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的"职业病"

2020-03-21 02:24
政工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杨善洲职业病共产党人

1998年3 月,从保山地委书记任上退休的杨善洲,婉拒组织在昆明安家休养的好意,说服家人希望他全家团聚的愿望,毅然回到老家大亮山植树造林。1999年,他在山上用砍刀修剪树杈时,一脚踩到青苔上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很多人都想,这下老书记可以留在山下好好休息了。可半年后,他拄着拐棍,又走进了荒山。有人问,何必自讨苦吃?杨善洲的回答掷地有声:“入党时我们都向党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现在任务还没完成,我怎么能歇下来?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

好一个“自讨苦吃”的“职业病”!仔细想想,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共产党员的队伍中,有这种“职业病”的还真不少:开国少将甘祖昌有官不当,脱下军装,回老家扛起锄头当农民;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放弃在国外的优越科研环境和丰厚待遇,回国从头开始干事创业;空军雷达某旅原旅长林上斗退休后,放弃在大城市的安稳生活,回到家乡当了村支书,带领乡亲把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示范村;“人民功臣”张富清从部队转业,选择到最艰苦的贫困县扎根,多年之后,面对许多不解的眼神,深藏功名63年的老英雄笑着说:“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啊!”

“苦”与“乐”相对,“自讨苦吃”反映了共产党人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苦为乐的价值追求;“苦”与“难”相随,“自讨苦吃”体现了共产党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责任担当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意志;“苦”与“福”相成,“自讨苦吃”折射出共产党人心系百姓、苦干实干、为民谋福的初心使命;“苦”与“甜”相生,“自讨苦吃”彰显出共产党人“一人辛苦万家甜”“为民甘洒血和汗”的奉献精神。对共产党员来说,“自讨苦吃”既不是“傻”,也不是“作”,当然更不是真“有病”,而是一种为党分忧、为党尽责的忠诚品格,一种“吃苦不言苦、苦中建功业”的生动实践,一种无私付出、无怨无悔的崇高境界。

诚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时俱进改善军营工作生活条件、依规提供各项待遇保障,不让官兵吃不该吃的苦、受不必受的罪,这既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进步的体现,也是关爱官兵成长、助推战斗力增长的需要。但无论什么时候,敢于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不能丢,“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斗志永远不能退。不容忽视的是,现在条件好了,吃苦精神减退、战斗意志松懈的问题在少数同志身上滋长起来:有的贪图安逸享清闲,思想不艰苦,学习不刻苦,工作不辛苦,甚至夏天怕热、冬天怕冷,外出驻训条件差一点就叫苦不迭;有的拈轻怕重不担当,轻松省力的事往前蹭、急难险重任务往后缩,遇到点困难挑战就打退堂鼓;有的不愿付出怕“吃亏”,按部就班可以、加班加点不行,少干三分可以、多干一分不行,动别人奶酪可以、碰自己利益不行,只要组织照顾、不顾组织纪律,稍不如意就心态失衡、牢骚满腹。有这类表现的人,可以说连本职范围内该尽的责、该吃的苦都达不到,更不要说甘于奉献、“自讨苦吃”。这些问题和现象与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是极不相符的,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坚持自我改造,强化党性锤炼,加以改进和克服。

刘少奇同志曾说:“要完成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必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都必须有意识地把较为艰苦和困难的工作担当起来。”回首峥嵘岁月,我们的国家有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中华民族有今天这样的世界地位,人民有今天这样的生活水平,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一粒汗珠摔八瓣、一辈子吃了几辈子的苦,不怕牺牲闯出来的、顽强拼搏干出来的。展望未来征途,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面对光荣使命、严峻挑战和更艰巨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崇尚“自讨苦吃”的品格,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磨砺以苦为乐的意志,涵养不怕吃亏的境界,勇于吃苦头、挑重担、涉险滩,攻坚克难、敬业奉献、担当作为,不断把强国强军事业推向前进。

猜你喜欢
杨善洲职业病共产党人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初心如磐
共产党人的感情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儿女讲述杨善洲:家训家风照亮四代人心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职业病
职业病
李雪健:感恩、 大爱、顽童
杨善洲精神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