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实践环节教学改革

2020-03-25 08:46黄孟雅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基础工程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黄孟雅

摘要:基础工程实践环节教学改革,从结果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入手,着力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从课程评价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实习模式等多方面的创新与尝试实现教学内容的工程实用性、先进性与趣味性,以产教融合为战略,在夯实课程基础的前提下,通过持之以恒的投入、积累和创新,形成有特色、重操作、懂思考、敢质疑的课程学习氛围,培养能吃苦、勤钻研、擅沟通、有担当的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基础工程;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基础工程》课程包括课堂教学、课程设计与实习实践三部分内容。目前,基础工程课堂教学32学时,课程设计的部分学时一周,实习实践的部分,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三大实习进行。随着学生群体的变化、课程内容的更新,原有的教学模式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教学一线的教师重新思考,做出调整。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目前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来看,《基础工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课程设计与组织呈现出重计算、轻设计的趋势 长期以来,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重点往往放在计算的正确性上,对于规范的应用、设计的适用性等考虑不足,课程设计成果呈现出同质化、简单化、扁平化的不良趋势。

实践时间安排不尽合理 实践时间不合理不利于学生获取全面的信息与知识,对实习单位同样造成负担。认识实习时长一周、专业毕业实习时长四周。土木工程产品建造工序繁杂,并且前一道工序的成果及痕迹往往被后一工序所掩盖,无从观察,只能靠语言来表达,无法形成全面的感性认识,与安排实践的初衷相违背。

《基础工程》教改思路

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而培养人才,实际就是要培养人的能力。因此,《基础工程》的教学改革就应围绕着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来进行。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如高建红着力于发扬传统教学方法的特长并适时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隋允康在力学学科基础之上构建创新,廖明进等探讨了力学专业的现状与创新实践,罗欢根据课程的特点探索合理的教学方式,柳志军探讨高校实习模式的创新等。也就是说,无论是对评量方式的更新,还是对实习模式的改革,都应以学生的学习成效为根本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转变主体角色,实现翻转课堂 实现翻转课堂,存在诸多先决条件: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意义有充分认识,换言之,认可课程的价值,才能够具备足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能;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基本的了解,才能够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设计进行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一个讲授、灌输、分析的主导者,转变为以引导、补充、协助为主要职责的旁观者;学生的角色,从被动变为主动,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求帮助,主动解决问题。正向互动、教学相长的活跃课堂氛围随着课程设计的进程深入逐渐成型。

强调过程考核,重视综合评量 所谓过程考核,即不再单一地以最终上交的图纸成果来评判设计的成功与否。更多地将设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学生素质、动手能力、学习态度、计算能力甚至是团队协作能力,统统纳入评量考核系统之中,充分体现教育考核的公平性与包容性,让考核本身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好激励。教师全过程、全时间地参与到课程设计中去,最大限度地实时跟进学生进度,充分记录过程表现,在正向回馈中持续改进。

密切联系单位,合理安排实习时间 我国城镇化建设方兴未艾,超高超限的工程建设也随处可见。这些都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的好教材。因此在实习合作单位的选取上,采取就近原则,密切关注学校周边工程规划建设,积极联络相应开发单位,取得项目承包方的支持。根据工程进度,分散安排实习时间,参与生产建设全过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础工程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当从结果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入手,以产教融合为战略,在夯实课程基础的前提下,通过教学模式创新,实现课程工作化;转变主体角色,扎实推进翻转课堂;强调过程考核、综合评量;探索实践实习新模式,拓宽知识边界,形成有特色、重操作、懂思考、敢质疑的课程学习氛围,培养能吃苦、勤钻研、擅沟通、有担当的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关于基础工程课程的思考与尝试还在继续。我们将持续改进和梳理教学方法,探索更适合学生培养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黄金林,王贵杰,姚德利. 土建类专业《土力学》课程教改探讨[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2]高建红.《基础工程》教改探討[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6).

[3]隋允康.“以鱼学渔论”及其对材料力学教改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4]廖明进,磨季云.面向应用的力学专业教改创新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

[5]罗欢.《土木建筑制图》的教改探讨[J].今日南国,2010(8).

[6]柳志军.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模式探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0).

(作者单位:福建省阳光学院)

猜你喜欢
基础工程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变电站基础工程冬季施工经济技术性比较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