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爹的一场电影

2020-03-15 09:40广东
金秋 2020年17期
关键词:放映员露天电影床头

文广东·曾

1982年冬,父亲的病愈发严重,那时我已经是个有4年服役期的老兵,是师图书室的管理员。家里窘到极处时,父母想到了我,想到了部队的医院。于是,我请假回家去接父亲。

父亲是抱着治愈的期望来住院的。在最初的半个月,因为医院比较暖和,他的精神也好,病似乎轻了。那半个月的时光,是我这一生回忆起来最感自慰、最感温馨短暂而美好的日子,因为,那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孝敬父亲于床头的两周。每天,我顶着北风,走四五里路去给父亲送饭,一路上都哼着戏词或歌曲。一次,我去送夜饭时,父亲母亲不在病房。最后我在露天电影场找到他们时,他俩正在寒风中聚精会神地看着电影。我的心里便漫溢过许多欢乐和幸福,以为父亲的病果然轻了,慌忙给哥姐们挂了长途电话,把这一喜讯通告他们。父亲也以为他的病有望痊愈,看完电影回来之后,他激动而又兴奋地说他多少年没有看过电影了。然而,3天后下了一场大雪,天气酷寒,父亲不吃药、不打针就不能呼吸,而打针、输液后,呼吸更加困难,终于到了离不开氧气的地步。于是医生就催父亲尽快出院,害怕父亲在医院的床上停止呼吸。父亲也说:“不抓紧回家,怕老(死)在外边。”这就结束了我一生中不足一个月的床头尽孝的日子。

那时农村正流行用1 6 毫米的电影机到各家放电影的习俗,每放一场10元钱,电影是当年热遍天下的《少林寺》。我们一家都主张把电影请到家里,让父亲躺在床上看一场《少林寺》。看得出来,父亲也渴望这样。可等到把放映员请到家里时,母亲又说:“算了吧,有这10块钱,也能让你父亲维持着多活一天。”我们兄弟姐妹面面相觑,只好目送着那个放映员走出我家大门。这件事情,日后让我懊悔不迭,每每想起,我的心里都有几分疼痛。

给父亲送葬的时候,大姐、二姐都痛哭着说:父亲在世时,没能让他看上一场(仅一场)他想看的电影。我看见哥哥听了这话,本已止哭的脸上,变得惨白而又扭曲,泪像雨水一样流下来。其实,我心里的懊悔和他们一样的浓郁,因为当时我身上是一定有钱的,记得回到豫东军营以后,我身上还有17元钱。也就是说,我当时完全有能力挤出10元钱,包一场电影,让父亲生前目睹一下他一生都津津乐道的“飞檐走壁”的那种神话和传说。可为什么没有舍得花那10元钱呢?当然是小气、节俭和当时的拮据所致。可是,更重要的是些什么呢?是不是从小就没有养成那种对父亲的体贴和孝爱?是不是在三岁,五岁,或者十几岁时,父亲倘若从山上或田里收工回来,给我捎一把他自己舍不得吃的红枣或别的什么野果,我都会蹲在某个角落,独吞下肚,而不知道让父亲也吃上一颗两颗呢?

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人子,绝不能在父母希冀的时候退步缩手。

猜你喜欢
放映员露天电影床头
基于物联网的无线电子纸床头卡系统的建设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WHAT
露天电影院
最忆儿时的乡村放映员
瞧,床头有颗星
浅谈民国露天电影的发展与演变
苹果助眠
放电影
如何做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