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2020-03-23 06:00付国清
课外语文·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新课程小学语文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如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向班级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并且采取多方可行有效措施来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在各项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外阅读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师依据课外阅读教材内容,合理制定适合班级学生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提升班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助于提升其文化修养。本文围绕着小学语文教学,分析提升教师课外阅读教学质量的可行性策略,希望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6-0012-02

【本文著录格式】付国清.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课外语文,2020,19(06):12-13.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世界万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接受教师教学活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难以长时间保持集中的注意力,加大了教师教学的难度。与成年人相比,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较为薄弱,语文教材中涉及许多文章,课外阅读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且可以对教师教学内容加以补充,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材与其他科目教材相比,其中涉及许多文字知识、语法知识等,晦涩难懂的知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部分教师在向班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时,未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教学方式单一化、片面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依旧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班级学生全面发展。

一、筛选课外阅读资料,合理制定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未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其教学方式是以向班级学生传授课内读物中涵盖的知识内容为主,并且通过向班级学生布置一定量的习题作业,使得班级学生能够掌握所学内容,从而提升文化修养。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教师讲解内容,课后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久而久之不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学分为“教”和“学”两个部分,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应围绕学生的“学”合理制定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应依据现有教学素材,筛选符合班级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课外阅读资料,深入研究课外阅读文章内容,分析文章背后蕴含的深意,然后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依据正在进行的课内阅读教学内容,在庞大的网络中搜索与教学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为班级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加深所学知识内容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从而提升其学习效率。小学语文教材中会涉及四大名著等一些内容,教师可以依据对教材知识内容的掌握,结合对班级学生学习能力、兴趣爱好、阅读理解能力的了解,摘选适合班级学生的课外读物《西游记》中的经典内容,并且组织班级学生一起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若是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向教师提问,教师予以解答,从而提升班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国家提倡教师在向班级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其教学目标,不断学习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与自身的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创新出新的适合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师应与班级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制订能够激发班级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计划。小学语文教师在向班级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时,可以采取趣味教学、分层次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式,激发班级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从而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如在讲解课外读物《拾贝的小女孩》一文时,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的方式,教师先让班级学生进行全文阅读,教师围绕着文章内容设置教学活动主题“小女孩为什么会感到甜蜜呢”,并且与班级学生共同讨论,让班级学生积极发表自身看法。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能够加深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的了解,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学生能够学习到其他学生的学习技巧、文章分析技巧、语言表达技巧等,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班级学生与人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建良好学习环境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信息之间传递的速度加快,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人们可以在庞大的网络环境中搜索想要了解的资料。随着国内各个地区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逐渐运用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小学语文教师在向班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时,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向班级学生展示更多的学习资源,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升其学习效率。如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教师可以提前在网络中搜索与教学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源,运用多媒体技术向班级学生播放故事小短片或展示图片,色彩斑斓的图片、有趣的动画小短片容易引起班级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向班级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中具有教育意义且适合班级学生阅读的童话故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并且在下一节语文教学课堂中,提问学生阅读感受,从而提高班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教师可以按照教材内容,对自己在网络中搜集到的课外学习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发送給班级学生,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观看,这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

文章含有中心思想,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向班级学生讲解作者的写作手法、汉字拼音等,还要向其讲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让学生了解文章背后蕴含的深意,从而提升其文化修养。教师在向班级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意识到“学”和“做”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让其能够将在教学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学生学习的方法会直接影响其学习效率,部分小学生学习方式是课堂上专心听教师讲解内容并做好详细笔记,课后完成相应的习题作业,学生运用这样的学习方式虽然能够熟记教师教学内容,但是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不能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思维拓展能力、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等,久而久之不利于其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与班级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了解班级学生学习方式,找出其中存在的误区,并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其学习效率。

五、结语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明辨是非能力,教师有义务和责任通过向班级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其初步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学生接受下一步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提高课外阅读教学的质量,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帮助班级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阅读资源。教师应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共同探讨符合学生具体情况的课外阅读教学计划,使得学生在学校、家庭中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翁祖玲.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18).

[2]颜琳.“引子课文”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9(8).

[3]黄兴华.论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24).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新课程小学语文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