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3-26 12:40周作武王向志唐圆梦陈明祥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农户农村

周作武,李 建,王向志,唐圆梦,陈明祥

(南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湖南省地处亚热带,属我国中部省份,湖南农业人口基数大,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其地势南高北底,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流入洞庭湖,湘北四水汇集,地势平坦,农业相对发达,四水沿岸地区,也有狭长平原,农业也较发达。湘南、湘中、湘西其它乡村地区多丘陵、山地,农业发展相对滞后。湖南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影响着湖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而也影响着全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了深入研究湖南乡村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成立了课题调查组,根据乡村气候、水文、地理等自然条件,包括地势地貌、土壤植被、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基础状况以及民族特点等情况,按比较发达农村(如湘北的常德、益阳、岳阳),发展一般农村(如湘中的娄底、湘南的邵阳、衡阳)和相对落后农村(如湘南的永州、湘西的怀化、自治州)三类地区进行分类选点调研,抽样调查。课题组成员于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下半年一年多时间,通过乡村走访,村民座谈、发放调查问卷、查阅乡镇资料等方式,调查了数量可观的乡村。调查的地方包括:湘西的凤凰县阿拉乡白果村、舒家塘村、三拱桥乡拉务村,会同县金子岩侗族乡陈家村,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保靖县长潭河乡白岩村、比耳乡糯里村,永顺县两岔乡车禾村和塔卧乡龙洞村,龙山县三元乡元堡村、华塘镇华塘村,溆浦县葛竹坪镇山背村,麻阳苗族自治县尧市乡黄坳村等;湘北的汉寿县三和镇白露寺村,华容县三封寺镇五湖村,临湘县羊楼司镇金鸡村、龙窖山村;湘中的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新化县金凤乡滑板村、琅塘镇后寨村、上梅镇北渡村,新邵县坪上镇大原村,邵阳县诸甲亭乡匡贤村、白仓镇井阳村、霞塘云乡孟家塘村,耒阳市三都镇洪塘村;湘东的平江县翁江镇杨梅村;湘南的祁阳县七里桥镇元塘村,双牌县尚仁里乡胡家村,道县白芝铺乡湾田村、富塘乡富塘村,新田县龙泉镇蛟龙塘村,宜章县迎春镇金朝山村、果源镇颜家村等。设计的问卷内容包括:村民住房条件、村容村貌、乡村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土地耕作情况、农民使用农机具情况、种养殖状况、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政治文化建设、农村养老情况等,共发放调查问卷394份,收回问卷394份,收回率为100%;走访村民54户,与村民座谈23次,查阅12个乡镇资料。从而形成如下观点与看法。

一 湖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问题

通过多地多处多户调查走访,了解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境。课题组了解,当前我省实施振兴乡村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一)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但部分乡村旧貌未改

这些年,虽然大部分的农村地区,特别是湘北、湘中的平原、平地的农村,住房、交通、水利设施等与五年前或者十年前比有了很大改观。如在湘北的汉寿县三和镇白露寺村,华容县三封寺镇五湖村,临湘县羊楼司镇金鸡村、龙窖山村等,大约有71.4%的村民都住上了二三层水泥砖混结构的住房,外面用瓷砖贴墙,屋顶盖琉璃瓦,最差的也是红砖瓦房,基本消灭了土坯房。但是在湘南和湘西的一些偏远的山区、丘陵地区的农村生活环境依然没有大的变化。在湘南的祁阳县七里桥镇元塘村,双牌县尚仁里乡胡家村等村庄还有少许农户居住着土坯房,湘南农村大约还有5.7%的村民住的是土坯房。在湘西一些山区农村,由于自然条件、民族风俗习惯以及经济原因,有29.2%的村民仍然住木屋,如湘西的凤凰县三拱桥乡拉务村,花垣县双龙镇洞冲村和十八洞村,保靖县长潭河乡白岩村,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等都有很多土家族苗族村寨是连片的木屋,有些村民居住的房子依然是几十年前的甚至一百多年前的木房(包括板装房和吊脚楼)。虽然有些古韵,但总觉得寒碜。有些板装房只有一层,它的两侧是用泥巴和着竹竿做就的,太简陋了,简陋的房子里当然放不了什么贵重的家具与电器了。有些行政村得到帮扶富起来了,但一些村民的居住条件仍然没有改善,没有真正脱离寒酸、贫困的境地。湘中也有少部分村民住木屋。总的看来,湘西、湘中平均有8%的村民住的是木屋(吊脚楼),如图1所示。

除了住房,一些自然村的其它基础设施也较差。例如在平江县翁江镇杨梅村、邵阳县诸甲亭乡匡贤村、新化县金凤乡滑板村、双牌县尚仁里乡胡家村等还有些自然村没有通公路,占比约2.5%。在一些村里,一些通组的公路还是泥巴路,没有硬化,占比约8.8%,如图2所示。有些自然村虽然通了水泥公路,但34%的公路太窄。在其他行政村的公路中有19.6%的太窄,不能错车(会车)。没有水泥砌就的沟渠,没有好的机耕道路,村前是禾坪的没有硬化,在这些行政村,18%的自然村至今仍是泥巴禾坪。除了湘西的凤凰县阿拉乡白果村、舒家塘村和三拱桥乡拉务村,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等为数不多的行政村建设有自来水工程,其它56.2%的行政村用不上公共自来水,要到较远的水井去挑水。有些村因为地质结构或者地势的原因缺水相当严重,如永顺县两岔乡车禾村等,如果没有政府的力量,很难解决吃水用水的问题。

(二)农田荒芜严重,土地流转不畅

在很多山区农村出现空心村、老人化现象,有些小乡村,已经没有年轻人居住了,只剩寥寥无几的老人和妇女,带着一些稚嫩的小孩,有些七八十岁的老人还要下水田种水稻,只是他们只种靠近村口的农田,一般只种一季,够吃就行了,远处种不了的田,就只能让其荒芜了。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村里几乎都有土地抛荒的现象,即使在湘北农村都有。荒芜土地相对较少占比在10%以下的,如华容县三封寺镇五湖村,保靖县比耳乡糯里村,宜章县迎春镇金朝山村。但总的来说土地荒芜占比还是高达14.4%。也有些农户将责任田转包给他人耕种,避免抛荒。还有个好现象,在少数土地集中连片的地方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土地流转,即农户把全部或者部分责任田流转给种田大户,依靠股份分红或者收取租金,如华容县三封寺镇五湖村,邵阳县白仓镇井阳村等少数村就出现流转给种田大户的好现象。有土地流转的占比20.1%,见表1。

农户的劳动强度取决于使用何种农具进行耕作。调查发现,少数地方农户依然是原始的手工工具种地,用头和锄头挖地、挖田、锄地,用镰刀割稻、割麦,如新化县琅塘乡后寨村,邵阳县诸甲亭乡匡贤村等少数农户基本未使用农机具,一少部分地方农户用耕牛、犁耙犁地。在插秧方面,人工插秧占比80.9%,农机插秧占比9.3%,抛秧占比为15.5%。多数农户在稻谷脱粒过程中使用汽油机带动脱粒机,有些农户有自己购买的小型犁田机、小型收割机,有些农户则是租犁田机犁地,租收割机收割。在汉寿县三和镇白露寺村,临湘县羊楼司镇金鸡村,麻阳苗族自治县尧市乡黄坳村,溆浦县葛竹坪镇山背村等多数农户耕作过程使用了农机具。统计显示,总体上有11.9%的农户未使用农机具,仅犁田使用犁田机的占13.4%,仅收割时使用收割机的占28.6%,整个生产过程都使用农机具的只占21.7%,见表2。

表1 农户承包集体土地耕作情况统计表 (%)

表2 农户使用农机具进行耕作情况统计表 (%)

(三)种养收入低下,农产销售困难

在农村,种植业受制于天气,风调雨顺就收益好,遇到雨灾、旱灾、风灾或者虫灾就会白白辛苦。有时候即使丰收了,也不一定收入好,农产品不能及时卖出去,也会令他们很苦恼。一些种植户辛苦种植的果蔬等农产品,往往不会将其进行粗加工,就贱卖给了中间商,如果不想接受中间商的盘剥,那只能让这些农作物烂在田间地头,所以种植户少了。一些村会挖掘潜力,进行特色种植和规模种植,如溆浦县葛竹坪镇山背村多数农户种植金银花,麻阳苗族自治县有很多乡村大面积种植杨桃、冰糖柑或者猕猴桃,产生规模效应,都有好的收益。在养殖方面,一些养殖户既担心饲养的牲畜生病死掉,弄得血本无归,又担心卖不起价钱,所以养殖户也少了,出现城市肉食返销农村的怪现象。但在有些村能够发展特色养殖或者规模养殖,如麻阳苗族自治县尧市乡黄坳村有养殖大户创办大的养鸡场。调查发现,有的行政村,既没有种植专业大户,又没有养殖专业大户,如会同县金子岩侗族乡陈家村、邵阳县霞塘云乡孟家塘村;有的有种植专业大户,而没有养殖专业大户,如耒阳市三都镇洪塘村;有的有养殖专业大户,而没有种植专业大户,如汉寿县三和镇白露寺村、道县富塘乡富塘村等。总的看来,11.9%的村没有种植专业大户,19.6%的村没有养植专业大户。如道县白芝铺乡湾田村,新田县龙泉镇蛟龙塘村等,有1~5户的种植户占比37.6%,养殖户占比52.1%。如麻阳苗族自治县尧市乡黄坳村等,有5~10户的种植户占比为32.5%,养殖户20.1%。如凤凰县阿拉乡白果村、舒家塘村,有10~15户的种植户占比为18%,养殖户12.9%。抽样问卷通过对受访对象的答卷描绘出农村种植户和养殖户的发展规模,如图3所示。

(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迟缓,集体合作模式短缺

由于城镇化的加快,在行政村创办第二产业是困难的,但如果有种植大户或者有养殖大户、或者有特别的自然资源、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动,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其它工业企业等应该是可行的。调查发现,在保靖县比耳乡糯里村,汉寿县三和镇白露寺村,宜章县果源镇颜家村等大多数行政村没有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任何工业企业,占比为53.6%。在永顺县塔卧乡龙潭村、邵阳县白仓镇井阳村等行政村有1~2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占比为29.4%。在凤凰县阿拉乡白果村、舒家塘村,新邵县坪上镇大原村,有3~5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占比为14.4%。在龙山县华塘镇华塘村、新化县上梅镇北渡村等乡镇近郊的行政村,有6户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占比为6.7%。

第三产业,包括农副产品运输,供销合作社,旅馆餐饮业等,发展形势也不容乐观。由于农村人口的萎缩,在距离中心城镇远的行政村里建设农家乐、休闲度假村,创办私人旅馆、餐馆、商店等服务业方面,形成一定经营规模、达到产业的要求,也有一定难度。在龙山县三元乡元堡村、邵阳县霞塘云乡孟家塘村等行政村,基本上没有第三产业,占比为59.8%。在永顺县塔卧乡龙洞村、会同县金子岩侗族乡陈家村等行政村有1~2家第三产业的,占比为32%。在临湘县羊楼司镇龙窖山村、新化县上梅镇北渡村等行政村有3~5家第三产业的,占比20.1%。在新邵县坪上镇大原村、邵阳县白仓镇井阳村等行政村有6家以上第三产业的,占比为9.8%。在溆浦县葛竹坪镇山背村有些农户抱团创办旅游别墅,在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村里开办观光汽车公司,创办农产品销售合作社,这些富裕起来的行政村第三产业发展得相当好。单独考察农业合作社,没有的村更多,约占63.4%。根据抽样问卷调查答卷描绘出农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如图4所示。

(五)文化设施缺乏,风俗习惯落后

在一些乡镇里,几乎没有什么文化设施,但曾经修建的庙宇、佛寺却很多。一些村民没有文化娱乐活动,沉迷于烧香拜佛,对于修建寺庙,搞佛事活动及其它迷信活动兴趣浓厚。一些村里的村干部不得力,村干部的选举存在问题,一些村里没有上级派驻的驻点干部或者联络员、没有大学生村官或者选调生,村里缺少好的带头人。一些富起来了的村民,他们在婚丧嫁娶活动中,奢侈浪费、讲排场、攀比盛行。一些并不富裕的乡村受其影响,产生跟风现象,导致经济不堪重负,生活更加贫穷。一些无所事事的村民沉迷于打牌、打麻将,赌博成风。调查发现,在双牌县尚仁里乡胡家村,宜章县果源镇颜家村等行政村,村民不清楚或者认为没有驻点干部的,占比为12.9%。在凤凰县三拱桥乡拉务村等行政村,村民认为村里选举受少数人操控的,占比为25.3%。在汉寿县三和镇白露寺村,道县富塘乡富塘村等行政村,村民认为村里没有什么文化设施与文化活动,占比为45.4%。有46.4%的受访对象感到家乡没有什么文艺活动。在平江县冬塔乡得胜村,新邵县坪上镇大原村等行政村里,村民在婚丧嫁娶有大操大办的行为,占比为65.5%。在新化县金凤乡滑板村、上梅镇北渡村等行政村里,村民有赌博行为,占比为33.5%。

(六)老农依然辛劳,养老问题难解

因为很多农村青壮年人大都外出打工,留下来的是老年人和老年妇女,他们六七十岁还要种田或者养牲口,七八十岁还要自己种庄稼、搞生活。农村乡镇养老院越来越萎缩了,慢慢地形同虚设,很多农村老人到了八九十岁,宁愿老死家中,也不愿去养老院,这既有老人观念的问题,也有养老院自身的问题。老人们的儿女不管是有工作的还是外出打工的,一般都只在过年的时候才回家一次。他们没有儿女在身边照顾,只能靠顽强的毅力支撑着自己活下去,要是遇上生病,那更是要独自忍受病痛的折磨。湖南农村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有八十元钱一个月的养老金,但这点钱对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来说杯水车薪。调查得知,在保靖县长潭河乡白岩村、比耳乡糯里村,会同县金子岩侗族乡陈家村等行政村没有养老院的占比为64.4%,16.5%的70岁以上的老人无子女照顾。

二 湖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分析,主要原因有。

(一)认识存在偏差,振兴缺乏信心

有些人认为,农村振兴与城镇化是矛盾的。既然提出农村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乡村振兴就没有必要;有的认为,要么城镇化,意味着“消灭农村”,要么乡村振兴,城镇化放缓[1];一些人甚至是领导干部认为农村人口老年化、有些村子出现空心村问题,缺少多数年轻人参与,就失去了真正的动力,乡村振兴困难重重。殊不知,乡村振兴与国家战略是紧密相联的,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利于城乡同步发展,培育新型农民,有利于国防,有利于后代,有利于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而且,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工农互促、城乡互补,有利于国计民生和整个国家经济的综合实力的提升。

(二)发展缺少资金人才

乡村能否振兴关键在乡镇[2],乡镇是最低一级政府,很多农村乡镇没有产业,因而缺少可自主支配的资金,几乎所有开支都靠县财政拨款。农民困难补助、公路交通和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等资金的来源都靠县级财政,审批也在县级政府部门。县级政府部门又担心乡镇乱列开支,所以把关严格,有些事情一拖再拖。基层政府对乡村振兴的部署谋划与责任担当非常重要,乡镇上联城市,下接农村,加强乡镇发展,强化乡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3]。乡镇资金捉襟见肘,就办不成大事,导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都难以解决,这包括最后一公里的路,最后一公里的通讯以及农村的自来水等。例如永顺县两岔乡车禾村缺水问题,需要梯级提水解决,因为缺少资金,难以解决。有些乡镇往往把上面下拨的钱,如修路的钱、农田灌溉设施的钱,集中用在交通要道上,解决面子工程,以便上级部门核实查验,例如,耒阳市三都镇某些村,就存在此种情况。

乡村由于交通、医疗、教育、购物、金融等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落后,缺乏留住人才的良好条件,所以,人才匮乏是普遍现象。而没有一定数量的人才,乡村振兴战略也是一句空话。当前,部分村级组织里,有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他们是管理人才,有办法、能干事,但都不能长期留在乡村里,农民群众也认为他们是来镀金的,干群融洽得并不很好。调查发现,有很多行政村的村民不清楚本村有驻村干部,另外如宜章县果源乡颜家村等,有12.9%的行政村没有驻村干部。而且乡村更缺乏能够发展种养殖业的能人、创办二三产业的经济人才。这些情况都影响着乡村振兴。

(三)干部责任意识不强

农村哪些地方要花钱修路、架线、打井,哪些地方可以发展优势产业,哪些村里的贫困户需要补助脱贫,都需要数量可靠的干部,而且乡镇干部要能认识到乡村振兴对乡镇干部的新要求,提高自身素质[4]。但是,现在一些乡镇干部数量不足,且存在自身素质不高的问题。乡村农户分散居住,一些地方的农户住处非常偏远,一些干部不愿下乡调研,农户就难以得到政策的惠顾。一些职能部门的干部也不了解和关注农民生产工具的使用情况,不想方设法发展适合山地耕作的农具;一些干部不关心农民农产品的销售,工作敷衍塞责,闭门造车,玩弄数字游戏,空喊口号;一些乡镇干部和驻村干部不思进取,作风不踏实,一心想往县城跑;一些乡村干部怕吃苦、慵政懒政,不深入田间地头,不窜门走户,不了解实际问题,以致于农村的家底并没有摸清楚;有些乡镇主要领导干部没有潜心谋划乡村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模式,没有因地制宜制订乡村发展路子,不研究乡村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不助推二三产业的发展,不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不制定鼓励农民创业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等等。正如麻阳县县委、县政府在分析和批评少数驻村干部存在的问题时所指出的那样:少数干部开展工作不够扎实,走访群众不深入细致,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力度不够等。

(四)集体经济脆弱

集体经济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能够有力支撑基层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增加农民收益[5]。如果没有集体经济,就很难抵御自然灾害,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兴修交通、水利和卫生等设施。农村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很多行政村里的集体资产不断缩减,以致消亡。变卖了集体拥有的办公用房、仓库、供销社、医疗站点、校舍、养老院等资产,没有了集体经营的田块、林场、种植园、畜牧场、店面等场所,导致公益事业要么摊派,加重农户负担,引起农民的很多意见,要么只得放弃。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在新的集体经济形式没有很好培育和壮大的情况下,乡村振兴战略就有很大障碍。合作社是当前最容易培育的新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它可以成为稳定农民收入的保障机制,防范一些农民因灾返贫、因病返贫、因祸返贫,此外,合作社还可以保障农户以合理的价格购入农作物种子、农药、化肥,并实现农产品顺利销售,以增农户收入,但这个好的集体组织形式没有得到很好培育。

(五)缺乏产业支撑

农业产业化是打破小农生产方式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形式是“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一体化或者机械化经营,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其经营方式可以促使农业产供销三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率,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6]。没有产业支撑,农业就难以实现协作生产、技术应用和规模效应,就容易受自然因素制约。没有产业的支撑,一些应该由自己行政村承担的基础设施,也只能望洋兴叹。湖南地处亚热带,农村常常出现久旱或久雨等极端天气,农作物易受旱涝灾害,影响收成。湘中、湘南、湘西地区多山地、丘陵,乡村多山冲,可耕土地不多,土壤肥力低下,影响作物产量。如果有产业支撑,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六)乡风治理乏力

有些乡镇经济抓不上,文化也不抓,导致乡风落后。在乡民聚居区,没有文化娱乐设施和文化娱乐活动。在村民管理上,不是在广泛发扬民主的基础上,选贤用能,而是选用有宗族势力背景的村霸来管理,使文明风尚更受打击。

三 湖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对策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求出路、找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投资取向

省市县各级政府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兴湘强湘的首要战略,摆到议事日程上。要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完善乡村治理的各项制度,建立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政府各部门要协调联动,把投资、公共服务、转移支付的重点转向农村。要不断提高农业开支占整个财政开支的比重[7]。各级政府投资要逆马太效应,改变以城市为中心的取向,转变以往省里投资重省会,市里投资重市区,县里投资重县城的做法,多多往乡镇、行政村投资。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8]。要制订好的投资机制,要建立各种社会资金向农村流动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消除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市“反哺”乡村,这些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要把乡村放在与城市平等地位上,建立城乡融合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消除城镇化、工业化与乡村振兴是相互矛盾的认识误区,改变集体化、产业化与老龄化、空心化是相冲突的偏见,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1]。

(二)改善乡村交通,加强基础建设

各级政府要把改善乡村交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乡村公路的改善,需要省市县政府部门下大力气去做,现在农村还有一些自然村没有修通公路,还有少数自然村修了泥土公路但没有硬化,多数通乡镇的水泥公路需要加宽以方便错车。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政府应该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创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9],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修筑必需的饮水工程、水渠水沟和机耕道路,调拨水泥将其硬化,要规划好自来水设施,让农村居民也用上洁净的自来水。随着乡村振兴号角的吹响,农村休闲产业、物流业与电子商务就会有很大发展,便利的乡村交通和基础设施刻不容缓。

(三)完善村居环境,实施“五改五化”

整治村容村貌,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意,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要大力推广成功的经验,实施“五改五化”工程建设[10]。在这方面,重庆的巴东和贵州的福泉经验值得学习。五改即改房、改厨、改水、改厕、改圈,五化即硬化、美化、绿化、净化、亮化。一是改房。政府要继续实施特困户的移民搬迁,或者危房、旧房改造补贴。农户拆除土坯房和旧的木板房,建成砖混楼房,既可拉动建材、家电、新式家具等内需,又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乡村休闲产业的兴起打下基础。二是改水。有水源的地方且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可以建高山水池或水塔,给每家每户通上自来水;缺水的地方,政府可以补贴帮助贫困户打深水井,取地下水做成压水井。三是改厨。改变烧柴火灶或者煤炭灶的习惯,让农户普遍地用上烧液化气的炉灶。四是改厕。实行“厕所革命”,废除茅厕和土厕,政府可划拨专款给农村建造红砖水泥砌就、安装便池、有水冲厕的高等级厕所。五是改圈。要引导农户将关猪牛羊等牲畜的圈建得离住房远一点,把牲畜的粪便放入大池,做成沼气池,沼气也可通过管道通到厨房,用沼气做饭。此外,还要让农民用上各种电器和光纤,过上城市人的生活。要重点补助无打工收入户、无子户、残疾户、病号户。

“五化”是五改的延伸,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一是硬化,政府提供补贴资金或者提供水泥等建筑材料,帮助农户将他们的村前道路、宅院、禾坪、出水沟进行一定程度的硬化。二是绿化,政府引导和规划农户住宅周边种植乔木、灌木或者草皮,使村庄得以绿化,鼓励他们将自留山和公共荒山植树造林。三是美化,要使农户美化他们的村容村貌,搞好环境卫生,因地制宜建设农村污水处理沟、垃圾处理坑、垃圾分类收集站。四是亮化,鼓励农户将房屋外墙贴上瓷砖,这样既亮丽,又可防止渗水,还可保护墙体经久耐用;还可以在主路和村口立一些太阳能路灯柱。五是净化,要保持农村的水土、空气的洁净和清新,防止污染水源、土壤与空气的现象发生,栽种农作物要合理使用或者尽量少用农药、化肥,多用农家肥、有机杀虫剂。

(四)推动土地流转,培育二三产业

县级政府要积极推动土地流转步伐,加强土地入股力度,实现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11],让土地的所有权归集体,让土地的承包权归农户,让土地的经营权归能人。农民要想富,土地要入股,但不能强迫命令,不能搞一刀切,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推行土地适度集中。麻阳县在土地流转方面有很多亮点,探索出转让、转包、互换、租赁、委托等多种形式,在2017年时又制订了新的土地流转政策措施,效果进一步提升,其经验可以推广。目前,很多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出去打工了,家里只剩下老人在家种地,一些人家里的土地已经荒芜了,而留在村里的极少数年轻农户愿意再承包别人的责任田或荒废的土地,创造他们的财富源,就要让种地能手再承包,在土地上创造更多的价值,让流转出土地的农民获得以股分红,两全其美,这是土地流转的必要性。要提高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认识,规范好土地流转相关的保障机制,要培育农村能人,要运用政策使有能力的人依靠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大片的土地,建成农庄、农场,让农民能够依靠流转土地获得更好的收入。

要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科学谋划,选择适宜、容易被农民接受的产业,将农业延伸与二三产业结合[12]。要大力发展农村休闲产业、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业。兴办农村的农产品粗加工甚至深加工工业,要扶持涉农企业及相关产业,要积极鼓励适合湖南山区耕作的小农机械制造业及其它节能环保制造业,继续发展乡镇企业,适度发展森林、矿山工业企业,就近吸纳农民就业,以转变农民角色,成为亦工亦农的新型农业工人;要制订合理制度,促使私人资本下乡,多创办涉农公司。要大力引导人才、能人来乡村创业、兴业。要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培育面向农村的家政服务、保姆市场,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要鼓励农民挖掘当地各种自然资源,打造人造资源,千方百计设计、规划和开发自留地、自留山、池塘、水库,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特色观光、度假休闲、钓鱼、游乐、有氧运动等产业,以休闲产业带动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这方面,溆浦县葛竹坪镇山背村发展金银花产业和生态旅游业的经验值得借鉴。还要加强城乡的资金、人员、物质的双向流动,这都要村镇发挥主观能动性,又需要县级政府制订好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如给兴办新兴涉农产业免息贷款、免征税收。

(五)发展集体经济,兴办村合作社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要在稳定承包责任制的大前提下,对具备条件的行政村,从实际出发,探索集体经济新形式。有以下几种模式可以借鉴。一是贵州安顺市塘约村的发展道路。该村通过改革,把曾经变卖的集体资产,如以前的集体公房重新收回,将被村民抛荒的山坡、田地收归集体。对农村土地承包权、房屋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房用地使用权、集体财产权、林权、小型水利工程权等重新确权,实行“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合作社发展模式,鼓励村民以土地和资金与集体合股联营,变村庄的资源为资产、村民的资金为股金、村民变股民[13]。二是广西百色新丰村发展模式。该村盘活集体资产的方式是,通过预留集体山地,再将土地出租给经济能人种植水果;通过土地流转,租用群众土地加上上级项目资金建设农业大棚,再把大棚出租给公司发展产业;将闲置的旧厂房重新修缮出租给产业公司;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建设钓鱼场、钓鱼台、停车场,收取水面租金和钓位费,获取集体收入。三是湖北随州市柏树湾村发展集体经济模式。该村以赠送股金的形式,将所有贫困户纳入村办合作社,实行按股分红,村民以资金、资源入股合作社,实行“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办起了金银花、芍药、水产、大白桃、油茶和香菇等主导产业。四是山东临邑县李佛头村“党支部+沉睡资源聚合经济”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该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选准产业与项目,以党支部为依托,整理出村内闲散土地,将其一部分作为鱼塘放养鱼苗,另一部分种植白蜡,逐步壮大了集体经济[14]。

要鼓励村集体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组织。村级合作社组织是在农户自愿或者村集体组织引导下成立的互助合作组织,具有群众性、自助性和互惠性,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农业生产因自然灾害或市场因素而遭受的损失,减少农资成本,为村民和种养户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服务,保护农户的收益和其它利益,避免农户单打独斗、低效率、无保障的小农生产方式。因此,要培育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社,如建立农产品产供销合作社,养老医疗合作社,家庭服务、家政劳务合作社,使农户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到各种服务。在这方面,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就做得相当好,其发展的供销合作社和交通旅游合作社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六)强化党组织建设,重视选人用人

要强化村级党组织建设,发挥其战斗堡垒和核心作用,要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重视村级用人选人工作,要培养有信念、敢奉献、有担当的人入党,要把能干事、会干事,有凝心聚力的人选拔出来作为乡村振兴的领头羊,要善于吸纳返乡创业人士,作为能人大胆重用。要把派驻大学生村官与选拔当地村干结合起来,对新提拔的本村干部要加强其政治素质、政策法规和责任感使命感教育培训。要完善“村支两委”的职能,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加强干部与村民的沟通,加强农民的自主自治意识,扫除赌博与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的恶习,打击乡村黑恶势力,促进乡村的社会治安,促进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相结合。

总之,只要我们正确认识我们农村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深入乡村,与农民真心实意交朋友,了解农民朋友的喜怒哀乐、所需所愿,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只要干群上下一心、群策群力,花大力气解决当前农村这些最紧迫的问题,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村居环境焕然一新,使农业的各种产业以及集体经济蒸蒸日上,使农民的生活一天天富裕幸福。我们一定能够由农业大省变为农业强省,湖南的乡村振兴一定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农户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