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驱动理论在地方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以广西-东盟为例

2020-03-16 13:41吴汉周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技能语言

吴汉周

(广西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播为高校的四大功能,在四大功能中,人才培养居于首位,为高校最根本的任务和职责。人才培养不只是简单的教和学,而是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不仅涉及到教师和学生,也涉及政府、社会、学校、科研、设备等其它诸多因素。广西地处 “一带一路” 结合部,与东盟一些国家接壤或相邻,为衔接 “一带一路” 的经济枢纽。 随着“ 一带一路”( The Belt and Road) 建设的不断深入,与东盟各国双边或多边合作交流往来日益频繁,需要许多懂英语或东盟各国语言、了解东盟各国文化、熟悉和运用各种行业知识的翻译人才。然而,从广西本地现有的翻译人才看,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作为人才培养主要孵化地和供给地的高校,尤其是广西本地高校,应积极探索改革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方式方法,运用输出驱动理论模式培养适应本地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一、输出驱动理论解读

“ 输 出 (output) ” 相 对 于 “ 输 入 (input) ” 而言,指的是从内到外的一个传递过程。英文的意思是 “supply or produce information, results, etc.”(A S Hornby,2010:1415)。输出假设( output hypothesis)理论是斯维因(Swain)在1985 年针对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语言习得理论 “输入假设” 的一种相反理论,斯维因认为语言输入是实现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要使学习者成功地习得第二外语,仅仅靠语言输入是不够的,还需要使学习者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出练习。“输出驱动假设” (Output-driven hypothesis)是文秋芳教授2008 年提出的,文教授从心理语言学、职场英语需要和外语教学角度提出了三个子假设。首先,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 她提出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没有输出驱动的学习需求, 即便有高质量的输入, 其习得效率也有限。目的是行为的先导,没有目的的驱动,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难题,有了目的才有努力学习的动力。其次,从职业英语需要看,提出培养学生的说、写、译等表达性技能比培养听、读等接受性技能更具有社会功能,更符合社会需求,尤其是口、笔译技能。在翻译的职场上突出的是实际的运用,要求译者有良好的实践能力,也就是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输出能力。第三,从外语教学角度看, 提出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法更有成效, 更符合学生未来就业需要。输出的过程不仅仅是某项技能的运用,而是一项综合各种技能的运用过程。要求学习者不但要注意学习知识和技能,更要运用这些这些知识和技能,边学边做,以学为辅,以做为主,做到学做合一。

地方高校的基本任务是为本地培养合格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提出对解决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改革既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培养新时代背景下具有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有创新能力、有文化素养,能从事实际翻译工作的人才有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高校应根据本地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的需求,探究应用输出驱动理论培养人才。

二、广西本地应用型翻译人才需求分析

需求包括需要和欲求两方面的内容。需要是有机体感到缺乏某种因素而努力去获取从而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的一种本能的、客观存在的基本要求。欲是欲望,指想要、想得到或希望的意思,欲求就是想要或达到某种要求,是一种主观需要。当有机体产生客观和主观上的需要时,才形成欲求。人才需求是人类社会的这个有机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有特殊本领的人的一种基本要求,而人的特殊本领除了依赖自身与生俱来的天赋,还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来培养。需求是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正是由于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人才培养才成为必要。随着 “一带一路” 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地处中国和东盟各国枢纽地带的广西获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正积极加快构建 “南向、北联、东融、西合” 全方位开放发展格局,大力推进港口、口岸、边贸、国际物流领域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据报道,“2018 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4106.71 亿元(人民币,下同),与东盟双边贸易额2061.49 亿元,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同比涨幅超两成。”(新浪网,2019) 出口贸易产品涉及多个行业,既有高新技术产品,也有低端的产品。对外贸易,尤其是对东盟各国贸易的快速发展,需要许多懂英语、懂东盟各国语言、懂行业、熟悉东盟各国风俗习惯和法律、能进行翻译的应用型人才。

三、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是应用型翻译人才主要孵化地,肩负人才培养重任。然而,受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在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上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不少高校的翻译教学被忽略,通常是一门课程的教学,没有上升到专业的高度看待,没有形成翻译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等,忽略了翻译是由多门学科组成的 “百科学”。用于翻译教学的时间有限,一般是一年,有些学校只开一个学期,每周2-4个课时不等。时间短,内容多,信息量大,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能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以教师为主,对翻译技能进行单项训练,以输入促进输出,理论、方法和技巧输入的多,学生用于动手翻译实践或实战的机会很少。这种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技能输入为主,不能提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既不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翻译能力, 也不能提高其翻译研究能力,违背了语言学习在于运用的初衷,不利于培养的学生个性发展和满足社会的发展实际需求。另外,已有的翻译教学实践软硬件都有待加强,软件方面,学校缺乏实战经验、实践能力强的 “双师型” 的应用翻译教师。硬件方面,不少学校校内缺乏相应的设备和实验室,校外也没有供学生实践、实战的实训场所。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翻译实践、实战能力严重不足,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造成人才和社会的双重浪费。

四、问题解决的对策

翻译的过程是使用目标语把原语重新再现的一个过程,是目标语产出的过程。翻译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所到的知识和技能内化成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能力,提高工作的成效。学习的动力源于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及运用,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应基于学生的驱动需求。翻译学习是语言输入、吸收和输出的过程,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没有翻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输入,就不可能有正确有效的输出,翻译的质量就有可能打折扣。同样,如果只有输入,学习只局限于书面知识的获取,学习者翻译能力的提升就会受到限制。没有输出的驱动,翻译学习就缺乏动力源,就没有对翻译知识的学习欲求以及对语言假设的检验及反思,促成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整合、重构与内化,很难解决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输出驱动假设” 理论的运用就是要求改革现有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单一的教师主导教学方式,变以输入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为 “边学边做,学做合一,以做促学” 的主动式学习方式,围绕学生发展需求,增加学生动手实践或实战机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补足自己的短板,从而提高自己的思辨和实战能力。

1.增加翻译教学学时。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活动,也是一门百科学,涉及各种各样的知识,是不同行业间、专业间、文化间不同类型知识的相互转换。翻译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还要有信息技术能力,借助机器进行翻译。这就要求译者不仅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专业知识、理论知识、文化知识、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因此,翻译课程的教学,不只是有 “教”,还有 “学”,“教” 是 “传授”“解惑”,“学” 是“记住”、“领悟”、“做”,合三为一。对教师来说, “教” 是 “输出”,对学习者来说,是 “接受”,是个被动的过程。而 “学” 除了 “记住”“领悟” 外,更多的是 “做”,是 “输出”,是个主动的过程。翻译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可完成。要保证翻译教学的质量,就要增加翻译教学的时间,在时间上给予充足的保障。现在国内许多院校的翻译课程只开设一年,分上下2 个学期,每学期16-18周,每周2-4学时。有的院校只开一个学期,每周2-3 学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内容如此之多、信息量如此之大的课程讲全、讲深、讲透,还要留足时间让学生消化、吸收和应用是不可能的。增加学时,加大学生实践或实战的时间,比如,课程设置2-3 年,每周4-6 个学时, 教师用于讲授知识约30-40%, 其余的60-70%的时间用于学生的翻译实践或实战。增加学时是学生学习、领悟和运用翻译知识,提高翻译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2.设置系统的应用型翻译课程群。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教师从事教学、学生吸取知识、评价教学质量的根据和标准,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语言类翻译人才培养不同,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熟悉行业知识和技能,能从事相关行业的翻译工作。课程的设置基于学生和社会发展需求,内容涵盖经贸、金融、文秘、科技、教育、文化、旅游、法律、商务、海洋、环境、传媒、会展等, 使学生能接触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题材内容及不同的文体类型,掌握相关的一些常用知识。以中国—东盟博览会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为例,高校应通过与涉外企业合作的方式,按照企业要求,建立符合中国-东盟博览会需求的翻译+会展课的课程群。如对接中国-东盟博览会需求的《广西应用英汉汉英翻译》《广西口译实务》《东盟国家文化概况》《东盟国家产品介绍》《东盟国家礼仪》《东盟国家旅游》《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文秘英语》《会展英语》 等应用性课程以及《日语》《泰语》 等第二外语作为公选课、选修课等课程。

3.以 “做” 为主,突出实践锻炼。改变“重输入,轻输出” 做法,强调输入要够,输出要多,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除了翻译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外,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应用性知识,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所用的知识,比如,产业、金融、外贸、法律、会展、旅游等方面的知识,因为学生的这些知识最终内化为应用性口笔译能力,表现为语言的输出。以英语专业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为例,培养的目标是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及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式,重视通过以翻译实践形式的语言输出训练,课堂教学从 “教师为主” 变为 “教师主导、学生为主”,让学生在翻译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知识、方法和技巧的运用能力。提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提高。采用小组合作、体验感受、交流研讨等方式教学,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词句分析,方法和技巧的传授及讲解, 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锻炼机会,让其在实践或实战中提升翻译的实际能力。

4.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学校是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然而,高校本身的办学资源有限,缺乏企业单位所拥有的设备和资源,应与相关产业单位合作,共同育人。学校与企业合作,建构翻译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翻译实践平台。以广西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为例,该院按照实习实训基地单位工作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将学生派往到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东西方国际交流有限公司、深圳市国玉实业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南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等签约单位进行进出口贸易、国际商务谈判、外事服务及人才交流等方面的翻译实战工作。与社会及翻译机构联系, 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口译、笔译、培训及咨询服务, 利用网络搭建翻译资源中心与翻译公共服务平台(翻译网站), 为学生提供实战机会, 了解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如组织学生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南宁国际机器人大赛、中越青年友好联欢会等,进行口笔译工作。成立翻译工作坊,承接校外业务,把学生分成两人或两人以上,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翻译实战。

5.开展翻译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翻译课外实践能力。教学之余,教师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动手实践,即开展所谓的翻译第二课堂活动,在实践的锻炼中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之外,教师指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活动,是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以学生为主,在教师的主导下,自发组织、学习和工作,以此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升华。翻译是语言产出的一种形式,翻译的过程就是语言输出的过程。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翻译教学的许多内容尤其是实践性内容无法在课内有效完成。提高翻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翻译能力,需要开展相应的第二课堂活动,增加学生动手翻译实践教学时间,弥补翻译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不足。各高校根据社会和学生需求,成立翻译社、翻译工作坊等作为翻译实践的平台,或与翻译公司合作,开展翻译实践活动。形式包括翻译实战、翻译比赛、翻译研讨、翻译沙龙。可以是集中学习研讨,也可以是网上学习研讨。在这些不同形式的语言输出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给学生语言输出必要的指导和反馈。改革翻译评价方式,加强对活动过程的监控,建立 “以过程为导向” 的评价机制,学生成绩采用平时考核+期末考试的方式,采用档案袋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将学生在第二课堂的表现以档案的形式进行登记,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依据。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学。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支职业道德高尚、技术精湛、业务能力强、熟悉行业知识、了解东盟各国文化和法律法规的教师队伍。然而,广西各地高校许多从事应用型翻译教学工作的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不少教师虽然拥有较高的翻译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但由于缺乏在企业任职或兼职,不熟悉行业情况,对行业知识掌握不多,教学中涉及行业部分讲得不深不透,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加以提高。

(1) 走出去。学校根据发展需求和教师自身的教学实际,指派教师到国内一些应用型院校深造,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或到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尤其是到东盟各国学习有关国家的语言、文化、教育、金融、经贸、农业、产业、会展、旅游等知识和技能。或到企业、工厂、公司兼职、挂职,以徒弟跟师傅的方式,向师傅学习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指派教师参加各种研讨会,与专家学者交流、沟通,从中学习相关知识。通过这些途径,教师不断改进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已有的知识,在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把问题讲深、讲透。

(2) 请进来。高校除了挖掘自身的潜力,通过各种渠道让应用型翻译教师到国内外院校或机构深造学习、培训、研修等提高自己的行业知识及教学能力以外,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聘请相关政府部门、工厂、公司等主管、有资质的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开设课程或系列讲座,教授行业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提高对专业的认知,学习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了解未来从事工作的有关要求,为毕业后的翻译工作奠定基础。

(3) 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学习是教师自我改善知识结构、丰富自身知识、增强实际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应用型翻译教师除了走出去以外,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采取“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的方式,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的学习可以分为四种途径:读书、读图、读人、读电。读书是教师最便捷、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阅读一些应用性书籍,不求读深、读细、读透,只求理解和运用。读图,就是阅读图像或图画。当今时代是处于读图的时代,许多东西的表达不再限于文字,而是制作成图像或图画,因此,教师的学习不能再局限于纸质文字,要从图像或图画中学习掌握所要的知识。读人,就是以他人为榜样,向他人学习。教师要善于向同事和其他人学习,虚心求教,从中学到想要的知识。读电,就是阅读电子书籍。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无时不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信息化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十分便捷的路径,教师可以选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有关的知识。

五、结语

翻译是语言输出的表现形式,是译者将平时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根据原作和译文要求表达出来的一种过程。翻译的教学除了以 “听”、“读” 为主的语言输入形式讲授理论、方法和技巧外,还要开展以 “写”、“译” 等语言输出为表现形式的翻译实践或实战活动,使学生在实践、实战活动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为未来从事翻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应以基于输出为目的,加强实践或实战训练。输出驱动理论的提出对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各地高校应根据当地的人才需求特点、规格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注重语言输出即翻译实践锻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本地社会输送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技能语言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语言是刀
劳动技能up up!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秣马厉兵强技能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拼技能,享丰收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