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乡村经济发展思路创新研究

2020-03-12 23:38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引言

“乡村经济发展”问题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当前乡村经济的发展相较于以往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在新形势下,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统筹推进,全面发力,重点突破。

一、河南乡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乡村经济现代化基础薄弱

河南作为中部内陆省份,城市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速度并不滞后,但就乡村经济来讲,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内东部、南部省、市乡村。这不仅包括农业经济的发展、乡村建设水平,还有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资金投入,甚至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也不甚理想,

另外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河南乡村人口的流出和粮食增产问题。

排除教育人口流出,务工经商向城市流出人口仍是占比较大的一组数据,这部分人群往往是青壮年期流出,能较快接受新思想、执行力也较强。这部分人群的流出,不仅使得乡村土地种植缺少人力资源,对河南乡村企业的创建和发展也是一种损失;粮食增产隐忧。虽然近年来国家对粮食补贴的力度逐渐加大,但必须正视各行业物价逐年上涨的现实,粮价上涨的速度远远低于其它商品物价上涨的速度,补贴效应被蚕食。同时土地的流转速度不断加快,土地流转的非农化和非粮化导致乡村耕地逐渐减少,乡村耕地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再加之乡村企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未全面推广,河南乡村经济的现代化尚需有较长时间发展。

(二)农村人居环境落后

城市以便利的交通条件、健全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密集的人才等条件,成为众多企业、投资者的优先选择。反观乡村,其发展状况与城市存在较大的距离。就交通运输条件而言,虽然在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四好农村路”的背景下,乡村地区已经基本实现县与乡、乡与乡、村与村之间的公路网络,但受到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限制,乡村地区在公路规划、公路维护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特别是乡村物流方面,商贸物流、乡村快递和供销运输的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就基础设施而言,乡村地区第二产业有待升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此外,乡村的文化活动单一、村民安全饮水工程尚未全面落实,人居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就资金和人才方面来说,河南省虽是人口大省,但在政策、交通、经济上存在明显弱势,所以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扶持不足,在这种条件下,乡村地区的发展更加艰难。现阶段乡村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在引进外资和利用城市资源方面处于弱势;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也普遍较低。农村留不住人才,引进人才也缺少吸引力,虽然目前已经实施引进乡贤和发展乡村精英的策略,但效果并不明显。

二、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新的方式

(一)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要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一是要强基础,二是要补短板。要“强”,必须实现本省在稳定提升粮食产能,地方各级部门需加强宣传和指导,唤醒农民对于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对农民实行高标准粮食种植激励,激发农民种植热情。同时要增强农业科技领域创新,尤其是加快本省内的农机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农机改造和创新基地建设发展,除平原地带,同时推动农机在丘陵地区的普及;加强对农民种植技术和农业知识培训,保证培训人数和频率,加大农业专家对农业种植的实地指导力度,让技术培训和指导真正在乡村得到落实。各乡村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不逾越耕地红线,保障耕地面积;使耕地向建设用地流转变为向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各部门联动合力;全面推进各乡村开展高标准良田建设,持续推进农业生产供给侧改革,发展互联网+农业,促进粮食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方式、销售方式的转变。

(二)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河南当前省内现状,大部分乡村,集体经济不健全,二、三产业发展规模尚比较小,区域化、网络化的布局没有全面形成。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是统筹谋划和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的行动纲领。

河南省应根据党中央的行动纲领要求,一是委派专业人员对全省每个乡村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了解省内各区域乡村产业发展状况及差异性,各乡村产业创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调查基础上针对性制定措施,解决省内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针对乡村经济建设,河南应本着着眼于长远发展,各部门联动,省内各区域协同,围绕乡村经济振兴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持续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和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大力扶持农村合作社、农业组织发展;使河南乡村经济发展形成合理布局,打造区域龙头企业和著名品牌,鼓励各企业积极创新产品和技术,以地区特色带动产业发展;再者,结合本地现实情况和有利条件,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乡村民俗等,大力开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旅游经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三)以基层党建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以一核多能型党建激发党群活力,使党建引领农村社区治理,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一方面,深化党建单元重置,在“合村并组”背景下,建立“总党支-分党支-党小组”三级党建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成立党群理事会,使党组织阵地不断前移,党员服务力量与资源不断下移,充分调动无职党员和基层群众力量让群众真正回归农村治理主体本位。另一方面,依“地缘”建设党组织,使区域性党建充分整合辖区内党建资源,更好推动乡村发展;依“业缘”成立党组织,将党建融入经济单元,推动发展“村企联建”新模式,探索完善“联村党委+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公司”等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模式。

(四)探索人才队伍建设新模式

创新发展“引才、用才、育才”的用贤模式。可以采用联系、推荐、选举等办法吸纳有能之人和有才之士,通过聚合和引入乡贤,弥补乡村人才资源短缺,增强乡村后备力量。其一,聚焦村内英才,基层政府通过组织村干部进户访问,登记村内各类能人的基本信息,为选贤做准备,将其作为村庄、村小组具体事务的对接人。其二,着眼村外能人,可借助其在村的熟人获取联系方式加强联系;也可趁本村能人回乡之际,组织村干部与其座谈,学习其在外经验,共议村庄事务,共谋村庄发展。其三,培育和吸纳人才,乡村地区要不断加大对本区教育事业支持力度,开展专业的教育培训,鼓励学有所成的青年人回到自己的家乡,肩负起振兴家乡的责任。

(五)创新举措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利于为农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和谐的环境。一方面,加强对乡村房屋、耕地、企业等空间的规划建设管控,合理布局,加快构建新型农村集约化居住的模式,有效解决村民建房住房需求与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切实推进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化农村垃圾回收处理、农村河道整治、公路养护,等方面的市场化运作,鼓励和组织村民开展自治、共治,凝聚村庄共识合力。最后,持续有效地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问题的科普,促进村民对政策的深入理解,规范村民行为。

总结

乡村振兴是全方位的振兴,是一个长期的、需要持续推进的过程,各个区域的乡村发展存在差异,其历史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和优势各不相同。总体而言,村庄应根据党中央的纲领文件和指示精神,在深入调研结合本区域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模式的创新、方法的创新、手段的创新和组织机制的创新,从而走出一条乡村特色发展之路,走上乡村振兴之路。

猜你喜欢
农业农村经济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