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物业管理教育的校企合作与行业发展融合研究

2020-03-24 00:08刘翔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4期
关键词:物业管理校企融合

刘翔

[摘           要]  随着我国物业行业的发展,我国高职物业管理教育的校企合作与行业发展的融合逐渐增多,二者的融合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探讨当前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与行业发展的融合现状,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尚需改进的地方提出了两者融合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关    键   词]  物业管理;校企合作;行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4-0052-02

随着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逐步发展,高校物业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逐渐增强,校企合作与行业发展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双方的互动发展有利于促进物业管理整体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互促互进、协调发展,有利于共同促进社会、技术和经济的积极发展。

一、当前校企合作与行业融合发展现状

(一)两者的融合发展不够深入

当前我国的校企合作与行业的融合还不够深入。大部分的校企合作内容范围主要在学校方面,企业在环境场地、设施设备、技术等方面为学校提供了场地,学校享受了一定的企业资金资源,企业和学校共同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办学能力水平的提升。但是在行业发展方面,学校主要是提供行业所需的毕业生,对行业的其他支持方面比较欠缺,双方的融合发展不够,还有待拓展。

(二)校企合作停留在早期阶段

很多高校都与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大部分的校企合作还停留在比较浅的阶段。由于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主要是既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因此,校企合作需要重点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行业发展的技术要求早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和专业课程设置会迟于行业的当前变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规范性、对应性和前瞻性,不能根据经济和物业行业的发展作出及时调整,双方合作还停留在早期阶段。

(三)人文精神和行业认可度的培养欠缺

基于物业管理行业的服务性质,社会的认可度等,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行业认可度方面的培养还需要加强。在思想道德、岗位服务及行业认可方面,物业管理行业对员工的人文素质有一定的要求。目前,这方面的培养略显不足。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服务意识与物业管理行业认可度上,还需要加强培养,结合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个人的职业规划来进行。

二、原因分析

(一)人才培养层次不清晰

在合作双方的人才培养方面,层次不太清晰。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在层次结构上应定位于培养职业服务型人才。职业基础课与职业技能课的设置要以物业客户服务管理、物业管理实务、物业管理技能实训等为主要提升方面。同时,要兼顾房地产经济市场、房地产物业相关法律、客户心理、公关礼仪等方面的知识,涵盖职业技能层次上应该具备的知识储备基础。部分校企合作没有在服务技能和能力上进行要求,定位上以管理类型为主,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定位不清、职业规划不明,不利于整体行业的发展。

(二)合作开发方案课程不及时全面

随着经济和行业的变化,岗位的需求会随之发生变化。但是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都是相对较早的,人才培养方案最接近也是从新一届的大学生开始编撰,到学生毕业之际已差不多三年。在这期间,行业岗位的调整和需求也发生着变化。课程和教材方面则相对更久,编修和调整更为不易。因此,在学校和企业的对接方面,根据工作岗位特点,及时调整方案和课程标准与要求,在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对接上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和困难性。

(三)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待提高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通过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与学校双方共同努力培养专业人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职业能力的提升方面还有待加强。很多学生在见习中不能亲自动手解决相关問题,在实习过程中由于是新手,理论知识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在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知识与实际操作充分结合的方面还有待灵活运用与提高。因此,怎样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就有工作体验、进行职业技能实际操作的实践机会,取得良好的职业能力,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四)企业参与考核不能深入

企业由于自身有着繁杂的工作和事务,对学生的实践考核往往由学校方面来进行。另外,校企合作中牵头的往往是行政或人力资源部门,其他专业技术部门对学生的实践考核很少主动参与。在实训、实习中,学校的考核相对比较单一,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生产部门等沟通不多。在学生见习、实践、实习中的考核执行和落实难以有效沟通,对学生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深入地进行指导。

(五)合作实践教学课程比重不够

合作实践课程教学环节非常重要,不仅是对专业理论课和技能课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关键环节,能有效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和素质拓展。大部分的校企合作都有学生见习、暑期到物业公司进行顶岗实训、毕业顶岗实习等学习实践。但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地位仍然比重不高,相比医护类的实习期基本一年左右,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只能在最后半年进行毕业实习的时候去企业进行真实操作实践,合作实践教学课程比重仍显不足。

三、融合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一)依托行业科学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依托行业企业的岗位发展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照物业企业和行业需求,根据物业工作岗位要求与素质能力要求,科学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专业课程标准。按照最新的法律与岗位设置,撰写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设置体系。根据实际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和工作情景进行合作实践课程的设计。注重方案设计的科学性、融合性、前瞻性、实用性、操作性,以行业发展为导向,以学生提升为中心,来确定科学的职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体系。

(二)及时调整人才培养专业课程

根据行业发展的变化要求,及时调整培养人才的专业课程。随时关注行业的发展、法律的调整,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业内专家意见和讨论会,邀请物业行业的权威专业人士参与,对整合物业管理专业课程内容提出的建议进行整理和全面考虑。在典型工作情境的案例学习实践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变化的应用情境结合在一起,通过设计当前发生的实践性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注重将社会需求、行业岗位要求、学生未来工作和学习需求融合在一起,促进在专业培养和课程结构搭配设置上的均衡性和适应性。

(三)积极沟通完善双导师制

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待提高,学校与企业双方应积极完善双导师制。学生的实践学习都有两位指导老师,一位是企业指导老师,一位是学校指导老师。企业指导老师的意义和作用很大,能影响学生接触和掌握真正的专业核心操作技能。因此,在企业指导老师日常工作较忙的情况下,学校专业老师应积极与校外指导老师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实行定期检查。企业指导老师在规定时间检查监督并指导实践学生,撰写实训指导记录,及时指导学生实践。双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沟通,掌握学生的思想、生活、工作上的动向。另外,实训期间,明确安全事故的责任,统一购买保险,建立应急措施。在企业和学校,建立对指导老师的激励和考核政策,鼓励指导老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水平。

(四)建立企业参与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

促进企业有效参与学生实践的考核评价,建立健全企业参与的考试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学校与企业共建评价体系。企业的参与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针对薄弱环节加强训练,改变以前只注重对学生知识水平掌握情况的评价。通过建立暑假见习评价体系、顶岗实习学生跟踪机制,采取双导师指导和负责制,运用定期和不定期沟通、走访、调查问卷等形式,从企业层次和学校层次两个方面来全面掌握实习学生的实习实践情况与真实的专业操作水平。通过实践岗位与理论知识合一的考核,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

(五)专业建设和公司实体经营相融合

针对合作实践课程教学有所欠缺的问题,学校应科学选择有行业标杆影响作用的物业管理公司,也可以依法自行开办物业管理公司。通过学校本身所享有的物业公司资源实现校企合作,将物业管理专业建设巧妙融入公司的實体运营中。从而提高实践课程教学的分量,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机会,提供多样化的顶岗实习机会。实现学生顶岗、实训、成长的良性循环,形成“专业紧围市场、课程紧围企业、学生紧围岗位”的校企合作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荣.产教融合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的人才培养体系:以物业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9(1):247-248.

[2]苏小东.基于校企合作的物业管理专业建设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7(18):217-218.

[3]李红艳.“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辽宁水利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改革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3):74-76.

[4]方春龙.产教融合 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4(Z2):74-75.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物业管理校企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浅析物业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优化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破次元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融椅
论前期物业管理合同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