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2020-03-25 09:44武传燕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文初中生语文课堂

武传燕

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初中生正处于快速成长的时期,存在着叛逆心理,行为和思想还比较幼稚,所以人文素质的培养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方向。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要着重于学生素养的全方面提高,包括诗词、美文、艺术等,以此来引导初中生正确的思想行为,使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本文就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素养进行了研究,期望建立初中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性格决定未来的成就,而语文教学时刻熏陶着初中生的思想,影响着初中生的性格。初中只是学习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初中毕业后还有高中和大学,这就少不了人际交往,在初中就开始人文素养的培养对未来的成长有着莫大的好处。在教学目标的完善下,教师意识到人文素质的培养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培养初中生健康的思想、正确的学习态度、健康的三观。健康思想的培养需要学校和教师加强对初中生情感的正确引导,这是人文素养培养中十分重要的,有助于初中生在真善美方面的提升。良好学习态度能端正学生的品行,是成为三好学生的基础。健康的三观则能帮助初中生健康成长。因此,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十分必要。

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

教师不应以自己的主观角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教师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师都有着自己的教学方案。例如,有的老师讲解课文时习惯于预习——朗读——重点解析——掌握知识的教学传统模式,还经常性地认为时间不足,占用课间时间。教师认为,这样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能实现人文素养的提高。但却忽略了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有叛逆性,如果讲课不幽默风趣,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厌烦老师的“死模式”,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因此,教师在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心态,经常性地与学生交流,活跃课堂氛围,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思想来教导学生。

划层次地对初中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 有的教师擅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经常性地把初中生划分为优等、中等、较差三个等级,分别针对不同等级的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这种方式从一定角度来看,是没有问题的,是有利于初中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但是,教师在培养时往往存在着不公平性,经常性的偏向优等生,因此造成了班级整体成绩的不理想。

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

初中语文学科很多内容都关系着道德理念和思想情感,教师在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时要让学生感受其中的魅力,达到提升初中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提高初中语文教师人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能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其讲课能力的大小,教师在讲解课文知识时要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包括课文要表达的情感、课文作者信息、课文中相关内容的历史等等。这样,教师在讲课时,可以通过相关课外延伸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在讲《致橡树》课文时,可以先讲解作客舒婷家的成长经历以及在文学方面的成就,这样学生就会对此人产生浓厚的兴趣。接着在表达这篇课文时,体现作者蕴含的强烈情感,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初中生主动想要学习内容。最后,总结这篇课文是作者通过对橡树的告白来呼吁对自由的向往,对平等的渴望。这样学生不但了解了作者,还通达了课文情感,使学生很容易地掌握知识,并引导学生感性的一面,从而高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深度挖掘教材的人文意蕴 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深度挖掘其中的人文意境,让初中生感受其中的价值熏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通过字义的讲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增强初中生对中华民族的使命感。講解文中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培养初中生的英雄情怀。教师在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素养应该多方面的。例如,讲解老舍的《骆驼祥子》时,使学生感受故事的年代感,感受故事里的艰苦奋斗精神和现实的无奈,以此让初中生感受到现代生活的美好。讲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使学生感受生活的多难,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以此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素养,并增强初中生的爱国情怀。

有效开展课外扩展,在实践中培养人文素养 初中生正处于活泼爱动的年纪,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课外扩展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解会使学生认为缺少新鲜感,这就需要走出课堂,通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举办文明校园的活动,并结合课文中的雷锋等人物,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文学素养。

总而言之,文学素养的培养是初中语文的基础,是新课程教学的重点。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实现教材和课外的结合,注意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并在讲课中丰富初中生的情感和培养健康的心理,以此来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新夏.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2]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人文初中生语文课堂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人文社科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