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篮球教学中大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

2020-03-16 13:46董好杰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战术球员篮球

董好杰

(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篮球作为一个团体运动项目,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有熟练的战术,队友之间的密切配合,还离不开良好的篮球意识。随着篮球运动的越来越普及,人们也发现了篮球意识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培养好学生的篮球意识在篮球教学中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好的篮球意识能够使学生在训练环节中取得大幅度的进步,提高现阶段的整体水平。

一、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内涵及构成

篮球意识是球员在长期的篮球训练和比赛中慢慢形成的,是对篮球运动规律认识的直觉判断,也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做出正确判断的一种意识能力,是球员基于自身篮球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和对队友的了解,自身技术的正确使用的行为。因此,良好的篮球意识能够使球员恰当的运用好篮球技术,进而获得篮球比赛成功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篮球意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传球意识、防守意识、投篮意识、进攻意识等等。其中传球意识指球员可以自觉的寻找传球机会,具有将球传给其他适合的队员的意识;防守意识是指球员可以积极抢位,在丢球的时候能够进入到预防状态;投篮意识是指球员可以自觉主动的寻找投篮时机,采用正确的方式来进行投篮;进攻意识是指球员在球场上寻找时机进行进攻,突破敌方防线的意识。篮球意识是运动员所需要的必备素质,也是取得比赛成功的保证。

现如今越来越多大学生热爱篮球运动,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篮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训练中,与同伴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只有具备很强的心理素质,学生才可以在比赛中临危不惧,因此培养篮球意识对于篮球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现如今我国的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力量与肌肉的培养,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个人意识和团队意识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往往会导致球员在个人项目中表现的非常出色,而在团体大赛中表现得并不尽如人意,另外反复的机械性的篮球训练,也往往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如今我国高校篮球训练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缺乏专业指导能力

有些高校聘请的篮球老师并非是专业的篮球老师,这些老师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应有的篮球素养,这就容易在篮球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讲解不到位,不负责。而对于篮球训练中意识素养的讲解就更是轻描淡写,十分不专业,因此学生的篮球意识的培养就十分欠缺。

2.训练模式单一,缺乏兴趣的培养

在学生的篮球训练中,教师应当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但是很多高校的篮球训练模式单一和落后,重复性机械性的训练导致课程十分的无聊枯燥。

3.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学生虽然很喜欢篮球,但是自身的基本功并不扎实,比如走步上篮,不正确的投篮姿势,传球失误等等,这些都是基本功不扎实造成的。而且有些球员在练习的时候担心受伤,自我保护过程中会放弃对篮球的掌控,在比赛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面对飞来的篮球,选择用手保护脸,而真正有篮球意识的学生会选择用手把篮球拦下,寻找进一步进攻的机会,甚至有可能获得更多的赛点。

4.缺少团队合作意识

篮球是一种需要合作的运动项目,但是有一些篮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并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喜欢单打独斗,以自我为中心,尤其比较喜欢快攻,最常见的表现是单独一个人在没有队员的配合下,直接进入对方的防守区域,容易陷入对方的包围,球场上与其他球员没有默契的配合,进攻路线也不明朗,如果球员各有各的进攻节奏,随意的打球,这场球赛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三、培养高校学生篮球意识的策略

在我国新课改的趋势下,篮球学习和其他学科一样,都要求提高学生全面的综合能力,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篮球技能,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和综合意识的提高,对于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注重实战和战术培养

在高校中篮球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体育课来实现,需要球员之间的交流和切磋来达成,实战技能培训则需要通过老师的讲解来实现,比如在训练的过程中给学生讲解每一个技术,以及运用的时机,让学生进行分组对抗,抓住战机,不放过任何一个进攻的机会,让学生养成把比赛当训练,把训练当比赛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篮球意识。在日常的篮球训练中,教师也需要注重气氛的营造,学生只有在紧张的气氛下才能够更多的去体验赛场上的真实感受,培养自己顽强拼搏的毅力。除了比赛,还需要重视战术训练上的培养,让学生熟悉篮球上的各种技能,熟能生巧,通过不断的战术演练,将这些战术运用到以后的比赛中。

2.强化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篮球意识的表现之一就是需要球员对于场上有精准的判断和观察,在篮球比赛中最主要的是团队的培养,需要强大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比赛过程中,队友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走位都需要其他队员的密切配合。除了培养球员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也不能少,包括球场上对于球落点的判断,以及运球方式的判断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场的球员需要拥有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队员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加良好的成绩。

3.强化篮球理论基础的训练

学好篮球理论基础是篮球意识培养的根本所在,传统的篮球理论教学已经不适合当下的篮球教学模式,需要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比如分组训练,互问互答,让学生对于篮球知识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完善学生的篮球知识结构,使学生在篮球比赛中能够充分理解教练的篮球战术意图,从而有利于比赛中各个位置的合理分配。

4.提高技术水平

在高校篮球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素养和技术水平,使技术和战术能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训练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应该掌握扎实的篮球运动技术,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运动素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来提升学生对技术的运用,通过实践训练来强化学生运用技术的意识,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篮球意识。

5.学会情绪控制

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运动心理和情绪的影响,需要教师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情绪和心理的变化,使学生能够自觉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训练的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开朗健康的状态,形成成熟的运动心理。学会控制情绪,才能培养出成熟的篮球意识。

6.提高教练员的整体素质

在篮球运动中,教练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提高教练员的整体素质,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教练员首先要培养自己的战术,只有自己有了过强过硬的战术意识才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目前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篮球运动也是在不断的更新和变化,新的战术不断涌现,教练员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将这些新的技术运用到篮球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

7.注重协作训练

大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也离不开团队之间的协作,教练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系统化训练,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队员们摆脱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增强队员的战术意识,实现真正的团队协作。

8.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任何一个体育项目都少不了身体的支撑,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也需要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的训练,只有拥有了强健的身体,才能实现对篮球的热爱。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肌肉力量,依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给学生安排科学的训练计划,在篮球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教师也可以利用团队协作的方式,指导学生共同完成训练,做一些合作项目,使同学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相互训练,共同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自身的篮球意识。

结束语

现阶段,随着高校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和更新,高校体育教学也做了相应的改变。在普通高校的篮球教学中,教师的责任已经不仅仅是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篮球技能,还要加强对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了解到篮球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练习,不断训练,提高自身比赛中的洞察力和相关战术,进而培养自身的篮球意识。总而言之,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为我国的篮球事业发展不断输送中坚力量,为我国蒸蒸日上的篮球事业做贡献。

猜你喜欢
战术球员篮球
犬用战术头盔
我不只是球员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过了把篮球瘾
巧用翻边战术
用“狼的战术”打伏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