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梳理和对策浅析

2020-03-19 10:22刘翼博安徽广播电视台
消费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投融资法律法规文化产业

刘翼博 安徽广播电视台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规模扩张迅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诸多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我们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使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更有效科学的对接融合。

一、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产业中的政府投入不足

2018年,中央财政通过实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等文化项目,共落实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专项资金50.51亿元,比2017年增长0.6%。

从投入占比来看,2018年,全国约6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257亿元,占我国当年GDP的10%,但政府投入只占行业整体营业收入的0.6‰;从增速来看,文化行业8.2%的增速,也高于当年GDP6.7%的增速,其中文化服务业34454亿元,增长15.4%。由此可见,对于我国庞大的文化产业体量来说,虽然国家对文化产业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但资金投入量仍显不足。

(二)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匮乏

十九大以来,国家通过颁布一系列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策规定,旨在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但关于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方面,并没有明确的指导意见。因此,我国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模式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投入主体单一。虽然政府对文化产业具有话语权,由于文化产业自身的特殊性,使得政府往往对公益性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把握不准,严重影响了财政投入的效率,未能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二是财政资金有限。我国财政文化产业投入逐年递增,但是需要财政支出的项目太多,医疗保障、国民教育、养老体系等方面都有明确的长期规划,这些都需要国家给予大量资金支持。因此,如果仅依靠财政补助,文化产业资金缺口是难以弥补的。

(三)投资主体参与程度不高

国家一直强调提高社会资本对文化产业的参与度,要求文化产业要积极拥抱资本市场,不过,社会资本始终对文化产业领域不敢冒,进而未能孵化培养出大量优质的文化项目和文化企业。主要原因有:一是资本市场融资难。我国资本市场体系日渐完善,上市条件越来越高,而文化产业中,多数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普遍存在主营业务收入的不够稳定、业务较为单一的问题,较大程度制约了其上市融资。所以,对于现阶段的文化类企业发展状况来说,资本市场未必能很好适应其投融资需求。二是社会资本进入不畅。由于银行融资成本高效率低,为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了提供了机会,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加之社会资本具有一定短期逐利性,导致社会资本进入的规模小作用更小,未能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灵活高效的优势。

二、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的根源

文化产业投融资涉及领域广,尽管各个领域都在积极沟通协调,并未真正达到有机结合。主要表现在政府管理、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市场主体等方面的原因。

(一)政府文化管理理念较为滞后

由于文化与意识形态密不可分,在政府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往往低估了文化产业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影响力。同时,文化产业管理的法律手段不健全,难以扶持文化产业健康快速成长。因此,从行业的公信力到行业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再到文化企业之间的联动协作,都需要政府统筹协调。

(二)投融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文化领域的投融资主体已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而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缺乏法律法规保障,导致民营企业参与文化产业顾虑较多,主要担心市场竞争的潜规则。二是需要产业政策支持的大量中小文化企业在投融资渠道上缺乏法律法规来保障有效途径和有利地位。就当前比较流行的文化产业基金来说,无论是GP还是LP多数采用对文化企业、文化概念进行风险投资的模式,但是在投融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外部环境下,自身需要大量专业人才队伍来运营前提下,这种投资模式很难有效进行风险控制。

(三)我国文化产业影响力较低

近年来,虽然我国当前文化产业规模扩张迅速,我们依旧缺乏一些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文化IP。距离普通民众最近的文化产业消费,就是电影市场。电影是我国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距离普通民众最近的文化产业消费市场。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19年春节档内地电影票房累计超过55亿元,排名前三的影片票房均破10亿元:《流浪地球》票房19.24亿元,《疯狂的外星人》票房14.10亿元,《飞驰人生》票房10.13亿元。而从全球影史票房前十的电影排名可以看出:无论是漫威影业、迪士尼还是环球电影,这些顶尖的电影制作公司都擅长深挖自有IP的价值,自然就出现了:复仇者联盟系列、星球大战系列、速度与激情系列、冰雪奇缘系列等现象级影片。

我国正在不断扩张文化产业规模,其速度令世界惊叹,外媒评《流浪地球》称,中国电影业终于加入好莱坞式“太空竞赛”。不过,我国文化产业对IP价值的开发一直浮于表面,未能深挖其价值。我们只有培育出更多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文化IP,才能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三、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对策浅析

结合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和根源分析。笔者认为,只有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的投融资问题,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才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国家补助,用好发展红利,积极对接社会资本。为此,笔者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政府投入,完善投入结构

一方面,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和行业类型的衍生,国家应当及时调整政府与经营性和非经营性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统筹管理,推进文化产业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应当通过科学合理划分资金、配置资源的方式,在文化产业内部,也应该明确投入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财政扶持。此外,国家应当要逐步减少市场化性质较强的文化产业的投入,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二)加强资本市场作用,丰富投融资渠道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文化产业投融资中的作用。一方面,对于国有大型文化企业可以通过股份制改造,争取上市。同时,也要文化企业创造良好的上市环境,增强上市过程的透明度和效率,鼓励更多的优质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更要逐步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以满足更多文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上市需求。另一方面,对于中小文化企业可以通过成立投资基金的方式,组建投融资平台,提高文化企业融资能力。

(三)增强投融资客体实力,培养合格市场主体

以“互联网+”模式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变革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只有增强投融资客体实力,才能吸引文化投融资主体的参与其中,进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投融资效率。一方面,应该通过对广播电视、书刊印刷、文化娱乐等行业的技术和装备进行迭代升级,推动文化产业对创新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应该不断提高文化产业投融资客体自身实力,努力开发培育出更多具有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文化IP,并充分利用好4K超高清视频技术、5G传输技术等科技前沿技术,形成产业规模的文化产品或服务项目,建立全产业链共同发展的模式,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稳健发展。

猜你喜欢
投融资法律法规文化产业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投融资关注榜(2019.6.16-2019.7.15)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6月投融资关注榜(5.16-6.15)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4月投融资关注榜(3.16-4.15)
3月投融资关注榜(2.16-3.15)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