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厚皮片移植治疗手掌疣状痣1例

2020-03-12 06:46刘瑶光黄贺袁涛洪小洁郑丽君蔡明龙张学军
关键词:线状角化皮疹

刘瑶光,黄贺,袁涛,洪小洁,郑丽君,蔡明龙,张学军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0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6岁。因右手掌、头面部、躯干、上肢皮疹偶伴瘙痒36年余,于2019年6月2日就诊我院。患者自出生后右侧手掌、头面部、躯干、上肢出现淡褐色丘疹,呈疣状增生,皮疹范围随年龄增长不断扩大。右手掌皮疹日益严重偶伴有瘙痒不适,呈冬重夏轻,食用辛辣刺激食物,自觉皮损加重。既往外用激素类乳膏及维A酸类药物治疗无效。患者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食物等过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右手掌可见食指与中指至腕部一长约15 cm、宽1 cm呈带状分布、颜色为肤色的疣状凸起,见图1。右侧头面部、躯干、上肢见不规则片状黑褐色皮疹,表面干燥、粗糙,质地触之较硬。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正常。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局灶角化不全,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见图2、3。诊断:疣状痣。手术治疗:全麻下沿手掌疣状皮损范围切除皮损,同时采用辊轴取皮刀于大腿内侧取刃厚皮片移植到手掌,见图4、5。术后予以常规消毒换药。2个月后随访,患者皮损愈合良好,留有疤痕,右手中指指尖残留部分疣状痣皮损,见图6、7,拟行二期手术治疗。

图1 术前:右手掌可见食指与中指至腕部1条长约15 cm、宽1 cm呈带状分布、颜色为肤色的疣状凸起。

图2、3 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局灶角化不全,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

2 讨论

图4、5 术后即刻:取大腿内侧刃厚皮片移植至手掌术后切除的疣状皮损处。

图6、7 术后2个月:右手掌可见食指与中指至腕部1条长约15 cm、宽1 cm呈带状分布、棕褐色疤痕,中指指尖残留有疣状皮损。

疣状痣(Verrucous nevus,VN)又称表皮痣、线状表皮痣、单侧痣等,同病异名达数十种之多。VN是皮肤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一,本病通常在出生时或婴幼儿期发病,但偶尔也有在10~20岁左右发病,部分患者皮损在学龄期或青春期加速生长[1]。VN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VN是一种先天性嵌合性皮肤病,在胚胎发育早期体细胞发生非致死性突变,继续分裂并迁移至表皮,与正常表皮细胞交错镶嵌,形成嵌合性皮肤损害,因此皮疹常常沿机体Blaschko线分布。散发病例文献报道指出VN表皮细胞过度增殖与GJA1、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类磷脂酞肌醇-3-激酶a催化亚单位(PIK3CA)等基因突变有关[2-4]。

VN临床本质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所形成的皮肤错构瘤,临床表现主要为密集的乳头瘤样、角化过度性丘疹,颜色可为正常肤色、淡红色、黄褐色至黑色,境界清楚,皮疹触之较硬,皱襞处皮疹常因汗液浸渍而较软。VN在临床上常常按照皮损累及面积分为局限型、炎症型、泛发型或系统型。局限型皮损常常位于躯体一侧,呈线状或斑片状,皮损面积较小;炎症型皮损相对于局限型往往面积更大,可呈线状、乳头瘤状等,皮损基底部发红,大多数患者皮损常常自觉瘙痒;泛发型又称系统型,皮损广泛分布于全身,呈线状、片状、涡纹状,部分患者可并发骨骼和神经系统疾患。VN病理主要表现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表皮突伸长及乳头瘤样增生,并可见颗粒层增厚及柱状角化不全,基底层黑素增多,炎性反应型患者尚可见灶状角化不全及轻度棘层水肿,真皮内轻度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因此VN需与线状苔藓、线状扁平苔藓、线状银屑病等相互鉴别[1,5]。

目前为止对于VN尚无统一标准的治疗方法,目前文献报道其临床治疗上大致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切除是治疗皮肤病较为常用的手段,对于局限性皮损或最终可设计成皮瓣的皮损,手术切除至皮肤皮下脂肪层后,患者皮损得以全部切除,复发可能性几乎为零[6-7]。但是对于本文患者,由于手掌皮损较宽及部位复杂性,直接切除缝合或设计皮瓣可能性不大,故而本次手术采用局部切除联合刃厚皮片移植术,术后恢复良好,但本次患者由于指尖部位的复杂性,在一期手术时未切取干净,日后可行二期手术进行治疗。因此,对于线状、局限性及较大范围的不规则型VN,手术切除是较为满意的治疗手段,应当进一步推广用于VN的临床治疗中。其他治疗手段如激光[8-10](308 nm准分子激光、二氧化碳激光与铒激光、皮秒532 nm钕掺杂钇铝石榴石激光等)、维生素D衍生物或糖皮质激素乳膏外用[11]、系统口服或外用维A酸类乳膏[12-13]、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制剂Etanercept等也有一定疗效[14],但大多数文献报道均为个案报道,样本量较小,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尽管VN治疗方案较多且各有优势,但大多数治疗方案仅仅缓解皮损的进展,缺乏大样本量的临床数据进行证实,绝大部分VN患者尚未能根治,且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存在复发现象。目前认为仅根治性手术切除术是治疗VN的有效措施,但尚不适用于泛发型VN患者;另一方面,VN病情迁徙,长久不愈,患者皮损处可并发其他恶性肿瘤性皮肤病如基底细胞癌及鳞癌等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预期[15-16],因此,尽早明确VN发病机制显得至关重要。在未来,应当进一步开展大型临床研究,进一步明确VN发病机制,针对其致病基因开发靶向药物仍是各种类型VN临床治疗的首选。

猜你喜欢
线状角化皮疹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不可判定性
3例易误诊脂溢性角化病例展示及分析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
线状生命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A Doctor’s Visit
慎辨麻疹与药疹
儿童出皮疹应考虑哪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