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当有为

2020-03-21 02:24
政工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宅家东坡居家

宅在家时,你会做什么?近日,微信名为“时间主人”晒出了自己居家隔离一周来的收获清单:读书43.6 小时、书法练习16.4 小时、力量训练10.5 小时。在一台跑步机上挥汗如雨的照片下方,“时间主人”勉励自己并告诉大家:“宅着,但别让时光虚度。”

人的一生中,都会有一些时间因为某种原因而宅着。足不出户的日子里,有的人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加紧学习、刻苦锻炼、弥补亲情……而有的人过得颓废而无聊:睡懒觉、打游戏、追网剧。劝他做点有意义的事,他还振振有词:“难得闲着,还不让人歇几天?”

宅家时选择忙还是闲、干还是躺?属于个人选择,但哪个更有意义,答案不言自明。宅着的时候,让平日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无可厚非,但需要警惕的是,当怠惰懒散一旦成为习惯,人很容易陷入舒适的陷阱,从而丧失进取的斗志。正如一名居家隔离的干部所说,隔离观察是组织关爱,人员隔离但工作不能隔离,隔离期间也应利用电话、网络等干好工作。

去年军运会,潘玉程打破了军事五项500 米障碍跑世界纪录。对于潘玉程的成功,他的领导曾这样告诉记者,这更多得益于他的自律和自强。有段日子阴雨不停,大家都宅起来了,可他不一样,训练时间、内容不变,只是挪到了室内,“他夺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把宅着的日子用好了”。

“岁不我与,时若奔驷,有来无反,难得易失。”时间,虽无声无息,无相无形,却关系着事业成败。时间只负责流动,不负责成长。“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一个人能有多大出息,关键看你怎样对待自己的独处时间。谁让时间更有价值,时间也会让他更有价值。

大家都知道宋朝文学家苏轼的文章写得好。为什么写得好,宋人陈鹄在《东坡抄<汉书>》中写到,政闲的日子苏轼反而很忙。一次苏轼读《汉书》,他连抄三遍,直到全部背诵,无一字差错。陈鹄感叹:“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可不勤读书耶?”由此可见,苏轼文章写得好,是因为他充分利用了空闲时间。

李大钊说:“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珍惜生命,就应珍惜时间,尤其是珍惜宅着时的时间。因为这段日子里,谁对时间越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谁的生命也越精彩。

汉朝时,董仲舒宅家3年,目不窥园,这才成为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学问家。鲁迅在一个个“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里奋笔疾书,为我们留下了几百万字的文学瑰宝。钱钟书过年期间既很少给人拜年,也不受人拜年,全在读书写作中度过。这些都告诉我们,在宅着的时间里奋发有为,才不会在闻听“时间都去哪儿了”时感到惊心和不安,因为“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悲哀”。

收藏超过10亿词条的牛津英语词库曾统计,在当今人类最常用的100 个词的历次统计中,排名第一的始终是“时间”。某人对世界上1 万名成功人物的时间利用情况分析后得出结论:他们都用好了自己的独处时间。爱因斯坦有这样一句名言: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谁利用得好,谁就会有出息。宅着的日子,抓住了就是黄金,抓不住就是流水。时间的开关,握在我们每个人自己手里,让我们握紧时间的水龙头,别让它“跑冒滴漏”。

猜你喜欢
宅家东坡居家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的日子
宅家的日子
“宅家”阻碍不了变美的心
宅家上网课二三事
staycation居家假期
东坡诗元代接受论
微生高的往事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