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对大学生信念教育的途径与实践研究
——以遵义市为例

2020-03-13 13:43黄源镜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红色大学生

黄源镜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贵州 遵义 563000)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先进文化,不是红色和文化的简单叠加,而传递的是一种革命的精神、一种奋斗理想、一种伟大的信仰、一种崇高的价值观,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努力拼搏、奋斗不止,为祖国的独立自主、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甚至自己的生命。遵义作为一座红色之城,红色文化十分丰富,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而且品位高、教育价值大。著名的如遵义会议会址、毛主席故居、红军山烈士陵园、习水女红军纪念馆等,这些特色独具的红色文化,是革命先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值得我们万世传承的精神财富、力量之源。因此,依托遵义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加强和创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好路径。

一、遵义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遵义时作出的“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重要指示精神,同时也为了更加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笔者以学生为主体,以遵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为依托,以争做红色基因传承者、做学生成长引路人为主线,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和创新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遵义红色文化丰富多彩、不胜枚举。提到遵义红色文化,人民首先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遵义会议、毛主席故居;提到遵义红色文化,人们还会想到红军山烈士陵园、习水女红军纪念馆;提到遵义红色文化,人们自然也忘不了“四渡赤水出奇兵”、“强渡乌江”、“娄山关大捷”等这些中国革命的奇迹和红军战士欧阳文所作的诗——“遵义会议挽艰危,全军将士喜上眉。重占遵义施巧计,再夺娄山显神威……”这些红色文化,每一处无不蕴含着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座烈士陵园、每一条革命道路、每一首革命歌谣、每一句革命箴言、每一个革命故事,无不折射出革命先烈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以及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命运屈服的高尚品质;无一不体现出遵义特色、凝聚着中国力量,彰显出中国精神。而作为红色之城,最能彰显遵义红色文化的遵义会议精神,内涵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其精髓主要体现为“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务求必胜”,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我们党凭借着坚定不移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意志、勇往直前的自信,无坚不摧的勇气,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创造出了长征路上的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员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遵义红色文化具有非常高的教育价值。新时代,我们要与时俱进,要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遵义时做出的“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融入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尤其是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不断挖掘遵义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在参观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中,在缅怀习水青杠坡革命英雄纪念碑、娄山关战斗遗址中,在追寻遵义红色足迹、重温峥嵘岁月的过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使心灵得到感化,理想得到升华,信念得到的提升,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因此,加强和创新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仅重要,更是必要。

1.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

中国梦向世人宣告了一个饱经沧桑、命运多舛的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抛头颅,洒热血,用崇高的信仰、高尚的行为完美诠释了理想信念的真谛。因此,通过“中国梦”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把中国梦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中,引导广大大学生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满腔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实实在在的行动,通过革命先烈的榜样示范作用,激励广大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奋发图强、顽强拼搏、争优创先,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坚定对中国梦的信心。

2.是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变化需要

现在的大学生,多为“00后”,有不少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但很少经历挫折,而且还伴随着不良精神文化的冲击,面对物质诱惑时,会感到迷茫、困惑、无助,理想信念易发生动摇和变化。对此,高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及创新载体来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大学生的“四个自信”。

3.是大学时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宋代文学家苏轼也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说明理想信念对一个人未来所能达到的成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大学时代,正是人生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之际,也是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刻。理想信念的崇高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做怎样的人。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能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增强自信,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不屈的斗志、顽强的毅力,开辟人生新的航程,乘风破浪到达胜利的彼岸。

4.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1]这就是“四有新人”。学生要让人生有意义,活得精彩,活得充实,活得意气风发,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努力争做“四有新人”。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信念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真正的生活。”可见,远大崇高的理想信念能点燃人生的激情,激发人的潜能,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大学时期是规划未来、设计人生的关键阶段,因此,大学生要以争做“四有新人”为目标,坚定理想信念,做到不动摇、不放弃,努力拼搏、奋发有为、乘势而上,从现在做起。学校要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把学生努力培养成为“四有新人”。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的调查是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依据之一,科学把握和分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有利于高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关活动的开展。

(一)调查对象、方法及样本情况

1.调查对象:遵义某高职学校大一、大二的学生

调查的对象采用随机抽样选取,主要以遵义某高职学校大一、大二的学生为主。

本课题组选取遵义市某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之所以选取遵义市的某高职院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是因为:遵义地区既不属于发达地区,在西部、在贵州省,又不属于太落后地区,因此,从区位、地域上看,具有代表性;高职院校的学生既不属于普通本科高校,又不属于高中,层次上相对居中,不高也不低;遵义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且极具代表性,便于笔者结合实际展开调查。

2.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被调查者对红色文化的认识,被调查者对理想信念的认识、各高校利用红色文化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等4个部分。问卷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为辅。采用匿名形式进行,以便能科学、客观、真实地了解情况。

由于遵义各高职院校学生人数众多,本次调查采用了调查分析法、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等方法,使笔者得以深入了解问卷涉及的四个方面的情况,从而为依托遵义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和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和方法作好铺垫。

3.样本情况

为了提高问卷的回收率,本课题组采取到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校园等场所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7份,有效回收率为97.4%。在回收的问卷中,从性别看,男生235人,占样本总量的48%;女生则有252人,占样本总量的52%。其中,有11人来自大城市,56人来自中小城市,48人来自乡镇,372人来自农村。

(二)调查结果

本调查核心内容为调查问卷的后三个部分,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情况

(1)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30.2%的大学生选择“有短期理想,且信念坚定”;有18.1%的学生选择“有短期理想,且信念不坚定”;有24.07%的大学生选择“有长远的理想,且信念坚定”;有27.57%的学生选择“有长远的理想,但信念不够坚定”。

(2)成为一名大学生的主要目的

通过调查发现,7.3%的大学生认为成为一名大学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理想抱负”;35.28%的学生认为是“学习,了解更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24.4%的学生认为是“获取文凭方便以后找工作”;认为“为自己的人生奋斗打下基础”的则为32.98%。

(3)大学阶段大学生对理想的调整情况

通过统计发现,大学阶段,“不曾改变,一直专注于同一个理想”的大学生占13.3%;因“思想逐渐成熟而改变”的占47.1%;“因别人的影响而改变”则为5.7%;“为适应家庭或就业形势而改变”的占33.7%。

(4)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情况

从调查结果发现,13.7%大学生选择“在入学时没有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21.3%的大学生选择“制定过,但是现在已经改变”;38.3%的学生认为“有,但是没有下一步计划”;认为“有,但现在觉得不现实”的学生则为26.4%。

(5)相信会成功实现自己理想的情况

从调查结果可看出,27.9%的学生“相信会成功,因为有信念的支撑”;10.9%的学生“相信会成功,但是觉得成功与信念无关”;40.1%为“还不知道,因为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信念有时很空洞”;20.9%认为“不确定,因为理想有时与努力不成正比”。

(6)认为可能会影响追求理想的因素

从调查结果发现,认为“个人能力有限”的学生人数为15%;认为“碰壁,路途坎坷,总感到不顺心”的学生人数占33.8%;认为“自己有能力却没有遇到好机遇”为11.3%;认为“学历的高低会影响追求理想”的人数占18.2%;认为“人际关系影响追求理想”的占11.3%;认为“父母及其他人不赞同而影响追求理想”的学生则为10.4%。

(7)认为对人生观建立影响最大的因素

从统计发现,认为人生观建立“受父母长辈影响”的占30.5%;“受书籍影响”的占26.3%;“受生活阅历影响”的占32.4%;“受朋友同学影响”的占5.3%;选择“受媒体影响”的有5.3%。

(8)认为如何选择目前就读的专业的因素

认为“家人替自己选择的,并不是自己热爱”的学生占28%;认为是“自己一直感兴趣”的占34.3%;认为是“根据社会就业前景做出的选择”的学生只占23.9%;认为是“学校调剂”的则占13.7%。

(9)认为使学生放弃或改变理想的因素

从统计发现,认为是“我的思想成熟了”的学生占48.7%;认为“我曾经努力过,但失败了”的占27.1%;认为“理想不现实,无法实现的”的占22.3%;而认为“别人劝我放弃,更现实点”的则为1.9%。

(10)认为实现理想的动力信念的因素

从调查发现,认为为了“让家人能过上好日子”的占37.7%;认为为了“让别人看得起”的占16.9%;认为为了“自己美好的将来”的占16.9%;认为“为自己的另一半而努力”的占14.1%;认为“为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只占8.9%;认为“为实现理想而报效社会”的占2.4%;而认为是“父母、师长及朋友的鞭策和鼓励”的只占3.1%。

(11)认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大学期间做了些什么

从调查发现,25.3%的学生认为是“认真学习专业”;15.6%的学生认为是“加入社团”;而选择“做兼职”的学生则占了41.3%;“其他的”则占17.7%。

2.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了解及其他基本情况

(1)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

从调查情况发现,回答对红色文化“没听说过”的大学生占1.6%;回答“了解一点”的为69.3%;认为“了解”的占24.5%;回答“非常了解”的则只有4.3%。

(2)大学生对红色知识感兴趣

从调查发现,回答对遵义红色知识“没兴趣”的大学生占4.92%;回答“一般”的则占到了60.9%;而对红色文化“感兴趣”的为26.9%;回答“非常感兴趣”的则只有7.2%。

(3)红色文化对生活的积极作用

调查发现,认为红色文化对生活“总是有积极作用”的有3.36%;认为“经常有积极作用”的为21.3%;认为“有时有积极作用”的为63.5%;认为“没有积极作用”的占11.78%。

(4)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革命事迹了解

调查发现,对一些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革命事迹的情况回答“了解很多”的学生为10.06%;“比较了解”的为23.68%;“了解一点点”的为58.70%;回答“不了解”的也有7.55%。

(11)了解红色文化的途径

调查得知,通过“当地红色文化和遗址”了解红色文化的学生为40.2%;回答通过“上网、媒体宣传”了解红色文化的为22.5%;回答通过“学校网站”了解红色文化的只占2.8%;回答通过“红色影视作品及书籍”了解红色文化的为34.4%。

3.学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

(1)学校对红色教育重视程度

从统计发现,认为学校“重视”红色文化教育的只占32.7%;认为“一般”的为50.8%;认为“不重视”的为9.2%;而认为“走形式”的为7.3%。

(2)学校举办有关红色文化活动

从调查结果分析,认为学校“经常举办红色活动”的只有10.1%;回答“偶尔举办”的则多达54.8%;认为“很少举办红色活动”的为24.3%;认为“没有举办过红色文化活动”的居然占到了10.7%。

(3)周围的人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

统计发现,回答身边的人对红色文化“比较了解”的只有5.1%;认为“一般”的则达到47.6%;认为“知道一点”为46.4%,回答“一点不知道”的为0.82%。

(4)学校是否有宣传红色文化

调查发现,认为“学校有宣传红色文化的网络”的为19.79%;认为“没有的”为12.3%;回答“不知道的”则达到让人吃惊的64.1%;回答“没想过的”也有3.67%。

(5)了解我国红色文化途径

从统计发现,通过“上网”了解红色文化的为31.26%;通过“课堂”了解红色文化的为19.83%;通过“长辈教授”了解红色文化的为26.85%;通过“媒体宣传”了解红色文化的占22.03%。

(6)希望通过什么方式接触红色文化知识

从统计发现,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接触红色文化知识的占27.68%;希望通过“阅读书籍”接触红色文化的为20.66%;希望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接触红色文化的为34.50%;希望通过“互联网”接触红色文化的为17.15%.

(7)对参加红色文化的宣传的态度

调查发现,对参加红色文化宣传“持积极参加态度”的学生为44.9%;认为“参加的人多才去”的为18.16%;回答“有伴才参加”的为28.5%;态度坚决,回答“不去”的学生居然也有8.38%。

(8)红色文化是否可以起到潜移默化教育作用

调查发现,认为红色文化“可以”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的大学生为71.03%;回答“不可以”的为7.24%;回答“不知道”的为12.68%;回答“没想过”的学生也有9.05%。

(9)学校对红色文化宣传,开展的活动的情况

调查发现,回答“学校为宣传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的学生占43.37%;回答“组织学生参加红色革命基地教育实践活动”的为31.32%;回答通过“公众平台的宣传交流”的学生为12.05%;回答“学校根本没有开设有关红色文化课程”的学生居然为13.25%。

(10)学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实际意义

调查发现,认为学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非常有意义”的学生为22.8%;回答“很有意义”的为55.9%;回答“没有意义”的为7.5%;回答“根本没想过”的学生为13.7%。

(三)调查分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少数无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

通过如上的问卷调查结果,可看出,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如对“大学生是否拥有理想,且信念坚定”的调查得知,拥有长期和短期理想的学生人数为264人,占被调查学生人数的54.3%。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及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并有坚定的信念作支撑。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西方不良文化及价值观侵蚀,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状,他们不关心时事,不懂得关爱他人,就连起码的做人道理都不懂,更谈不上树立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对自己的父母都出言不逊,不理不睬。而且随着生源素质的下降,现在部分大学生不爱学习,不爱上课,成天沉溺在网络世界里,精神空虚,理想信念模糊、不稳定,一旦遇上挫折,理想信念极易动摇,易发生改变,且入党动机功利性强,没有从思想上理解入党的深刻含义,把入党看成是捞取政治资本,以便将来就业之需。此外,再由于一些高职院校“重技能轻人文”的影响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授课内容的空洞无物、套话空话太多,缺乏说服力、感染力。这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及理想信念教育。

2.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无所不能,给大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以至于价值取向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学生把课堂、课后很多精力都花在玩手机游戏、看不良信息上了,这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三观”的正确取向,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从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的调查发现,只有24.07%的大学生选择“有长远的理想,且信念坚定”;而选择虽“有长远理想或短期理想,但信念不够坚定”的学生人数两项之和则达到了45.67%。

(2)学校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

一些高职院校对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不够,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作用,认为大学教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只要学生掌握了必须的专业能力,能顺利就业就行了,致使理想信念教育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处境。从问卷发现,认为“学校通过红色文化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选择“重视”的只占32.7%,认为“不重视”的也有9.2%;而通过对“学校是否举办有关红色文化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如红歌比赛、讲红色故事比赛等,认为“经常举办”的只有10.1%,认为“很少举办红色文化活动”的也有24.3%;认为“没有举办过红色文化活动”的也有10.7%;此外,对学校是否有宣传红色文化的网络的调查发现,认为学校“有”宣传红色文化网络的学生只有19.79%,而回答“不知道”的学生则高达64.1%。

(3)学校理想信念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有不少学校,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大多数只停留在课堂上作口头宣讲,最多配合一些PPT图片、视频,教学内容较空洞、抽象,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空话套话较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对依托红色文化、尤其是遵义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资源来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不够,深度也不够,有时还出现教师在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则在桌上昏昏欲睡的现象。对“红色文化了解情况”的调查发现,回答“了解”的学生为24.5%,回答“非常了解”的学生则只有可怜的4.3%;对“红色文化知识是否感兴趣”情况的调查发现,回答“感兴趣”的为26.9%,回答“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则为7.2%;对“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途径”的调查发现,学生通过“课堂”了解红色文化的只有19.83%;而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红色革命基地教育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也只有31.32%。

(4)教育体制上的弊端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教育体制机制上,还存在一些弊端,使大学生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许多学生把考上大学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一旦考上了大学,目标得以实现,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前进的方向在哪里,也不知道未来的道路怎样走,觉得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信念丧失,何谈理想。如对“成为一名大学生的主要目的”的调查发现,只有7.3%的大学生认为是“实现理想抱负”,认为“为自己的人生奋斗打下基础”的也只有32.98%;再如在对“为实现理想,在大学期间做了些什么”的情况的调查发现,回答“认真学习专业”的学生只有25.3%;另外,在对“大学生实现理想信念的动力来自哪里”的调查发现,认为“为实现理想而报效社会”的则为可怜的2.4%,认为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的也只有8.9%。

(5)缺乏科学合理的人生规划,理想信念模糊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部分大学的生源素质下降,大学生缺乏科学合理的人生规划,去图书馆的人越来越少,在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理想危机。在对大学生是否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的调查发现,在入学时“根本没有想过或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居然达到了13.7%,而认为“有,但是没有下一步计划”的大学生也达到了38.3%。

(6)大学生理想信念缺乏稳定性

由于大学生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从而使自己的理想信念动摇、改变甚至放弃。当问及“大学阶段,是否调整过自己的理想信念”这一问题时,选择“不曾改变,一直专注于同一个理想”的大学生只有13.3%,“为适应家庭或就业形势而改变”的占33.7%,“因思想逐渐成熟而改变”的占47.1%;“因别人的影响而改变”为5.7%。可见,随着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学习环境的改变,以及外来价值观及西方拜金主义等文化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都容易让学生对理想信念产生动摇、改变甚至放弃。

四、遵义红色文化视域下加强和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和载体

笔者通过对遵义某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走访,深入了解了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分析了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及原因,为加强和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和载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

加强和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把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三全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2]如何实现立德树人?如何实现“三全育人”?怎样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课题,而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的先进文化。对此,我们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把以遵义红色文化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从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励志名言、革命诗词、红色标语,到各种红色文化专题,如“遵义会议精神与中国梦”、“历史转折中的遵义会议”,以及家乡的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红军墓、红色歌谣等,因势利导地把红色文化与课堂教学无缝对接,把红色文化引入观点,融入教材,使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努力实现“三全育人”。

(二)以“六大”红色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

1.创建“红色文化QQ群”,拓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为了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接触红色文化,尤其是遵义丰富多彩、特色独具的红色文化,笔者创建了“红色文化QQ群”,一方面,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向学生推送了一些红色经典名著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要求学生阅读原文,看原著,接受原汁原味的红色经典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品读红色经典写心得、谈感想、谈自己的所思所悟。同时,还通过对学生作品的筛选、分类,及时将学生成果分享到QQ群里——先后分享红色箴言168条、红色沙龙简报23期、红色原创作品19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55件,等等,有效地实现了信息互通、成果分享、资源共用,涵盖了笔者所涉及的446名学生,可谓成绩斐然。

2.定期举办红色文化沙龙

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笔者指导学生定期举办红色文化沙龙。沙龙中,学生通过交流心得,展示学习成果,发表所思所感,分享所悟所得。同时,在每一期沙龙中,都明确主题,要求大家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畅谈学习所得,畅谈人生理想,以此来激发兴趣,引起共鸣。此外,沙龙还以革命传统节日为载体,把沙龙活动与革命传统节日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创红色作品,以此来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启迪灵感、坚定信念。至今,课题组先后组织学生举办了68次红色文化沙龙,指导学生撰写了红色文化沙龙简报23期,涉及1693名学生;学生先后共创作了红色原创作品19件。一时间,红色文化成为了许多学生课前课后争相谈论的话题,教室里、宿舍里、图书馆到处都有学生争相传阅、争相传抄红色诗词、红色经典格言的身影;遵义会议会址里、“红军菩萨”前、红军山烈士陵园里,处处可见学生缅怀革命先烈、忆往昔峥嵘岁月的场景;学校图书馆、足球场、教室、宿舍以及大学生“众创空间”等,到处都有学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身影。可说是覆盖面广、影响大、受教人数多,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学生的理想信念得到了极大提高。

3.开展“寻访家乡红色文化”之“红色采风之旅”主题实践活动

遵义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如遵义会议会址、“红军菩萨”、红色标语、红色雕塑等这些红军长征文化更是让这座红色之城熠熠生辉。为更好地利用好遵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蕴藏的巨大精神财富,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寻访家乡红色文化”之“红色采风之旅”主题实践活动,通过重走长征路,参观革命遗址、名人故居、烈士陵园等红色革命圣地,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从而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此项活动先后共有学生500余人参与。其中,瞻仰“王若飞故居”的有18人,到“黎平会议会址”瞻仰革命先烈的有15人,到“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的有8人,到“遵义会议会址”瞻仰革命先辈的有68人,到“习水女红军纪念馆”的有16人……通过“红色采风之旅”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内涵。

4.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引导学生深入革命圣地,接受红色洗礼,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让学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接触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进而坚定理想信念。这创新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学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通过耳闻目睹及走访座谈,认识到了遵义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既有到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黎平会议会址的,也有到毛主席故居的,还有到娄山关遗址、习水女红军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的……活动丰富多彩、内容特色各异。在缅怀革命先烈,体验革命峥嵘岁月中,一个个闻所未闻的红色故事、见所未见的革命文物,让学生为之潸然泪下,为之热血沸腾……此项活动共计有1001名学生参与。学生作品图文并茂、丰富多彩,成绩喜人、影响深远。

5.以红色文化为滋养,指导撰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深化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为弘扬遵义红色文化、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笔者不仅举办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题讲座,撰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有计划、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把遵义红色文化蕴含的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教育学生要相信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要想梦想成真,就得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合实际、既不好高骛远又不妄自菲薄的人生规划,并以百折不挠之毅力去克服去实现。此项活动主要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及预备党员中开展,前后历时3个月,共有55名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撰写,经认真筛选,精选出18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在“红色QQ群展示交流”。在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的过程中,学生经过自我认识、自我剖析,反复易稿,理想信念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6.开展四个“一个一”红色主题微行动,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为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地途径,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四个“一个一”微行动,具体指:天天“一个一”:要求学生每天交流一句红色经典名言、革命诗词等;周周“一个一”:要求学生每周写一段“品读红色经典”的心得体会、所思所悟;月月“一个一”:每月开展一次“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主题班会;学期“一个一”:每学期举办一次红色作品成果展。四个“一个一”活动主要在入党积极分子中进行,参与人数为38人,并以此为点,带动身边同学广泛参与。此项活动,先后交流红色经典名言、革命诗词300条、撰写“品读红色经典”读后感80篇,撰写“红色经典影视”观后感66篇,举行“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主题班会10期,举办红色作品成果展2次。成效显著,学生受益匪浅。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遵义作为一座红色之城、英雄之城,红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的“遵义会议精神”更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精神动力和能量之源。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要不断与时俱进,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到学生工作中,坚持立德树人。同时,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红色文化沙龙”、创办“红色文化QQ群”、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进行“红色采风之旅”等“六大”红色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从而让红色基因融入学生血脉,坚定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指示精神。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红色大学生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追忆红色浪漫
大学生之歌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