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网络文化产品的现状与育人研究

2020-03-24 00:04刘晓彤张先宗于静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21期
关键词:育人院校创作

刘晓彤 张先宗 于静

[摘           要]  高校网络文化产品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网络和新媒体平台作为传播媒介,由高校教师作为主导带领大学生共同创造以大学生生活和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就目前高职院校网络文化产品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其育人的路径。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网络文化产品;育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1-0144-02

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1]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全过程,网络已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作出重要指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突出了网络、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而网络文化产品作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形载体,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传播主流思想,承载文化、德育价值,从而促进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行为、精神和人格塑造都有着重要作用。

一、研究的意义

(一)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高校网络文化产品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网络和新媒体平台作为传播媒介,由高校教师作为主导,带领大学生共同创造的以大学生生活和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它包括利用学校门户网站、校园客户端、高校官方微博、高校官方微信、QQ空间、抖音、易班、贴吧等线上平台新媒体传播的文字、照片、绘画、音频、动画、视频、H5等數字信息产品,是校园文化与网络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文化内容。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点在网络,价值引导的难点也在网络,作为高校网络文化主要依附点的网络文化产品担负着舆论引导、价值观培育、文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等重任。

高校网络文化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校师生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它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校园文化发展,提高学校知名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在高校网络文化产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产品的质量不高、数量不足、产品的传播力度和影响度不高、形式不丰富、供给机制不系统等问题。只有构建和完善学校网络文化产品的机制,解决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实现网络文化产品创作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和日常化,融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有形的优质的网络文化产品加无形的主流价值观才能够使得网络教育起到作用。

(二)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相对普通大学生具有综合素质、人文素养较低,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积极性较差的不利因素。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对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没有吸引力,以至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理想。而且据调查,高职院校的学生消费在网络上的时间要远高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深受互联网、移动新媒体的影响,上课、下课甚至睡觉手机不离手的现象很严重,而且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如果不在网络上有所引导和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可能会被错误思想所牵制。因此,创造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如抖音的短视频、公众号的网文等形式,以雅俗共赏的方式吸引大学生浏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高职院校学生也能积极主动地接受主流思想的引导,让网络不仅仅作为一种社交、娱乐消遣的手段,而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教育的作用。但只有在提供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传播主流思想的同时,创新文化产品的形式才能够真正地把握住高职院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做到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

二、高职院校网络文化产品的发展现状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培育建设、创新创作出优秀的校园网络文化品牌和产品,唱响网上舆论主旋律,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大高职院校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高职院校的网络文化产品创作机制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虽然开始重视学校网络文化的发展,但大多数院校还没有将网络文化创作纳入议题中。创作高质量的网络文化产品首先就需要建立系统的网络文化产品创作体系。目前高职院校在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方面不仅缺乏规范、标准化的创作机制;同时还缺乏相关领域的人才保障,创作产品的队伍主要以思想政治老师为主而缺少新媒体、影视、艺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指导,很难创作出优秀的文化产品。

(二)高职院校的网络文化产品供不应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国家有关网络教育各项政策的相继出台,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先后建立网络文化平台,如官方网站、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以及易班等平台,积极整合校内网络文化建设的资源,创作网络文化作品。但创作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调查浏览各个高职院校的网络文化平台,很多院校一周才更新一次,更有甚者最新的更新时间已在一年前。虽然建立了网络平台,但平台没有及时更新内容也就形同虚设。正因如此,当在校园网络文化产品的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高职学院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娱乐大于育人的社会网络文化产品去消费。

(三)高职院校的网络文化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是为了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虽然目前网络文化产品创作引起了各个学校的关注,但因为产品的质量普遍不高所以影响不大。第一,网络文化产品的形式比较单一,以微博、公众号为例,大多数都以网文配图片为主,抖音上的视频也主要以图片剪辑为主,缺少文化产品的丰富性。第二,大多分产品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引导,忽略了产品的娱乐性和艺术性等方面,大多数产品虽然核心内容较好,但是本身缺乏趣味和艺术审美,也会影响育人效果。第三,大多数产品缺少创新,传播形式和表现方式都比较俗套,而且各个院校相互借鉴的情况也比较普遍,所以传播起来没有亮点,难以吸引学生的眼球。

(四)高职院校的网络文化产品传播力度有待增强

网络文化产品要达到好的育人效果,离不开传播力度。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忽略了这一点,只关注到产品创作方面。第一,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网络平台比较单一,创作的产品发布途径相对单一,仅仅通过抖音、微博或是微信公众号发布产品。平台没有形成系统化,那就很难提高传播力度。第二,很多高职院校只重视线上产品的发布而忽略了线下与学生的互动、创作线下产品,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关注度,传播力得不到提高。第三,更新不及时,内容俗套不具备时代性。很多高职院校的平台更新速度慢,或长期不更新,学生的关注度就不会提高,平台的活跃度和互动性也不高,自然网络文化产品的传播效果也不好。

三、高职院校优秀网络文化产品育人的途径研究

(一)完善网络文化产品创作的机制

持续创作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首先要建立系统完善的创作机制。第一,建立网络文化产品创作的管理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分级管理体系。第二,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成立专业的网络文化产品创作的专业师资队伍,包括思政老师、辅导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等加强教师队伍的工作能力。第三,完善產品创作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一方面包括创作产品的育人性、娱乐性、思政性和教育性等原则,另一方面包括发布产品的审核制度等。第四,建立网络文化产品创作的保障机制,网络文化产品与文化产品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依托于网络载体,需要网络技术的保障支持,从而才能够保证源源不断地产生优质的网络文化产品并保持健康发展。

(二)明确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原则

高职院校网络文化产品最终的目的是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引导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这就要求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过程具有以下原则:(1)思想性。校园网络文化产品与社会网络产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校园网络文化产品立足于校园文化,以传播主流思想和正能量为目的,让学生在浏览的过程中受到教育,达到网络育人的目的。(2)娱乐性。不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网络文化产品的教育过程是学生主动去参与。因此,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只有思想性的优秀作品对他们的吸引力不高,传播力也不强,寓教于乐让高职学院学生在娱乐中受到影响。(3)创新性。网络文化产品也具备文化产品的性质,如果一味地抄袭,内容、形式过于俗套,很难在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首先,内容上关注热点、关注学生的喜好;其次,形式上不要只局限于普通的文案和图片排版,应让产品的形式丰富起来;最后,宣传平台也要创新,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是远远不够的,要不断去开发新平台如易班、抖音等关注学生的状态,形成新媒体集合。

(三)明确网络文化产品的指导思想

校园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与推广传播过程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校园网络文化产品虽然具备文化产品的社会服务性,但作为校园文化的有形载体,它还承担着文化产品不具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命。在网络文化产品创作之前就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红色文化等内容融入作品中。让青年大学生在丰富自己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明确自己传承弘扬优秀传统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明确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责任,从而为祖国的发展督促自己进步。

四、总结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高校思政工作需创新理念思路和途径载体,要加强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网络文化产品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网络文化产品的研究更是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的现实诉求。因此,高职院校网络育人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与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改进发展,切实做到网络文化育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5-10-15:1.

[2]冯刚.新形势下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思想教育研究,2015(8).

编辑 王海文

猜你喜欢
育人院校创作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Jazz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