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盖鲽原种培育与保存技术

2020-03-23 05:57李秀梅张宁王文豪胡乐彬王晓飞于文松
水产养殖 2020年2期
关键词:亲鱼原种亲本

李秀梅 ,张宁 ,王文豪 ,胡乐彬 ,王晓飞 ,于文松

(1.烟台宗哲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5617;2.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山东 烟台 264003)

黄盖鲽为黄、渤海地区特有的一种冷水性鲆鲽鱼类,以蓬莱近海为主要产地,地方名又称当地生、地生鱼、偏口鱼、黄盖、沙板、小嘴、沙盖。黄盖鲽体扁平呈椭圆形,头小,口小,两边口裂不等长。两眼小并均长在头右边,有眼一侧为后头,呈深褐色,被栉鳞,有不规则斑驳。“蓬莱地生子”地域范围为东经 120°40'32.25"~121°01'26.23",北纬 37°42'39.01"~37°50'43.45",是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的特产。黄盖鲽原种培育与保存技术是使黄盖鲽保持原本遗传性状,以达到该物种性状稳定效果。它包括了原种培育技术、产卵孵化技术、苗种培育技术、保种培育技术、隔离保护措施及质量管理等。经过保种培育的亲本具有许多优良性状,表现出较高的生物学价值,为黄盖鲽苗种繁育、增养殖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该试验在国家级山东蓬莱黄盖鲽原种场已获得成功,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技术条件

1.1 生产设施

原种场拥有工厂化育苗与养殖车间38 000 m2,其中苗种车间4 000 m2(有效育苗水体面积3 200 m2),原种培育车间1 000 m2,亲鱼培育及良种选育车间2 000 m2;露天保种池2个,共30 hm2。场区内各类育苗养殖设施齐全,饵料培育车间2 000 m2;饵料加工冷库(600 t)一座。水、电、气、暖系统完备。

1.2 实验器材

电子显微镜照相系统、解剖镜、手术剪刀及常规仪器1套。

2 原种培育

2.1 亲鱼来源及选优

采捕蓬莱黄盖鲽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的野生亲鱼或原种场内保存的原种亲鱼,经过初步筛选,选取身体肥满、体色正常(鲜艳,无白化)、鳞片和鳍膜完整、健康无病的个体。

2.2 亲鱼的强化培育

2.2.1 培育池要求 采用室内培育池,培育池的形状以圆形为佳,要求水体在25 m3以上,水深在1.2 m以上,水源充足并配有充足的供排水系统和充气设备。

2.2.2 强化培育条件 采用自然海水经沉淀净化处理后进行开放式循环流水培育亲鱼,水源水质符合GB 11607的要求,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 5052的要求。流水的日交换量为4~6个全量/天,亲鱼强化培育密度为 3~5 尾/m2;光线强度 500~800 lx,水温 10~20 ℃,盐度 29~32,pH 值 7.6~8.6,溶解氧大于5 mg/L,氨氮小于0.02 mg/L,细菌总数小于5个/mL。

2.2.3 培育饵料 亲鱼培育中,其饵料应以新鲜鱼为主,以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的鱼为佳,如小黄花鱼,也可投喂配合饲料,通过优质饵料的强化饲育促进亲鱼积极摄食,在培育期,应当尽早投喂含高蛋白、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饵料,并适量添加维生素E、维生素C以及其他微量的营养物质。饲料有软颗粒饲料和饲料鱼。软颗粒饲料主要成分为粉状配合饲料、饲料鱼等。饲料鱼应使用新鲜、冷冻、不变质的鱼。配合饲料应符合NY 5072的要求,饲料应大小适口,日投喂1~2次,日投喂量为鱼体质量的1%~3%。

2.2.4 日常管理 在亲鱼培育中,每天24 h实时测量水温、盐度、溶解氧、pH值等水质因子,保证水质的稳定,每5~7 d彻底清刷池底1次,每半个月倒池1次,经过控温、控光及营养强化管理后的亲鱼,性腺基本发育成熟。

2.3 产卵与人工授精

采用人工挤卵干法授精。先擦干鱼体和器皿,防止水及排泄物混入。然后按1×105粒卵加入1~5 mL精液,快速搅拌均匀使受精卵充分接触。再插入少量经沉淀沙滤的海水,使精液、卵子、水的体积比约为 0.5∶100∶100,继续搅拌 1 min,然后静置 5 min,再加入海水,静置10~15 min,待卵粒吸水膨胀后,清水清洗1~2次,放入2 000 mL量筒中,加海水使上浮卵和沉淀卵分离。受精卵用清水冲洗2~3次,再用脱粘液清洗受精卵5~10次,直至受精卵粒不相互粘连。将脱粘后的受精卵放入桶式孵化器中进行流水孵化或移入平面网箱内孵化。

2.4 受精卵孵化

2.4.1 孵化控制条件 在孵化池中采用流水或静水对受精卵进行充气孵化,孵化密度为5~10万粒/m3,日换水量为全量的50%~70%,定时吸除死卵和污物,孵化水温10~13℃,盐度29~30,pH值7.8~8.0,溶解氧5~8 mg/L,光照500~1 000 lx。

2.4.2 孵化管理 在水温10~13℃条件下,由于黄盖鲽受精卵要经过80 h左右才能孵化出仔鱼,因此在孵化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管理,保持水环境的相对稳定,孵化期间定时清理水表面上的粘液,吸出池底的死卵;正常发育的受精卵,在孵化24 h后即可上浮,此时停止流水和充气,让好的胚胎上浮,并将其捞出,移到新的孵化池中进行后期培育,将沉到底部的畸形胚胎以及不成熟或授精的卵去掉,对提高孵化率大有好处。

2.5 苗种培育

2.5.1 育苗池的选择 将孵化出的仔鱼按养殖密度2~4万尾/m3放入室内苗种培育池中,育苗池以圆形为好,面积为10~20 m2,水深0.6~1.0 m。

2.5.2 水质管理 苗种培育要求水质清新、稳定,海水要经过过滤,培育适宜水温为10~17℃,水温日变化不超过2℃;培育过程中保持恒定的盐度28~32,pH值波动不宜过大,一般为pH值7.8~8.4,连续充气,要求水中溶解氧大于5 mg/L,水中氨氮小于0.02 mg/L;仔鱼变成稚鱼前进行静水培育,在投喂饵料前,日换水量为总水体的10%~20%,仔鱼变成稚鱼后换水率逐渐从20%增加到100%~200%,每日吸污1次。

2.5.3 饲喂管理 仔鱼孵出3~5 d后,逐渐开口摄食,从第3天开始投喂轮虫和添加小球藻,小球藻投喂密度为每毫升25~30万个,轮虫密度为每毫升5~10个,日投喂2~3次;第15天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投喂密度每毫升0.2~1.0个,日投喂2次;第25天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饵料。

2.6 成鱼养殖

2.6.1 养殖池 养殖池以圆形为佳,也可用抹角方形池或椭圆形池,面积一般在30~50 m2,水深1.0~1.2 m,进排水设计合理。

2.6.2 养殖用水 水质要符合NY5052标准,海水经过充分沉淀、砂滤,保证清洁无悬浮物和杂质。

2.6.3 养殖条件 光照强度500~1 000 lx,水温为常温,控制夏季水温不超过27℃,冬季不低于2℃,盐度25~32,pH值7.8~8.4,溶解氧大于5 mg/L,因此要微量充气,日换水量不少于2个全量;水中氨氮小于0.02 mg/L。

2.6.4 饲喂管理 饲料选用配合饲料或鲜杂鱼,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为鱼体质量的1%~2%,鲜杂鱼的日投喂量为鱼体质量的3%~5%,日投喂2次。

3 保种

3.1 保种池条件

3.1.1 室外保种池条件 围堰保种池宽50 m,长300 m,围堰顶部设挡浪胸墙。由于黄盖蝶具有喜埋伏于沙层的生活习性,因此必须对底质进行改造。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清污整池后在池内深水区处铺设沙层,增加底质中沙的含量,以利于黄盖蝶栖息。为防止风暴潮等恶劣天气对保种池构成威胁,需定期对保种池塘实施除险加固、清淤护坡,尤其对池塘靠海一侧进行修缮加固。

3.1.2 室内养殖池条件 室内越冬的大棚采用南北朝向,车间设计为单跨建筑,排架结构。亲鱼培育池为圆形鱼池最佳,直径为5.0 m,单池标称水面19 m2,水深0.6~1.10 m(可调),池内壁采用防水做法,每池设单独的固液分离装置,清水回收,少量浓缩污水定时排放;排污地沟,内设循环水回水管道。

3.2 亲鱼的放养

捕捞和运输亲鱼时,应严防其体表受伤,要采用质地柔软(尼龙线)编织的、小网目(小于5 cm)网具捕捞,捉鱼等操作动作要准确、熟练,动作要轻,装鱼容器的内壁要光滑。运输时要充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雄鱼放养密度15~20尾/m2,雌鱼放养密度8~12尾/m2,放养前要注意温度差不超过2℃。

3.3 饲养管理

自然水温,夏季不超过20℃,冬季不低于10℃,当水温高于20℃或低于10℃时应该黄盖鲽亲鱼移至室内培育池。盐度25~32;pH值7.8~8.4;溶解氧5 mg/L以上,因此要微量充气;自然光照强度;每天换水量为培育水体的1/3~2/3。饵料应以新鲜鱼为主,以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的鱼为佳,如小黄花鱼,也可投喂配合饲料(应符合NY 5072)。日投喂1~2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3%。要勤于观测鱼的摄食、活动和生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4 清池除害

3.4.1 清污整池 室外培育池使用3年以上,一定要清污整池。应将培育池、沟渠等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不得将池中污泥直接排入海中;室内培育池也应定期清污、刷池、消毒。

3.4.2 消毒除害 清污整池后,应清除黄盖鲽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原的中间宿主。

4 隔离保护措施及质量管理

原种场内的黄盖鲽原种由技术水平较高、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进行专池培育,专人管理,通过控制饵料、温度、光照、流水等环境条件减少病害发生,降低死亡数量;每年不断淘汰状态不好、老化的亲本,并将收集的野生黄盖鲽亲本和原种群体繁育保存的亲本补充到原种群体,同时控制雌雄比例,始终使亲本群体具有原始遗传性状。详细记录黄盖鲽原种隔离培育的时间、地点、数量、规格、成活率及培育的亲本情况;后备亲本养殖面积、水深、放养、选育情况;黄盖鲽育苗水体、选育、出池情况。

对保存的原种定期进行生态环境、形态、生长、生理和遗传性状的种质测定。对售出的苗种进行跟踪调查,掌握生长和质量状况。通过近5年的养殖效果看,黄盖鲽性状稳定,没有出现种质退化现象。

6 小结与讨论

6.1 亲本来源及性腺发育情况

亲本选择是原种保存培育成败的关键。蓬莱近海是黄盖鲽的重要产地,这里有丰富的种质资源。一是通过就近捕捞野生鱼,再经过选优、强化培育等措施,最终将其培育成原种亲本;二是从原种亲本人工繁殖的子代中进行筛选获得。经过我们多年的实践证明,两种技术路线都能保证亲本具备黄盖鲽的原始种质特征。

黄盖鲽属于分批成熟多次产卵型鱼类,卵为粘性卵,卵径大约为600~700μm,不太透明,不易观察油球,完全透明而失去粘性的卵子为过熟卵,没有呈现半透明的则是未成熟的卵子。未成熟黄盖鲽卵质成熟度差异较大,极易造成受精后发育不同步,甚至不发育,这样会严重影响孵化效果,造成仔鱼因为卵黄营养供应不足而在变态过程中大量脱落,影响育苗生产成败。

6.2 控制雌雄比例

为了保证精子的数量充足,提高卵子的受精率,雌、雄亲鱼配比一般以3∶1~4∶1为宜,少者也可3∶1搭配。严格按照一定的雌雄比例进行挤卵、人工授精,以便达到同步受精,提高孵化效果和发育同步性。

6.3 保持原种性状稳定

首先由野生黄盖鲽原种繁育苗种,苗种经过中间培育成为后备亲本,再选择优质后备亲本进行强化培育,在室外保种池内保种,每年繁殖季节繁育苗种,如此反复,最大限度保持了黄盖鲽性状稳定性,确保了种质不退化。

6.4 室内越冬度夏

夏冬两季要严密注意水温的变化,避免水温过高或过低,引起黄盖蝶死亡。在水温过高或过低时,一般采用深井水培育,水温适宜且稳定。虽然黄盖蝶是一种广温性鱼类,其适温范围在2~29℃(最适生长温度在16~26℃),理论上可在围堰池内自然越冬,但是冬天正是性腺发育的关键时期,最好是移入室内培育池进行强化培育。

猜你喜欢
亲鱼原种亲本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甘蔗常用亲本的田间自然耐寒性测定及评价
杉木育种亲本生长和结实性状早期测评与选择
斑点叉尾鮰亲鱼池塘产卵繁殖影响因素研究
30 个常用甘蔗亲本资源初步评价分析
黄颡鱼亲鱼培育的技术要点
地热水环境条件下促进家鱼亲鱼性腺发育提早成熟的关键技术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