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青海农区母牛受胎率因素的进一步调查

2020-03-19 08:56拜得胜蔡生胜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1期
关键词:农区受胎率母牛

拜得胜 蔡生胜

调查报告

影响青海农区母牛受胎率因素的进一步调查

拜得胜①蔡生胜②

(①青海省互助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 810500 ②青海省互助县塘川镇畜牧兽医站)

随机抽取青海省互助县3个乡镇,对其2016-2018年人工授精母牛1678头受胎率情况及影响其受胎率主要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饲养牛的饲养水平因素影响牛不受胎的有93头,占总牛数的5.54%;卵巢疾病影响牛不受胎的有71头,占总牛数的4.23%;子宫炎症影响牛不受胎的有59头,占总牛数的3.52%。

青海省农区牛的冷配改良技术提高了农户的养殖效益,但冷配牛的受胎率近年内一直徘徊在85%左右,影响了牛的繁活率,也影响了养牛业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探明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互助县地处西宁市东北部,所调查的3个乡镇海拔2200~3000m,属高寒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2~4ºC,气候寒冷,干旱少雨,绝对无霜期4~6个月,饲养的母牛主要有本地黄牛、及其杂交荷斯坦和西门塔尔牛。将互助县塘川镇、台子乡、林川乡各改良点,随机抽取2016~2018年所改良母牛1678头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将3个乡镇在2016~2018年内所冷配的母牛配种记录,受胎情况,生殖疾病,膘情,饲养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分析。

1.3 处理方法 为便于分析研究,将所调查抽取的母牛按塘川镇、台子乡、林川乡分组为一组,二组,三组(即塘川镇改良点为一组,台子乡和林川乡改良点为二组和三组)。

2 结果

2.1 冷配受胎情况 塘川镇,台子乡和林川乡改良点,2016-2018年母牛冷配受胎率的统计表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所调查3个乡镇冷配牛受胎率从2016年的82.82%提高到2018年的85.66%,受胎率有了明显提高。

2.2 饲养水平对受胎率的影响 农户对母牛的饲养水平因素对牛的受胎率有一定的影响,调查饲养水平主要以牛膘情状况判断,母牛偏肥膘为饲养水平过高,消瘦膘为饲养水平低(见表2)。

表1 2016-2018年母牛冷配受胎率 (头、%)

表2 不同饲养水平影响母牛受胎情况 (头)

由表2可以看出由饲养水平过高或太低,母牛过肥或过瘦不受胎的牛数占未受胎牛数268头的34.70%,占总授配数的5.54%。可见饲养的重要性。

2.3 卵巢疾病对受胎率的影响 母牛常见的卵巢疾病是影响母牛受胎的主要因素,本次调查主要从人工授精奶牛中检查出母牛卵巢囊肿和持久黄体(见表3)。

表3 卵巢疾病影响母牛受胎率情况 (头、%)

由表3可以看出1678头母牛由卵巢疾病引起的不孕牛54头,占总授配数的3.22%。占未受胎牛268头的26.49%。可见卵巢疾病是影响牛受胎率重要因素。

2.4 母牛子宫疾病对受胎率的影响 奶牛子宫炎是母牛不怀孕的主要因素,本次调查统计出母牛子宫疾病对受胎率影响情况见表4。

表4 子宫疾病对母牛受胎畜的影响 (头、%)

由表4可看出患有子宫疾病引起母牛不受胎的牛有59头,占全部调查牛1678头的3.52%,占未受胎牛数268头的22.01%。也是牛不受胎的主要因素。

3 讨论

(1)本次调查中所授配的母牛1678,其中有268头未受胎,而由母牛饲养水平、卵巢疾病、子宫炎3个因素直接影响母牛未受胎的有223头,占总牛数的13.29%,占未受胎牛数的83.21%。比前十年80%左右的受胎率有了明显提高,体现出近几年养牛户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今后在养牛业中进一步提高牛的受胎率,就要求养殖户在母牛冷配或其他方式的配种过程中,除了进一步提高畜牧改良工作人员的技术外,还要进一步提高养牛户的饲养管理科技水平,和母牛生殖疾病及早预防和治疗技术。(2)母牛子宫和卵巢疾病是养牛业的大敌,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等使母牛长期不发情、不排卵、或屡配不孕会给养牛业带来损失。农区要引进有效的治疗设备和药物,及时治疗子宫卵巢疾病,提高母牛受胎率。(3)母牛的饲养水平不能象育肥牛一样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则母牛偏肥卵巢机能受阻,影响其受胎率,太低母牛出现消瘦卵巢功能减退,影响其受胎率。农区散养奶牛由于饲养户知识科技水平的限制,没有统一的奶牛饲养标准,饲料乱搭配,不能充分发挥日粮中各饲料营养成分的价值,导致母牛体况膘情不整齐,饲料过多浪费。有的农户为了产奶多大量使用菜籽饼或酒糟,而使母牛慢性的中毒等,影响母牛受胎率和繁殖性能。笔者认为提高母牛受胎率还是要从基础的饲养上下功夫。(4)随着这十几年畜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青海省农区母牛受胎率不断提高,冷配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但还未达到预期的90%以上,这是由于农区自然条件差,农户饲养水平不高,技术落后等,不能科学的饲养母牛,不能及时地治疗牛的生殖疾病等因素所致。虽然近几年通过技术指导和培训等手段,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如进一步提高本省农区母牛受胎率,只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再狠下功夫,笔者认为母牛受胎率还是可能达到90%以上的。

[1] 蔡生胜, 拜得胜. 青海农区影响母牛受胎率因素的调查[J]. 畜牧与兽医, 2010(6): 47-48.

(2019–11–02)

S823.3

A

1007-1733(2020)01-0040-02

猜你喜欢
农区受胎率母牛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浅谈提高母猪受胎率的技术措施
农区舍饲羊规模化养殖技术
提高母羊受胎率的技术要点
农区鼠害成因及灭鼠措施
生日
不同外源激素组合模式对奶牛同期发情效果的研究
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的经验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