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研究

2020-03-23 05:57王雯雯唐家星朱映琏唐艺菡林希颖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现代文学民俗文化传统文化

王雯雯 唐家星 朱映琏 唐艺菡 林希颖

摘要:作为悠久历史传承的文明古国,我国的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当代文学作品中对民俗文化的渗透挖掘越来越深入,这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文学作品面临的又一新挑战。如何将传统文化更贴切的融入作品中,如何利用民俗文化提升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都是现阶段需要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民俗文化发展的现实分析,阐释了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体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对具体作品的赏析,展现民俗文化从精神层面对文学作品的内涵提升。

关键词:现代文学;民俗文化;传统文化

引言:

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历史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纵观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民俗文化已经成为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其代表作《红高粱》《生死疲劳》等,无一不闪烁着民俗文化的深厚内涵。我们要认识到这不仅是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视,更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必经之路。民俗文化与文学作品已经水乳交融,不可分割,要加强对民俗文化的重视程度,深入挖掘文学作品中的传统亮点。

一、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民俗文化广泛意义上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定区域的民众在聚居生活中所创造、共享并传承的风俗及生活习惯,是民间民众风俗文化生活的统称。民俗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目前,国内对民俗文化的挖掘重视正在逐步深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说明大众已经意识到在文化输出的今天,重视民俗文化是弘扬中国力量不可或缺的途径。但是在具体实践上,所关注的重点只是在于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民俗研究仍然停留在表层,对民俗文化的开发与挖掘存在明显欠缺。另外一方面,由于我国现代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文化产业结构中的采纳机制与转化机制均有不足。因此民俗文化的研究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及政府从具体措施上深化传承与发展。

二、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体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对于民俗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古已有之,《诗经》中就出现了大量的体现劳动人民生活劳作的场景与形象,这些场景与形象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上古时期的浪漫遗风与天人合一的自然思想。这也是为什么《诗经》被认为是民风民俗之本与文学艺术之源。同时,文学作品中所囊括的民俗文化丰富而深厚,包括乡土民情、信仰文化、口传文化及思考模式等等。而当代许多研究者误将民俗文化解释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文化。一方面是对民俗文化的狭义认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前我国对民俗文化认识的误区所在。要认识到民俗文学中所蕴含的漫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与特定空间的人情世故,在反映一定地区风土人情的同时,重视情感的激发。而这需要对所描写地区进行深入的调查与收集,利用自身语言梳理归纳进行再创造,在探求社会功能与文化本质的同时为人们认识历史,追寻未来指引方向。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欧美国家的文化输出对于我国树立自身文化形象的影响不容小觑,文化层面的精神“洗脑”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正在逐步显现。而这正是民俗文化与文学作品相互交融的现实需求,也是弘扬中华精神塑造文化品牌的必经道路。2012年我国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西方国家谱写了一曲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水乳交融的赞歌,同时展现了东方独特的寻根文化与乡土美学。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创造了独特契机。

三、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对民俗文化的体现

历史的洪流不断向前,民俗文化越来越多的体现在当代文学作品中。与古代文学相比较,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更趨近于对乡土气息的描写与渗透。莫言《红高粱》中,对婚嫁习俗的细节描写,对酿酒文化的挖掘体现等等,向大家描绘了山东高密大地上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景象以及劳动人民充满血性的民族精神。作品中通过对婚恋民俗的描写,展现了旧时代封建婚姻的陋习,男尊女卑的落后思想对女性的压抑与迫害。文中许多对于鬼神文化的呈现,将现实政治与鬼神文化的矛盾展现的淋漓尽致,从中表现了复杂的人性与深刻的社会问题。同时对于孙丙、戴凤莲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人类生命力的顽强与不灭灵魂的精神激励。这种魔幻与现实的结合,这种基于民俗文化的乡土美学的延伸与创造使得莫言成为当代中国民俗文学第一人。

当然,中国浩瀚的文化长河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璀璨明珠。陈忠实作品《白鹿原》将北方农耕、自然、人文及地区民俗呈现在人们眼前。在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氛围中,又孕育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作品中最具特色的是对关中地区礼仪的描绘,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等一系列社会民俗。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于礼仪传承的独特解读。贾平凹作品以民俗文化为框架,以清淡自然的笔触来描绘人们眼中的寻常景象,从中又体现出鲜活的民俗民情,将作者所生活成长的这片黄土地上的人文风情地区民俗体现的细致入微。使读者拥有深刻的体验感与融入感,将作品与现实生活完美交融,这正是民俗文化与文学作品不可分割的寓意所在。

结束语:

无论是上古时期的《诗经》,还是当代《红高粱》《白鹿原》等作品,都从中展现了民俗文学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内涵,为当今时代的人们展现各地风土人情的同时,将过去与现实相互交融,在时间与空间中穿梭,为现代文化的再创造提供了丰富史据。挖掘民俗中的文化符号与现实意义既是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探讨,也是对我国丰富文化遗产的应用与创新。将民俗文化的底蕴融入当代文学作品中,提升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彰显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历史特征。

参考文献:

[1]王瑞俊.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的体现研究[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9(3).

[2]张东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23):3-4.

[3]贾立平.赵静.从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看《白鹿原》中秦地文化的翻译[J].英语广场,2016(01).

猜你喜欢
现代文学民俗文化传统文化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现代文学传统问题及其当代阐释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融合·演变:现代文学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分析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