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朝翻译中的不可译因素及处理

2020-03-23 05:57于婷婷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翻译

于婷婷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在汉朝翻译学习、实践中的经历,试图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来分析翻译中的不可译因素,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翻译处理方式。

关键词:语言和文化;翻译;不可译

一、前言

“不可译”这一命题通常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理论层面的“不可译性",二是实践层面的“不可译因素”。对于翻译者而言,在翻译活动中,特别是在文学翻译活动中,“不可译因素”是客观存在,谁都或多或少地遭遇过难以翻译或纯粹的不可翻译的因素。如语言上的一些不可译因素和文化上的一些不可译因素。但是,从情理上讲,在翻译者看来,不可译因素的存在并不意味着翻译在根本上就“不可能”。只要存在翻译的需求,就得通过各种方法将翻译进行下去。

二、语言上的不可译因素

语言上的不可译因素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文体风格等不同层次上。

(一)语音层次

任何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音系统,难以为别的语言所替代。诗歌之所以难译甚至不可译,因出于此。诗歌中的部分意境,有时可以靠特定的节奏或韵律来表达 ,但这常受制于创作诗歌的原文语言所特有的语音系统。如汉语中的汉字具有单音节这一特征,因而能产生五言或七言这类对仗工整的诗。另一方面,由于汉语又是多声调语言,因此对古体诗有平仄韵的要求,相比之下,朝鲜语没有声调。所以在汉诗译朝或朝诗译汉中 ,要想再现原文那种节奏和韵律,使目的语的异国读者能够从译品中尽可能获得与出发语读者相同或相似的共鸣和美的感受,是极不容易的,甚至是绝无可能的。

口音和方言也是翻译中很难处理的一个问题。口音指不同标准的口音,如各地方口音,四川口音等。在翻译中如何保留原文中的这种“ 异味” 需要费一番斟酌。

(二)词汇层次

词汇是概念的载体,概念是与一定的经验相联系。韩汉两民族,在经验上的差异经思维反映到语言上,必然会造成词汇的不对称或词汇空缺,即在译文语言中没有与原文语言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如 : 将朝语房屋合同书译为汉语时,其中的一些词汇如“???”等。

(三)短语层次

不同语言中的成语、 习语、 谚语和一些特有的表达方式往往充分利用了语言的形式特征,或者与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特征密切相关。 翻译时常常只能得其“ 意” 而 失其“ 形”,其原有的韵味就丧失了。

(四)语法层次

汉语的许多语句是意合的。意合法是汉语句子之间连接的重要特征。而朝语是表形文字。

汉语的双关语、拆字游戏、回文等,原文语言的形式特征本身,就是一种行文功能。翻译时既要表达原文的内容,又要再现原文语言形式的特征,实际上难能达到。

(五)文体风格

文体风格,主要体现在语言特征上,涉及作家个人的风格亦即其运用语言的特点,其间的细微差别是很难译出来的。例如,我在汉朝文学翻译中,翻译鲁迅先生的<<野草>>中的作品时,明显感到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独特的风格。还有台湾散文作家龙应台、余光中、柏杨的作品也都风格特征明显。奈达指出: “我们不应该把诗当做散文翻译,也不应把说明文译成叙事文”。 这就启示我们译者应当从语言功能的对等上下功夫,单纯注意文体的形式,并不能译出等值的文体。

三、文化上的上的不可譯因素

当原语的语境特征在译语社会文化环境中不存在时,就会产生一个与语言不可译性不同的间题,即文化的不可译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的不可译性比语言的不可译性更应该引起重视,因为许多词语只有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才有确切的意义。

四、处理不可译因素的变通方式

根据自己进行的翻译学习、实践,总结了下面这些方法。

(一)音译法

一种语言中存在的词汇或概念在另一种语言中无对应成分时,就会出现语义空白。在语义空白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音译法。

(二)归化法

恪守本民族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本民族语言表达方式。

(三)异化法

迁就原作中的语言文化特点,采用倾向于外来语的表达方式。

(四)阐释法

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表达法或在原文的基础上加进一些解释性的内容,使解释和翻译在译文中溶为一体。例如“中国味 ”特别浓的流行语、古代神话故事人物等,对于外国的读者来说,容易不理解其意思,就可以采用阐释法。阐释法和意译比较接近,是针对读者不可理解的概念而采取的一种近乎于注释性的翻译方法。比如说,韩国人在翻译《醉翁亭记》中“非丝非竹”句时,可能不明白丝、竹均为中国的古乐器,此时完全可采用阐释性译法,用韩语解释“有泉水声作酒,就无需鸣乐奏曲”之意就行了。

(五)硬译法

硬译法采用的前提是,译者本人无法说出所译概念的真正含义,或者译者本人根本就不明白原文某种概念的意思,只好硬译(要么音译,要么只译文字表面的意思)。在古代佛经的翻译中,曾大量采用过这种硬译法。而这些硬译过来的东西都逐渐为人们所熟悉,甚至丰富了汉语中的词汇。

(六)改写法

改写法运用的前提是:译者对原文的意思了如指掌,在译文语言里也能找到相应的对等词。但是这相应的对等词恰恰又不符合译文语言运用的习惯场合,容易使读者产生误会,或不能接受原文的真实概念,这时译者就可采用改写法。

(七)创造法

创造法是指创造词汇,它同硬译得来的词汇不同,硬译出的词汇起码在原文的词典上有这样的词条。而创造性译法所译的词,在原文词典中找不到,只能凭上下文揣摩,再将揣摩的结果转化为译文语言中的一个新词或词组,变不可译性为可译性。

五、结语

可译与不可译是相对的 , 绝对不可译现象是极少的。片面夸大不可译的观点都是译者片面理解造成的。但是,文化的不可译性向可译性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译入语读者对译者表达原语文化信息的方式的认同接受程度至关重要。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先驱者本身也在促进不可译性向可译性的转化。不可译因素不仅仅存在于汉朝翻译中, 任何两种语言融合度越高 , 其不可译因素可能就越少。总之,要想较好地掌握处理不可译因素的方法,必须充分理解原文,不断提高自己对汉朝两种语言的驾驭能力,并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翻译障碍。

参考文献:

[1]王捷.翻译中不可译性问题研究[J].语言研究.2008(1):95-96.

[2]罗润乾.彭军辉.浅析翻译过程中语言与文化的不可译性[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2-94.

[3]韩东吾.朝汉翻译理论与技巧.延边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翻译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望文生义现象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浅谈汉语颜色词的解析及英译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