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四个伟大”的内涵、关系及实现路径

2020-03-24 00:07杨坤雨
理论与创新 2020年24期
关键词:辩证关系

【摘  要】“四个伟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实现伟大梦想,须加强推进伟大斗争,积极建设伟大工程,科学布局伟大事业,这是时代发展给党提出的新使命。厘清“四个伟大”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四个伟大”的内在逻辑,对新时代下党引领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新困难,解决新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四个伟大”;辩证关系;路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党自成立以来矢志不渝的目标。在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党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在各个时期都积极带领和团结中国人民积极奋斗,在实现国强民富的过程中谱写了一段又一段的壮丽史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今天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①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而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历史过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还有许多艰难险阻需要克服,还有许多复杂矛盾需要面对和解决,还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付出更为艰巨,更艰苦的奋斗与努力。因而在新时代,正确处理好“四个伟大”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四个伟大”的科学内涵

“四个伟大”是党长期以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实践的总结,是新时代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从党的十二大,号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开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从历史经验与具体实践中吸取经验,提出了很多新的方案。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明确提出要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论述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要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与伟大工程。此后,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指出,要进行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和人民积极推动伟大斗争时,要将中国的具体国情,与伟大事业、伟大工程统筹起来,积极推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的深刻内涵,坚持“四个伟大”的时代特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凝聚起中国力量。

(1)进行伟大斗争,是在党面临严峻挑战、重大风险、巨大阻力和现实矛盾时,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任务。首先,党要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拥护党的领导,坚决反对一切不利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坚信“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②,党是领导一切的。他认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进行伟大斗争时,要在世界全球化的浪潮中,激流勇进,做新时代的弄潮儿。这就要求,党要加强自身修养,要拒绝贪图享受、懈怠消极、回避矛盾思想与行为,加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以奋发的姿态与昂扬的斗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大步迈进,维护国家安全,切实化解国际风险,着实提出中国方案。

(2)建设伟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进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建设伟大工程就是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历史证明,没有党的领导,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是空想。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不仅是因为,党是民族的脊梁,也是时代的先锋。随着社会矛盾的改变,我党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而考验与困难。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就要坚持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要发挥时代先锋的模范作用,就要不断加强提高自己的本领。全党上下要有坚定的政治原则,要有较强的政治本性。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对一切有害于党的团结与稳定性、纯洁性的因素,要坚决抵制,切实加强自身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3)推进伟大事业,是实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路径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的根本成就”③。积极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与重要的价值意蕴。其一,伟大事业的开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坚持走中国道路,即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又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其二,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在新时代发展进步的科学路径。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党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顶层设计,协调展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四个自信”,领导并团结各族人民走向胜利,实现民族复兴。这就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领导者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治本色,坚持把全党与全国各民族团结起来,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4)实现伟大梦想,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理想与追求。“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愿望与希冀,是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与集体愿望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党与人民保持紧密联系,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共同在实践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落到实处,实现国家强富、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2.“四个伟大”的辩证关系

“四个伟大”精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④。“四个伟大”是一个辩证统一、彼此贯通、环环相扣的统一体。伟大梦想是总体目标,有机统筹着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要实现伟大梦想,不仅离不开伟大斗争,同时还需推进建设伟大工程、开展伟大事业。

从总体上看,“四个伟大”是统一的整体。虽然从定义上分析,“四个伟大”的定义不同,但从内在逻辑上看,“四个伟大”实质上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伟大事业,就是要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其事关“执政理念”,阐述的是我党的执政责任与历史担当,着眼于“干什么”的现实问题。而伟大斗争,则是要进行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其事关“执政方略”,阐述了我党作为执政党的精神气质与风貌,着眼于“怎么干”的问题。伟大工程,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其事关我党的“执政主线”,分析了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执政主体条件,着眼于“谁来干”的问题。偉大梦想,则是论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其事关我党的“执政目标”,阐述了党的执政使命与党的最终奋斗目标,着眼于“干成什么”。总体而言,“四个伟大”是从执政的不同角度,系统的论述了“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干成什么”的系列问题,使“四个伟大”彼此紧密相连、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1)伟大梦想的实现,离不开伟大斗争。社会进步中存在矛盾,在矛盾的社会中也存在斗争。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具有革命彻底性,无产阶级是真正的革命阶级,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与时代使命。他认为“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⑤,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的命运是走向灭亡,社会主义最终会取得胜利是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对“两种命运”的阐述,对指导我们党抵击诱惑,抗御风险,克服困难,推进伟大斗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也要求我们全党上下要继续坚持“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就要增强党的斗争本领,强化党对长期、而复杂、艰巨而多变的伟大斗争的正确认识能力。这就要求,党必需自觉维护人民利益与国家发展利益,不断提升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2)“伟大工程”服务于“伟大梦想”。在伟大梦想、伟大斗争的具体实践中,推进建设伟大工程,就要确保党走在时代前列,确保党的先进性。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自身的建设,提升党直面问题、刮骨疗伤的能力。马克思提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⑥。因此,共产党要坚持国际共产主义的理论思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始终走在无产阶级的最前列,做时代的先锋。十八大以来的5年,我们党面临着复杂的执政环境,党内存在突出的问题,因此,要加强党自身建设,提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就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需要清除损害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要素。面对党内“思想、组织、作风不纯”问题,要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强化党的思想引领,加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着实提高党的执政本领,使党永葆青春活力。

(3) 实现伟大梦想,需要坚定不移的推进伟大事业。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是历史使命。在他看来,在本国范围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重要体现之一。无论是世界上哪个国家的无产阶级进行斗争,都需要立足本国的具体实际,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丰富了无产阶级理论,而且对于人类解放,实现人类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武器。同时,它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实践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我国新时代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也是在党的领导下,正确、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我国具体实践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伟大事业的开展,是伟大梦想实现的现实之基。做强伟大事业,努力实现伟大梦想,就需要坚持“四大自信”,即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求中国共产党立足我国的国情实际,从具体实践出发,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灵活运用,始终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总之,“伟大斗争”、“伟大工程”是统筹服务于“伟大事业”,是实现“伟大梦想”的现实之基。以“伟大梦想”为中心,积极进行“伟大斗争”,号召建设“伟大工程”,统筹推进“伟大事业”。只有通过“伟大斗争”、“伟大事业”才能破解“伟大工程”中的矛盾与问题,实现“伟大梦想”。

3.“四个伟大”的实现路径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要以“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为核心,积极展开“伟大斗争”、“伟大工程”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事业”离不开“伟大斗争”,要以“伟大梦想”作为行动引领,把“伟大工程”作为行动支撑。在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着复杂的执政环境与执政问题,要实现“四个伟大”,就要坚持中国理论,坚定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1)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四个伟大”的行动指南与指导方针。新时代孕育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领导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创新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在中国发出的新光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体现,是全党全国人民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深化改革等十四个方面。博大精深的理论成果,是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以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方略,阐述了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提出了从严治党的新要求,不断强化“四大自信”,是引领党和人民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

(2)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四个伟大”的根本方向。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强大生命力,是随时代、环境不断变化,而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强国富民之道,是从根本上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经济文化建设飞跃式发展,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历史已经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必然的选择,是人民正确的选择。同样,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证明,“中国道路”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康庄大道。

(3)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四个伟大”的动力源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中国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中,中国精神是民族文化流传的重要体现之一。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与时代精神融合的结晶,是坚持“文化自信”的底气之源,是实现“四个伟大”的动力源泉。其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将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办大事,具有强大的向心力与生命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则紧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以新的思想去继承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⑦,邓小平号召人们要大胆的试,大胆的闯。这就要求理论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精神,激活“四个伟大”的动力和活力,扎实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程。

(4)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四个伟大”的重要支柱。习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需要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要求党矢志不渝的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同时,党也深刻认识到“行百里者半九十”,明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会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⑧它需要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同心同德,凝聚中国力量,形成新时代中华民族磅礴的合力,紧紧把握时代发展方向,顺势而为,为实现“伟大梦想”不断努力。

注释

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2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34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2页

⑧《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

[2]《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年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6]張士义等.《从一大到十九大》[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8年6月.

作者简介:杨坤雨(1993-),男,四川成都人,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猜你喜欢
辩证关系
信息化时代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的辩证关系浅析
绿色植保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中一些辩证关系的处理
体育哲学与体育运动互助关系研究
语言学习与不同语境的辩证关系
劳动价值与制度价值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
人与科技的辩证关系
浅谈艺术设计与设计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与实效的辩证关系之我见
科学技术与田径的辩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