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实践教学,促课外整本书的阅读与习作研究

2020-03-23 06:00许跃
课外语文·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阅读与写作教学实践

【摘要】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性阅读,在课上完成知识的分享、吸收和消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课外整本书阅读既是对学生自制力的挑战,又向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学生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外阅读学习,使他们享受阅读的乐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境界,最终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成为现阶段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实践;课外整本书;阅读与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6-0014-01

【本文著录格式】许跃.借实践教学,促课外整本书的阅读与习作研究[J].课外语文,2020,19(06):14,16.

在现阶段的初中阶段阅读中,有些教师不注重讲授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致使学生的阅读获得感降低,加之没有进行合理的阅读导入,使学生缺乏对阅读内容的学习兴趣。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重点从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的习惯着力,通过开展整本书阅读分享会,构建整本书阅读竞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获得良好的整本书阅读效果。

一、培养整本书阅读习惯,提升写作基础

阅读是信息输入的过程,写作是信息输出的阶段。输入和输出是最为考验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也是展现教师语文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提升阅读与写作转化率的重要枢纽,因而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习惯。本文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整本书阅读进行解析。第一方面,宏观把握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整本书进行阅读和分析,找出每个篇章的重点事件,并注重构建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联系性,从而增强学生表达的逻辑性,提升他们思维的整体性。这种思维的形成可以让学生的作文在段落之间更具衔接性和整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学生的写作基础。第二方面,微观赏析能力。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在此阶段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两点对整本书阅读进行引导。第一点,从整体文章的角度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整体文章,品读其中的重点部分,在此过程中分析文章由铺垫、渲染、再到高潮的趣味之处,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与书中的主人公一块快乐和悲伤,从而到达情绪的制高点,让学生从整体着眼,分析重点段落的意义和影响。第二点,从学生的主体出发,着眼于文章留白处的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个人的生活体验,丰富文章所阐释的观点和内容,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独特品鉴能力,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思维的延伸,思想境界的提升,从而真正让他们享受阅读的快乐。通过以上两点的论述,学生可以在写作中真诚地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并在此基礎上,提升学生语言的逻辑性和丰富性,为他们的小学语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精髓,也是下文重点阐释的内容。

二、开整本书阅读分享会,增强写作感染力

整本书阅读的真正作用是让学生用心品味文章,培养他们的同理心,让学生与主人公共患难,同欢喜,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写作感染力。教师可以运用阅读分享会的形式,围绕同一主题,让学生共读一本书,使他们从多个角度对阅读内容进行阐释,从而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思考,成长,增强学生写作的感染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应适时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纠正部分学生的错误观念,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例如教师和学生一块阅读《老人与海》这本书,并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文章中的主人公,面对自己的追求被现实一次次打击的情境,是灰心丧气,还是越挫越勇?谈谈自己的想法。”与此同时, 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你们应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文章前后情节的联系,并在微观的角度,即主人公的角度,或是自己思考,进行回答。”最后,展示成果。教师在此作简要介绍。小陈说:“我看到了一个不断尝试,不断失败,却又越挫越勇的英雄主义形象。我特别佩服这种人,因而我会学习主人公的这种精神——为了某种信仰,坚定不移地追求。”小宇说:“我更多的是感受到主人公精神的释怀,与自己达成了和解。因为主人公已经竭尽全力了,所以他获得了另一种意义的成功。”小洛说:“我感觉人生像是《红楼梦》的结尾说的‘落得……干净,人生的本来面目就是空手而来,却又空手而去的。主人公最终没有达到目的,这从侧面说明人的一生需要豪情,但这种豪情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逐渐淡化,最终败给现实。人终究要平平凡凡渡过一生。”小燕说:“即使主人公获得了自己想要的鱼,他也是孤独的。因为高处不胜寒,一个人的成功没有人分享,也是一种悲哀。”教师适时地说:“大家的观点相对悲观。我们的人生只有一次,应有雄狮一样的魄力,为了梦想勇于拼搏,愈战愈勇。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有野狼一样的狡黠,在为了梦想拼搏的过程中,应停下来思考,并积极与他人交流,从而寻找到事情发生的问题所在,针对性地解决,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教师通过开展整本书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可以真诚、真实、真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学生思考的维度,帮助他们养成思考问题的独特思维,并在此过程中,对部分学生的错误观点进行引导,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增强学生对文章的感染力和穿透力。

三、构建整本书阅读竞赛,激发写作积极性

教师可以组织整本书阅读竞赛,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过程中,在阅读的过程中,洗涤他们的心灵,让学生获得精神的成长,并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促进他们思维的完善,提升学生文字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上周举办过一次整本书阅读竞赛,这本书的名称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比赛,教师可以让学生享受竞赛的快乐;让学生受到心灵的启迪,真正发挥整本书阅读的积极作用。教师从以下三点开展整本书阅读竞赛。第一点,确定主题。本次竞赛的主题是让学生探讨关于磨难的认知。第二点,展示比赛状况。教师选取其中三个学生的互动,作简要介绍。小燕说:“我们处在最好的时代,因为我们有各种机遇,同时我们也处在最坏的时点,因为我们还要面对很多挫折。我们只有在顺逆境转换的过程中,才能逐步成长,让自己的生命力更为顽强。”小碧说:“我同意小燕的观点,但是有部分补充。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困难虽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简单,但肯定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难。就像这本书一样,作者一定是被自己的坚强所震撼,因而他才会写出震撼人心的书。而自己的坚强是克服人生磨难的重要前提。我们不仅要不惧磨难,更要思考解决磨难的方法。”晓月说:“我的观点和以上两人的观点不同,是从集体着眼,即一个人的命运和信仰,只有和一个国家产生联系,才能迸发出无穷的生命力,因而我们的目标应和时代的发展相贴合,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教师构建整本书阅读竞赛,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舞台,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之间相互竞争,交流,增强学生思维的完善性,激发他们阅读和写作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课外整本书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为宽广的阅读空间,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精神的启迪,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属于学生独有的阅读思维模式,增强他们的写作感染力,获得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瀚逸.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与整本书阅读方法研究[J].大众文艺,2017(1).

[2]颜世娟.为写而读 以读促写[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2).

[3]黄秀花.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整本书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19).

作者简介:许跃,1983年生,江苏省人,本科,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为课外阅读与习作的有效联结。

猜你喜欢
阅读与写作教学实践
完美过渡:阅读与写作之间“鸿沟”的解决策略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浅析如何做好德语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的迁移与转化
高职英语阅读与写作一体化实践教学研究
关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