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区凤凰单丛茶现代农业产业园

2020-03-12 08:42翁鹏程汤松廖静兰
广东茶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潮州市凤凰产业园

翁鹏程 汤松 廖静兰

(1潮州市农业局 521000 2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510630 3潮州市潮安区金福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521000)

一 产业园创建必要性分析

潮州市潮安区主要是以茶叶、水果、花卉、淡水鱼、优质粮等特色农业产业为主,其位置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中下游,东邻饶平县,南连汕头经济特区,西与揭阳市揭东区交界,北与梅州市丰顺县接壤。地处深圳、汕头、厦门三大经济特区的交汇点,位于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的“金三角”地带,是连接珠三角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两大经济板块的重要节点。创建潮安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粤东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基础,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是推进粤东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动力引领,是提高现代农业市场竞争力的根本举措,是推进全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根本保障。

经过多年发展,潮安区农业农村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产业基础、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但产业大而不强、发展不平衡、质量效益不高、品牌建设缓慢、绿色生产滞后等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加工条件、设备落后,与现代产业 “机械化、标准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产品品牌不规范、市场有待扩张,与现代产业“大品牌、大市场”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绿色生态种植技术未得到广泛推广。四是茶旅结合不充分。五是市场竞争激烈。

二 产业园基本概况,现状与优势

潮安区是广东重要的农业优势特色县,茶叶在省内、国内具有特色。潮州市潮安区凤凰单丛茶省级现代农业产 业园涵盖凤凰镇全境、归湖镇和赤凤镇部分区域,具体地理界限为:凤凰镇全境,归湖镇高原村、高峰村、高升村、东明村、碗窑村、山梨村、大坪村, 赤凤镇黄山坑村、杉坪村、浮石村、葵山村、四望坪村、田湖村、安溪村。产业园位于潮州市东北部、潮安县北部山区,地处潮安、饶平、丰顺、潮安区四县交界处,介于东经116°35′~116°45′,北纬23°50′~23°55′。其中单丛茶一直是潮安农业的主导产业,潮安区以凤凰单丛茶为优势产业,先后获得“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广东十大茶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称号,“凤凰单丛茶”也先后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入选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填补了省内空白,联农带农成效突出,成为了粤东现代农业重要名片。

凤凰单丛茶闻名海内外,是世界罕见的优稀茶树资源。产业园是全国单丛茶产业的核心区域,具有极佳的种植资源禀赋,拥有悠久的种植文化传统,积累了先进适用的栽培技术,已形成了涵盖良种选育、标准化种植、加工流通与品牌营销、茶旅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2017 年凤凰单丛茶种植面积 7.44 万亩,占全区茶叶种植总面积(7.8 万亩)的 95.38%,是潮安凤凰单丛茶的生产核心区域。项目区气候为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叶产区具有山高日照短,云雾雨量多,冬春不严寒,夏暑无酷热的天气特点,非常适合茶树生长,茶树生长没有明显的休眠期,四季都可产茶。产业园区域茶叶栽培历史悠久,据《潮州府志》记载,始于南宋末年,至今已有 900 多年历史。相传南宋末年,宋帝卫王赵昺南逃路经乌岽山,口渴难忍,山民献红茵茶汤,饮后生津止渴,赐名为“宋茶”,后人称“宋种”。至清同治、光绪年间(1875 年—1908 年),为提高茶叶品质,人们通过观察鉴定,实行单株采摘、单株制茶、单株销售方法,将优异单株分离培植,并冠以树名。当时有一万多株优异古茶树均行单株采制法,故称凤凰单丛茶。凤凰单丛茶形美、色翠、香郁、味甘,有诗云“愿充凤凰茶山客,不作杏花醉里仙”。目前,凤凰镇保存由树龄 100年以上的古老茶树 15000 多株,200 年以上的古老茶树 4600 多株。这些古老茶群被茶叶专家和教授誉为“中国之国宝,是世界罕见的优稀茶树资源”。目前,产业园拥有国家级茶树良种 1 个,省级茶树良种 8 个,区域茶园良种率达 96%,良种无性系 83%,居省内领先、国内前列地位。单丛品种是我国自然花香最清高、花香类型最多样的优势品种。凤凰茶品种类型很多,现有 80 多个品系,有黄枝香、蜜兰香等十大香型茶。

三 产业园发展定位、规划与目标

(一)发展定位

目前潮安区凤凰单丛茶产业园深入落实新时代城乡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战略,对接全省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并结合自身优势,对今后的发展,明确了“广东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引领区、粤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粤东农业强镇与乡村振兴样板区、广东品牌强农与融合发展示范区、粤东农村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先行区”五大总体定位。将统筹布局凤凰茶叶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旅游、文化、研发、服务等功能板块,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种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企业和农民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培育壮大茶叶优势主导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在推进产业兴旺的同时,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为促进潮安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总体形成“一心驱动、两园引领、一廊拓展、九基地支撑”的空间功能布局框架。

(二)发展规划

区政府预计投资1.2亿元用于产业园的建设,目前产业园已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在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基础上,鼓励园区农民通过“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产业园内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数量日趋增多,规模不断壮大,效益不断提升,已成为产业园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生力军。全区拥有各种农业龙头企业 19家,其中国家级 3 家、省级 5 家、市级 3 家、区级 8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179 家。

其中,“一心驱动”以建设潮安区单丛茶科技创新与加工展示中心,位于产业园凤凰镇政府附近,以广东南馥茶叶有限公司为带动,建设集科技研发与服务一体的创新与加工展示中心。“两园引领” 以建立单丛茶种质资源保护示范园与单丛茶特色文化茶园,其分别位于产业园凤凰镇凤西村大庵附近和凤凰镇乌岽小天池等地,以潮州市潮安区凤凰日月茗茶业有限公司和广东千庭茶业投资有限公司为带动,建立单丛茶古茶树种质资源保护示范园,并在现有启动休闲配套建设,以高规格打造产业园茶文化、潮汕功夫茶博物馆,建设打造特色产业景观,深入开发特色茶叶相关产品,延伸养生文化,打造成为集生产、加工、科研、试验、示范推广、科普教育、技术培训、文化展示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文化茶园。“一廊拓展”以建设完善单丛茶产业兴旺与乡村振兴长廊,与“潮州加快‘一体两翼三带四平台’建设、打造北部生态发展区联动区”衔接,依托凤凰山系,整合凤凰镇、归湖镇、赤凤镇现有单丛茶产业基地,整合古茶树、凤凰山等现有景点,按照农旅融合的方向,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休闲旅游功能拓展。在高标准打造茶产业推进产业兴旺的同时,积极打造茶艺体验、茶事活动、茶文化演绎、观光茶园等特色项目,建成全区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展示样板。“九基地支撑”是指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要强化标准化规模大基地的要求,结合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创建工作,重点在产业园单丛茶种植优势区域,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的大型原料基地。具体包括:凤凰镇广东南馥茶叶有限公司、潮州市天下茶业有限公司、广东千庭茶业投资有限公司、广东天池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潮州市潮安区凤凰嘉茗茶业有限公司、潮州市吉云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赤凤镇潮州市丹桂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潮州市潮安区赤凤镇炜业茶园、归湖镇潮州市恒泰农业有限公司示范基地。

产业园规划中的重点工程有:凤凰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提升工程,凤凰单丛茶精深加工提升工程,凤凰单丛茶科技创新驱动工程,凤凰单丛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工程,潮安凤凰单丛茶品牌提升工程及乡村振兴样板打造示范工程。

凤凰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提升工程将配套设施完善的标准化茶叶种植基地,完善种植基地机耕路、排水渠、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后预贮间建设等,对原有茶园进行提升换新。凤凰单丛茶精深加工提升工程将主要用于生产大棚和加工用房、完善现代标准化生产车间建设,配套相关设备,逐步改变单机加工作业向机电一体化、智能化茶叶生产线的现代化加工方式转变并全程完善溯源信息。凤凰单丛茶科技创新驱动工程将加强与国家和地方科研机构联系对接,联合地方其他龙头企业,围绕全产业链发展对科技需求,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重点加强农业信息化、绿色生物农业、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等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与应用。凤凰单丛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工程将以地方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茶园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良的茶树品种,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加工、品鉴销售于一体的现代都市景观茶园, 让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潮安凤凰单丛茶品牌提升工程将以潮安区茶叶协会、各大企业为实施主体,整合当地等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资源,做大做强“凤凰单丛茶”区域公用品牌,推进潮安单丛茶区域品牌创建和推广,开展举办茶叶文化节和茶叶品牌推广活动;制定潮安地区茶叶质量标准、茶叶品牌推广标准。乡村振兴样板打造示范工程将重点实施农村“五化”改造、综合环境整治、基础设施配套、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农村移风易俗“N 合 1”品牌创建等建设内容,推动园区内全部中心村达到生态文明乡村标准。

(三)发展目标

新的产业园将发挥潮安区凤凰单丛茶的品种资源优势和产业规模优势,以促进现代要素聚集、产业技术带动为引领,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产出效益提升和农民持续增收为主线,围绕主导产业,定位高端农业,打造绿色生态品牌,按照产业经营组织化、产品生产标准化、服务管理信息化、现代科技集成化、设施装备高端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产地环境生态化的总体思路,促进园区农业生产、加工、研发、示范、服务等相互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岭南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引领区和样板区。

到 2021 年,预计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1、产业集群式发展

产业园一二三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 10亿元,占产业园总产值比重达到 79%以上。茶叶生态化、标准化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2021 年将达到 7.8 万亩。单丛茶标准化种植基地分别达到 1 万亩。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新业态发展良好,产业融合优势明显,加工流通的第二三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总产值之比达到 3.54:1。

2、科技支撑明显升级

茶叶领域的现代科技要素加速集聚,招引 3 家以上国家级、省级科研单位参与产业园建设,建立 2 家以企业为中心的茶叶科技创新中心,产业园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70%以上。良种良法配套,良种覆盖率达到 100%,信息进村入户信息服务站全覆盖。

3、基础设施条件完备

产业园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备,建立相应的农产品采后处理、加工流通、包装设计,茶叶产后商品化处理链条装备齐全。产业园公共基础设施基本实现现代化,水、电、路、讯、网络等条件完善

4、绿色可持续发展

种养结合紧密,农业生产清洁。全面推行“一控两减三基本”,率先在全国实现“三不、两零、一全”的总体目标。绿色有机肥、堆肥、农家肥使用率达到 80%;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质量可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9.9%以上,绿色与有机食品认证比重达到 32%以上。

5、集约规模经营显著

构建起多种形式适度规模主导的农业经营格局,建设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预计培育涉茶省级龙头企业 1 家,市级龙头企业 3 家,区级龙头企业 10 家,涉茶市级及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数量达到 15 个。重点推进茶叶二三产业的发展,培育 15 家茶叶加工企业、5 家茶旅结合的经营主体,特色品牌茶叶网上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将达到 30%。

6、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农民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引导普通农户以资金、设施装备、收益权等入股参与产业园建设,探索建立园区产业链、创新链、组织链、资金链、安全链等一体化的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新机制,入园企业与基地农户、合作社普遍建立“保底+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涉农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带动产业园农民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提供农民全产业链就业人数达 3 万人,产业园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 21454 元,实现建设期内增长 15%,明显高于当地产业园外农户水平。

猜你喜欢
潮州市凤凰产业园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凤凰飞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潮州市汛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潮州市暴雨气候特征分析及气象服务对策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2015年9~12月卫浴领域节水认证(CQC)证书清单
凤凰精选TOP10
无声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