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歌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3-25 15:14胡新建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经典歌曲明史理论课

胡新建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浙江 宁波 315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总书记的讲话,不仅鲜明地指出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且为未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明了方向。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这一主线,以优化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为重点,探索将红色经典歌曲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听歌明史引人生”专题系列,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丰富、优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且在师资上尝试了思政教师与音乐教师的有效整合,成为高校践行总书记关于思政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的生动案例。

一、红色经典歌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具体做法

针对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于抽象、严肃,缺乏对大学生应有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这一现实,同时结合当代大学生对传统红色经典歌曲所知甚少的具体实际,推动将红色经典歌曲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利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一课程平台,渗透“听歌明史引人生”系列专题教学,精心选择若干首反映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同历史时期风貌的红色经典歌曲,由思政教师和音乐教师共同设计和完成教学。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些歌曲的创作及流行背景、解读歌词内容、欣赏旋律和表演风格技巧以及共同学唱这些歌曲,让学生切身体会这些歌曲背后所蕴含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经过充分的讨论和修改,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逐步形成了围绕“三大主题”的“听歌明史引人生”系列专题教学,这三大主题如下(具体教学设计见附表):

第一,歌声告诉我们的中国革命。通过选取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若干代表性歌曲,使大学生在歌声中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独特道路,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并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的艰难和不易。体现这一主题可供选择的歌曲主要有:《安源路矿工人之歌》《农友歌》《工农兵联合起来》《秋收起义歌》《西江月·井冈山》《十送红军》《红色娘子军连歌》《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八路军进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解放区的天》《山那边好地方》《咱们工人有力量》《胜利进行曲》《歌唱祖国》《社会主义好》等。

第二,歌声告诉我们的改革开放。主要选取反映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发展进步的一些经典曲目,让学生理解改革开放是如何起步、发展并最终获得全国人民的认可与拥护的;通过这些歌曲,颂扬改革开放这一时代精神,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改革开放这一过程的艰辛和困难。体现这一主题可供选择的歌曲主要有:《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好日子》《我们新疆好地方》《天路》《东方之珠》《亲爱的中国,我爱你》《北京欢迎你》《我和你》等等。

第三,歌声告诉我们的伟大复兴。主要选取反映新时期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实现中国梦的经典曲目,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建设的伟大工程、推进的伟大事业、实现的伟大梦想,坚定大学生永远跟党走、听党话、共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体现这一主题可供选择的歌曲主要有:《不忘初心》《中国梦》《前进吧,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有信仰》《梦圆中国》《丝路》等等。

“听歌明史引人生”系列专题教学设计表

二、红色经典歌曲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通过在思政理论课中融入“听歌明史引人生”系列专题教学,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政课堂比以往更加富有活力和特色,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达到了目的和成效:

(一)增强了思政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

提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人们头脑中马上浮现出“教师苦口婆心说教,学生呼呼睡觉”的尴尬场景。虽然不是所有的思政理论课都是这番场面,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思政理论课在大学生印象中“冷冰冰”和“不食人间烟火”的现实面像。通过在思政理论课中融入“听歌明史引人生”系列专题教学,教师和学生一起听歌、品歌、唱歌,共同解析歌曲背后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故事,感悟蕴含其中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教师不再是一味地高高在上的满堂说教,学生也不再是一味地默默无言的被动接受;课堂上,学生的头抬起来了,嘴张开了,课堂气氛也神奇地活了起来。在我们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学生普遍对这种形式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赞誉。实践证明,融入“听歌明史引人生”系列专题的思政理论课教学和以往相比其亲和力大大增强,也进而提升了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突出了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

现在的大学生对新生事物普遍接受较快。网络文化和快餐文化的兴起,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趋势。因此,“90后”“00后”大学生自然成为当今追求外来文化和时尚潮流的生力军。这反映在歌曲上则是,对最新的流行歌曲、网络歌曲、日韩歌曲、欧美歌曲等热情满满,而对于我国传统的经典红色歌曲知之甚少,喜欢者更是寥寥。我们曾对此做过调查,对于很多“60 后”“70 后”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90 后”“00后”不知道者不在少数。我国很多传统经典歌曲不仅内容深刻,而且唱法也极具民族和时代特色。因此,通过将经典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鲜明地体现了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缺什么,就补什么。融入“听歌明史引人生”系列专题的思政课堂,不仅是思想课、政治课,而且也是文化课、美育课,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在歌曲中了解中国历史、感悟中国文化,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及审美观。

(三)实现了思政教育师资力量的有效整合

传统的思政理论课堂都是思政教师唱主角。通过将“听歌明史引人生”系列专题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我们把看似相差甚远的思政老师和音乐老师实现了有效整合。思政教师负责深挖歌曲背后的中国历史和中国故事,音乐教师负责展示歌曲蕴含的中国魅力和中国文化。思政教师和音乐教师的结合,充分验证了1加1大于2的效果,使我们的思政课堂变得既严肃有序,又活泼生动。同时,两者的结合也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向人人的转化,使思政理论课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形成合力,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由“单兵作战”向“兵团作战”的转变。

三、红色经典歌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几点启示

(一)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个主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居于尤为重要的核心地位。部分高校存在花大量时间、精力、资源搞各种学生思政文体活动,而对于思政理论课教学重视不够的主次颠倒现象[1](63)。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不发挥,搞其他再多的创新和变革都无异于舍本求末。因此,高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绝不能听之任之,抱着只要不出事就行的求稳心态,以致于对长期以来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高校要始终做好啃硬骨头、打持久仗的心理准备,持续不断地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功能的发挥。

(二)要因时因势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承担着弘扬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重要任务,绝不能一边讲着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而自身则又成为最传统保守、最不善创新的课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形式、载体、方法都要不断地创新求变[2](77)。 通过不断优化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持续创新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因时因势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使思政理论课教学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要调动各种力量为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种“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既可以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之间,也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内加以实现。通过将 “听歌明史引人生”系列专题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就将音乐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协同配合、同向同行加以完美展现。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做好工作,不仅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宝贵经验,也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大力弘扬和积极实践中国共产党的这一重要理论,充分调动各种力量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群策群力、同向同行。

猜你喜欢
经典歌曲明史理论课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红色经典歌曲在民族管弦乐队中运用的重要性
《明史·志第三十七片段浅析》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让经典歌曲做客写作课堂
论明史、明史研究及点校本《明史》修订
《明史》辨误二则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