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

2020-03-18 16:39侯俊阁
兰台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招工沈阳市馆藏

侯俊阁

在2020年1月召开的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我省档案系统两家单位一名个人获表彰。其中,沈阳市苏家屯区档案馆、大连市甘井子区档案馆被授予“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葫芦岛市绥中县档案馆馆长晋军获得“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刊登文章,介绍其先进的工作经验和事迹。

在苏家屯区档案馆楼内白色墙壁上,镶嵌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12个烫金大字,煜煜生辉。采访结束后,我感到这12个金色的大字,不是镶嵌在墙上,而是镶嵌在苏家屯区档案馆每个人的心上。

创建数字化档案馆 为党管好档

2019年3月13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工作的原沈阳市苏家屯区居民张先生,通过沈阳市苏家屯区民生档案跨馆查证流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公证处拿到了在苏家屯区登记的结婚档案后,感慨地说:“现在办事真是太方便了!”

创建数字化档案馆以来,沈阳市苏家屯区档案馆先后投入150余万元,用于数字化档案馆建设。2018年苏家屯区档案馆晋升为辽宁省3A级数字档案馆,成为沈阳市首家省级数字档案馆。

数字档案馆建成后,苏家屯区档案馆在机构改革后人员减少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地完成馆藏档案资料录入工作,共计录入115万条。建立照片、婚姻、招工等档案全文级数据库,扫描了27万页,校对文书档案数据75万条。将全区婚姻、招工等民生档案数据20.5万条上报沈阳市档案馆,实现沈阳市档案馆14个区(县)馆际间档案信息互联互通,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提供“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变“让利用者跑路”为“让信息跑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民生档案是档案馆利用的重头戏,苏家屯区档案馆民生档案利用数量占全部档案利用数量的85%,主要是帮助百姓解决领取独生子女补贴、办理养老保险、财产继承等实际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苏家屯区档案馆始终将民生档案的数字化工作放在首位。2019年,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登记查档者信息,他们安装了身份证扫描仪。现在到苏家屯区档案馆查找民生档案,从登记、查档到提供档案证明,平均仅需2分钟就能完成一个利用流程。精准、快速的服务,受到了广大查档利用者的一致好评。2019年,仅提供民生档案就达5000余件次,利用人数2000余人次。

保障档案安全 为国守好史

加拿大国家档案馆前馆长阿瑟道蒂有句名言:“在所有的国家财产中,档案是最为珍贵的,它是一代人留给另一代人的礼物,我们对它的爱护程度标志着我们的文明程度。”因此,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苏家屯区档案馆高度重视档案安全工作,加大档案安全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知识讲座、消防演练,提升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库房管理人员每天巡视库房安全,按时查看库房温湿度,认真做好库房安全记录,节假日期间档案库房加贴封条进行管理,保障档案实体安全。

对档案信息安全,档案馆更是进行多重保障。每天定时对档案数据库和全文数据进行自动备份,每周五对全文数据手动进行线下完全备份,对重要档案进行异地备份。2015年,苏家屯区档案馆与青海省海东市档案局结成了“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对口协作单位”,定期对重要档案进行异地备份。苏家屯区档案馆成为沈阳市首家开展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工作的区县档案馆。

整合档案资源 充分发挥档案为民服务的作用

2019年3月15日,家住农村的苏家屯区退伍军人李某,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苏家屯区档案馆。此前,他得知农村复原退伍军人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但是必须提供参军和退伍时的证明材料。他说,我复原退伍都几十年了,参军和复原退伍的手续都没有了,可怎么办啊?有人告诉他,到苏家屯区档案馆能查到。他急忙来到档案馆,向档案馆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工作人员通过微机检索,从区民政局全宗档案数据库中查到他的名字,并当场给他出具了档案证明。当李某接过档案证明时连声道谢:“我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你们办得太快了,就是我们在家找自己的东西也没有这么快啊。”

要充分发挥档案馆的作用,首先要丰富馆藏。苏家屯区档案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扎实开展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从2000年开始,他们建立了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优先对馆藏婚姻、招工、知青、独生子女等民生档案进行目录级加工。截至2019年,已全部完成了馆藏档案资料目录级录入工作,建立了28个目录级数据库,共计录入数据120万条。

从2010年开始,苏家屯区档案馆开始对馆藏重要档案、婚姻档案、照片档案等进行全文扫描。2017年,他们投入40万元,购置了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及相关软硬件设备。随后,有序完成了全部目录级、全文级数据迁移工作。同时,他们有计划地陆续开展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工作。2019年末已扫描馆藏档案29.3万页。

为了解决在查档过程中出现的很多人名查询不准的实际问题,他们及时调整工作重心,从2014年开始,开展录入数据的校对工作,对所有涉及人名的档案——包括招工名册、临时工名册、工资表等案卷,开始逐个人名进行校对补录。2019年末已校对了74.9万条数据。这项工作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民生档案查全率、查准率,实现了档案利用的高效性。

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服务的目标

2019年5月28日,沈阳市内居民佟女士通过电话向苏家屯区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咨询,准备到苏家屯区档案馆查阅其婚姻档案。经了解,她1990年离婚,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按照政府的有关政策,经济困难的家庭提供结婚证等符合条件的相关证明,就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但因佟女士平时工作较忙,难以在档案馆的工作时间办理,她委婉地向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提出周六来馆里查阅的请求,工作人员当即同意了她的请求。当佟女士拿到其結婚档案证明时,连声说:“真是没想到会这样顺利,你们的服务太好了。谢谢,谢谢。”

占地招工档案为许多因占地当工人的农民补上了工龄,保护了这些人的利益。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因占地被招录的工人,参加工作的时间从其实际务农起开始计算。参加劳动时间不满16周岁,从16周岁开始计算,达到退休年龄时务农时间与录用工人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工龄计发退休金。

2019年5月29日,苏家屯区居民朱某来到苏家屯区档案馆查阅占地招工档案。由于朱某提供的信息有误,工作人员通过多种检索方式的尝试,才查找到他1987年因占地招工的档案,立即为他出具了证明,他高兴地向工作人员致谢:“谢谢,档案馆为我解决了我能退休的大问题!”

民生档案的作用,就是为民生保驾护航。民生档案工作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能为人民群众解决生活的大问题提供重要的幫助。查档者马某,1984年录用到沈阳市消防药剂厂,2019年她到了退休年龄。由于档案中无招工审批表,意味着退休手续将办不成。于是她抱着一线希望来到了苏家屯区档案馆。通过民生档案数据库查询,工作人员准确、快速地找到了她1984年的招工档案,并立即为她提供档案证明。

查档室的工作人员每天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谢谢”,每当看到查档的群众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查档室,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时,查档室的工作人员也有一种快乐荡漾在心中——人民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建立记载家国情怀的家庭档案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档案工作是单位的事。可是,苏家屯区档案馆却把档案工作开展到家庭中来了。在全区倡导建立家庭档案,开展家庭建档工作。

苏家屯区档案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档案进家庭活动:成立了家庭建档宣讲团,开展了“家庭档案中的家国记忆”征文活动,编辑了家庭档案图册,制作宣传家庭建档的录像资料,与苏家屯电视台记者一同走进中兴街道恒大名都社区家庭建档示范户纪有志老人家中进行采访。召开了以“幸福沈阳共同缔造 建立家庭档案 让好家风代代传”为主题的座谈会,20余名家庭建档明星户、示范户及家庭建档志愿者参加了座谈。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引导更多的家庭建立家庭档案。截至2019年末,全区已有1.2万户家庭建立了家庭档案。2018年,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苏家屯区档案馆编印了《幸福了我的家》一书。书中文章以小家变迁见证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其中的《满足,再满足,更满足——我的40年住房史》《5台照相机 记录40年》两篇文章被沈阳市档案馆编辑出版的《家庭档案中的家国记忆》一书选用。区档案馆利用馆藏资料编写的《传播精神文明 弘扬家庭美德——苏家屯区“档案进家庭”活动纪实图片集》获辽宁省档案学会优秀编研成果三等奖。

苏家屯区档案馆为不断丰富馆藏内容,努力拓宽档案资料征集渠道,鼓励全区居民踊跃捐赠档案资料。2019年9月19日,苏家屯区档案馆举行了“档案资料捐赠仪式”。档案馆馆长陈奎亮向赵素琴等四位捐赠者颁发了捐赠证书。

猜你喜欢
招工沈阳市馆藏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留守媳妇
用适合的教育成就幸福的人
一份沉埋的孤证与文学史结论
获奖名单
永春县多措并举协助企业做好招工工作
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量发展比较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招工广告
1991—2005年全国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与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量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