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承转合”结构法作文教学研究

2020-03-25 09:44李瑜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起承转合作文教学

李瑜

摘要:建立一种通用化的文章章法思维模型,如“起承转合结构”,有利于学生组织架构文章,理顺材料和中心的逻辑关系,从而让叙事、抒情、明理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思维习惯由感性向理性递变。

关键词:起承转合、文章结构、作文教学

中考语文评价标准从内容、思想、情感等方面对学生作文进行考量。审题准确要求学生能在特定的范围内选择写作材料,对材料的处理则要求内容充实,中心明确。在思想性方面,保证思想健康的同时还要能借助材料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真切体验,考生应有透过生活现象深入思考反躬自省的能力。此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逻辑性强”的评价要求,中学生由初中过渡到高中,应该重视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由感性抒发向理性思辨的转变。中低年级的初中生虽然对记叙要素有了一定了解,记叙结构已具雏形,但大多数并不能做到“中心明确”。

这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很大关系:流于记录事件,思考分析事件的意识模糊。学生亟需提高组织架构文章的能力,以理顺材料和中心的逻辑关系做到主旨突出,升华主题。然而,目前作文课堂教学对结构建设的指导重视不够;对于“起承转合”结构法基于中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作用研究不足。形成的问题积习难改。

“起承转合”结构法

如果说文章一般由中心、材料、结构几部分构成,那么中心是灵魂,必须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且能集中地反映中心。那么結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的方法。记叙文常见的结构形式,如逐层递进、片段并列、一线串珠、情景交融、点面结合、前后比照等等。

用什么结构方式来组织作文,是让教学者和学习者头疼的一个大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大多数中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复杂的结构形式在作文实践中操作难度大,不好掌握。学生需要更“简单粗暴”直击痛点的结构法,以较为直观地建立起材料和中心的逻辑关系。这时“起承转合”结构法便脱颖而出。

“起承转合”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结构技巧之一,古时惯用的行文方法,出自元代范德玑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事件结果的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

它提示的是写作的一般规律,并没有对文章的内容与形式有硬性的框定,而是给学写文章的人提供一个文本内容结构的思维操作引导。所以,我们一定要将之和传统意义上的“八股文“撇开关系。

巧借教材,理解奥义

品杜甫名篇,微课释义识概念 从认知的一般规律来看,掌握新事物尤其是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如能以教材中的课文为抓手对学生加以引导则更具体可感,自然可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杜甫名篇《春望》为例,首联“起”:绘破败之景;颔联“承”:感时伤世;颈联“转”:思乡念家;尾联“合”:忧时悲己。学生能初步感知“起承转合“的概念。再辅之以课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生将进一步领会“起承转合”结构法的高妙。全文大致可概括为“狂风卷茅”“群童抢茅”“茅屋漏雨”“济世救人”,在内容上分别对应“起、承、转、合”结构法四个部分,学生理解起来具体可感。从杜甫的五言律诗到长篇歌行体,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感《卖炭翁》之殇,大彻大悟“合”道理 语文核心素养强调学生要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关键能力”,要有社会责任感,要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但是,关照社会问题思辨事件问题一直都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最欠缺的能力,集中体现在“起承转合结构法”中的“合”的撰写。我们应该充分借助课文教学,以加强学生对“合“的理解与应用。比如,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卖炭翁》进行对比阅读。两篇文章中两位身遭不幸的老人都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卖炭翁》全文无一句评说,但我们自能通过卖炭翁的悲惨遭遇来领会诗人的情怀。而当杜甫立破屋之下,为天下寒士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一段抒怀推己及人,振聋发聩。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因为有了这一段强有力的“合”,更能回应时代对青少年关于责任、担当与使命的召唤。更能体现教育“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不妨让学生尝试模仿《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给《卖炭翁》“画蛇添足”,强加一个“合”,以更直观地揭示、强调、甚至拔高文章主旨,以“写人——记事——抒情——述理”的逻辑纵深,最终完成“记一件事,叙一份情,明一种理”的表达效果。笔者曾经如此操作,于是便有了“趣文:安得木炭千万车,温暖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炭,吾指全黑发白受冻死亦足!

“入乎其中”“超乎其外”,学习前贤,夯实基础,能够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掌握知识,进而学会运用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观《社戏》,立足“乐土”品味“好豆”“名正言顺”揭序幕 鲁迅的文章向来以艰深难懂著称,《社戏》算是明白晓畅的。但文首的“乐土”文末的“好豆”“好戏”内涵丰富,含义深刻,对揭示文章主题有着重要作用,依然是学生理解的难点。笔者在课堂解读文本后,建议学生围绕这三个词,将鲁迅的心声主要以议论抒情的方式,具体地表述出来。达到开篇名义“立片言而居要”;首尾呼应“起句如爆竹,结句如撞钟”的效果。

从认识、理解到模仿、创造,体现了人们认知事物由浅入深的发展规律。学生对“起承转合”的概念、作用、运用有了一定的了解与体验。认识到记叙事件的本质应由表及里地挖掘其内涵、价值与意义,触摸内心深处传达对世界真实而深刻的感受,以呼应中考作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

写作实践提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课堂写作训练中,笔者要求学生紧扣主题,按照“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大致剪裁叙事详略。学生“一次作文”后教师进行批阅,帮助学生标划结构,理清思路。学生“二次作文”后对手互评,标划结构,评价优劣给出建议。最终学生能自评自改,化有形为无形,无需标划,文章结构匀称合理。

经过探索实践,笔者大致将作文“起承转合结构法”归纳为如下五步:一是“名正言顺”揭序幕(文章开头);二是“抛砖引玉”起开端;三是“风起云涌”承高潮;四是“柳暗花明”转结果;五是“大彻大悟”合道理。

结束语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马正平指出:“各种艺术创作的思维创新,其实就是对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的淡化,消解,变形,掩盖。”然而,笔者认为不管这种创新衍生成何种模样,写作者心中始终保有着“起承转合”结构思维模型的影响。

这种通用化的文章章法思维模型的形成,对于学生结构能力的训练,作用不言而喻。如果学生能由此而进行适当的变形、生发,那么写作时必定更加得心应手,从而使写作活动血脉贯通,述事、融情、入理、表现真、善、美。

但是,古人云:“文无定法,文成法立。定体则无,大体则有。”强调技巧、规律不可生搬硬套、墨守成规,而应该灵活运用,不断创新。希望在不断探索实践之中,学生面对写作,尤其是中考作文也能如《红楼梦》中黛玉论诗那样,写作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是起、承、转、合的运用是否得当。

参考文献

[1]张松祥.“起承转合”价值重审及共对写作教学的意义[J].写作教学.2010.(9).

[2]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黄强.起承转合结构说的源流[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6(1).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起承转合作文教学
基于“起承转合”的中小学生智创素养培育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起承转合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政治课堂注重情境串联研究
幼儿园种植课程建设中“起承转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