病的炎性组织损伤。

表3 2组治疗前后瘙痒评分 (±s)

表3 2组治疗前后瘙痒评分 (±s)

分组 n 瘙痒评分治疗前 治疗4周后 治疗8周后治疗组 30 5.53±2.11 1.57±1.96 0.17±0.65对照组 30 5.57±1.98 3.73±2.52 0.27±0.83 t 1.23 3.71 0.52 p>0.05 <0.05 >0.05

雷公藤多苷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银屑病的治疗,我院在治疗伴有瘙痒的银屑病过程中发现雷公藤多苷联合沙利度胺疗效显著,可以增强其抗炎、调节免疫的作用,更快的缓解患者的瘙痒症状。沙利度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谷氨酸衍生物,成功治疗了许多免疫相关皮肤病,其主要的药理作用为抗炎、抗血管生成、免疫抑制。沙利度胺目前广泛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8]、克罗恩病[9]等疾病的治疗,在皮肤科主要用于治疗白塞综合征、红斑狼疮、结节性痒疹、光化性痒疹等[10]。高水平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以刺激中性粒细胞、T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系列银屑病相关的IL如IL-6、IL-8等,沙利度胺可以通过降解TNF-α mRNA,抑制TNF-α的合成,从而减少IL的生成[11]。Verma等[12]发现,沙利度胺能抑制某些淋巴细胞亚群的增殖。所以将其与雷公藤多苷联合使用可以共同发挥调节免疫的功能,使银屑病患者的免疫水平回归正常。沙利度胺可以通过抑制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的产生,从而使银屑病患者皮损处的血管生成减少[13]。有效控制皮损进一步发展。临床中发现,沙利度胺还有显著抑制瘙痒的作用。可能与其对前脑睡眠中枢的镇定安眠作用相关,其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14]。

笔者的临床观察发现,沙利度胺联合雷公藤多苷可以通过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且可以更快缓解患者的瘙痒症状,提高患者生活水平。但因本临床观察样本量少,在此仅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思路,希望以后可以在此方面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求为银屑病患者提供更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沙利度胺雷公藤银屑病
个性化健康教育实施在银屑病护理中的应用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雷公藤药材及制剂雷公藤多苷片中7个质控成分
沙利度胺致心动过缓回顾性分析
不同炮制方法对雷公藤中雷公藤内酯甲和雷公藤甲素的影响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沙利度胺在皮肤科的应用
沙利度胺对IL-1β介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沙利度胺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的放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银屑病开关,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